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用心凝神,始终专一

 vcsong 2022-04-10

一、

当你心中有了一个求无妄心的念头时,心中就有了一个所求之心,这个所求之心本身也是一种妄念,那么人为何要让自己无妄念呢?就是因为当一个人心中有念头时,他的本性就不是一种平和清静的状态了。

就好像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不知道你是你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知道你是你的时候,你就不再是你。

就是因为当心中有了所想、所知之后,这一刻,你就不再是原本的你自己,因为所知即所执,在执着状态下,我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也就是所谓的分别心,用自以为是的态度得出的结果,并由此生出业障,有了痛苦,这也属于所谓的无明烦恼。

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司马家有一个制造带钩的人,年纪虽然已经八十了,却一点也不会出现误差。

大司马就说:“你是特别灵巧呢,还是有什么门道啊?”

这个制造带钩的老人就说:“我有所把持。我二十岁的时候就喜欢制造带钩,对于其他外在的事情我什么也看不见,不是带钩就不会引起我的专注。制造带钩这是需要用心专一的事,借助这一工作便不再分散自己的用心,而且制造的带钩得以长期使用,更何况我已领悟了以无为而无不用的大道理呢,能够这样,谁不会帮助他呢?”

庄子借用老人制造带钩的故事,阐述了做事情不可心中无神,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修道都要专心如一的道理。

一来是因为当我们能够在一件事情上足够专注的时候,才能足够用心将这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正所谓“心诚则灵,诚能通天”,当我们怀揣一片赤诚投入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这件事情才会因为你的专一用心,而产生好的结果。

二来,因为心中有神,没有妄念的时候,才不会随意被世俗的事物掀起内心的尘识,以此才能得以免除人生的痛苦和业障。我们人生的痛苦和错误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我们总在关注一些与当下无关,甚至背离客观实相的事情。

比如对于过去,我们放不下过去的怨恨,由此产生了嗔恨之心,过去的种种无意义的往事还时常萦绕心头,时刻在困扰着已经走了很远的自己,由此,也给自己增添了许多苦恼。

而对于未曾发生的未来,我们也没有更好的格局与识见去认识未来应该去走的路,导致那些引领着我们向前走的根本,不过是在名利的驱使下,所起的无止境的贪欲之心。

即便对于当下,我们也没有审视当下的清醒智慧,我们所看见的也不过是由情绪立场等一系列客观及主观的错误意识所引导的结果,这等等一系列无明烦恼,都是我们不能专注于当下的根本。

在生活中,很多人并不能看见自己眼前所见的事情,只是被这些所谓的妄想烦恼左右了自己,那么他还能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吗?他还能更好地享受当下的生活吗?

这就是庄子所说要用心于当下事情的道理,就像制造带钩老人所说的一样:“制造带钩是需要用心专一的事情,借助这一工作便不再分散自己的用心”,当一个人能够在一件事情上用心凝神,始终如一的时候,便自然能够淡化妄念所造成的纷扰苦恼。

二、

而在《庄子》之中,类似于用心专一的故事不在少数,比如说庖丁解牛,粘蝉老人等等。

有一天,孔子前去楚国,路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的人在粘蝉,好像是在拾取蝉一样容易。

孔子说:“你是有纯熟的技巧呢,还是有道?”

这个粘蝉的老人就回答说:“我有道在身,我经过五六个月的学习,在杆头累叠两个丸子并使它不掉下来,那么失败的机会就会极少了;累叠三个丸子而不会掉下来,那么失利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累叠五个丸子而不会掉下来,就好像拾取一样容易了。当我粘蝉时,身体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个竖立的木桩;我伸臂执杆,如同枯稿的树枝。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自有蝉翼。我身心不变不动,不因纷杂的万物改变我对蝉翼的关注,怎么能得不到蝉呢。”

孔子对弟子说:“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专一,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

这就是《庄子》之中粘蝉老人的故事,其实人生就像老人所说的一样,虽然天地无限广大,万物纷纭繁多,而我眼中心中自有蝉翼的时候,身心可以不变不动,也不会因为纷杂的万物改变我对蝉翼的关注,怎么能得不到蝉呢。

对于人生,其实每一个人所知所见都非常多,但是大多数人却不能用自己的所见产生真知,更不能用自己正确的所知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就是因为被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干扰了自己的清静,颠倒了内心的智慧,这样不仅不能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一个更好的结果,反而会因为这些事物的打扰而是本来安详平和的命运经历了更多痛苦和挫折。

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多人都不能获取想要的人生,就像生活中大多数人的体会一样,每天忙忙碌碌,但是越忙生活却越糟糕,生活的发展与自己所设想的也背道而驰,越来越远。

所以在此状态下,我们其实真正关注的不应该是外在的世界,而是自己内心,自己是否做到“用心凝神,始终专一”。

就像《道德经》中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道理,追求学问的时候是一天天的增加,而追求道的时候,则是一日一日地减少,减少到无为的状态。

所谓无为,就是无那些私心偏见引起的妄念妄为,以无为去作用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制作带钩老人所说的“以无用为无不用”的道理,人皆求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才为大用。

那么这个时候很多人就疑惑了,既然无为于人生,那么这种无为是否可以理解成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忘记呢。

其实当然不是,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样,我们应该减少的是自己的私心妄念,而不是正确的意识思想。人可以没有妄心,但不能没有思想,若没有思想则与木偶无异,这种没有思想的错误状态,也是我们开篇所提到的落入空寂的错误状态,那这样的人生还能创造什么价值与意义呢。

而所谓有思想但不能有妄心,就是庄子所说的用心于一的境界,让自己能够具备正确的觉知力淡化妄念,继而生成赤子之心,再以清静心作用于我,去产生正确的思想,以此作用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被错误的妄念引导着自己生活。

如果说妄念是利己的、私心的、偏见的,那么无为就是利他的、公正的、客观的,所以由无为引领的人生就是符合道理的。

作者|国学书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