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有制经济学: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你不一定知道

 淘沙金 2022-04-10

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是分配不均衡。

是什么导致了分配的不均衡呢?

是经济体制所导致的分配不均衡。

为什么经济体制会导致分配的不均衡呢?

是错误的使用货币导致了这样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又导致了分配的不均衡。错误使用货币在于把货币拿去搞放贷和投资,导致所有企业的经营都产生了成本,因为投入了成本所以就必须要去追逐利润。

追逐利润从四个方面可以体现:

一是企业的运营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利润才能维持下去,没有持续的利润,企业就会走向倒闭。

二是企业的投资人之所以愿意去投资经商,目的也在追逐利润,没有利润便不会去搞投资。

三是所有被雇佣劳动的打工者,他们的工资从利润中来,企业投资人搞投资如果没有赚到钱,打工者的工资都会发不出来。

四是国家的税收从利润中来,国家税收是向企业和社会个体收取的,企业和社会个体的所交的税都是从利润中来,所以国家的税收也相当于从利润中来。

这样一来,导致无论是企业的投资人,还是被投资人雇佣的打工者,以及管理整个国家的政府都在追求利润。

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利润的时候,那最终就一定会导致分配的不均衡,分配的不均衡又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

那怎样才能建立起分配均衡的社会体制呢?

只有通过正确使用货币的公有制社会制度,才能实现分配的相对均衡。

公有制社会体制的特点是,由政府掌握劳动分配权,由政府来为各行各业所有的劳动者制定工资与发放工资,由政府来组织管理各行各业劳动者进行劳动生产,由政府来决定最终的物资分配,就能确保分配的相对均衡。

公有制社会,货币只有为劳动者制定工资和发放工资,为产品制定物价,为方便购物交易这三种作用而存在的。当货币只有这三种作用的时候,就不会有追逐利润的现象发生。

这样一来,就能实现分配的相对均衡,也能消除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实现全体致富。而不是只有极少数人成为巨富,绝大多数人却越来越穷。

那能不能实现分配的绝对均衡呢?

不能,因为分配的绝对均衡,必然意味着搞平均主义,搞平均主义则必然导致劳动积极性的降低和生产力的削弱,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的发展减速。这样就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了,也不利于实现全体致富。

而真正的公有制社会,是绝对不搞平均主义的,但同时又能够避免贫富两极分化,因为搞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是经济发展两个极端,而公有制则刚好能够避免这两个极端,而这样的社会体制才是最合理的,也是最完美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