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高人为峰

 小雨123 2022-04-11
        Teachers' Day

山高人为峰

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可以说,孔子的学生对他的学识及人格魅力仰慕之至。这一生,我不可能达到孔子的学识和修养,但我可以把孔子作为我心中崇尚的一座高山,努力向上攀登,使自己在专业成长道路上更进一步。“山高人为峰”是我心中的一种境界,我期待着有朝一日,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把语文教学这座“高峰”踩在脚下。通过研修,我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还很长,也存在很多的困难。但我有信心去最终改变自己。

让生动的故事发生在我的课堂上。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让感动存在,使体验产生的过程,每节课,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在孩子们的眼中应该是一个知识的万花筒,一个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站。这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个故事都应该是我教学的一笔财富,我要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反思一下:“今天这节课,孩子们快乐吗?我给了他们什么?还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今后怎样做才更好?”有个名人说过:“一位教师写一辈子书不可能成功,但如果他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我不图有多大的成功,但我会把这一笔笔财富,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亦师亦友好和谐。这次教改的课程标准对老师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定位,把教师定位为教学的组织者,交流者,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等。今后在课堂上,我要撕下自己的威严的面具,做孩子们学习伙伴,让孩子们亲近我,理解我,从而信服我,爱上语文课。

让教学研究成为我工作的一种常态。无论是听评课,还是写教学反思,无论是集体备课,还是远程研修,我都要认真对待,利用一切学习提高的机会,改变自己,成长自己。

让网络助我教学一臂之力。去年开始,我就通过博客发表一些教学反思和教学心得、通过QQ、电子邮箱,与其他老师和家长探讨教学问题。自2010年开始我通过中国教师报论坛,与全国许多著名的教育家进行交流沟通。在这个平台上我接触了当代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这对于我的专业发展帮助很大。我写的帖子有三个被选为精品帖,受到了专家和许多老师的一致肯定,有两篇文章被推荐到报纸上发表。今后我会继续利用网络,联通天下教育精英,学习先进教育思想,使自己离自己的教育梦想再进一步。

让读书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视频中有个专家说到:“一个人思想的深度与他所读的书摞起来的高度是相同的。”这句话使我重新认识到读书对一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意味着什么。读书,读好书,如与圣人言。从书中,尤其是教育书籍中,我会学到许多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还有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教育故事。从《给教师的建议》中我认识到教育对于苏霍姆林斯基来说,其实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在《窗边的小豆豆》中,我见到了尊敬的小林宗作先生,领略了他带给孩子们的自信和快乐。

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像他们那样进步成长。一位优秀教师周围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磁场。我知道这种力量来自于优秀教师的那种对事业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在我们学校有很多专家型的教师,像李富荣、贺斌、张志刚、张全霞等,他们的那种精力,真的像阳光一样在光照校园,深深影响着周围的老师们。

像视频中老师讲的:“每天进步一点点,在不断超越自己中成长。”我们尊敬的杨成秋校长的博客名为“登山农夫”,可见他对人生和事业追求的执着。我也要像他那样做一个登山者,不管山有多高,只要不畏艰难,就能最终登上专业的最高峰。山高人为峰,学高堪为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奋力而为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