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写真实故事的猪小浅。 错过昨天真实故事的点这里:我是上海姑娘,嫁了航空公司的空少,3月21号他飞了新疆。 今天是我自己的一篇日常: 01 2009年3月,是我第一次去武汉。 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次去武汉。 那一年,我决定考研。 跨专业考武大的新闻学。 为什么是武大?因为那是我高考想去却没有去成的地方。 算是圆梦,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我大学学的文化产业管理。 如果你要问我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其实我到现在也说不清。 可能就是有关文化的行业,我们都能做吧。 广并不是好事,广也意味着什么都能干,却什么也干不好。 在那个被称为大学的年代里,因为不错的文字功底,我活跃在广播站,记者团,文学社,以及各种社团。 加起来有七八个吧,然后做了广播站和记者团的负责人。 也因此我考研选择了新闻学。 那时的梦想有点大,我想通过文字来告诉大家那些不为人知的世界。 02 三月春暖花开。 可2019年的三月,当我走出火车站时,却遇上了武汉的一场大雪。 吃了一碗热干面,才从冰雪严寒里缓过来。 我在武大的校园里,想着一年后一定要来这里啊。 很可惜再次败北。 失败原因要怎么说呢,可能说什么都只是借口。 因为跨专业,我把心思都用在了专业课上,忽略了一直以为不会出问题的英语。 英语过了总线,但比武大新闻学的分数线少了两分。 专业课分数超出分数线多少我已经不记得了,总之那个分数让安大的老师愿意接受我的调剂。 结果出来的时候,系里的老师们觉得很可惜。他们帮忙联系了安大,让我调剂过去,继续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我犹豫再三后,最终还是婉拒了老师们的好意。 对我来说,考研并不是目的。大学四年,我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我不想再花三年的时间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来了上海。 03 那是2010年6月。 我大学毕业,考研失败,带着满腔的失意来了上海。 我至今仍记得,来上海的那个傍晚。 华灯初上,有夏天温热的风,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有人流如潮,有车水马龙。 一切充满未知,一切却又充满希望。 车子经过卢浦大桥时,可以看到窗外的世博园。 是的,那是2010年。世博会正在上海开展得如火如荼。 后来我就留在了这座城市。 和沈小岳结婚,有了一个家。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我没有来上海,会怎样。 是不是2014年在我义无反顾辞职做个自由撰稿人的时候,身边会有无数反对的声音。 可是我在上海。 这座城市对很多事情都很包容。 我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收入,可能朝不保夕,但不会有人说我这样不对。 我就是在这种自由与自我的压力里,慢慢变成了写真实故事的猪小浅。 我很喜欢现在的猪小浅,也很喜欢这样的上海。 可是2022年的今天,上海生病了。 04 从来没想到疫情离自己这么近。 我们小区,周边的小区都有查出阳性。 这是我被封控在家的第16天。 足不出户。 和上海有些区域比起来,我们算是封控得比较晚了。 有关上海的疫情,以及上海的新闻,其实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从网上看到的。 如果说还多一点的话,就是业主群还有团购群里的各种谣言和段子。 这座城市有2500万的常住人口,再加上流动人口,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看起来每个人都在居家,但其实每个人都在经历不一样的疫情。 我家的菜,一方面靠沈小岳蹲点各种团购群。 一方面还因为有我妈在。我妈在,总能把家里的存货,搞出几个菜。 而除此之外,我可能也算是我家的功臣。 我在写稿之余,最大的人生乐趣和解压方式,大概就是买买买。 整箱整箱的买。 比如买回来一箱的花菜,一箱的馄饨,一箱的面包,一箱的水果。 疫情之前,我被我爸妈嫌弃死了。他们时常说,你就知道买买买,自己又不吃。 这疫情封控一来,我在家里的地位一下子上升了。 看吧,要不是我买买买,现在家里哪有这么多存货。 看吧,要不是我买买买,现在只能喝白开水了。 一家人苦中作乐。 是的,这是我家的现状。 虽然物资紧张,但也不至于饭桌上没东西吃。只不过每一样东西,都要精打细算着去吃。 目前已经最坏了,往后的每一步,都是在变好吧。 05 这是我在上海的第12年。 12年了,我很难不爱它。有些感情,已经刻在了骨子里。 我常常想,如果我没有因为那两分之差,和武大失之交臂,那也许此时此刻,我在武汉。 如果我接受调剂去安大,那也许此时此刻,我在合肥。 但命运兜兜转转,此时此刻,我在上海。 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我才留在了这座城市。 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是我的第二个故乡。 我和所有人一样,永远也不会想到有一天魔都会被按上暂停键,永远不会想到上海的街头有一天会空无一人。 可是它却真实地发生了。 其实我已经很久没去过南京路,没去过城隍庙,没去过外滩。 没有疫情的时候,总觉得这些地方拥挤,喧嚣,让人浮躁。 可是此时此刻,多希望走在淮海路上,自由地呼吸着空气。 去国泰电影院看场电影,去雁荡路吃碗米粉,或者去永远都在排队的光明邨买份点心。 这一天总会来的。 毕竟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想谢谢所有工作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谢谢所有支援上海的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