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考贾鸿基“八景”之天生龙观

 字奴雲丹 2022-04-11

雅安县志》:贾鸿基字固之,光绪甲午科,甲辰考取内衙中书,引见未记名,丁末会考二等,受两淮盐场大使。著有《雅安历史》四卷,《孝经讲义》一卷。”(注:原文为繁体字。)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为甲午年(马年)。那一年爆发的中日甲午之战,史称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贾鸿基拟定的新八景详见《雅安历史》:“天生龍觀,地湧龜都。衣水縈青,屏山聳翠。泮池浴鷺,巨石望魚。蓮畝秋涼,桑坪春蔭。”

天生龍觀。出自扬升庵笔下,《紹脩龍觀山圓頂寺碑記》嵇楊太史升庵題:'天設地生,蓬壺仙境'”。(译为简化字:“天设地生,蓬壶仙境。”)

龍觀,即龙观山,又名万胜岗,亦名龙冠山,在今苍坪山顶龙观西路后山。其山得名見《脩龍觀山碑記》:自武侯渡瀘,駐節兹山,因名萬騰”这座山有多大多宽呢:“其山西通箭爐,南連越嶲,旁控滇南......龍山去州治三里,左翠屏,右蔡山、蒙山

贾鸿基为什么要推荐龙观山为八景之一呢?还得从文史的角度挖掘:《紹脩龍觀山圓頂寺碑記》:登髙四盼莫不羨其蒙山、金雞、龍門、鳳舞拱于前,懸空、霞彩、西藏、建雲路繞后,且左現翠屏、碧峰、飛仙、圓光、七盤、龍池之奪目然,右有白雲、龍洞、明沫、金舡、蔡山、石筍、牛心之昭眼,况水津瀑布侵早卜晴雨之兆,平羌波瀾、黃龍吐寶花之奇。这段话就是讲:站在龙观山顶,可以观望到东南西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雅安县志》是这样描绘雅安县(今雨城区)县城地貌的:“环境皆山,西南高,东北较低,自飞龙关蜿蜒而下,起伏五十余里,至县城南龙观山底,月心山麓,即县城也。”

龙观山名气之盛,既源于诸葛亮而得名;还在于它的“一览众山小”,俯视青衣江、长噴江,遥观东西南北;更是和商贾、官府、文人墨客有关。依据是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勒石的《脩龍觀山碑記》,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紹脩龍觀山圓頂寺碑記》,这两通碑记载得非常清楚。

司马相如曾经在龙观山读书,《通志》:“司马相如读书台,在治南龙观山,相传司马相如通邛筰斯榆,曾憩此读书。”贾鸿基在《雅安历史》中讲,王潜隐居红崖山麓洞中读书,其读书洞与龙观山司马相如读书台相望。

红崖山麓具体位于哪里呢?《雅安县志》:“王潜读书洞,治南红崖山麓,面临噴江上小溪,宋隐士王潜读书其中,潜伏溪即在其下。”就其中讲到的地点位置,祖辈居住龙观山的75岁杨宗根老人口述,噴江就是古时候的长噴江,它的上游是甘溪沟,今川农试验田的甘家坝;红崖山位于甘家坝后,以前的小溪已经干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