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王朝人物志:宁做奸臣不做小人,只为成就抗倭大业——胡宗宪

 在远方在路上 2022-04-09

他是“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由“内阁首辅”严嵩一手提拔,身上带有明确的“严党”标签。可严党于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却遭到了他的反对,先是奏请延缓方略推行的奏疏,又坚决破坏了严党“毁堤淹田”的阴谋,严世蕃甚至一度想要逼着他辞掉官职、彻底和严家划清界限。

其实,严世蕃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他才是严党最后的依仗,才是数次挽救严党于不倒的原因。

他就是胡宗宪,《大明王朝》中唯一一位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

文章图片1

为了填补国库亏空,更为了从中渔利,严党于浙江推行“改稻为桑”;为了阻挠“改稻为桑”的推行,清流党派谭纶前往“策反”胡宗宪,可谭纶却将胡宗宪彻底推向了无解的死局中。

因为谭纶在,胡宗宪关于“改稻为桑”的任何意见都被打上了“清流党”标签,“严党”都会予以拒绝;所以,才有了胡宗宪上疏奏请延缓“改稻为桑”,小阁老恼羞成怒下令“毁堤淹田”,致使九个县数百万生民遭灾的“千秋之罪”。

胡宗宪,为何不向嘉靖皇帝揭露“毁堤淹田”的真相?

嘉靖皇帝的一句评价至允至当——“顾全大局”——维护了严嵩,保全了吕芳,避免了这两位老狐狸联手对付裕王的负面情况,更给予了嘉靖皇帝继续推行“改稻为桑”的台阶。

只是,胡宗宪此次进京既得罪了“严党”,还不会向“清流党”靠拢;既要保证浙江不能乱,还要保证“改稻为桑”的继续推行。正如吕芳对胡宗宪的评价——“不难死也得愁死”。

文章图片2

既然为了浙江百姓,胡宗宪为何不直接投靠“清流党”?

1、“宁做奸臣,不做小人”是胡宗宪给嘉靖皇帝的态度,这是胡宗宪做人的底线,不会为任何人改变,哪怕“清流党”中还有一位大明皇储。

2、谭纶前往浙江就间接导致了“毁堤淹田”的出现,让胡宗宪丢掉了“浙江巡抚”的官职,如果胡宗宪明确投靠了“清流党”,“严党”必定会想尽办法扳倒胡宗宪,更为彻底干脆的推行“改稻为桑”。

如此一来,浙江百姓就会立马水深火热;如此一来,浙江倭患更会无法控制。于大局考虑,于朝廷考虑,于自己的生前身后名考虑,胡宗宪都不能这样做。

沈一石被抄家以后,胡宗宪再次进京,详细查看了沈一石的账册以后,胡宗宪以“失察误国”请罪,嘉靖皇帝却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你又不在内阁,更不是首辅,误国还算不到你的头上。一个浙江盯着一个织造局,二十年便贪了七八百万两银子,还有两京十二个省,还有盐茶铜铁瓷器棉纱,加起来一共贪了多少,严嵩这个首辅真是当得值啊!”

嘉靖皇帝的意思非常明确——“倒严”的念头出现了!

“做人难,做官难,都不难;不做小人,做个好官,这才难。严嵩对你有知遇之恩,你不愿背恩负义,就是不愿做小人,朕体谅你。可你不要忘了,你做的是大明的官,做的不是严嵩的官。”

这段话的意思更为明确,希望胡宗宪能够顾及“为臣之忠”,放弃“为人之义”,和“严党”划清界限或者直接充任“倒严”的先锋。

文章图片3

“朕再问你一句,今年五月淳安、建德两县发大水到底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倒严”的契机和理由,胡宗宪只需要将“毁堤淹田”的内幕说清,就能实现“君臣大义”,避免被“严党”连累的悲惨命运。

胡宗宪没有明确拒绝,只是详尽陈述了朝廷当前的内忧外患,然后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臣的苦心不仅念及严阁老的知遇之恩,严阁老从政二十年,到底是贪了还是没贪,还是别人打着他的招牌在贪,还是他自己有着贪贿行为,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

朝廷的内忧外患明摆着,严嵩的功过是非也明摆着,你想“倒严”只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即可,很明显,现在还不是“倒严”的时候。

嘉靖皇帝听完这段话沉默了,正如他对吕芳所言,“东墙修好了,西墙又倒了,现在就是换了严嵩,别人也未必能当好这个家”。胡宗宪的“顾全大局”,再次保全了严嵩,留给了嘉靖皇帝台阶,更为自己彻底平定倭患赢取了时间。

文章图片4

胡宗宪,为何不愿背叛严嵩?

李时珍和胡宗宪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知人善任、实心任事,用戚继光逐倭寇于国门之外,东南得定;修海塘、减赋税,鼓励丝坊经商,百姓赖安。就凭这些,千秋万代名臣传里本应该少不了你胡宗宪的名字。就冲你这一次为了浙江的百姓先是扛上,现在又到处筹粮,我送你一句旁观者清的话,严嵩尤其是严世蕃倒台也就是一两年的事了,你不能够只是一味地以功抵过,大义者连亲都可以灭,你应该站出来向皇上揭示他们的大奸大恶。”

是啊,“严党”倒台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严党”所行之事还和胡宗宪的为官准则相悖,胡宗宪为何就是不肯背叛严嵩呢?

我们先来看胡宗宪的回答:

“李先生,我可以回答你一句,但是你不要失望,谁都可以去倒阁老,唯独我胡宗宪不能倒阁老。我可以不做名臣,但不能够做小人。”

谭纶曾用“为国为民”来劝胡宗宪,嘉靖皇帝曾用“君臣大义”来要求胡宗宪,李时珍又用“大义灭亲”来激胡宗宪,可胡宗宪只有一个原则——“宁做奸臣,不做小人”。这才叫有血有肉有灵魂,才是实实在在的人,而非书本中、戏台上的“脸谱”。

胡宗宪的想法很简单,只想在万难之中尽全力保全浙江百姓,于挣扎之中、有生之年完成抗倭大业。

文章图片5

更重要的是,嘉靖皇帝命胡宗宪试探严嵩的时候,明确了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严嵩被严世蕃等人蒙在了鼓里,很多事他并不知情,胡宗宪没有看错自己的恩师。

更为关键的是,他不想牵扯进所谓的“党争”,身上有了“严党”的标签也就有了,天下人将自己视为严嵩的人也随他去了,只要能为百姓谋福祉,能将倭寇彻底剿灭,胡宗宪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他不想做忠臣,更不求千秋万代以后青史留名,只求不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

正如嘉靖皇帝所言,“朕知道你们难,朕也难,那我们就都勉为其难吧”,这句话就是说给胡宗宪听的,更胡宗宪于万难之中艰难前行的真实写照。人生于世,谁不是“勉为其难”,谁不是“无可奈何”,可胡宗宪坚守住了底线——既不背叛严嵩,又要为百姓谋福祉,还要抗击倭寇。在这样的万难之中,胡宗宪仍能成就“东南一柱”、“国之干城”的名誉,或许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文章图片6

“严党”倒台以后,胡宗宪也受到了牵连,蒙冤入狱并最终自尽于狱中,英雄落幕,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1566》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