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阵子·赠行[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词]

 天蝎遥远 2022-04-09
破阵子·赠行
南宋·辛弃疾
1
2
便
3
4
5
6
7
8
9
稼轩长短句
破阵子
壮志难酬
爱国
励志
抒怀
悲愤
饮酒
将士
落叶
译文
逐句全文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后歌。可怜白发多。
年轻时眼中看到的都是春花雪月,如今总是见到秋叶飘零的凄凉景象。喝酒正好逐渐消耗去除心里的事情,不去想平时那些浪荡形骸。白发呀,已经越来越多了。[1]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明日喝得醉醺醺地,请谁与我一起起舞。我肯定因为想念你甘愿消瘦憔悴,你不想念我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天气渐渐寒冷只能独自调养休息。[1]
注释
1
少日:年轻的时候。
2
辞柯:离开树枝。
3
便好:正好。
4
消磨:逐渐消耗去除。
5
扶头:酒醉状。
6
倩谁:请谁。
7
拼:甘愿之意。
8
瘦损:消瘦憔悴。
9
将息:保重。[5]
摘要
《破阵子·赠行》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抒写了他梦寐以求、终生不变的抗敌救国的理想,抒写了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酒醉之时,渴望着重上前线。词的下片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而结句悲壮低徊,前后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2]
作品赏析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词的上片,写作者闲居家中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然而,就是在深夜酒醉之时,还一次又一次地拨亮灯火,久久地端详着曾伴随自己征战杀敌的宝剑,渴望着重上前线,挥师北伐。作者带着这样的思念和渴望进入梦中。他恍惚觉得天已拂晓,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搞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
词的下片,紧接着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和胜利的结局,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型;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需雳”,惊心动魄。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思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地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实际上,在有安卖国的统治集团的压制下,作者报国无门,岁月虚度。“可怜白发生”包含着多少难以诉说的郁闷、焦虑、痛苦和愤怒啊![3]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寻思。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1]
创作背景
辛弃疾20岁时,就在家乡历夸(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这首词就是在那时而作。[4][1]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创制飞虎军。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为知绍兴、镇江二府等职,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其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查看更多
参考资料
[1] 破阵子·赠行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21-12-28]
[2] 贾太宏 . 宋词鉴赏 足本原著无障碍 .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09 . 430 .
[3] 刘斌 . 初中语文新课标 四库全书 超厚本 . 长春 :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2014-11 . 476 .
[4] 周益华,王珊主编 . 幸福读经典 2 . 南昌 :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2-07 . 64 .
[5] 辛弃疾 . 稼轩词编年笺注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 251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