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名家名作:彭明吉散文《故乡的山竹》

 元辰1948 2022-04-10

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2-114 总第880期  

执编元辰

   彭明吉,宜昌夷陵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民间故事研究专家,文化策划专家,湖北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主持刘德方民间故事研究推介、夷陵楼文化装饰布展策划、刘德方陈列馆、龙泉姜祚正艺术馆策划,著有《岁月影痕》,刘德方皮影剧本《皮影之恋》、刘德方三峡情歌《姐啊郎》,组、统稿长篇报告文学《稻花香模式研究》。

    彭明吉2016年6月13一15日出席中国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与著名作家丶画家丶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先生留影

故乡的山竹

离开老家多年,故乡的许多情景事物都已淡忘,唯独舍弃不去的,是那漫山修长滴翠的竹子。它使我梦牵魂萦,怎么也不能忘却其朴实亲切的倩影。

每年清明时节,阵阵春雨唤出山间春笋,村里人便忙着上山扯笋子。故乡的山竹笋壳薄肉肥,色绿质嫩,鲜中带甜,是鲜美可口的佳肴。记得九岁时,我第一次跟父亲上山,当我们钻进竹林,只见遍地都是密密麻麻的嫩笋,笔直劲挺,似渴求光明的小伙,一根根倔强地从黑暗的泥土里,石板下,岩缝中争先恐后地钻出来。那麻褐色的笋衣尖上露珠晶莹,青翠欲滴.散发出沁心透肺的清香。父亲一边嘱咐我:“要赶密的扯,赶细的扯,不要把粗的绊断了。”长大后,我才明白,扯笋子实质上是留优汰劣。竹林里静得只有崩脆的扯笋声,这声音是那样的清脆悦耳,那样的优美动听.不大一会儿,我们扯了满满两背篓。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回到家里,一家人立即围在一起剥笋子。母亲架起大锅将笋子煮熟,挑出上等的,扎成整齐的小把儿,第二天赶场去卖,换回煤油和盐;余下的自家尝鲜。

夏退秋来,山笋已长得犹如它的父辈那样粗壮劲直,像刚出力的毛小子,只是颜色稍嫩一点。人们忙完地里的收割,又忙着上山伐竹了。我家屋后的大岭岗上,从早到晚尘土飞扬.哗哗的拖竹声音不断,年复一年,岗上的小路被拖成了一条深槽。

不到半月,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堆满了竹子,大河边上的竹堆码得比屋还高。村里壮劳力三五成群组合起来,下河去扎筏子,、他们用青藤将一捆捆竹子扎在一起,连成长长的竹筏,借助黄柏河水将竹子运往山外。那竹筏子一条连着一条,远远望去,犹如一条长龙在大河中蜿蜒伸展。

壮劳力出门后,各户的竹器加工也忙开了。我们这里的竹器久负盛誉,大致可分两类:竹匠是用不同规格的圆竹,扎出竹凉床、竹躺椅、竹凳、竹桌、竹书架等日常用品:篾匠靠刀上和手上的功夫,用规格不同的篾片编制精美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家家户户门前的竹篾器具,一堆堆,一箩箩,引得山外的竹贩子纷纷上门购货。我l 3岁那年,在距家10公里的分乡小镇上中学,每隔一星期,父亲就要挑一大担篾器赶场,给我送来伙食费和零花钱……

故乡的山竹,集大自然之精华,汇成秀奇、壮美的绿色景观。一次我问父亲:  “这遍山的竹子是什么人栽的?”父亲笑着说:“憨东西,山竹子是自生自长的。”的确,山竹无须人浇水施肥,也不愿在庭院道旁受人呵护,乐意在奇峰峭壁扎根, “咬定青山不放松”。无论遇到什么险恶情况,它总是豪迈凌云,正直向上。夏日的狂风暴雨,动摇不了它的根基。寒冬的冰天雪地,它依然披一身绿叶,笑迎春天的到来。正如董必武的竹感诗赋:“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山竹子一身都是宝,但从不以宝自居,靠着从自身的落叶和山泉中吸取养料,把身躯无私地奉献给人类。

竹,与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以其挺拔、刚柔、劲节、虚心、清高的独特神韵,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咏、所赏、所画。清代郑板桥酷爱画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被世人称为一绝。前年我在北京一位朋友家里,有幸遇见79岁的老画家周光汉先生,他即兴为我画了一幅墨竹图,题款是:“吾以为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性并写志: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性也,正直向上,虚心节坚,可以为梁,可以为薪,世世代代献身于民是其志也。”这正是对我故乡山竹的赞颂

城里的街道和楼群,早已将我和生机盎然的故乡山竹,充满和谐的自然远远地隔离开来,使得我不能轻松自如地从扯山笋、伐山竹的绿色变换中,去感知季节的轮回、岁月的更替。更令人遗憾的,故乡那满山遍野的竹林,那沁心透肺的春笋,那高高的竹堆子,那长长的竹筏子,那些我童年故乡山竹的诗情画意,不复重现,成为失去的梦。故乡的山竹,我恋你今生,恋你永远……

  (原载1987年7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夷陵评论”微刊专栏专事文艺作品推介、评论,兼顾文化建设;

“元辰私坊”专栏只发布个人作品。

微主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本号总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共同打造优秀平台。也许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号,依然欢迎你回来坐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