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邀请此人游泳,他巧妙拒绝,主席哈哈大笑:说得有道理

 白色羽翼wswizh 2022-04-11

引言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伟大导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与世长辞。

电视台播报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远在上海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周谷城知道这个消息后,一个人默默流泪。那个和自己相识、相知了半个世纪的老友就这样走了······

文章图片1

周老一个人在卧室里回忆着自己和毛主席在半个世纪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几件事他永远铭记在心:

1956年去中南海与毛主席见面,毛主席邀请他游泳,他委婉拒绝后,毛主席说他讲得有道理;

1958年,毛主席专机从上海接他到杭州,见面后,毛主席幽默地问几位老友“关公姓什么”?没有一个人能答对;

因《形式逻辑辩证法》的文章,引起学术界一片哗然,自己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毛主席坚决支持他据理力争。

老友走了,周老的生活陷入了痛苦之中,他一连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一个人喃喃自语:“那一次,我真的应该陪主席一起游泳,我不应该拒绝他啊······”

志同道合

周谷城和毛主席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

毛主席1893年出生于韶山,周谷城1898年出生于益阳,两人都是出身贫农家庭,而且自小学习都非常刻苦。

曾经教过毛主席的袁吉六和“板仓先生”杨昌济老师,同时也教过周谷城,他们对两位学生都非常欣赏。

1921年秋天,周谷城毕业后来到长沙省立第一师范,任职英语教员。当时毛主席在一师附小任主任,因此两人经常见面,渐渐成了好朋友。

在一个雨后的傍晚,两人一起走在一师的校园,谈论着自己的理想和对彼时中国前途的看法。

毛主席说道:“现在的中国需要有志青年团结在一起,去改变现状。虽然现在的生活很艰难,但我坚信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周谷城为毛主席的志气和气魄所感动,他说道:“润之兄,我愿意和你一起并肩前行!”

文章图片2

说完这句话,周谷城拉着毛主席的手说:“走,我带你去我的住处看点东西。”

来到周谷城的房间后,爱书如命的毛主席一眼就看到了书架上有英文版的三卷《资本论》,拿着《资本论》对周谷城笑着说:“是不是让我看这个宝贝!”

“是的。”周谷城真诚地看着毛主席,“希望润之兄也能把《共产党宣言》和《阶级斗争》借我看看。”

毛主席开玩笑说:“你看这样的书,不怕引起麻烦吗?”周谷城回答:“现在国共合作,还怕什么?”

这次两人交谈了一个晚上,共同的爱国心让两人的关系更加紧密。

从那以后,在各自的住处、图书馆、田野上,都能看到他们谈论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大事的身影。

深入交往

从1921年到1927年,毛主席和周谷城保持了紧密的联系,两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为改变国家的现状奋斗着。

1922年,毛主席在农民讲习所讲课的时候说:“阶级斗争是没有妥协、没有中立余地的。比如一条大河,你在里面游泳,老不靠岸,不上这一边,也不上那一边,终究会丢掉性命······”

周谷城对于毛主席的讲话深受触动,进一步确立了为工农大众服务的信念。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毛主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出席大会,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留在广州负责宣传工作。

1925年9月,周谷城来到广州考察,毛主席知道后,特地去看望,并对周谷城说:“你可以留在广州教书。”

周谷城因在长沙一师的工作未辞,没有接受毛主席的邀请,回到了长沙。

没过多久,毛主席也到了长沙,他介绍周谷城参加省农民协会,并聘请他任农民运动讲习所讲师。

在讲习所工作这段时间,周谷城做了大量关于农村社会的调查和研究,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写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新观察》的讲稿。

文章图片3

1927年春,随着北伐战事的北进,周谷城与毛主席在汉口相遇,周在邓演达领导的总政治部工作,毛主席主持全国农民协会工作。

一天,周谷城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将《中国农村社会的新观察》文稿交给毛主席,请他指正。

毛主席看完以后,说道:“文章中引用了大量实际考察的数据,而且对于农村社会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是很好的一篇文章。能看出这篇文章你花了不少心血,应该送到报馆,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

周谷城听从了毛主席的建议,后来,该文在中央日报副刊登载发表了。

通过几年的交往和了解,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毛主席邀请周谷城同他一起去参加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周谷城最终去了上海以教书为生,毛主席则去组织了著名的秋收起义。

重庆相逢

1945年,全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

在蒋介石三次电邀之下,毛主席接受了邀请,于8月28日在周恩来、王若飞、胡乔木等人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为期43天的国共谈判。

周谷城得知老友毛主席来重庆谈判的消息后,高兴得几天无法安然入睡,曾经和毛主席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为了能第一时间见到毛主席,周谷城通过朋友打听到,中苏文化协会会组织欢迎毛主席等一行人的活动后,马上去找该会秘书长张西曼,对张西曼说:“毛主席来到重庆,我非常高兴,我们已经快20年没有见面了,欢迎活动我能不能提前到场呢?”

文章图片4

张西曼知道周谷城的想法后,高兴地说:“您是大学教授,又是毛主席的老友,当然可以了!”

欢迎活动开始之前,周谷城提前一个小时到了会场,当毛主席一行人走进会场的时候,周谷城站在门口迎接。

毛主席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一下子愣住了,然后握着周谷城的手说:“你是周谷城先生吗?”

“是的。”周谷城感动得眼睛湿润了,“润之主席,我们好久没见了!”

毛主席也高兴地说:“是啊!我们已经十八年没见了,你还好吗?”

周谷城说:“我很好!润之主席,你胃出血的毛病好了吗?这么多年没见,我很想念你啊!”

十八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周谷城依然记得毛主席以前胃出血的毛病,这让毛主席很是感动,笑着说:“我的胃病没事了!我这人只要忙起来,拿起枪,上山打游击,病就好了。”

数天后,周谷城再次去毛主席下榻的张治中住宅去看望,相互诉说着往事,还有目前和国民党谈判的一些事宜。

巧妙拒绝游泳邀请

1956年,周谷城收到了毛主席的邀请,他开心地前往北京和老友相见。

周谷城来到中南海之后,毛主席热情招待了周谷城。两人一起游泳、吟诗、吃饭,和青年时一样。

在中南海的露天游泳池,毛主席邀请周谷城一起游泳,面对老友的邀请,周谷城不好意思地说:“小的时候,在家里的小河里游过,这么多年没有碰过水,不知道能不能飘起来了!

毛主席看着周谷城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虽然毛主席一再鼓励他下水试试,但是,周谷城还是没有下去,笑着说:“我这个人哪,既不能深入浅出,又不能由浅入深,我就在岸上看着主席游泳吧!

毛主席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说得有道理!”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就跳进了游泳池里,欢快地游了起来。半个小时过后,毛主席上岸后和周谷城一起聊天。

文章图片5

在谈到革命的曲折过程时,毛主席感叹地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周谷城听后很有感触,他直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有时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毛主席反问说:“这是什么意思?说来听听。”

周谷城解释说:“成功者易于骄傲、腐败、争夺权力。”

毛主席听后没有做声,片刻之后,表示赞同:“你讲得对。”

这次两人在一起交谈了一下午的时间,虽然并没有什么主题,但这种天马行空的交谈同样让双方收获不少。

关公姓什么

1958年的一天深夜十一点多,在上海复旦大学任职的周谷城教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公安局长打来的,告诉他在家等着,有车去接他,然后去杭州。

周谷城一头雾水,但是,公安局局长打来电话这样说,自己也只能在家等着。

半个小时后,一辆小车把周谷城直接接到了机场。上了飞机后,周谷城看到赵超构、谈家桢等也在飞机上,这才知道怎么回事,原来是毛主席在杭州邀请他们过去见面。

几人到了杭州西湖刘庄毛主席的住处后,看见毛主席已经在门口迎接,大家既感动又紧张。

毛主席和几位一一握手,然后说道:“我是想和几位叙叙往事,聊聊家常,所以就深夜把你们接来了,打扰各位休息,还望多多包涵。”

几人走进客厅后,工作人员倒好了茶就下去了,几位老友一起畅所欲言。

文章图片6

在聊天中,毛主席感到三位还是有些紧张,就问道:“三位可知道“关公”姓什么吗?”

问题一出,三位博学多才的文化人面面相觑,然后说道:“不是姓'关’吗?”

毛主席只是笑,然后点上一支烟,说道:“关羽当年在家乡为民除害,杀死了一个恶霸,然后一路逃到了潼关。守城的官兵问他叫什么名字,他看到'潼关’两字后,就说姓关。后来大家就都叫他关羽了。”

毛主席又说道:“对于关羽的姓,有很多种说法:《清音小集》中记载关羽姓冯名贤;戏曲《斩熊虎》中则说关羽本姓胡。 ”

几人都对毛主席渊博的知识表示钦佩,大家一起讨论了一阵关羽后,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周谷城说道:“主席,谢谢你!你说关羽的故事给我们听,是让我们放开些,不要拘束,大家畅所欲言。”

“是啊!”毛主席开心地看着大家,“都是老朋友,咱们见面一起聊天,谈国家、生活、往事,一起让我们的新中国变得更加美好!”

那一天,他们聊到了很晚,临别的时候还有些依依不舍。第二天,毛主席又和3位共进午餐,对于3位对国家的一些建议,毛主席接受并表示感谢。

鼎力支持

在周谷城和毛主席的几十次见面中,最让他难忘的就是毛主席对他学术研究的支持。

1958年秋天,周谷城因不同意苏联一些有关逻辑著作上的观点,他整理资料用心写出了一篇《形势逻辑与辩证法》的文章,发表在《新建设》杂志上面。

文章发表后,受到了国内外很多人的关注,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杂志社告诉周谷城,反对你的文章太多了,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情况,周谷城很是苦恼,在辩论和不辩论之间左右为难。辩论,会让双方争议越来越大,很可能引起更大的争论;不辩论,自己是一位学术研究人员,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理论,并且知道自己是对的。

就在周谷城骑虎难下,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的时候,毛主席、叶剑英、刘伯承等元帅和林伯渠、徐特立等几位老人来到上海。

文章图片7

一天,毛主席和刘伯承、叶剑英、徐特立等人吃晚饭的时候,叫来了周谷城。

见面后,毛主席说:“又碰到了。”周谷城回答:“是啊!我们又碰到了。”

老友相见,是那么自然,那么开心。

周谷城第一次和叶剑英、刘伯承等人见面,显得有些拘谨,毛主席对大家说:“我和周谷城是老朋友了,相识几十年了。”

在毛主席的介绍下,大家一起边吃边聊。

徐特立主动提起了周谷城写的《形势逻辑与辩证法》的文章,并表示自己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这时,毛主席拿出一本《新建设》杂志递给周谷城,说:“关于逻辑,你说得最明确。”

周谷城叹了一口气,说道:“因为这篇文章,我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批评我的文章铺天盖地,我受不了。”

文章图片8

毛主席哈哈大笑,然后鼓励说:“这有什么受不了的,辩论就是嘛。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支持你。”

叶剑英也说:“主席说得对,我们也支持你。”

泪珠在眼里打转,周谷城是一个潜心研究学问的人,一篇文章引发国内外的关注,批评声此起彼伏,他已经招架不住了。但是,听到毛主席和在座的元帅的支持,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周谷城又写了几篇关于“逻辑”的文章,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和支持。

尾声

周谷城和毛主席相识、相知了半个世纪。每一次见面都会推心置腹,谈话的内容则是天马行空,从文学、历史、哲学到人生,他们总是真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没有任何保留。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

周谷城悲痛万分,他几天几夜没有睡觉,回忆着和毛主席的诸多往事,他对家人说起了和毛主席在一起最刻骨铭心的几次见面,每一次见面都好像是发生在昨天。

夜深人静时,他含泪作七律悼念老友,诗中写道:“秋深日午朔风号,领袖惊传别我曹。抢地吁天呼不应,伤心惨目泪如潮······”

文章图片9

此后,周谷城鼓励自己的孩子、学生继承毛主席的伟大旗帜,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他自己则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学术研究上,为国家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周谷城的一生成就颇丰,著有《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政治史》、《中国社会之现状》、《中国政治史》、《史学与美学》等几十本书籍。

在临终之前,他对儿子周俊羽说:“毛主席是伟大的,我非常想念他,这辈子能和毛主席成为朋友,是我最骄傲、自豪的事情。

1996年,周谷城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