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公胡乱写了一篇:历史不是谁造就了谁,而是谁坚持到了最后

 大牛忙 2022-04-10

委托老公帮我写了一篇文章,仅为凑数,应付系统,顺便加个数量,可以不用看。

这几天我闲着没什么事情做,翠翠说我应该帮她写篇文章。她一直说,说个没完没了。

就那个脾气,没办法。

我不太会写,只会说。说和写不一样,写偏于正式,说能随意一些。

随便说一说战争吧,应付应付也能当成写,她给我稍微修正。

一场战争,不经意间就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强国”的外强中干。虽早已名声在外,实则有夸大之嫌,徒有虚名。

无论是喜欢军事,还是喜欢历史的人,这场战争都是值得好好琢磨的样板。

某种角度来说,国家也和人一样,难以事事顺心。

有脆弱的时候,有强盛的时候,有得势的时候,也有失势的时候。有高朋满座的时候,也有举目无亲的时候……

生活是个什么东西?

总会给你找点事情做,绝对不会让你闲着没事情可做。没有谁具备无限的力量去应对生活里的所有问题。

为了生存,人和人之间难免会有竞争。

这是天择大理,有竞争必有矛盾。有矛盾就有仇怨,仇和怨是说不清的,因为人人有立场,所以国家也有。

立场和正义无关,这是文明的前提。

想要说个一二三,那就打一架,一劳永逸,为这场仇怨的结局定一个性。

如果2个人有仇,那个主动约架的人,不应该在自己生病的时候去打。那属于战略级失误,对自己很不利。

在战略上,再弱小的对手都应该被重视,这是拼命的基本道理。一个小失误,自己就没了。

狮子搏兔当尽全力,人也一样,无论何时不能高估了自己。

从古至今,想快速了解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与底蕴,战争是很直观的表达形式之一。国家强不强大,在擂台上打一架,就能分出个雌雄。

最终的结果取决于裁判,而不取决于擂台下的观众以及啦啦队员。

每一场擂台赛,下面人数最多的是观众以及啦啦队。也许他们义愤填膺,带着个人情绪发泄着不满,但他们不是裁判,也不如裁判懂规则。

对于大国来说,战争动员是全民族的事情,其胜负牵扯到了往后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国运。

如果大国打小国的时候打输了,这个国家危在旦夕,历史上早有定论。

所以,大国一旦动手是不能输的。如果实在打不过,在最后关头,哪怕追求一个“平手”,也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和人一样,谁都有最后一点尊严,尊严被打垮了,就只剩下了手里的那把宝刀撑撑场面。有刀就能划红线,你不要逼我拔刀。

但是对于大国来说,它自己最清楚,拔刀是最后的保命的手段。

擂台上打架不致于拼命,当一个人被逼到拔刀的地步,那他首先就放弃了自己,其实就等于输了。

一个人用最后的尊严撑台面,拔出刀来,这是强弩之末的征兆。其家族内部随时可能洗牌,金字塔的结构随时会被瓦解。

在历史上,这种事情很普遍。

古代战争,弓箭是相对比较高级的兵器,远距离打出伤害。不足的地方在于,弓有强度疲劳,箭有射程差异。

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一把弓是不是足够强,取决于材料科学。一支箭的穿透力是不是强,射得有多远,除材料科学外,还取决于流体力学结构。

再好的弓箭,整天射来射去,很快就报废了。

材料还是那个材料,但它就是射不远了。

人也是这样的,你再厉害的高手,整天打这个搓那个,很快就没人搭理了,除非你真是老大,别人不得不巴结你。

如果你不是老大,还想逞能,到最后很容易自己打自己。

喜欢历史的人应该能想明白,在我们的历史中,战争的艺术被时代演绎得淋漓尽致。当今的阳谋、阴谋、官场权术,没有哪一个“谋”是古代没发生过的。

从东周的春秋时代开始,一直到清国末期,为数不多的几个统一的大王朝,没有一个是完全被敌国消灭的。

大秦强盛一时,一代人还没长大,一场农民起义就给它敲响了丧钟。

西汉与匈奴打了100多年,最后大汉铁骑令匈奴闻风丧胆。这么强大的帝国,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对手,最后竟毁于自己人手里,被自己人釜底抽薪。

隋朝再一次统一了华夏,其历史伟业堪比秦朝,最后还是被自己人消灭了。

唐朝曾风华绝代,万朝来贺,最后毁于藩镇割据,依然是被自己人所消灭的。

北宋也曾闻名于世,联合女真灭契丹,最后被同志加战友的女真消灭。

南宋偏居一隅,实力不够,联合蒙古灭女真,最后又被蒙古所灭。

蒙古也曾强横一时,差一点横扫了欧亚大陆,最后家族闹分裂,被欧亚大陆上的农民起义消灭。

明朝建立后,国力再一次空前强盛。大明挡住了后金入关,却毁于内部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是乌合之众借天势,成大事,但最后给后金做了嫁衣,大明在委屈与不甘中与满洲合体。

大明的末代皇帝也不想自杀,可他不仅要自杀,还要把身边的亲人们都带走。

身为皇帝,他傻还是不傻?

以他受过的教育来说,他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他比谁都明白。他也想励精图治,可他的手下们欺上瞒下,国力亏空,连年天灾,以致于到处起义,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大清也曾强盛,打得老毛子连连败退,收复河山。

历史的发展不可能让它永远强势,大清后期列强环顾。图有世界第一的GDP名声,其实已是强弩之末。几次运动的失败,错过了工业转型。

老佛爷下诏书宣战全世界,未曾真正开打,大革命就开始了。

老佛爷原本的目标是维系大清的正统与权威,在立场上讲,谁弄她的江山,她就除掉谁。这没什么可说的,她没有错。

本来她是有机会延续大清的,但历史的车轮渐渐走到了她不能掌控的地步。劳动者们清醒了,知识分子们清醒了,内贼们站起来了,鹰派们也想自立门户了,所以大清亡了。

历史不是谁造就了谁,而是相互制约之下的社会效应。匹夫当保家卫国,可他们失望了。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换谁上都是那个规律,这是历史的真相。

有人认为人推动了时代,有人认为时代造就了人,这是两种思想境界。历史上有很多伟人,但伟人也受天命约束,没法长生不老。伟人走了,后面时代依然走不出新的历史车辙。

所以在这个角度讲,是时代造就了人,而不是人造就了时代。没有张三出现,就会有李四出现,李四不来还有王五,历史总会安排那么一个人,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那个人为什么会成为英雄?因为时代需要英雄。

强国打弱国,强国打成平手等于输。

从民族立场上讲,一个人敢于为了民族而赌上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敢赌上国运,他肯定是那个民族的英雄。他的子民、同胞们应该支持他,没有别的选择。

而从时代角度讲,主动去打别人不符合时代的道义,所以,将来他可能是历史上的罪人。除非他真能打赢,赌了一把永绝后患,当上永远的英雄。

翠翠让我写写两个国家打仗的事,我不太懂,也不喜欢议论这种事情。我是理科生,那就只能胡乱写,浅显表达一下,应付应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