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大明王朝》的“第一辩手”?海瑞能排第二,胡宗宪才是NO.1

 在远方在路上 2022-04-09

奉旨审理“浙江贪墨案”的海瑞,摆开了玩命的架势,誓要揭开所有黑幕。可海瑞的穷追猛打让一心想要逢迎上意并想趁机入为京任职,甚至进入内阁做准备的赵贞吉害怕了,只能暂时支开海瑞,命其押送军需粮草前往胡宗宪的抗倭前线。恰好,海瑞也早就想会一会这位传说中的“东南一柱”;更重要的是,海瑞心中存在的疑惑恐怕也只有胡宗宪才能解答。

于是,海瑞第一次痛快地听从了赵中丞的命令,欣然来到了胡宗宪的前线大营。

文章图片1

见到海瑞,胡宗宪先来了一句并不常见的“恭维”:

“你的事,谭子理都给我说过了,套一句俗话: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啊!”

这里,海瑞的台词出现了一个极为明显的错误,面对胡宗宪的夸赞,海瑞竟然回应了一句“部堂明鉴”。海瑞再有“笔架”之名,再是习惯了“目无上宪”,也断断然不会如此嚣张;更何况,他面对的可是赫赫有名的“东南一柱”胡宗宪,就连嘉靖皇帝都心生敬佩的胡宗宪。

胡宗宪开门见山,直接点破了海瑞的来意:

“今天你来,不只是为了押运军需吧?”

和聪明人对话就是轻松,不用直言明言,也不用藏着掖着,点到就能明白,浅尝就能洞悉。既然胡宗宪开门见山,海瑞也不必扭扭捏捏,直接挑明了来意:

“卑职这次来,有三件事要请教部堂!”

海瑞来前线之前在干什么,海瑞来前线要干什么,胡宗宪心中有数;海瑞心中的疑惑何在,“浙江贪腐案”到底卡在了哪里,胡宗宪心中也有数;只是,胡宗宪无法给出答案而已。但是,胡宗宪不希望海瑞将自己误解成赵贞吉之流,所以,在海瑞给出疑惑之前,他必须先明心志,先让海瑞明白两人之间的共识和惺惺相惜。

文章图片2

所以,胡宗宪打断了海瑞的问话,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听说你来呀,我把案卷文书都给搬走了,特意找来了一部《全唐诗》在这里等你,翻了一个时辰,给你找了一首,也给我自己找了一首。海知县,能不能先听我念完这两首诗,再听你说那三件事好不好啊?”

海瑞自然不能反对,胡宗宪为海瑞准备了唐代名臣高适做县令时做的一首诗——《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四句诗,将海瑞从福建到浙江的种种经历尽数表达,他本不想卷入党争风波,奈何朝廷征召,只能勉为其难。但海瑞秉承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基本原则,还是安抚了淳安百姓、造福了淳安百姓。只是,为了应付郑泌昌、何茂才的接连进攻,他不得已鞭笞了齐大柱等人,他心中又何尝不苦不悲不难受呢!

胡宗宪能将自己视为“高适”,这本就是至高荣誉;上级领导还能体谅和理解自己的苦衷和难处,这更是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胡宗宪用高适这样一位生前封侯、死后谥“忠”的励志人物来激励海瑞,更让海瑞心中温暖。

文章图片3

海瑞起身,由衷地感谢了一句:

“部堂过奖了,不知道部堂为自己找的是哪首诗?”

胡宗宪为自己准备了唐代诗人岑参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岑参,也就是那位写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唐代大佬,和胡宗宪一样,戎马一生;这两句诗也道尽了胡宗宪的酸楚,稳定东南、抗击倭寇本就是尽心王事、一身无求,但天下人就认定了胡宗宪身上的“严党”标签,不理解、不信任。谁不知道边塞苦,谁不清楚东南险,胡宗宪抗击倭寇、稳定东南,又岂是为了家人谋取福利,只是为了报国爱民而已!

高适和岑参并称“高岑”,胡宗宪之所以选择这样两首诗,也是为了与海瑞共勉,也是为了告诉海瑞:你和我,位置不同、官职不同、职责不同,甚至连派系也不同,但报国爱民的心却是一样。

嘉靖皇帝曾将胡宗宪和赵贞吉并称“东南二贞”,仅就剧中角色而言,这绝对是对胡宗宪的侮辱,真正能和胡宗宪并称的只有海瑞,也只有“大明神剑”才有资格和“东南一柱”并称。动不动就要“苦一苦百姓”、“再苦一苦百姓”的赵贞吉,还是躲开吧!

这就是共识,这就是胡宗宪想要拒绝回答海瑞问题的理由——你对浙江内幕追根究底,是出于爱国爱民心;我对浙江内幕闭口不谈,也是出于爱国爱民心。

文章图片4

按理说,胡宗宪读完这两首诗,海瑞应该能够明确胡宗宪的心志,那三个疑惑也就不便再继续追问。只是,海瑞虽明胡宗宪心志,却并不认同,这就是海瑞和胡宗宪最大的不同。

海瑞追求的是完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因为大局需要就放弃事情该有的模样;胡宗宪不在意这些,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不在乎事情如何发展,只要结果是好的,只要大局是稳定的也就行了。

所以,海瑞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疑惑,继续追问:

“部堂大人,卑职可否请教那三件事?”

胡宗宪则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你可以问,但是我不一定能够教!”

语言之美,语言之艺术让胡宗宪发挥到了极致——不驳你,是给你面子;不答应你,是给我自己留够腾挪空间;对话可以继续,但我有随时终止的权力。

文章图片5

海瑞则如此如此回应:

“听部堂念诗,已明心志。”

这句回答对应了我们对胡宗宪和海瑞之间区别的分析,海瑞知道胡宗宪不会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但也只是需要胡宗宪在岸上提个醒而已。

第一个疑惑:

“卑职可否理解,织造局和巡抚衙门将沈一石的家产卖给贵乡谊,并非部堂本意?那部堂为何不制止?”

胡宗宪先是沉默肯定了海瑞的第一个猜测,然后就第二个问号给出了“我无法答你”的回答。

胡宗宪,为何不能回答?

因为事情牵扯了嘉靖皇帝!

沈一石的账册让嘉靖皇帝动了“倒严”心思,但胡宗宪挡在“严党”前面让嘉靖皇帝迟迟下不了决心;再加上,嘉靖皇帝对胡宗宪数次拉拢而不成,胡宗宪还拼命维护自己的恩师严嵩;嘉靖皇帝也只能往胡宗宪的身上抹黑,为扳倒“严党”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个疑惑:

“今年五月,九个县闸口决堤,部堂大人以贪墨修河工款以致河堤失修,处斩了马宁远、常伯熙、张知良,还有李玄,是否另有隐衷?”

我们来看胡宗宪的回答:

“这件事的案卷已经提交刑部,依大明律法,如需再查,必须呈报朝廷然后再去刑部调阅案卷。”

意思也非常明白:确实有隐情,但再被翻出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你不是“行走的大明律”吗,你应该明白这一点!

文章图片6

第三个疑惑:

“郑泌昌、何茂才以通倭的罪名将倭酋井上十四郎和淳安的县民齐大柱等判令立决,部堂大人为何愿意亲派总督衙门的人来帮助我平反冤狱”

胡宗宪回答道:

“既是冤狱,自当平反!”

有因有果,顺理成章,胡宗宪的回答无懈可击。

可海瑞仍有疑问:

“那既然平反,为何不追查到底?”

胡宗宪听到这个问题,脸上带出了笑意,这已经是第四个疑惑了,胡宗宪已经不需要回答了。给出一句“海知县不正在追查吗”的反问后,下达了逐客令:

“被你救过的那几个,又被你鞭挞的那几个黎庶,现在立了功被编在戚将军的军营,海知县不想去看看他们?”

海瑞有疑惑,胡宗宪先告诉了海瑞不能正面回答的理由,并通过亲选的两首诗希望海瑞能明白自己的苦衷;只是海瑞这柄“大明神剑”,非要问个明白、追个清楚,胡宗宪便只能最大程度地暗示。待到三个疑惑全部解答,胡宗宪自然要敲响胜利的锣响——对决结束,我胜了,送客!

文章图片7

海瑞,唯一一次出现懵逼的表情,只能悻悻转身离开。

能把海瑞怼到无话可说,乖乖顺从,胡宗宪才是《大明王朝》的“第一辩手”!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