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海波文集:走进七二一(8)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走进七二一(8)

■作者:游海波

  1976年来到了。翻开日历一看,这年是农历的龙年,而且还是少有的闰八月,民间有种说法“闰七不闰八,闰八要挨杀”。这是什么意思?根据大多数历史上的闰八月,不是大灾大难,就是改朝换代,情况比较凶险。老百姓都在悄悄地议论,国家会有难吗?人们会有难吗?

  谁也没有想到1月8日,传来了周恩来总理逝世的噩耗。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得全国人民的爱戴!

  联合国决定降半旗表示哀悼。有些成员国代表表示反对。联合国秘书长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身只有一个夫人?有哪个国家的总理终身受人民的爱戴?有哪个国家的总理在国外银行无一分钱私人存款?”反对的人无言以对。

  我当时在邹家山上,听到这个噩耗,也深深地感到震惊,多好的总理呀!我们一定要深切地缅怀他,全国人民肯定会隆重纪念自己的总理。可是,没有任何的动静,单位也没有举行悼念活动,没人戴黑纱,这是怎么了?难道总理生前有交待?一切从简?后来才知道,上面规定:不准戴黑纱、白花,不准设灵堂,不准送花圈。“四人帮”压制悼念周总理的活动,大家心里感到愤愤不平。

  1月15日,周总理的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邓小平致悼词。此后,邓小平在人民的视野中再次消失。北京市民迎着凛冽的寒风,十里长街哭喊着送走了人民的好总理。

  2月3日,毛泽东提名华国锋为国务院代总理,主持全面工作。2月5日《打招呼的讲话要点》一文扩大传达到党内外群众。要求大家“转好弯子”,“对邓小平同志的问题,可以点名批判。”继续开展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有些地方又出现了停工停产的现象,铁路问题再次严重起来,全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新年期间,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快快乐乐地过了年,仍然不免有些担心父亲的身体。可父亲说:“我完全好了。”想吃年糕,母亲怕影响他的病情和恢复,坚持不让吃。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是父亲跟我们过的最后一个年。

  年后,父亲的身体也确实是好多了,听说他有时也会到生产队周边的水塘里钓钓鱼,寻求一点乐趣,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钓到过鱼。有时还会一个人到外边走一走,散散步放松一下心情。有一次,竟然走到圳上,被泳卿看见了,拉他去她家坐一会。父亲说“我没准备。”就没进去。可是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去了。

  由于父亲生病,已经办好了退休手续,弟弟可以“顶替”进入运输部门参加工作。在农村苦苦熬了8个年头,终于有了结果。弟弟于2月16日去南丰503车队正式上班。家里由妹妹陪伴在父母身边。

  清明节就要到了,“四人帮”压制悼念周总理的活动,激起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愤怒,深藏于人民群众心中的怒火如火山爆发般汹湧彭湃,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们用诗歌的形式纪念周总理,鞭挞“四人帮”,支持邓小平。“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天安门广场铺天盖地的诗歌,用这种方式悼念周总理,寄托人们的哀思。4月4日清明节,首都人民的悼念活动达到高潮,到天安门广场的人次达200万以上。广场放滿了精制的花圈,灯柱上吊满了条幅、花篮、花圈。人们从早到晚举行宣誓、默哀、讲演、朗诵、抄写等活动。

  当时,对事情的性质作了错误的判断,认定为反革命政治事件,驱赶吊唁的群众,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这是个流血又流泪的春天。人民已经听到了隐隐的春雷声音,为日后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邹家山也在开始清查到过北京的人员,各个单位逐一排查,凡是这段时间不在单位的人员都要进行登记,说清楚到过哪里?有谁证明?或者车票之类可以证明的东西。搞得大家确实紧张了一阵子。

  端午节前,父亲到南昌去进行复查。回家后很高兴,癌细胞没有任何的转移迹象。父亲还要求吃粽子解解馋,母亲只允许他吃一个。自从吃了粽子后,父亲感到胃不太舒服,当时也没在意。

  这期间,泳卿已被公社批准“留城”,她是六个指标之一。被分配在南城县染织厂,6月13日正式上班,在准备车间学徒,每月工资18元。

  厂里有规定,三年学徒期间不准结婚,如是进厂前已结婚就不追究。双方家长都认为三年后再结婚,时间太长了。经过反复商量,找人了解情况,权衡利弊,就说进厂前已结婚,然后,赶快把我们的婚事办了。

  7月3日,父亲给我来信:农历七月十九日以前请探亲假回来结婚,也就是阳历8月14日。这是双方家长商定的日子。他还告诉我最近在心口下发现了一个包块,感觉不舒服,还在吃黄老门的草药。这是父亲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

  这段时间也确实不平静。7月6日,朱德委员长在北京逝世。他是继周总理后,这年第二个离我们而去的伟人。

  父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开始出现疼痛,人明显地消瘦下去。我们到处求医问药,希望奇迹能够出现。猜想父亲的日子可能不多了。父亲也很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儿媳妇进门,这是他老人家的一点心愿。母亲和许老师商量,原订的结婚日子,怕是太晚了,要提前把婚事办了。

  7月24日,我请了探亲假赶回南城,顺便骑自行车带着泳卿回到游家。父亲明显瘦了许多,而且经常会感到腹部疼痛难忍。

  第二天,也就是7月25日,由大姐夫带着我和泳卿,去公社开结婚证。要求把时间往前开,经办人只往前提前了几天,为1976年7月17日。这个时间仍然是泳卿进厂后的时间。我感到非常为难,再等三年结婚,不能了却父亲的心愿,按照结婚证上的日期,泳卿在厂里难过关。

  我突然发现7月可以改成4月,是在泳卿进厂之前。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是不对的,但在那个年代,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后来把结婚证拿到染织厂,给领导看,也没看出破绽,居然蒙混过关了。

  晚餐的时候,没有任何亲友,说好了岳母家人也不参加,只有父母亲、弟妹共六人团聚在一起,炒了几个菜,作为结婚筵席。

  父亲忍着疼痛爬上来,坐在桌子上方说:“今天是大毛(我的小名)结婚,也是小荣(妹妹)20岁生日,我一定要和大家一起上桌吃饭。”他实在痛得难过,没能说出更多的祝福话语。这也是父亲最后一次和我们同桌吃饭。

  我们的婚礼,就是在这种没有任何喜庆、极其特殊和艰难的环境下度过的。我的心纠结着,跟现代人大操大办、喜气洋洋、热热闹闹的婚礼,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我对不起妻子,这辈子欠她的,是得好好地还。

  1976年的坏消息接连不断,7月28日凌晨3时42分,相当400枚广岛原子弹当量的强烈地震在唐山发生。这次大地震,震中在人口密集的工业区,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累计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唐山市夷为一片废墟。

  今年的闰八月,真的这么凶险吗?父亲的病越来越严重,痛得大声叫出来,我们心里非常难过,无法减轻他的痛苦。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天中,还在担心我们以后的生活。他跟我说:“毛主席会死,你们怎么办?”怕我们也要过颠沛流离的逃难生话。我感到很奇怪?他怎么会这样说毛主席呢?难道他有预感?当时的城市还没有普及电视,不知道毛主席的近况。但全国人民都知道毛主席身体很健康。报纸上总说“红光滿面、神采奕奕。”人民都祝愿毛主席万寿无疆!毛主席不会离开我们。确实使我百思不得其解。

  听说大山里的浔溪乡,表姐赛凤的公公是一老中医,我们把他从山里请到家中,每天给父亲开中药,不断地修改处方,但始终未见效果。

  老中医在我们家住了四、五天,也束手无策。按照行内的规矩,不能在自己手上看着病人不行。他在离开时告诉我们:父亲没几天了,他走的时候会处于昏迷状态,赶快办后事吧。父亲还想再挽留老中医,他决意要走,没办法,老中医还是离开了。

  第二天,我和弟弟、金祥表姐夫以及堂叔的二女婿寿俚四人,推着大板车,带好中午吃的“装饭”,去浔溪山区买棺木。我把从矿里带回家的145元钱也带上。

  从游家到浔溪乡,大概有30多里的乡村沙土公路,到达浔溪后,大板车走不了,暂时寄放在那里。然后沿着崎岖的山间小路,大概走了10多里羊肠小道,才到达石璜村,看中一个片板比较雄和高大的棺材,开价就要90元,一般的也就四、五十元的样子。最后付了90元成交。

  吃了带来的“装饭”,把棺材分解捆绑好,扛下山来,在浔溪装车往回拉。上百里地,凭着一双脚和肩膀,没有晚饭吃,饿着肚子,把棺木拉回来,到家已八点多钟,天也黑了。

  父亲看着棺材拉进门,放在厅堂用两张长櫈架在那。母亲跟父亲说:“别怕,让它高高搁。”父亲哽咽着说:“好,我不怕。”

  由于父亲的病情加重,我们不得不提前做准备。棺材是白板,没有油漆。父亲操劳了一生,养育了六个儿女,应该说是命好人家,要把棺材油漆一下。临时又找不到漆匠,我自己动手刮灰、打底、油漆。第三天又漆了一遍。

  父亲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弱了,已通知了所有的儿女们赶来,见上最后一面。在省交通厅工作的二姐夫正在玉山开会,他请了假往这里赶,坐车到鹰潭,由鹰潭交通局派车送回来。车在黄狮抛锚,只得一人连夜摸黑步行30多里路,到家已经九点多钟。我们围在父亲床边,父亲快咽气时叫了一声叔叔的小名“方俚”就再也没有出声,一会儿停止了呼吸。时间是1976年8月24日零时43分。

  父亲走完了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俭持家、善待儿女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作为长子,我除了安慰母亲,还要忍着悲痛,操持父亲的后事。请来八仙、给亲戚报亡、请厨师、根据菜单进城买菜,选择坟地,以及安排丧事的一切事宜,把父亲体面地送到祖山安息。

  我极度疲劳地办完了所有的事情。出殡这天上午,一对蜡烛,无论左边的怎么放,怎么挡着风,就是燃得很快。右边的只燃了不到三分之一,左边的就快燃尽。男左女右,看来母亲还有很长的寿命,心里估算了一下,最少母亲还可陪伴我们20年左右的时间,心里稍感安慰。实际上是33年后母亲才去和父亲相会的。

  出殡的队伍拉得很长,自发送葬的人群还真不少,父亲终于可以风光地去见列祖列宗了。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