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句容磨盘山新四军革命遗址

 苏平书易助人 2022-04-10

古名句曲山的茅山,地处常州市金坛、镇江市句容两地交界处,最高峰海拔372.5米,被称为道教“第八洞天,第一福地”。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地山区抗日根据地将是抗日游击战争最能长期支持的场所,是抗日战争的重要堡垒”。同年夏,栗裕、陈毅、张鼎丞等先后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第二支队到达茅山地区,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茅山的足迹遍布各地,本文主要略述新四军在茅山山脉的磨盘山区留下的许多珍贵革命活动旧址和遗迹,借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文章图片1

句容磨盘山位于北纬31度,茅山山脉的中段,在茅山大茅峰南麓的常州至溧水公路以南是一组群山。北接茅山,南达瓦屋山(现改名九龙山),方圆20多公里,内有方山、马山等十几座山峰。磨盘山,东靠金坛,南至溧阳,西接天王,西南经袁巷至溧水,是句容、金坛、溧阳三市交界地区,群山连绵起伏,林木苍葱茂密,竹海荡漾叠翠。

磨盘山区的新四军抗战旧址、遗迹

文章图片2

1938年4月28日,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向江南敌后挺进。1938年6月12日,陈毅抵达竹篑桥,而后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磨盘山虽然是个小山,却是新四军在茅山的“避难所”,是茅山抗日根据地交通要道和后勤服务基地。抗日战争时期,不少新四军战士都到过这里,陈毅司令员曾两上磨盘山。

新四军兵站、交通站。新四军的交通站也叫兵站,它在组织机构上设置站长一名(必须是党员)、交通员数名,单线联系,上下一线的司令部直属秘密工作单位。交通站担负着很多任务:收集并及时转送文件、指示和情报;护送军政人员,接待来农村参加抗日工作的同志;筹粮筹款,采购、转运后勤物资;招兵送兵,筹集军需物资,保管部分枪枝弹药;发行报刊,传递私人信件;护理伤员。1939年陈毅司令员经独立营营长许维新的介绍找到磨盘山廖老五(廖正杨)家,组建了茅山根据地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后改为江南指挥部)的第一个交通站(兵站)即磨盘山交通站。陈毅司令员在此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指挥着茅山根据地的初创工作。期间来往的新四军首长也很多,有粟裕、王必成、吴仲超、钟国楚等。所有人员的来往,都要由交通站专人接送到目的地。直到1945年10月新四军奉命北撤之后,磨盘山兵站、交通站才撤离。

新四军医疗所遗址——“竹林医院”。位于磨盘山区苏家大凹,现仅存遗址。在茅山的战斗岁月里,有了伤员,首先依靠的是群众医院,即在老百姓家里养伤,由部队派卫生人员负责治疗。1942年1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成立了卫生部,为了医治伤病员,在水网交错的圩里成立了第三疗养所,由朱潮兼同志任所长。第三疗养所选择了毛竹林和杉树林密布的磨盘山作为固定的重伤组,重伤组由一个医生、两个护士、一个炊事员和一个招呼员负责。疗养所住在毛竹林深处搭建的草棚里,吃的用的依靠群众支持,在茅山战斗的干部、战士、地方党的同志和许多老百姓都在这里看过病、养过伤,大家把这里叫“竹林医院”,把设在建昌圩的轻伤组叫“芦荡医院”。

新四军被服厂。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坚持的苏南茅山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处于敌伪顽多面分割包围之中。敌伪对我方地区经济上实施封锁、压榨、搜刮、盘剥以求断绝部队必需品的供应,使之缺衣断食,企图置我军于死地。所以统一的制式服装和军需装备的供应,需要部队自身从一根线纱、一粒扣子、一斤棉絮、一匹棉布进行筹集,然后加工制作。

在斗争环境最恶劣的岁月里,新四军选择了茅山南麓的磨盘山作为缝制衣装的地点,以地处山坳中较为隐蔽的小村石家山作为依托,在半山腰的树密林深处的竹丛里,分多处搭建一个个小草棚,一棚放一至二架缝纫机,棚与棚之间又隔二、二百米,一遇敌情,人员撤至山中暂避,待敌走后再回棚子工作。新四军后勤人员凭着机智、勇敢、惊险、艰辛,以至牺牲,艰苦努力地做着后勤供应工作,提供了物质保证。

新四军修械所遗址。位于磨盘山区苏家大凹,现仅存遗址。苏南军工部门修械所由1941年5月成立的新四军六师军实科骨干组成,当时只有十几个人。苏剑雄任所长,程远任政治指导员,修理机枪、步枪、打不响的子弹和掷弹筒等,并试造手榴弹。1942年夏,军工生产人员不断增加,最多时有一百二三十人,相应机构也逐步健全。1943年3月,修械所全体人员和设备通过敌伪封锁线,从丹阳、武进、金坛三县交界处秘密转移到句容磨盘山地区。

磨盘山处在金丹武三县交界,离敌伪主要据点较远,敌伪统治力量亦较薄弱,下乡扫荡的敌伪军很少到磨盘山去,而且山区地形为起伏,村庄分散,树林较多,人员可分散隐蔽,物资可以挖土就地埋藏。

新四军军坝。位于磨盘山区陈庄村西。磨盘地处茅山丘陵,东高西低,易旱怕洪,灾害连年。早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磨盘人民就修筑谷城坝。抗日战争期间,陈毅、张鼎丞、粟裕率领新四军第一、二支队进入茅山地区。新四军六师曾在磨盘山设立疗养所、修械所等单位,部队为解决军民在山区用水的困难,利用战斗间歇在现在的天王镇李塔村陈庄、老人山等地修建水坝蓄水。现在还在使用的陈庄水坝就是那时候修建的,群众称其为“新四军坝”、“抗日坝”。

李珉烈士牺牲地及遗骸埋葬地。李珉烈士生于上海,曾学习于护士学校。1938年秋,她与同学结伴奔赴皖南投身革命。1940年春,李珉奉命调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开展群众工作。同年6月她随江南指挥部向北转移,在句容磨盘山小石桥遭遇日军伏击壮烈牺牲,留下一句“同志们,革命流血不流泪!”。李珉烈士牺牲后,陈毅“闻而壮其言,诗以志之”赋诗一首表示哀悼:“革命流血不流泪,生死寻常无怨尤;碧血长江流不尽,一言九鼎重千秋。”现遗骸埋葬地已不知所在。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新形势

客观地说,在我国众多的旧址遗迹中,真正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并不十分广泛,尤其是市县级农村的和未列入级别保护的,面临的形势就更加紧迫。由于年久失修、风雨侵蚀、保护不力等种种原因,散落在磨盘山中的革命遗迹、旧址的现状不容乐观,从初步调查的现状来看,有些必须尽快修复和保护;有些损坏严重,一时不能修复;还有的已然找不到踪迹。

磨盘山区遗址在保护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程度和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地政府以及纪念馆、博物馆等专门机构对磨盘山红色资源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提高,未能将红色资源与茅山抗日根据地整体资源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

2、保护资金匮乏。遗址保护资金匮乏,一直是限制文物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没有足够的物质保障,保护工作的许多具体措施就无法落实。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用于革命文物保护的经费及其日常维护修缮所需资金缺口依然较大。由于文物的特殊性,年久的遗迹遗址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损坏的情况日趋严重。

3.、全民保护革命遗址的意识亟待加强,有关部门需加大宣传力度。磨盘山区山林草木繁茂,是老百姓放羊放牛的好去处,处在山中的新四军兵工厂、竹林医院等旧址就成为牛羊的生活地;当地老百姓上山砍伐竹子时,不顾遗址的存在,随便伐竹倒竹;当地农民就在新四军军坝旧址上种田栽菜。

磨盘山旧址遗迹保护开发面临的新形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有关抗战旧址遗迹保护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去年3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抗战时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闻通气会,会上明确要求各地认真做好抗战文物的保护研究整理和价值发掘,大力加强对各地抗战遗址研究、保护、利用工作。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下发《关于加强抗日战争吋期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同年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定为“纪念性遗产”。这些都给抗战文物、抗战遗址的存世保护提供了明朗的政策导向和政策支持。

2、当地政府已把磨盘山旧址遗迹保护开发完全列入议事日程。旧址遗迹保护开发工作要求高、涉及部门多,必须加强领导、注重统筹,方能取得保护成效、产生开发效益。句容市政府非常重视磨盘山抗战旧址遗迹的保护,委托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对磨盘山遗址进行了摸底、规划。如今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已经形成对包括磨盘山在内的九龙山红色旅游规划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