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二厂三车间机夹刀具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汉新 近日无事,想起了几十年前二厂的一件旧事,就是机夹刀具的推广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今天我把它写出来,以此怀念过去的青春岁月和昔日的二厂同事。 传统的金属切削用的刀具是在钢制刀杆端部焊接上被加工工件所需的相应的硬质合金刀片,其材料消耗量多,刀片回收率,使用范围窄;而机夹刀具是在刀杆端部用螺丝夹持住硬质合金刀片(不必焊接),可拆卸更换刀片,刀杆精制可反复使用,应用范围广,刀片残留少且可全部回收,既方便使用又节省材料。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切削加工用刀具,广泛用在车床刨床上。 1979年初,车工王显斌(核工业部西安机校1967届毕业生)由机械厂(二厂)机加工车间(三车间)调到厂技术科任工程师。他密切关注技术更新动向,敏锐地察觉到机夹刀具的出现及应用。在经过查阅技术资料、对机械加工行业厂家信函询研的基础上,提出在本厂三车间推广应用机夹刀具的建议,立即得到技术科及厂领导的同意。消息传出,三车间领导表示积极参与,相关科室表示大力支持。很快由技术科牵头,三车间、供应科、生产科、财务科、质管科参加,组成机夹刀具推广应用小组,并立即开展工作。 很快,由技术科提议,供应科领导委派我与王显斌出差去南昌手扶拖拉机厂调研。我俩先到该厂旳机加工车间目睹了师傅们对机具刀具的装夹、使用、更换、回收操作情况,再查看了工具车间制作机夹刀具刀杆的过程,接着听取了该厂技术部门对机夹刀具相关技术介绍并当场咨询答疑,然后与供销部门业务人员座谈,了解机夹刀具的管理办法及供货信息,最后先购买5把机夹刀具,带回来准备试用。 回厂后,玉显斌立即把机夹刀具带到三车间,由当时的车间主任王兴武(后任厂长)组织师傅们听取了王显斌对机夹刀具的特点性能、使用方法、操作事项的介绍;王显斌现场示范,具体指导,先后在C620、C630车床、牛头刨床上试用,顺利达到技术指标,被加工的工件经“三检”(首检、互检、质检)验证都符合质量标准要求,试用获得圆满成功。同时还演示了刀片的更换、修磨。对此,大家都表露出极大兴趣,期待尽早使用机夹刀具。 同年7月中旬,依据技术科提出的工艺器材清单,按生产科下达的任务要求,我编制的采购机夹刀具计划获得批准。我很快到厂办公室开具了工作介绍信和出差住宿证明,到财务科领取了采购货款托收承付证明“实物收据”(当时付货款的一种方式),与王显斌一起乘坐由张道胜驾驶的BJ212吉普车,前去南昌手扶拖拉机厂采购了一批机夹刀具及配套的硬质合金刀片。在该厂,我们听到共青城农场的一个机械厂下马,可能会降价处理一批机夹刀具及其刀片的消息。为节省货款支出,降低采购成本,我们又冒着高温驱车赶到这个厂,购买了该厂剩余中我厂适用的机夹刀具及刀片,减少了三分之一的货款支出。这天办完采购事务后,天很晚了,赶回的路上到南昌八一大桥北(当时还是郊区)已是晚上9点多钟,考虑到进南昌城区找住宿处也很困难,且酷暑时节,气温极高,燥热难耐(那时旅店里都还没有空调),都十分疲劳。无耐,我们就路边停车,打开车窗,在郊区的车上露宿,当晚没吃没喝,夜里蚊虫叮咬,休息不好。第二天凌晨一早便启程,上午赶回单位。 采购回来的机夹刀具及其配套刀片经验收入库记账出库,由三车间王兴武统一安排领用,并由他亲自登记工具账卡,记录到使用机床及操作人。很快,机夹刀具在三车间的车床、刨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后来为降低硬质合金刀片的采购成本,供应科按产品目录信息,采取到厂家直销直购方式,安排计划员孙家喜到四川自贡硬质合金厂直接批量采购,保证了本厂机加工生产对机夹刀具及其刀片的正常需求和仓库的保险储备。●写于2020年8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