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誉海内外侨领黄乃裳(一八四九----一九二四)字绂丞,又名九美,慕华,号梅湖半农者,梅溪退叟,福建闽清县坂东人。曾参加戊戌变法,受过慈禧的通缉而□逃。他一生以拓荒,革命脉为两大功劳。他第一个自发组织福州移民到砂捞越诗巫(今马来西亚的泗务),开阔'新福州垦殖场’被子尊为'新福州港主’。后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是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功臣。一九00年开始,他率福州属邑千余贫苦劳工梯山航海,栉风洒雨,开发“新福州”,为方便垦农生产和生活,他创设了“新福州总公司”并于公司成立时撰鹤顶格联三副:“新民事业图无逸;福地人家产有恒。”州里桑麻开禹甸;总纲财贷学周官。“公刘曾画生民策;司稼常担粒食忧。”他把“新福州总公司”以鹤顶格撰联三副,足见他功底深厚,联作水平之高了。垦殖期间,他与殖民当局谈判签约,筹措贷款,招募劳工,四处奔波,忧劳过度,因患重病,几致于死。一次病危时,他提笔为自己作了一副生挽:“平生所愿事多违,差幸闻道壮年,天若有心,期尽藐躬分内事,故土久愁人太满,远闯殖民小局,我虽撒手仍留余后人来。”造福桑梓,热爱人民之情,跃然纸上。 黄乃裳在完成诗巫垦务后,便致力于宣传反清民主革命。一九0六年他到荷属东印度(印尼)三宝垄华侨学校任监学。他在为侨校所在地中华会馆拟长联云:“此岛本明代属藩,适东辽衅起,南服贡荒,遂致辗转于葡荷,叹上国威灵,三百年来全扫地; 我人原神州贵胄,经隆永满锄,康乾海禁,试为追维乃祖考,痛山河膻秽,十 千里外合图仇。” 末尾署名石齐后人,联出,轰动华侨社会,新加坡、香港、广州等地各报章纷纷登载,且加评论。谓此联能揭自明以来史事,非留心于国家与种族者不辨。可是,它引起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的忌恨,以黄乃裳在海外倡言革命,电请闽浙总督松寿缉办。然松寿知黄乃裳在海外和基督教会等各界的影响,不敢贸然下手。 辛亥武昌首义后,黄乃裳等人在福州率众起义响应。八闽终告光复。他任福建军政府交通部长兼筹饷局总办期间,为联络海外爱国侨胞输款援助,对稳定局势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追随孙中山奔波革命的他,踌躇满志,认为这是他一生最为得意之事。福建省政务院代副总长,他的学生、福州《民心报》主笔黄家成因反对政务院总长彭松寿的倒行逆施而惨遭暗杀。他为此吐血数次。八月中旬,他不顾生命危险,毅然到大庙山越王殿参加追悼会,控诉元凶残害忠良的暴行。说到愤激处,又吐鲜血。他以血和墨书一挽联以资悼念: 具垂成学,且饶有爱国心,重以三世知交,教之诲之,直同子弟; 际濒死年,安忍效欺人事,只为五衷过热,知我罪我,当有春秋。 事后,他便辞去本兼各职,返闽清老家隐居。一九一八年除夕,黄乃裳七十大寿时,前往拜寿甚多,他一概辞谢,并撰寿联以自警云: 问以往于世何裨,历数二万五千日以来,成甚事业? 愿今后对天无愧,不虚六十有九年之外,再度余生。 继而,他在建成了家乡水利设施后,以年逾古稀之残躯,应孙中山邀任广州大元帅高等到顾问,后又被原代理国务总理海军名将萨镇冰聘为福建省长官署顾问,继续联络华侨,为民主革命,为故乡的建设奔走效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