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康宁文集:人民不会忘记——《核铸强国梦》读后感

 艾俊民的游子报 2022-04-11

人民不会忘记

——《核铸强国梦》读后感(上)

■作者:李康宁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一口气看完了《核铸强国梦——见证中国“两弹一艇”的研制》这本书,读后感触良多,书中的故事都非常感人,催人泪下,促人奋进,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1964年10月16日,代号“596”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那时我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学校大门口的黑板上通栏写着“热烈庆祝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标语,随后学校又组织我们去观看了原子弹爆炸的纪录片,儿时的我朦胧中感到我的祖国开始变得强大了!

  没想到七年后我竟然成了核工业的一员,一夜之间我突然感到自己也长大了,要为国家有所担当了。虽然那个年代造原子弹的不如卖鸡蛋的,但我始终感到:我们要想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就必须强国、富国。正如指挥原子弹研制的张爱萍将军所说:“再穷的叫花子,也要有根打狗棒。”陈毅元帅说:“当掉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上去。我这个外交部长腰杆子才硬得起来。”落后就要挨打,这话真是一语中的。

  这是一本中国史书,也是一部核工业创业的史书,原子弹事业发展的史书。它记录下中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记录下那些决策者、研制者、发射者和工人、解放军的感人事迹,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的事迹理应永久地载入史册,为我们后人代代传颂。

  我们将永远铭记: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奠基人李四光;中国的“居里夫妇”钱三强、何泽慧夫妇;中国“铀矿之父”南延宗;中国“原子弹之父”王淦昌;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邓稼先;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被命名为“朱光亚星”小行星的朱光亚;中国原子能物理和原子弹、氢弹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著名物理科学家周光召;放射化学家、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学生杨承宗;中国水声事业的奠基人、高灵敏度静电计被命名为“居里·汪氏型”的汪德昭;刘少奇的长子——卓越的核化学专家刘允斌;高级技工原公浦;核工业第一位全国劳模张同星……

  我们也不会忘记: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张爱萍、宋任穷,刘杰、李觉、苏华、刘西尧等老一代革命家……

  我们更不会忘记: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小居里先生及夫人(玛丽·居里夫人的女儿、女婿),是他委托学生杨承宗:“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你们要保卫世界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自己拥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你们有自己的科学家,钱呀、你呀、钱的夫人呀、汪呀。”回到北京不久,杨承宗便向钱三强报告了小居里先生的这番话,但当时对于小居里先生为什么讲这番话,杨承宗理解得还不够深。后来他才知道,那时抗美援朝战争正打得紧张,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能取胜,就叫嚷要用原子弹,美国军方甚至把能投掷原子弹的重型轰炸机调到了日本,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动用核武器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甚至还叫嚣要轰炸中国的东北。因此,才要杨承宗向毛泽东主席转达他的这段话。钱三强把小居里先生的话报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来,中央又专门派人找杨承宗核实了小居里先生的口信,并且再一次强调了这件事的保密性。直到30多年之后,这段历史才向社会公开披露。

  我们不会忘记:1955年1月15日,共和国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在我国广西富钟县花山区杉木冲采集到的第一块铀矿石(注:史称“开业之石”,现存核地研院。现任书记熊继祖),被带到了中南海,在扩大会议上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这是一次绝密会议,会议不能有文字记录,也不准拍照片。除李四光、钱三强参加外,并提议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彭真、彭德怀、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刘杰等10人参加。会议结束,毛主席特意站起来向大家举杯大声地说:“为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干杯!”一个开创我国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就这样定了下来。临走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总理送刘杰到门口,毛主席握住刘杰的手笑着说:“这是决定命运的啊!刘杰,要好好干啊!”

  我们不会忘记:正当第一颗原子弹科研攻关最关键、最紧张的时刻,196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成立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中央专委由总理、7位副总理和7位部长组成,周恩来任主任。从此,周恩来担起了“两弹一艇”研制攻关行政决策和组织指挥的繁重任务。

人民不会忘记

——《核铸强国梦》读后感(下)

■作者:李康宁

  随后的1958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央批准了二机部上报的核燃料、核武器、核心单位“五厂三矿”的选址方案。五厂是:衡阳铀水冶厂、包头核燃料元件厂、兰州铀浓缩厂、酒泉原子能联合企业、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三矿是:湖南郴县铀矿、衡阳大浦铀矿、江西上饶铀矿。随后,以此为骨干的核工业30个项目(含721)全面开工。核工业汇聚了一大批科技精英,被世人称为“满门忠烈”。

  我们也不会忘记:钱三强在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当天晚上,因右派问题被审查,第二天送河南劳动改造;刘少奇的长子刘允斌,一位卓越的科学家,放弃了18年在国外的优越生活,不远万里回到祖国,一改苏联提出的沉淀法为萃取法,为核燃料处理节约了大量资金和不锈钢材料,并在技术上超出世界先进水平。就是这位有着苦难童年的高干子弟,竟在文革中卧轨自杀……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核工业所作的贡献,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当祖国家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无不奋勇当先,殚精竭虑、埋头苦干、忍辱负重、无怨无悔地用行动诠释着“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核工业人从来都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也是勇于接受挑战的。他们始终将民族荣誉与国家需求放在首位,这也决定着,中国必将成功地利用核能!

  中国的核工业是在艰苦年代逐步成长壮大的,就像那片贫瘠的戈壁滩上成长的大片骆驼草,它们四处散播草籽,带来希望与力量。我有幸成为这样一粒草籽,掉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17岁的我离开了插队三年的农村,和2000多名知青来到了七二一矿,自己动手盖草棚自己住,多少个夜晚雨水流进宿舍都不知道;19元一个月的学徒工资,逼着自己只能省吃俭用,一件工作服补了又补;44年来我与七二一矿一起成长,经历了文革的动乱、夜以继日的会战、第二次创业的挑战、改制重组的艰难、停水停电的冰雪灾害……,尽管如此,在我们身心积淀的奉献精神和职业荣誉感始终未改变。我们平凡,平凡得像一棵骆驼草,可平凡的背后是对祖国强大的关注和深切共鸣,心中也燃烧着爱国的热情啊!

  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广交朋友。真正的技术能力不是引进的直接结果,而是在自主开发基础上对外来技术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拥有这样的技术能力才是中国核工业不可动摇的信念。依赖引进而忽视自主能力的发展,最终则成为制约自己的主要障碍要继续坚持以我为主,这是发展核电的必由之路”。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说:“中国核工业'饭碗’要端在自己的手上,与其给外国人当伙计,不如我们中国人自己牵头干。”

  我们不会忘记:2013年7月17日,中核集团在江西721相山铀矿大基地宣布,中国铀矿第一科学深钻项目顺利终孔,钻探深度达2818.88米,突破了以往1200米的找矿深度,填补了我国铀矿深部找矿的空白,缩短了与国外铀矿深部勘查的差距。这是我国铀矿地质界里程碑式的工程,标志着我国铀矿勘查已经进入了一个更深更广的全新阶段。上天、下海、入地是人类探索自然的科技壮举,在“神舟上天”“蛟龙下海”的同时,中核集团完成了“入地”的使命,揭开的地球“内幕”让人们备感震撼。相山铀矿大基地被称为中国的“铀都”。自2012年7月21日开钻以来,该项目用时仅9个半月顺利终孔,钻探深度达2818.88米,岩心采取率达到99%以上,是我国地质深钻工程中高效率、高质量、高科技的典范。

  我们还不会忘记:2011年7月21日上午10点,中核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孙勤大声说:“我宣布,中国实验快堆并网发电成功!”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快中子引起核裂变反应的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它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已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代表了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方向。在长达20多年的研发过程中,实现了实验快堆的自主研究、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行和自主管理,形成了完整的研发能力,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

  我们时刻不要忘记,在现今国际形势下,美、日、越、菲等国对我虎视眈眈,他们侵我主权、掳我渔民等行径,无不告诫国人:强国、强军之弦一刻也不能松。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安宁的家园。@原文刊载于《721矿游子》第61、6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