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松打虎有可能吗?

 king9413 2022-04-10

我是副科级猫科动物研究砖家,我认为武松打虎是真人真事。现在很多人叫嚣武松打虎是虚构的,实际上是无知者无畏,这些人对历史、对猫科动物可以说根本是一窍不通。作为醉心研究猫科动物十几年的专家,我认为武松打虎是真实事件!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证据支撑:

第一,从老虎的自身条件来讲

武松打虎的地点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的景阳冈,他所打的虎的品种是华南虎的一个分支,历史上也叫华北虎。华北虎的体型和完达山1号东北虎的体型相差巨大,众所周知,东北虎是所有虎的品种中体重最大的,成年雄性东北虎有600斤左右,像这次进入黑龙江省密山市游荡伤人的完达山1号老虎,虽然只是一只亚成体的雄性东北虎,它的体重就已经达到了450斤左右,所以东北虎的体型是非常大的,如果武松面对的是雄性成年的东北虎,那打虎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把老虎撑死的可能性是有的。问题关键就在于武松打虎打的这只华北虎,作为华南虎的一支分支,其体型和其他的华南虎是一样的。

华南虎较其他虎种原始,头骨长度与头骨宽度的比值较大,体型修长,腹部较细。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华南虎的个体较小,是虎类中个体最小的几个亚种之一。雄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5米。体重约150公斤,雌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3米,尾长80-100厘米,体重约120公斤。华南虎的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东北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

通过上世纪山西省、湖南省、浙江省等地捕获的华南虎来看,雄性华南虎的体重一般在200斤左右,雌性华南虎体重只有100多斤,100多斤的体重,实际上和一个成年粗壮的男性来比,体重相差无几。正所谓身大力不亏,反过来,身小力不强,武松打虎的对象在体重上,并没有占太多的优势,这种情况下,武松打虎的可能性大为增强。

第二,从老虎当时的状态来讲

众所周知,猫科动物十分凶猛,但是实际上猫科动物在捕食的时候,特别是在选择捕食对象的时候,是十分谨慎小心的,绝不可能冒着受伤的危险去捕猎风险比较大的猎物。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老虎是很少主动去攻击人类、捕食人类,或者说把人类作为主要的猎杀对象的。除非是老虎年老体衰或者是处于受伤状态,无法捕猎到身手敏捷的野猪、狍子、鹿等有蹄类动物,在这种情况下,饥肠辘辘的老虎才有可能下山,捕食人类和牲畜来填满肚子。

这样的事例实际上离我们非常近,2002年1月29日到30日短短的2天时间内,一只东北虎接连咬死咬伤多人。29日下午,这只东北虎在三道沟保护站的官道沟附近,咬伤了进山遛套子的农民曲双喜。30日下午一点多,这只东北又在三道沟保护站官道沟附近,追逐了现场采访拍摄的吉林电视台记者牟振远和延边州电视台记者金辉等4人。追踪途中老虎蓦然驻足,令牟振远等人顺利逃脱,差点造成了重大伤亡事故。30日下午3点左右,这只东北虎在三道沟林场施业区内,扑倒了结伙行走的林业工人中的女工杨春燕,并当场把她吃掉了。

2月2日,杨春燕被老虎吃掉的消息因大雪封山,才被传到山下。救援队赶到时,吃人的老虎因喉管和气管几乎断绝,而奄奄一息。2月10日,这只吃人的东北虎经过两次手术后,病毙于坏血症。

噩梦般被老虎吃了的杨春燕年方27岁,准备五一结婚。她是珲春市林业局三道沟林场的团支部书记,家住马滴达乡东方红村。1月20日,珲春市遭遇空前暴雪袭击之后,大雪封山,道路不通。山中道路上积雪将近一米,最厚的地方积雪厚达2.5米。三道沟林场杨春燕这个作业班的工人,全部被大雪封锁在山上作业区的工段部之中。交通断绝,通信断绝,他们只好等待进山的道路打通后才能出山。30日下午,老伐木工王春林和杨春燕,还有职工石寿岩以及一位职工的孩子,四人结伙,从山上的工段部往山下走来。

他们沿着雪路刚刚走出1公里左右,忽然一声咆哮,从道路的拐弯处蹿出一只个体很大的老虎。老虎来了!大家情不自禁地转头往回跑。王春林和杨春燕跑在最后。那只老虎吼啸着,腾空而起,凌空扑下,噗通一声就把跑在最后的杨春燕扑倒在雪地里。跑在前边的三人不敢停留,拼命跑回工段部,召集那里的十多名工人,点起火把,带上斧锯等工具,急急下山去抢救杨春燕。

可是,人们跑来时,那只老虎就死死地趴卧在雪路上,虎视眈眈地瞪着他们,咆哮着。工人们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轰赶不走它。杨春燕早就被它咬死了,鲜血淋漓地躺在雪路上。人和虎双方就这么对峙着,一连三天三夜,工人们又前来驱赶了它无数次,它还是岿然不动。直到2月2日中午山下的救援队赶来时,被困的职工才被解救出来。救援队发现,这只东北虎此时已经浑身伤痕累累,精神萎靡……

事后林业工人们还发现,这只受伤的东北虎在路旁2.2米厚的雪地上,挖了一个雪洞。大概它平时就伏卧在那里,伺机袭击路人。结果杨春燕遇难了。上级有关部门立即对杨春燕给予工伤死亡和经济补偿。

老伐木工王春林说,我们困在山上信息断绝。如果山下早一点修通道路,如果我们早一点知道山下有老虎,并且老虎已经伤了人,那么我们就会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可能就不会发生杨春燕这样的意外了。

专家通过现场鉴定:这只屡屡作案的老虎是只成年虎,雄性,年龄大约10岁,身长,160厘米,尾长94厘米,体重大约150公斤。现在伤情严重,奄奄一息,亟待抢救。3日下午,营救人员从珲春市赶来。他们在现场鉴定后认为,这只老虎由于伤势严重,已失去野外生存能力。因而将老虎实施麻醉后抬进虎笼,运到珲春市进行了紧急抢救。经过联合抢救小组医务人员3个半小时的紧急手术,这只东北虎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不过最后还是没有救回它的生命,最终还是死亡了。这只东北虎的食管、气管几乎全部被套子勒断,它浑身的血迹基本都是它自己流淌的。

在水浒传小说中,这只老虎多次捕食人类,并将人类作为主要的食物,排除它受伤的原因,这很有可能说明这只老虎已经是一只年老体衰的老虎,无法捕猎其他的有蹄类动物,这只老虎的状态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实际上它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甚至已经是徒有其表,面对身大力强、又有武器、又有酒壮英雄胆的武松来看,这只老虎的胜算已经不大了。

第三,从武松的自身条件来讲

大家都知道行者武松是水浒传中战斗力爆表的人物,武松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都说明武松确实是战斗力十分恐怖的一个人物。他身高八尺有余,身强力壮,身高力大,又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又经过了很多次惨烈战斗的锻炼、磨练,战斗经验十分丰富。

根据《大宋宣和遗事》《浙江通志》《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众多记载,武松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人物,原为北宋杭州知府提辖,功夫高强,侠义江湖,有关武松典故非常多。武松最早卖艺出身,《浙江通志》:“松,貌奇伟,长使技于涌金门外”。《大宋宣和遗事》:“行者武松,身躯凛凛,胸脯恒阔,有万夫难敌之威,如天上魔主,人间太岁”

如此多书籍集中推崇一个人,足以证明武松的彪悍。要知道古代没有网络和手机,信息传播极其有限,别说闻名全国,一个乡一个县都很难做到。

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拳脚无敌,聘武松为都头,很快又因功升为提辖,进入正处级干部行列。高权被诬陷罢官后,武松也下了岗。新知府太师蔡京儿子蔡鋆上任鱼肉百姓,恶贯满盈,武松单枪匹马斩杀蔡鋆,遭数百官兵围捕,武松连杀数十人被捕,惨死狱中,百姓感其德,将其藏在杭州西冷桥边,立碑:宋义士武松之墓。

武松性格坚毅如铁,杀人如麻,杀伐决断,面对老虎也毫不畏惧的性格,决定了武松非常有可能可以干掉这只老虎。特别是从武松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饮食习惯,以及小说对他身高的描述来看,武松的体重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至少有160~200斤左右,他的这种体重应该和他面对的这老虎的体重相差无几,这种体重的相差无几,更是增加了武松的胜算。

第四,从武松当天的状态来讲

在小说中武松当天是吃了很多的牛肉,这说明他非常有力气、有体力。特别是喝了很多的酒,正所谓酒壮怂人胆,更何况武松本来就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盖世英雄。武松当天在景阳冈的酒店里豪饮18碗酒,在宋朝酒还不是蒸馏酒,应该是米酒,一般的度数在10度左右,按照每碗酒半斤的计算,18碗酒折合成现在的50度白酒来讲,武松应该是喝了1斤8两的50度白酒。

1斤8两的酒量,实际上对于现在部分嗜酒如命的山东大汉来说,也是可以实现的,当然肯定是墙走我不走的状态。特别要说的是米酒的后劲儿特别足,所以说武松喝了这18碗米酒,它的后劲儿绝对比较大,因为米酒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淀粉糖化物,更是给人增加了很大的力气,加上武松又吃了很多的牛肉,再加上本身武松的身体素质又好,所以武松的力气绝对是非常大的,很有可能也不亚于这只老虎。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武松当时手里有一个杀伤力很大的杀威棒,正所谓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武松本身身体素质又好,又有这个武器,所以武松的杀伤力更是大增,战胜这只垂垂老矣的老虎的可能性变得似乎唾手可得。

第五,从小说创作的一般规律来讲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说明小说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它的创作是源于一定的历史事实的,不是凭空捏造的。实际上整个水浒传虽然是一部小说,但是其描写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有一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相联系的人和事。

在宋元时期龚开《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如此写道:“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这部书和《大宋宣和遗事》被看作是《水浒传》中武松这一人物的原型或蓝本,杭州的地方志中出现的刺杀了蔡京儿子的武松也被视作水浒中武松的出处之一。

在小说中对武松描写时写道:“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好一个威武的勇士形象!

所以武松打虎作为脍炙人口的千年佳作,不可能是完全的是闭门造车、空穴来风的,肯定是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和根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武松打虎肯定是确有其事,但是就其细节来讲,也许未必完全符合当时的事实,但是大的方向和是事件的概要应该是没有问题。

第六,从历史上其他打虎的事例来讲

历史浩瀚,各色各样的人来往于历史中,当然也有一些勇士打死过老虎。在《新元史》和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中都曾有过详细记载:兴祖平生杀虎数十,一日遇虎,一发而踣,语左右曰:“生虎髭剔齿,可以已风拔之。”虎怒,爪其靴裂,兴祖立杀之。人遂名兴祖为杀虎张。在记载中,张兴祖一生杀死的老虎有数十头之多。传言,一日,张兴祖在山林中时,一只凶猛的老虎出现了。老虎猛地向张兴祖扑去,而张兴祖迅速向旁边躲闪,纵身一跃,趴在了老虎的背上,牢牢地揪住老虎的皮毛,防止被老虎摔下去,然后用自己的右拳对着老虎的头部一顿捶打,鲜血渐渐溢出老虎的额头和眼睛,老虎开始口吐鲜血,张兴祖乘胜追击,将老虎的胡须一根根地拔下来,奄奄一息的老虎最终在极端痛苦中死去。有十余只老虎都惨死在了张兴祖的铁拳之下。

除了张兴祖,历史上可以考证的能够杀死老虎的人还有许多,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周处、曹丕的弟弟曹彰、典韦都曾打死过老虎。在明代还出现过两位打虎英雄,一位是一个小孩,而另一位则是村野农妇。老虎对人类的危害性较大,在古代,老虎一旦出现,就涉及人命,那时又没有现在的麻醉枪等技术可以用来捕捉老虎,因此这些英雄打虎也可以说是保护了无辜的老百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