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春三月,暖风和煦。在车水马龙、行人匆匆的大街上,女人的步子反倒慢了下来。对她而言,周末是用来抚慰心灵的,周末的早晨是属于自己的。没有闹铃的催促,没有工作的束缚,女人有足够的时间在大街上听听生活的声音。大街上早已聚集了形形色色的商贩,他们脸上挂着“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微笑,忙着招揽生意。为了生活,他们除了贩卖蔬菜,还得学会贩卖热情。 太阳穿过巷子照在大街上,到处暖乎乎的。人们从冰冷的“机器”行列中走出来,在快活的氛围里自由地挑选着瓜果蔬菜。此刻他们心无挂碍,步履轻盈,满面春风。 “蔬菜价,卖鲜花,谁买回去谁被夸”,断断续续的吆喝声由远及近,溜进了女人的耳朵。鲜花!在菜市场卖鲜花!女人还是第一次听说。带着某些好奇,她寻声找去。在路的尽头,女人看到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卖力地扯着鸭嗓大声吆喝着卖鲜花,卖鲜花! 在菜市场卖花,这得需要多大的魄力!女人有些为男子的生意担忧。可就在女人替男子担忧的刹那,她被挤进了花摊。女人发现花摊上摆的是非洲菊,一种色彩艳丽、体态丰盈的花卉。金黄色、浅粉色、深红色的花,正满满堆了一车。或许是因为价格便宜,又或许是因为爱花,也或许是因为男子的吆喝声顺耳,车前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顾不上买菜,赶路,回家。他们把所有的心思全都用在买花上,好似花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望着人们热情地挑选着花的样子,女人原来的担忧消失了。 大街周遭的一切因为花渐渐变得欢快起来。花摊附近的一位卖菠菜的老妇将一朵非洲菊,簪在了耳边。眼尖嘴滑的顾客跟她打趣,说她“头戴一枝花,赛过十七八”。听到顾客的话,老妇两腮微红,略带羞涩,似乎找回了被生活掩埋的少女之心。卖葱姜的老汉见老妇如此打扮,也跟老妇打趣,又引来一阵笑声。女人被这样干净清脆的笑声感染,也随着人群大笑起来。她从没有想过有人像她一样,对花会如此着迷;亦或者说她从来不知道花竟有如此伟大的神力。过去花是自然的一部分,现在花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生活的附属品,它让人们在兜兜转转、一地鸡毛的生活里重新寻回了快乐。这样的快乐与单纯的填饱肚子无关,它让人寻得一份精神食粮,让人懂得:繁琐的生活需要花去点缀,苦闷的心绪需要花去调节,失去的青春需要花去填补。因为花,生活中的一切重新变得有意义。 挑完花,付好钱,女人一手抱着花,一手拎着菜,满心欢喜地朝家的方向走去。路人看到女人的笑意,再看看她怀里的鲜花,觉得她抱的不是花,而是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