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塑件缺陷分析与改善(七)困气

 注塑人生 2022-04-10

 

困气是塑料件内部某一部分因排气不良,气体包裹在制件内产生气泡、缺料、烧焦等缺陷的现象。在注塑过程中,熔料在型腔内流动挤压压缩型腔内的空气,如不能有效地排出,就会造成困气下面对困气的成因及改善作简要分析。              

3-10 困气缺陷

1、熔料中气体的来源

1)塑化过程中熔料带入空气

a) 塑化阶段气体不能从下料口排出,塑化过程中因材料过早的在压缩段熔融,空气被包在材料中,无法排出。(如图3-11

 3-11塑化阶段气体带入熔料中

b) 储料时带入的空气,螺杆转速太快、背压太低,熔料的密实程度不够,材料中的气体不能有效排出。

c) 射退距离大,射退速度快,在射嘴处形成真空,使空气进入料筒。

2)塑料降解产生的气体

a) 在高的塑化下,熔料就有发生热降解的危险,特别是热敏性塑料,对温度更加敏感,成型过程中就容易产生困气

b) 产品周期时间CT)熔料在料筒中停留时间长,会增加分解气体。

c) 射胶余料过多也会造成材料在料筒中分解

d) 对于阻燃型材料,由于阻燃剂或者其他的着色剂等添加剂的存在,容易造成材料的降解。

3)材料未烘干的水汽在加工过程中会使材料水解产生气体。

2生产过程中针对困气的改善方案

(1)模具方面改善

a) 改变浇口位置或数量,改变熔体流向。

b) 在困气位设顶针排气或镶排气钢。

c) 在困气位模芯采用镶块拼合排气。

(2)注塑工艺方面

a) 采用慢速度进行射胶,型腔中的气体压缩得越慢,热量会在注塑过程中出现损失,温升越低。

b) 采用慢速度进行射胶,困气量越少,越有利于解决死角困气。

c) 采用高的射胶压力,越有利于气体的排出。

(3)减少储料时空气卷入

a) 合理设置各段塑化温度,防止塑料在螺杆压缩段过早熔化影响排气。

b) 降低螺杆转速。

c) 提高背压。

d) 减少射退距离和降低射退速度。

4 抑制材料降解

a) 降低料筒温度(必要时测量实际熔体温度)。

b) 减少熔料停留时间,选择合理的螺杆直径和熔胶延迟参数。

c) 换模或换料时,彻底清理料筒、料斗,干燥机, 防止混料。

5)抑制水汽:根据工艺要求对材料进行充分烘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