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孩子被吼了还哭着要抱抱?愚蠢家长选择冷漠,聪明家长这样做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2-04-10

你家宝宝做错事之后你会吼他吗,大多数的宝宝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被吼的经历,不听话被爸妈吼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但是宝宝面对家长们的盛怒,第一反应确是哭着求抱抱。这样的行为在家长眼里是认错求和或者耍赖皮,所以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就会故意板着脸装作冷漠,对孩子的行为不予理会。但是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宝宝以后真的会不再犯错乖乖听话吗?其实这种行为对孩子伤害很大!

宝宝犯错误之后,内心的恐惧占了上风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宝宝犯错误之后,被妈妈吼哭,但是她还会毫不犹豫地伸手抱妈妈。难道说宝宝们都是不记仇的?

还是说有这样行为的宝宝都是高情商宝宝呢?他们想要借此机会缓和母子之间的尴尬气氛。略施小计就赶紧翻篇。

实际上,这种行为就是宝宝的生理性行为。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则会觉得,就算是孩子不记仇也不能这么快原谅他了,不然以后永远都不会长记性的。

但是,家长的这种顾虑是灭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当宝宝犯错误之后,他们通过观察妈妈的表情,辨别妈妈说话的语气,是完全可以察觉出事情的严重性的。

就算是妈妈没有张嘴责备,只是冷冷地看向宝宝,宝宝内心的恐惧就足以他们长记性。致使他们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但这个时候,妈妈对宝宝做出的不同反应,就像是不同程度的拳头施加在宝宝身上一样,对于宝宝的伤害,可谓是天差地别的。

为啥孩子被吼了还哭着要抱抱?愚蠢家长选择冷漠,聪明家长这样做

宝宝在出生之后,就会具备一种本性,那就是受委屈找最亲近的人。这个人一定是妈妈。因为妈妈和宝宝依恋关系,从母乳喂养开始,却永远没有终点。

就算是受委屈的来源是妈妈,宝宝也还是要找最亲近的人寻求安慰才行。所以,这在我们成人眼中是大矛盾的存在,但在宝宝的眼中却是两种事。

所以,聪明的家长应该永远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才行。自己是宝宝的坚强后盾和安全感来源。谁都能伤害宝宝,但自己绝对不可以。

如果在这种需求之下,宝宝总是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宝宝的内心对于信任的概念就非常模糊了。他难以和别人建立信任,并且也不屑于建立。甚至有些孩子还会变得更加偏激。

要知道,宝宝在情绪极其激动的时候,是根本不会听取妈妈的建议的,他们会钻牛角尖,或是暂时性失聪。也并不是他们故意为之,而是生理反应所致。

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先拥抱,后安慰,最后讲道理。先给孩子百分百的安全感,让他们完全卸掉心里的包袱,等到他们情绪平静之后,妈妈再帮他复盘,改正就好。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和种地的道理大相径庭。你是如何对待你的土地的,是辛勤耕耘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在收成的时候,都会一一展现的。

同样,你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孩子在行为举止上,都会回报给你的。如果妈妈总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孩子不出现问题就怪了。

宝宝的安全感需求贯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害怕自己出错

宝宝在遇到陌生情况或是陌生环境时,他总是会躲在妈妈的身后。就算是妈妈反复鼓励他们独立尝试,他们还是会唯唯诺诺。

这往往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担心的不是面对难题,而是出错后如何收场。他们或许从前因为出错就吃了一些亏,或许也是需求被打消过。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他再也不敢进行尝试,他们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说好了不责备自己的妈妈。

找妈妈不代表真的需要妈妈

当宝宝2岁之后,他们开始发展“自我”,有了自我意识,什么时候都想要自己试一试,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

但是,不少缺乏安全感的宝宝还是会要妈妈在身边陪同自己。但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见证而不是陪同。他们想要以此告知妈妈,没有你我也是一样长大了不是!

安全感对于宝宝形成健全人格的有重大影响,如果宝宝从小缺失安全感的话长大以后性格可能会唯唯诺诺,所以我们要做聪明的父母,用科学的方式育儿,给足孩子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