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烟雨浙江潮”,恐怕要有些人生阅历,才能读懂苏轼的这首诗

 放飞的风筝6ugs 2022-04-10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相传是苏东坡老先生去世前的最后一首诗。作为人生的绝笔,苏老先生可以说将毕生功力和人生感悟都融进了这首诗里。

文章图片1

很多了解诗歌创作的人可能会奇怪,作为古体诗来说,用字都很讲究,一般来说都要避免一个字重复出现,而这首诗居然整句出现了重复,苏大才子难道是老糊涂了吗?

其实不然。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还记得黛玉教香菱写诗的情节。黛玉说,写诗要立意为先,立意好了,什么平仄、对仗、格律都是可以破的,立意新了,真了,连词句都是次要的。黛玉讲的才是写诗、读诗的真味!看东坡先生这首诗,才真的是立意隽永,词句都是平常的,甚至很口语化,但恰恰是首尾两句的轮回,将诗意变得更加悠长,隽永.......

这首诗从字面直译来看,讲的是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大潮,都是世间极美的景色,没去看过的话,仿佛人生就不圆满了,就会遗恨难消。但是真的到达那里,看到了那些景色,你又会感觉也不过如此,最后你会发现它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它们只是庐山烟雨与钱塘江潮。

这首诗据说是苏东坡他老人家在临终前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道偈子。苏东坡共有三子,苏迈、苏迨、苏过。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一方面他才高名大,交游广,徒众多,另一方面他性格高傲,不盲从,不谄媚。自乌台诗案之后,他被一贬再贬,仕途屡遭波折,直到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去世。在苏东坡被贬谪的过程中,苏过始终陪伴在父亲身边,尤其在王朝云逝世后,苏轼饮食服用,一应生活所需,均由苏过承担。

苏轼死的时候,苏过应该是28岁左右,接近而立之年。苏过19岁时即中举人,而这个时候,却依然尚未走上功名仕途。面对即将三十而立的儿子,苏东坡想说什么呢?也许他内心也有对这个小儿子的一丝歉意吧。

这首诗既是对儿子的一种宽慰,也是苏东坡总结一生宦海沉浮的内心写照。

谁年轻时不是意气风发?谁不是满心抱负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谁不是要到那高处见识最美好的风景?谁不愿“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过,儿子啊,也许去了那高处,你会发现也不过如此,所谓的名气声望,所谓的国家天下,却在朝堂上无休无止的争论中,在勾心斗角的政治角力中,变得也不过尔尔,了无志趣。

一切啊,都是过眼云烟,再好的风景不过也就是风景而已!

苏轼去世后十余年,当苏过41岁时,他才出仕做了太原府监税;45岁时又做了颍昌府郾城知县,后因党禁关系被罢免。苏过在其生命的最后10年,三度出仕,共计为官7年。

苏过在思想上可能是最像其父的。和苏轼一样,苏过也十分仰慕陶渊明。不论在官还是居家,都不曾改变厌仕而慕陶的情怀。这颇具宋人特色的精神现象:厌仕而不弃,学陶而不隐。既要吃饮,又要安顿心灵。宋人学陶主要是学其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超脱平淡的处世情怀,任真率性的生活态度,“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风。这或许与宋人儒、道、释兼融的文化态度有关。

这首偈诗正有佛家的禅意。佛家对人生有三个阶段的区分,第一阶段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阶段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阶段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历尽千帆,才发现庐山烟雨还是庐山烟雨,浙江大潮还是浙江大潮,思想到了高处,“到得还来别无事”了。

这一境界其实就是返璞归真。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之后,就会把执念看淡,用一种纯净的初心去看待这些山水,山水便又恢复了它本身的样子。

苏轼的这首临终绝笔,不像他一贯的风格,没有了豪迈奔放的感觉,没有了婉约的风格,反有一丝出世的禅意,就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却写尽了人生的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