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利民文集:悠悠岁月一矿情 (11)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回忆录连载

悠悠岁月一矿情

■作者:邱利民

十一、被推荐上工大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到了1976年。这一年,因为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先后去世,围绕党中央接班人的斗争,全国小道消息满天飞。

  我们每天上班的围炉话题就是议论着各种小道消息发表着各自的看法。对国家命运的担心像一块巨石一样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由于自己年纪小,对于敏感的国家大事也缺乏分辨能力,只能做个忠实的听众。但我却从其他特殊渠道了解到了同事们所不了解的事情真相和内幕。这不得不谈到元旦回家带来的一部半导体收音机。

  当年的文化生活实在是太单调,除了每周一次的露天电影,就是听矿广播站每天三次的广播。但这时我已经有了一台上海产的《凯歌》牌带双短波的收音机。由于我一个人住个房间,这为我带来了生活的极大便利,每天晚上收听境外电台几乎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当夜深人静时,我闭紧门窗,悄悄地调到短波频道,收听当时作为禁区的境外电台,从境外那些华语广播中去了解新闻极端封闭下的另类声音。

  “敌台”是文革时期的一个流行语,泛指中国大陆以外的华语或者英语等广播电台。如“美国之音”“BBC”“NHK”“莫斯科广播电台”“自由中国之声”(台湾)等。为了抓住听众心理,这些“敌台”除意识形态宣传外,也举办了吸引听众的文艺节目。于是,在思想禁锢、文艺刻板的文革岁月,冒着风险“偷听敌台”,成为一部分中国人了解外部世界、满足求知欲望、甚至是娱乐渴望的特殊途径。

  “偷听敌台”在当年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一旦被发现,轻则收缴收音机,停职、隔离审查、批斗、检讨,重则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刑。我那时听得最多的是“美国之音”对于中国大陆的新闻报道及时事评论和分析,台湾“自由中国之声”听得极少,一是不敢,二是不信。对于毛主席、共产党、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还是植根于灵魂深处。有时突然调到台湾台,一听到那软绵绵的:“……蒋总统勉励军民庄重自强,处变不惊,报效党国、共匪政权……”我就立即跳台,担心被敌特策反。但还依稀记得他们经常播送“给共军官兵的一封信”,诱惑解放军官兵投诚起义,开一架战斗机到台湾有多少黄金的奖励,驾一艘炮艇到台湾有多少黄金的奖励。还有就是向在大陆潜伏的台湾敌特报密码。先是呼叫XXX号同志,然后就是重复三次报四位一组的数字编码。现在仍有印象的是他们一直将北京播报为“北平”。

  通过“美国之音”,我了解了一些在广播、报纸、电视上所不了解的东西(那时在矿办大楼一楼最西边一个约25平方的房间里有一台黑白20寸的电视机,每晚开三个小时)。对于北京出现的许多重大事件也有了比其他同志更早、更深层次、更多方位的了解。但我坚持做到,自己听可以,但决不传播,决不透露自己收听境外电台,决不参与其他同志对时政的谈论和讨论。反正自己在单位上年纪最小,这给了我极好的掩护。我想,直到现在我的睡眠质量奇差,就是年轻时整夜收听电台,兴奋、激动、担心、忧虑而落下的病根吧!

  5月27日,上班不久,大约九点多钟,山南地质科长曾长庚来到了我们班召开班务会。会上他宣布,经分矿地质科推荐,分矿党总支审核,总矿批准,推荐我到华东地勘局江西二六六大队七二一工人大学测量专业学习。这个推荐决定在我意料之中。因为1975年地质科就推荐我到湖南中南矿冶学院学习,但因脱离了我的测量专业,我主动放弃了。当时曾科长就明确表示,只要有测量专业的一定再推荐我。在前不久的五一节,我回乐安度假时在街上碰到曾长庚科长和徐春兴二人。他们告诉我是来搞政审外调。我邀请他们到我家吃饭,他们坚辞不肯。回到家听父亲告诉我七二一矿来了二人到父亲单位搞政审外调。当时父亲以为是我要入党的政审。这样看来,当时曾长庚和徐春兴到父亲单位外调就是为此事。虽然在意料之中,但当这好事成真时我还是非常高兴。同事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

  现在人对文革时期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对于七二一人甚至以为就是七二一办的一所工人大学。为了不忘记这段对我极其重要的历史,有必要就七二一工人大学进行一个详细的回顾:那时的七二一工人大学与正规大学并无两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受重视。七二一工人大学的兴起与七二一矿无半点关系。文革进入到1968年时,高校停止招生已经四年了,(直到1970年才恢复),全国的教育体系完全陷于瘫痪。1968年7月22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从上海机床厂看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道路》一文,毛主席写了编者按,他说:“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再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段话被称为七二一指示,根据这个指示,上海机床厂办起了一所以七二一命名的工人大学。全国各地纷纷仿效,至鼎盛时全国共办七二一工人大学达33374所。二机部为了解决人才紧缺的窘迫,也及时在全国分别办起了各专业的七二一工人大学,在江西开办了4所,一所是由七二一矿采矿专业的七二一工人大学。一所是由二机部华东地质勘探局二六六大队办的测量专业,一所是由二机部华东地质勘探局二六一大队办的地质专业。七二O厂办了个机械专业。七二一矿采矿班学员两年毕业后回原工区任采矿技术员,许多人由此进入了领导岗位。各工大毕业人员回来后都成了各单位的技术生力军,在七二一矿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