分享

西医东渐,他们在场 | 魔菇·早茶夜读

 早茶夜读 2022-04-09

第1014夜

文  |  魔菇

现代医学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西医来华十记》通过爬梳晚清时期来华传教会医生在中国的活动,展开了一卷“西医东渐”的大幕。作者苏精从大量文史资料中提炼出十个主题,并对之进行了结实的梳理和提炼,以平实的叙事让人感受到医者仁心和永不磨灭的光辉。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雒颉(William Lockhart),他是传教士、医者、管理者、政治家,他最早在上海创立了仁济医院,第二次返华后又克服万难创立了“施医院”,也就是协和医院的前身。他的理念非常先进,作为传教士医生,他提出了独到的行医方式,也即“医教分离”,通过仁医之术造福更多人,感召更多人——让医生更专注于医治病人,专注于与医学相关事务,这也是现代医学求真务实的精神。雒颉是个有远见的人,他不仅肩负其宗教职责,更有实业家精神,他强调医院建设和医学教育,今日仁济医院与协和医院的能够拥有百年基业,这位国际主义者功不可没。

William Lockhart

另一位传教医生合信(Benjamin Hobson)则擅长利用印刷出版进行医学知识和常识的传播和科普,在此过程中他不断对西方医学进行“汉化”,在编撰医学科普资料时,还给予中文编撰者应得的荣誉,这在西方傲慢的殖民文化背景下显得独树一帜,凸显着他作为一名学者的正直。

让人唏嘘的是黄宽,他是中国第一个医学留学生,毕业于爱丁堡学院,但因个人性格与时代机遇的局限,他并没有在医学史上书写出本该由中国人书写的成绩,也因为他在49岁过早地离开人世,永久地失去了书写历史的机会。

与黄宽相比,黄春甫则拥有另一种命运:他在上海先后跟随雒颉和合信做医学学徒,随着技术和能力的不断成熟,他也获得越来越多肯定,甚至直接参与医院管理,救治了很多穷苦的患者,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推动了西医在中国的传播。黄春甫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传统观念导致解剖学研究不深入,从而无法在医学技术上更加精进,没有获得更大的专业成就——即便如此,他的卓越贡献让自己备受尊敬和被永久铭记。

从黄宽和黄春甫两人可以看出,在西医东渐的过程中,中西文化冲突体现在方方面面,观念、技术、习俗,因而导致各种对冲与和解,错失了很多可能的机会,也阴差阳错达成了一些其他成果。

书中提到梅威令(William Wykeham Myers),一个传教士医生执着于在台湾推行西医教育理想,不惜为此巴结李鸿章,以期获得清政府的支持,虽然他被李鸿章开了空头支票,没有推进理想的医学教育项目,却也巧妙地进行了教育实践。遗憾的是他的教学成果没有成功落地台湾,他的学生为了求生去了南洋,最终消失于人海。这种虽不成功,却孤勇而可贵的实践活动,今日读之,依然是令人感动的。

最令人泪目的是对赖马西(Mary West Niles)创立明心书院的描述,看到广州有那么多女盲童,很多沦为瞽姬,或沦落到更悲惨的命运,让她寝食难安,无法坐视不管,随后她不惜和理念不合的教会决裂也要创建专门收容和教育女盲童和盲人的学校,从刚开始的举步维艰四处化缘,到最后的声誉传扬,她的盲人学校规模日益壮大,支持者越来越多,她将自己的人生无私地奉献于这片大陆。

赖马西绘广州女性盲人群像,1889

回到仁济医院的历史上,在雒颉之后,具有卓越管理才能的传教士医生笪达文(Cecil John Davenport)书写了西方传教士二代在华的经典故事:他接过仁济医院的经营权之后,清晰利落地摸索出自己的经营之道,厘清了雒颉曾经遗留的募资建立导致院产和经营权交织撕扯的等问题,最终成功地扭转了盈亏,为仁济医院蓄积了持续发展的动能,也是他的腾挪转移和锐意改革奠定了仁济医院如今的规模。

穿透历史的迷雾,可以想见还有很多被湮没的医学工作者,如西医学徒,也有传统中医,他们和西方传教士医生一样,在西医东渐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重要作用,书中也提及一些案例,如在牛痘的推行中,他们成为中西医冲突之间的润滑剂,试图摸索出一种可以握手、合作或融合的路径。

总体地看,传教士们原本想从教育、医疗、印刷工业等方向进行传教工作,他们是否达成了“传教”的目的无法去统计,但传教士医生却真正地救助了当时的中国人,让他们获得切实的治疗,这一切有据可查。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人务实的宗教观,既然医学已经来了,手到病出,“神”来了,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就皆大欢喜。

笪达文与仁济男医院医护人员,1916

仁济医院中外护士,1914

和大历史相比,“医学”的历史占比没那么大,但西医的参与却使现代医学技术造福于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逐步改版了中国医学系统与结构,并奠定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基础。西医东渐也成为中国这头“巨狮”醒来的众多因素之一,甚至西医的作用力更加根本,因为“人”的生命与尊严,正应是人类生活的本质。

对医学人文精神的溯源,离不开对历史的了解和洞察,西医东渐的历史资料虽然较为丰富,却也被无数文牍与碎片淹没了,这是作者苏精倡导更多同仁参与史实的发掘和梳理的原因。历史不仅需要铭记,更需要回溯和瞻望,只有通过可靠的材料带我们回到历史现场,才能理解和观照当时何以发生,之后有何影响,对未来,又埋下了怎样的种子。


BOOK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