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碎片拾遗】适可而止
2022-04-10 | 阅:  转:  |  分享 
  
【碎片拾遗】适可而止文/子曰诗云?2016年11月6日星期日??人活着,总是要做事情。?古语有云:“事在人为”。为,就是做事,事在人来做。做
好,做不好,都是人为。做好,有许多因素,做不好,也有许多因素。不管多少因此,总归起来,不过一种是内有的,一种是外在的。?内在的,是
自身的因素,学识,修养,智慧,能力,水平……?外在的,是自然的因素,自然的,社会的,家庭的,环境的……?这些因素都是主观的或客观的
存在着,这些因素有可以预料的,有不可能预知的,所以事难如意。不过无论是不可以预料,或是不可以预知的,只要事经三思而后行。成功的可能
性就存在。?所以,遇事,需要三思而后行。不可不为,不要因为善事情小而不为,不可因恶事情小任意而为。??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适可而
止”。?这句看来很模糊,却极有分寸,要做到却不是那么不容易。?做事,掌握好分寸,是一种修为:没有野心,没有贪欲,虚怀若谷,谦诚实在
,胸襟坦荡。做人如此,做事亦然。?人有欲,是好事,也未必是好事。?所谓好事,欲有进取的一面,所谓未必是好事,欲望不能适可而止,自然
就会野心膨胀,欲壑难填。?人心不足蛇吞象。?心生欲,欲望如壑,壑有大小,无论欲壑大小,都是无底线的。如果人生对自己的欲望丝毫不加以
节制,就会无限膨胀,无何止地发展,结果已经被许多活生生的事实证明过了。??古时有底许多劝人的话,道理人人都明白,但常常是利令智昏,
明白的人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序,明白人也变得不明白了,事后惭怍,意义实在不大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其实中国有些古语实在是有教
益的。古人懂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进行欲望节制方面的教育,从蒙字开始,就进行道德教育。?孩子的教育不是只说教而已,而是从家庭的言传身
教开始,点点滴滴的熏陶,一举一动的教习。?“近朱者赤,近墨都黑。”?环境,氛围的影响,对人的性格养成具有非凡的意义。孟子的母亲为了
教习孟子,曾三迁居所。?凡事做到“恰到好处”,效果有奇效。?所谓“恰到好处”就是要适可而止。
献花(0)
+1
(本文系诗情子曰画...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