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高考.作文预测(5)】事不避难,义不逃责,青年敢于担负应有的时代责任

 左语右文 2022-04-10
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鲁庄公二十八年,鲁国发生饥荒,臧文仲主动请缨,说:“居官者当事不避难。”他前往齐国,言辞诚恳,齐人同意把粮食卖给鲁国。

(2)《论语》中说:“见义不为,无勇也!” 所谓“义”,《中庸》解释为:“义者,宜也。”符合仁、礼要求的,就是义。义,既是正义、道义,也是义务、责任。

   新学期开学,校团委开展“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演讲比赛,请你围绕上述材料,针对当前的社会现象,结合时代楷模人物,写一篇演讲稿,代表班级参加比赛。

    要求:(1)标题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2)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构思指导】

这是一篇多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1)说的是臧文仲,他在面对国家需要时,认为做官的人遇到事不能躲避困难,为此他挺身而出,解救国难;材料(2)是《论语》言论,强调的是遇到有道义的事情,要敢于担当

此外,材料有具体写作要求,是写成演讲稿,故而在文体上,必须要符合。再者,还要针对“社会现象”和“时代楷模人物”,在表达上,才更契合命题。

综合起来分析,材料提供的内容,是要求青年人在遇到属于自己的责任和职责时,要懂得敢于去面对,要正视困难、敢于担当,为此,可从一下角度立意:

遇事有担当、奋发做为。做为时代青年,在工作、学习中,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只要的符合道义和百姓需要的,要敢于正视、直面困难,认真的做好每件事,勇于担负起该承担的责任。

能明辨是非,做事坚定。对于遇到的各种事件,要有甄别善恶好坏的能力,但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就必须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发挥出个人的能力,大胆面对,坚定不移的去做好,整取成功。

【学生佳作一】

千秋伟业迎难上,百年征程为人先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洪思思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千秋伟业迎难上,百年征程为人先》。

两千多年前,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几百年前,汤霖言:“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究竟什么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呢?

在我看来,于古而言,它是千军万马前仍能迎难而上的风骨;于今而言,它是紧张形势下仍然敢为人先的担当;于国家而言,它是百业待兴下披荆斩棘的责任;于万民而言,它是艰难险阻下敢于拼搏的无畏。正因有它,中华才搭建出了上下五千年的千秋伟业;正因有它,中国才书写出了峥嵘岁月下的百年征程。

要说这般伟大的精神,那是作为中国人与生俱来、在中华文化中世代延绵的。直至今日,这种不畏困难、勇担重任的精神仍在我们身边上演。

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中国爆发时,国内民众人心惶惶,国外媒体疯狂诋毁。然而,我们国家并没因此乱了步伐,敢于面对和正视,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建成“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控制疫情,不到一年的时间让各行各业恢复生机……

回想起那段日子里政府的有序指导、医务人员的不畏生死、志愿者的任劳任怨、万千民众的自主隔离;这场来势汹汹的疫情非但没有击垮我们,还让全世界都重新认识了中国。认识了这个攻坚克难、勇担重任的国度。

今年初,护边员拉奇尼·巴依卡为解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英勇牺牲,他本可以在家园做一个自在的牧民,却毅然选择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用生命守护边疆。今年八月,乡村干部孙丽美为保护群众财产,在防抗台风工作中不幸牺牲,她本风姿卓越的中共党员,却在这小乡村里一干就是十七年。就在不久前,消防员陈建军为营救轻生女子,飞身跳楼救人牺牲,他本是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新郎,却用生命去守护我们……

无论是我们的国家,抑或是这些英烈们,都无不体现“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伟大精神。中华上下五千年,沉淀了多少伟大的精神?往日,他们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与气魄打下了江山;今时,我们用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与担当赢得了未来。

有人说:“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所以,只要人有信念,就不怕磨砺。想必,“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便是告诉我们,打下千秋伟业须得迎难而上,铸造百年征程必将敢为人先!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观点清晰,论证有力,是本文的显著特点。作者先用对称性的标题,旗帜鲜明地传递出个人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在论述过程中,先结合材料,由古至今,分析“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这一观点,阐明自己的看法,然后从国家力量控制新冠疫情到拉奇尼·巴依卡、孙丽美、陈建军,紧扣观点进行论证,做到叙议结合、论证有力。文末点题,升华主旨。

【学生佳作二】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程梦菲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梁启超先生曾说:“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

  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曹操割发代首,诸葛亮鞠躬尽瘁,谭嗣同去留肝胆……在他们身上亘古不变的,是一种担当,更是一腔责任。思及此处,我常询问自己,义不逃责是什么?把目光放在那遥远的援藏路上,我找到了答案。

  崎岖的天路,稀薄的大气,巍峨的雪山,剧烈的高原反应,这是第一道险。拥挤的房屋,高原上没有热水,没有猪肉和新鲜的蔬菜,只能在高压锅里一锅煮着白萝卜和马铃薯,啃着腥味仍存的牛羊肉干,这便是第二道险。可,纵使如此,他们援藏的步伐也未曾停下半步。

   重庆市第五批援藏干部黄燕像很多援藏干部一样离开故乡和亲人,走进了藏东南的门户芒康,担任分管水利和旅游的副县长。这位重庆汉子与沟壑纵横、“三江并流”环境培养出的康巴人有着同样的性格——豪爽、质朴,遇事不避难。他日夜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多做点实事,让老百姓富起来。

  日逐月华,芒康“盐井”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名片。艺术节期间,6万余人次的群众和慕名而来的游客参加了开幕式、文艺表演、弦子及服饰表演、传统赛马、特色产品展销等活动,经贸洽谈成功签署协议资金6.505亿元。古盐田、曲孜卡温泉等被批准为国家预备4A级旅游景区。

  只是这其间路昭昭,又有谁知道。就连住所,也只有一张木床架,一张破旧桌子,一条凳子,由于地面是泥地夯的,高低不平连四只凳脚都摆不平,人坐上去会东倒西歪。

  援藏“苦”,但黄燕不这么想。他始终坚持“艰苦不降标准,缺氧不缺精神”的信条。在芒康的1000多个日夜里,他走乡串户深入基层,下乡不住乡政府,而是住农牧民的家庭旅馆,与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下盐井村开家庭旅馆的罗松邓珠说,黄县长住在我们家,吃糌粑、喝酥油茶、拉家常,经常问我们今天有多少客人,收入情况怎么样。最令罗松邓珠高兴的是,在黄燕的协调下,罗松邓珠的“古盐缘”藏家乐网站开通了,入住的客人也比以前多了。“听说他不久前回重庆了,我们一家人都挺想念他的。”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的历史是自己书写的。援藏期满,黄燕回到了重庆,但西藏人民不会忘记他。

  这,就是责任,是义不逃责。

  放眼当下,我们更不应该懈怠,虽然我们未知苦处,可责任理必须于每一个人心中。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教师点评】

    本文从引用梁启超的名句及用曹操、诸葛亮、谭嗣同等古代名人入文,开门见山的提出“义不逃责”这一观点。在论述时,紧紧围绕援藏干部黄燕的事迹展开,进行分析和阐述,从他身上,感受到做为援藏干部应有的担当和责任,看到他心怀藏民的精神。篇末点呼应前文,升华了主题。

【学生佳作三】

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

安徽省歙县第二中学   胡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

  “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是近年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我以前不懂这句话时,只认为是9个生硬的字,用来赞扬那些当兵的人。而如今,它却已成为我心中的一种精神力量,鼓舞着我前进。

   20203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的一处森林发生了严重的火灾,火势迅速向城区蔓延,整座大山被淹没在火海里。当地消防局随即迅速派出了大批的消防官兵投入到火灾的救援当中去,但此次火灾中风势剧增,形势多变,经过几天的救援之后,大火被扑灭了,但最终还是有19位战士在此次火灾中不幸牺牲。当我听说后,我的心为之震撼,但也为之悲痛。

   冲入火场的那一刻,或许他们也知道这场火灾的难度高,救援风险更大,面临的困难更多,但他们并未退却,在火场中奔波着。那一刻,他们不仅是人民弟子兵,更是我心中的英雄。

   20206月,中印边界冲突一下子成为了全国人民关注的重点。印军悍然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仅带着几名官兵就前去交涉。他赤手空拳,站在那儿,大义凛然张开双臂试图阻拦印军,但遭受到了对方的攻击,一位小战士跟着战友义无反顾的冲入重围营救。战斗结束后,官兵们发现一位战士紧紧趴在营长身上,保持着保护营长的姿势,这就是那位小战士——陈祥榕,他保护住了营长,可他却永远的停在了那里。

印军打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就没怕过吗?毕竟他才18岁啊!他本该在一群大学中听着课,和几个朋友嬉戏,晚上在与母亲通个视频电话,可他的生命却永远的停止在了18岁。我想,在那一刻,他或许也怕过,可他记着自己是人民子弟兵,既然穿上了军装,就应保家卫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202111月,安徽蒙城公安局接到一女子欲跳楼的报警后,迅速派出了公安和消防力量。在施救过程中,女子情绪激烈,随后便突然跳楼,紧跟在她身后的消防员飞身一跃,抓住了女子的脚,却与女子一同从楼上坠下,经抢救无效而牺牲。在整个途中,他的手都紧紧拽着,从没有放弃过救女子的念头。

他难道就没想过后果吗?才24岁啊,正值青年,是父母所期待的样子。难道他落下去的时候就没怕过吗,怕了又为什么不松手呢?或许正因为你是人民子弟兵吧,你牢记救人是你的职责,信念坚定,事不避难。

    同学们,人民子弟兵是心中有大义的人,他们心怀人民,逆行而上。在偶像众多的今天,我向各位呼吁:“如果要追星,我们只追人民子弟兵”!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点评】

     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是本文显著特点。作者以“追星只追人民子弟兵”为标题,在论证过程中,选用四川凉山消防官兵、戍守印度边疆的战士、安徽消防员等事件,从不同角度表现当今人民子弟兵的担任与奉献情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战士们的礼赞和钦佩。文末的呼吁,激荡听众的情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