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吐黄痰、热痰、黏痰怎么办?只需一味中药,降肺气冲逆,温胸肺寒饮

 特斯拉盗梦者 2022-04-10

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白石英。
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
白石英是矿石类药,大家都知道矿石类药有什么特点了。首先它质重,善于沉降;其次白石英毕竟偏温,温药有什么特点,能够散寒。所以根据这两大特点,大家不需要先看书,就能够推出白石英大致能干什么。

没错,它能够降肺气冲逆,温胸肺寒饮,所以在《青囊秘方》里就有一味白石英专治形寒饮冷伤肺导致肺气冲逆咳喘的病症。
而《神农本草经》里提到白石英主咳逆、胸膈间久寒,寒非温不化,逆非重镇下降不平。白石英具温化之气,降逆之力,所以一味白石英能治疗肺寒咳逆上气,这就是为何《药性赋》里说白石英能够医咳嗽吐殡之人的道理。
大家可要辨明寒温,不要见到吐黄痰、热痰、黏痰的病人,就盲目地用白石英啊,必须确定遇寒加重,痰饮以色白为主,这样用温化之药,降逆之品,才是对证之举。
《黄帝内经》里讲形寒饮冷则伤肺,大家如果读懂这句话,到老时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可能应该非常少。
为何普天之下,得老慢支、哮喘的老人那么多呢?
道理很简单,这句话没有读懂。长期违背养生,形寒饮冷,导致肺气宣降失常,痰饮留伏其中,等到你年老时,疾病就来秋后算账。
可能你年轻时正气充足,偶尔感冒几次没事,可年老时正气不足,这些寒饮排不出体外,就有得你喘了。所以很多老年人都以自身经验告诫儿孙说,小家伙,别学你老爷子,老爷子为什么会喘,为什么会咳,就是年轻时冷水、凉饮、瓜果吃得太多。贪吃没好处,除了当时满足口腹之欲外,必定种下年老的病因。
俗话说,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所以年轻时懂得养生,就可以少生很多病,多活许多年。
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中医经典可以当药物使,而且还是大药。就像拿棍棒当枪使一样,没人相信。其实你智慧如果上一个层次的话,你可以发现文字亦可以为药物,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
古圣先贤的典籍的字里行间里就流露出一股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位病人读到“形寒饮冷则伤肺”这七个字时,感慨地说,这七个字比金石药物还有用。我自己就有体会,只要外不受凉,内不吃生冷之品,这肺就不会罢工,胸腔就不闹意见,气管就不会打架,哮喘就很少发作。
大家听到没有,上药啊,真正的上品之药已经超乎寻常草木范畴,用无形的思维智慧来为健康保驾护航,那是高手,用有形的草木药品去治病之已成,那已经落了下乘。
有个小孩子老是感冒,医生说,孩子肺气不足,于是教他服用黄芪口服液,发现确实体质稍微增强,感冒次数较前减少,但相对同龄人来说,还是很多。

难道黄芪补肺气力量还不够吗?
后来发现这孩子最喜欢吃冰箱里拿出来的东西,天热时晚上不吹空调就不睡觉,结果小小年纪老是有咳不尽的痰。在家里跟他爷爷比赛,看谁咳痰厉害,成了名副其实的痰饮病。不用说了,大家都能够看出病因在哪里。
在于“形寒饮冷”这四个字啊!成无己称之为,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所以咳吐稀白痰,舌苔水滑。中医把这种病机称之为外寒内饮,相搏于肺,发为喘咳。
这该怎么办呢?
病因既明,治法就简单。外散寒气,内化痰饮。
方歌马上就出来了,风寒束表饮停胸,用什么汤方,当然用小青龙汤。既能外散风寒,又可温化里饮,正符合张仲景《伤寒论》里讲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道理。
这时医生给他用了小青龙汤,稍加点白石英,温化肺中寒痰,效果最好。几剂药下去,就把他的胸中寒痰像大扫除一样,清理干净。战手
这医生算高明吧,已经很高明了,上到辨证论治水平的医生都不同凡响,因为他能以人为本,一人一方,因人而异。可如果孩子回去还是凉饮当水,空调常吹,那么这痰饮又会被制造出来。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痰饮除不绝,空调吹又起,冷饮灌溉身。所以他家人问,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咳痰带饮。
很简单,要制造一个痰饮病,就吃肥甘厚腻,少运动,躲在空调房里喝冷饮,这样身体就很容易长胖,水饮停在里面,生出很多痰饮,四处泛溢,你怎么清理也清理不干净。
可一旦做到不形寒饮冷,不伤肺,那么你不用药,身体也会慢慢恢复。所以养成正常的饮食生活习惯是多么重要啊!

孩子的抵抗力是很强的,修复也是很快的。但是你如果不能觉悟到这一点,再好的苗子也经不起反复残害折腾,就像春日里生长再旺盛的庄稼,也顶不过倒春寒,来几场风雪。王出系尚版动
所以治根治本治长久的药物,就是这句话,形寒饮冷伤肺。远离形寒饮冷,就等于远离了肺部的很多疾病。
全文完!!!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提示: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