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继鹏文集55:乌桕随想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乌桕随想

■作者:刘继鹏

  2008年深秋,我和美校的学生一起游野生动物园,第一次被乌桕感染。那天坐车参观完动物就来到了休闲区。这时,法梧(悬铃木)已经枯叶凋零殆尽,湖边的芦苇也已枯黄,虽然阳光煦暖,却未免难掩萧条景象。漫步转过一座小建筑,忽然眼前一亮,几株新栽的树木上,盘曲的枝条,举着心形的红叶随风飘曳,在阳光的辉映下,熠熠生辉,令人精神顿时一振。于是,我按动快门,兴奋地拍了下来。

  回来一查,才知道这是乌桕。在宋朝就有大诗人陆游题诗赞扬“乌桕赤于枫,园林九月中”,“家住枫林罕见枫,晚秋闲步夕阳中。此间好景无人识,乌桕经霜满树红。”林和靖也曾有诗道:“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在他们眼里,乌桕之红胜于枫树,“乌桕经霜满树红”乃是人间“好景”。

  而且《天工开物》中说:“乌桕种子榨出水油,清亮无比。贮小盏之中,独根心草燃至天明,盍诸清油所不及者。”这油不仅可以点灯,还可以用于制造蜡烛、肥皂、喷漆、护肤化妆品、机械防锈剂、油墨等等。榨油后的乌桕籽是很好的农肥,乌桕叶子的汁液是极好的农药,可以杀灭棉花和水稻的虫害。乌桕可谓一身都是宝。

  此后,我便留意起乌桕来,每逢乌桕叶红,必然前去探访拍摄,从而越来越爱乌桕之美了。

  乌桕不像银杏那样金黄灿烂,不像枫叶那样红艳夺目,但是它的秋叶,在一棵树乃至一个枝条上,是渐次衍变的。所以,那些心形的叶子,有绿有黄,有朱有赤,有鲜红有深红,还有赭石深褐……难以言表,也难以图画,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赏心悦目。况且,那些叶片是轻盈的,枝条是细柔的,微风一吹,便翩翩舞动,简直是优美到了极致。

  我最爱的,是上海动物园里的乌桕树。每到深秋,来到天鹅湖边,就可以看到上面是斑斓的乌桕叶,下面是碧绿的湖水,树上有喜鹊啄食,水面有天鹅游弋,上下映衬,实在是绝美的风景画。

  然而,动物园里,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那里的乌桕小道。那百米多长的小道两侧,伫立着几十棵乌桕。这些乌桕的树龄恐怕比我的年纪还大,深褐色的树干上,布满了斑驳的纹理,宛如历经沧桑的老人。但是,它却老当益壮,挺身而上高达十几米,举起它弯曲遒劲的手臂,探向蓝天。它的手里挥动着的居然是斑斓的红叶!苍老的枝干和缤纷的红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融合得如此和谐。这是一种精神的展示,也是一种生活的呼唤,怎能不令人感动?@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22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