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河月明》小高潮,徐达北伐和蒙古骑兵对冲,历史上是不可能的

 浩然文史 2022-04-10

《山河月明》第2、3集就出现了剧中的小高潮,明军和北元的战争。剧中徐达和化身小兵的朱棣一起出征,明军在正面战场和北元骑兵对冲。和蒙古骑兵对冲这种事,放在永乐以后是可以的,但是在明朝刚建国时期,可能还真不行。马是战略资源,更是消耗品,明初军队其实极度缺马,明太祖不惜开海,就是为了寻找马种。所以徐达北伐根本不敢也不舍得大规模使用骑兵战法。

蒙古骑兵

一、西北成为主要马区

古代,马是一种战略资源,更是消耗品。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各地都能产马,但各地产的马并非都可以用作战马。战场情况不同,对马的需要就会不同,有的需要冲锋时的爆发力,有的需要有爬山涉水的持久力,有的需要有高大威武的体型以充当仪仗。但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产的马瘦弱,只能满足日常代步之用。而且马也是一种动物,有恐惧等感情,如果是江南马和蒙古草原马相遇,可能双方人还没接触,江南马就会因恐惧而掉头,所以中原和江南等地其实是不产战马的。

西北马

先秦时期打仗都用马拉战车,已经用到了战马。《礼记》中说,商周时期,中国九州之中的幽、雍、并、冀、兖等五州产马。周孝王时期,孝王令手下在陕西渭水附近培养战马,这是中原重视西北马的开始。秦朝在西北等边地设立牧师苑养马。西汉景帝时期,在西、北边郡设立马场36座,并引进西域马种,改良中国马,共养战马30万头,就是凭借汉景帝的家底,才有了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功绩。

至魏晋隋唐时期,西北已经成了中原王朝主要战马提供地。唐初在陕西、甘肃等地设置牧马监,至唐高宗时期,二地的马匹已经高达70万匹。安史之乱后,西北马区沦陷,不论是五代十国,还是宋朝,都没有恢复对西北产马区的统治,所以中原战马日益缺少,尤其是宋仁宗以后,西夏割据西北,西北战马的来源被彻底断绝。宋朝只能靠次一级的山西、陕西马补充,而优质战马,基本只能向外族购买。比如,宋朝和吐蕃之间有茶马贸易,每年要进口藏马2万匹,没有优质战马也是宋代军事羸弱的原因之一。以上事件表明,此时中国的主要产马区在西北。

茶马贸易

二、明初中国还是个贫马国

元代以草原骑兵夺取天下,特别重视马匹的养成,元代禁止民间饲养战马,而是在统治疆域内设置了14个超大型官营养马场,一座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两座在外蒙古,三座在内蒙古,三座在河北省,一座在山东益都,一座在甘肃甘州,一座地跨云、贵,一座在安徽合肥,一座在朝鲜济州岛。从这个分布我们能看出,中国的优质马区已经东移,由西北转向了正北的蒙古草原和临近草原的河北地区。这是因为,蒙古草原的马匹的确最优,但传统皇朝无法完全控制蒙古草原,所以只能用西北养马。但元朝实现了对蒙古和中原的完全控制,所以马区发生了转移。

大元铁骑

这14座超大型马场由太仆寺负责管理,太仆寺采取游牧式喂养,划定一个超大的地域,让马在划定区里自由奔跑吃喝,实际就是不管理。每年九月、十月,元朝中央会派人去这些马场视察,按照马匹好坏给予太仆寺责任人评价。这种养殖方式能激发马的野性,所以品质优良。

到了明朝建立之初,长城以北、西北和云贵西南等产马区不在明朝控制中;而元朝皇室北逃前,曾两次特意集合全中原的马匹,不论官营战马还是民间私马,一律向北京集合,然后被带往草原。所以明初极度缺乏马匹,《续文献通考》中说,明初朱元璋“南征北讨,兵力有余,唯以马为急”,而北元引弓骑马之士达百万,逼临边境,给了朱元璋极大的压力。

明军

三、明初拼凑的万国牌骑兵

今天都知道朱棣时期的三千营是精锐的纯骑兵部队,在朱棣北伐期间出了大力气,三千营能和专业的草原骑兵一对一交锋,展现了明军不俗的战力。但你们想不到的是,三千营的马匹其实都是朱元璋时期留下的万国牌马匹的后代,这些马成分复杂。

首先,明初战马的来源就是俘虏马,这些俘虏马占据了明初骑兵的绝大比例。按照《明太祖实录》做出的统计,在明朝建立的1368年,因为对元战争,明军获得了大量的战马,总计60376匹。对这些战马,朱元璋曾下令“给本镇官军骑操,或即用充赏”。俘虏的马都是优质的蒙古战马,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数量多,但朱元璋还是不敢组建一支纯骑兵部队,而是将这些战马作为身份的象征或作为赏赐来拉拢人心。可见明军优质战马的缺乏。

朱元璋

其次,就是外藩收买。这就涉及到了明初一个重要问题,朱元璋对万国来朝的追求。一般认为,朱元璋重建宗藩关系是为了彰显正统,但更现实的原因则是买马。按照《明太祖实录》所说,洪武初年,朱元璋可谓四处收马,其收马的命令下达给各路土司、外藩、西北地方官。湖广诸土司、贵州诸土司、广西诸土司、吐蕃、臣服明朝的蒙古部落等,都给朱元璋上贡过马匹。少的1匹,多的800,虽然看着少,但进贡方多,就这么东拼西凑,数量也是不少的,至洪武五年,朱元璋才组建了一支小规模的纯骑兵部队。

但1372年,明军分三路出塞征伐草原,失败,肃清漠北的任务没有达成,其中李文忠的东路军伤亡最惨,宣宁侯曹良臣在内的诸多高级将领阵亡,明初囤积的战马损伤一空。为了快速弥补战马的损失,外藩收马又被提上了日程。海外藩国中最被朱元璋看重的就是高丽和琉球。

李文忠

济州岛(高丽的耽罗)本身就是元朝划定的马场之一,元朝时至少将2万匹蒙古马放入耽罗马场,让蒙古马和耽罗马交配,以改良马种。至明初,耽罗马已经十分优良。1374年,礼部主事林密出使高丽宣旨,告诉高丽进献耽罗战马马种2000。但耽罗的地方领主达达牧子却是个亲元派,他以“吾等何敢以世祖皇帝(忽必烈)放畜之马献诸大明”为由拒绝了大明皇帝的旨意,最后高丽搜集了300匹私马交差。此举引得林密大怒,林密说“济州马不满二千数,则帝必戮吾辈,请今日受罪于王”,威胁高丽王要是不交出2000匹战马,要不就等着大家一起被皇帝杀头吧。高丽王非常恐惧,“无以对”,七月就集合全国之力征讨耽罗。八月,耽罗被平定,林密也获得耽罗种马,满意而归。这就是明初,中朝关系史上著名的“耽罗索马”之事。

琉球国虽然是岛国,但也产优质马匹。按照日本人编写的《琉球史料丛书》所说:“大古之世,天然马生国中。”按照《太祖实录》所说,1374年,刑部侍郎(当时是正四品)李浩携带诸多货物入琉球国买马,最后带回马种40匹和硫磺5000斤。

琉球马

文史君说

朝鲜和琉球之事,只是明初诸多索马故事的代表,明初就是这么东拼西凑来组建骑兵的。加上后来明朝收复了西北,马区得以稳定,明朝的骑兵组建才终于走上正轨。至永乐时期,明朝才出现了能和蒙古骑兵一对一交锋的专业骑兵集团三千营。而《山河月明》中徐达北伐出现的大规模骑兵交战其实是不大可能的。

参考文献

谷光隆:《明代馬政の研究》,京都大学東洋史研究會,1972 年。

曹永年:《蒙古民族通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