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余姚民间故事-005

 徐宝样文图库 2022-04-11

杜徐岙龙神殿的传说

       出余姚城南门五十里地有一个山村,叫杜徐岙。村后群山重叠,竹林如海,中有溪流,水量充沛,直泻山村,乌龙潭之泉由此出。由于光线限制,潭面乌黑,故称乌龙潭。  过去辰光,传称潭中有乌龙潜伏,十分神灵,遇到大旱天,老百姓点香求   一求,就能降雨发水,老百姓交关(非常)感谢其,在潭旁建龙神殿以祀之。乌 龙为什么这样神灵呢?民间有鲍太爷与乌龙生死相交的故事流传至今。  传说乌龙与鲍太爷原是天上玉皇大帝帐前两位文武元帅,由于人间  多灾难,乌龙与鲍太爷受命下凡来民间普救众生,乌龙在乌龙潭安家,鲍太爷投入凡胎后被升任为将军。在一次对敌战斗中,鲍太爷在九龙山被  敌包围。那年正值大旱,鲍太爷被围月余,缺水断粮,束手无策,面临全军  覆没之危险。危难之中,有个乌脸老翁挑来一担水救军,鲍太爷得水大 喜,即召三军将士及马匹饮此水解渴。而且怪的是不管饮多少水,这担水仍旧不干。鲍太爷觉得奇怪,就向老翁问其尊娃大名,以备日后重谢。老翁原想不告而别,但因将军问得真切,实难推却,就说:“本人姓乌,家住  四明杜徐岙”。话毕,躬身一揖化清风而去。后来鲍太爷得胜同朝,为答谢  救命恩公,身带礼物,肩背雨伞上四明寻访。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寻访乌   姓人家,却查无着落。就这样一路查到杜徐岙村口,巧见一老叟在村口路边乘凉,鲍太爷便上前向老叟询问。老叟反问鲍大爷寻查乌姓人家作啥  这辰光鲍太爷经过长途跋涉已身感疲劳,便坐下告诉老叟当年在九龙山   的离奇经过。今朝子是特来寻访乌恩公答谢当年之恩。老叟暗想,我今年 届九十,并无听说附近有乌姓人家居住,现听鲍太爷所言,情节同水有关,担水救人莫非为乌龙潭乌龙所为,即把此去五里地有一乌龙潭,潭内  有乌龙潜伏以及潭旁有座神龙殿,并把乌龙一直普救众生之恩德全盘告之鲍太爷。鲍太爷喜获恩公消息,起身拜别老叟,随带香烛进山而去。走 了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一座神殿,一进神殿一尊满脸乌黑头戴一字相雕帽的乌龙太师雕像端坐在上方,不见不知道,一见心发呆,乌龙太师的脸  面几乎同担水老翁一模一样。鲍太爷点燃香烛跪拜乌龙太师,跪拜后,为 求见乌龙真容,鲍太爷步出殿门沿溪朝乌龙潭走去。未到潭前,已闻潭泉 轰轰的水击声,水珠飞溅,寒气袭人。鲍太爷不敢近前,点燃三支清香跪 在潭前,暗暗祈祷:在下鲍某今日特来拜谢恩公,如果是恩公请现真身。 乌龙太师早已知道鲍太爷今日要来,为还其愿,翘起龙尾以表致意。此时  鲍太爷已知恩公找到,一心要见龙身,乌龙见鲍心诚,只好昂首展容。谁 知龙身一动,瞬间大雨倾盆,山洪突发,把跪在潭边的鲍太爷卷得无影无  踪。 再说杜徐岙村头,有一白然村,叫罗家。此时凑丐罗家族长到溪边洗  脚,天色昏暗,忽见溪边埠头枫杨树上挂着一个披头散发,面容难认的东  西,族长视为妖精,为壮胆撩起三个巴掌把“妖精”掮落水中。同家后,族   长受惊得病,卧床不起。四天后,徐杜岙溪边石滩上一群牧童正放牛玩   耍,突闻阵阵花香之气。放牛娃四处寻找花香,发现溪边大樟树旁有一具身背雨伞,手抱大樟树的尸体。牧童跑同家告诉太公,太公一看,此人正 是四天前在村口见到的寻访乌姓恩公之人,见其多日不腐,且香气四溢,视为异人,将其埋葬后,遂把此樟树砍了,按照鲍太爷的脸容雕成一尊菩 萨放人老庙供之。 奇事百出,四乡轰动,一传十,十传百,近在余姚陆埠平原一带,远在慈溪三北地区家喻户晓。每逢旱岁,乡民抬着鲍太爷雕像去乌龙潭求雨,有求必应。从此姚江两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至于罗家族长因一时糊涂 做了鲁莽之事,后来,每逢鲍太爷出宫从罗家过境,罗家族长必备福猪福 羊供之,以示消气,遭遭如此,从不怠慢。

尖岩的传说

   尖岩是一块老大老大的沙石,底大,头尖,所以称之为“尖岩”,确实   名如其实。   尖岩离裘岙村庄约150米,它上边是威严的狮子山,旁边紧靠悬崖 绝壁。坐落在茂盛的郁郁绿竹林中,其巍巍磅礴之势犹如泰山般地屹立   在山中。  在本村老年人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尖岩原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可这里的山水颇有灵气,环境优雅,清泉源源不断地从尖岩底下经   过,加上日月之精华的积累,使这块岩石成了化石,并渐渐地增大了起   来,而且长势很快。这时,被驻守在这里的山神知道了,马上汇报天庭,告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察看,得知再这样下去,此石有可能顶  破天,就下令将此石镇住。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兵天将在尖岩的上方发了一道白光把尖  岩居中劈开。第二天,人们上山发现尖岩从中劈开了。中间还夹着一把巨  大的石斧。从此尖岩停止了生长。据村里八十岁以上老人说,他们少时曾  多次到尖岩去玩,被劈开的中间可容纳十几个人,逐可以放下小方桌四 周围着人玩牌。但到了现在尖岩中间已走不进人了,只剩下50-60公分 的缝隙了。中间长着几株毛竹,宽大的尖岩底下可以乘凉避暑,清泉依然。可人们怎么也说不出为何此尖岩的缝隙会越来越小,这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谜,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成为一个名胜景点,因为有  巨石巍巍山中立的奇特景象。

求龙的传说

     裘岙村在80年前,遇上大旱,苗田开裂,竹山新竹叶晒得干枯,饮水断源,农民急得火烧眉毛,这时宅长发动全村老百姓,到庙里大皇菩萨前面供素菜一桌,点香跪拜,并焚烧妙法莲华大经12部进行祝告,叫道士  先生写符念咒。 每人手里一支香,第一个带队红旗一面,铳笙箫鼓笛吹打紧随,都要有真心实意,翻山越岭步行(过去有几次把岳帝菩萨也抬去)直往距此  15市里远的目的地杜徐“乌龙潭”求拜。道士把事先写好的几道符丢到 龙潭水中,不到十五分钟时,潭中溜上来一条很小很小的“乌梢蛇”,人们马上用一只淘箩抖起,用衣裳包牢,以防溜出。此时此刻,突然一阵猛风,  所有带去的响器、旗、铳都被揭玄  空,单剩一条小乌梢蛇。大家灰溜溜  地同来翻过茅山、黄家到沿山村下面一只小龙潭边,忽听有响器在潭边 响,大家一听,没人响器怎么会响,都感惊奇。下去一看,被风揭走的一切  东西都在潭边,一样都没差。大家欢欣鼓舞,走到山皇殿,翻到墨克岭半 岭中下了一阵小雨,每人穿去的衬衫都被染成黑色,故所这条岭名为“墨 壳岭”。据老年所讲,裘岙庙里大皇菩萨外甥就是乌龙潭一条老龙,故历 年有求必灵,一定会下大雨。这次去求,是乌龙潭外甥到裘岙大皇菩萨娘   舅处请示时心急,打翻砚台,所以有黑雨。 就这样一直走到裘岙目的地,再进行求拜。稀奇的是乌梢蛇突然长 大,放到一只稻桶里,过五分钟还是不够大。突然间乌云戴头,一声巨雷,  乌梢蛇飞到庙栋上,尾巴横翘在一庙后大树上,头搁在庙屋栋上,雷是 雷,雨是雨,大家都哈哈大笑,感谢龙土菩萨。过了三年,又碰到干旱,宅长出主意下令,又要打算第二天去乌龙潭 求雨。派人到陆埠买来一大包放铳朋火药,宅长考虑周到一点,想该火药  会不会有假货,就放在桌上摊开,把火药灌人一支铳里,放上纸线,想试   一下。有一香公名叫马曹,把屋柱上点燃着一盏吸壁虎灯拿来,点引线,   不小心,纸线上火星溅在桌上的一包火药上,轰隆一声,求雨很多人被烧   得浑身漆黑。那时没有车辆,陆埠医院距达25里之远,来不及抢救致人死亡。就这样丧事一来,宅长决定从即日起不再求龙,还把“从不求龙”四 个字做了一块匾挂在庙里。世代传下去作为教训

“敲竹杠”俗语的传说

       晚清介辰光,沿海一带贩卖烟土成风,清朝政府就在各地设立关卡, 严禁烟土贩卖。有个狡猾的云南客商,老是以贩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在云贵江浙一些污塘(地方)。他想的办法交关巧妙,一直没被  关卡查牢过。原来伊是将毛竹锯断做抬杠,船篙,竹节捅光,单存一头竹节,上面一节用网凿轻轻挖出,等里面装满烟土后,把挖出的一块按原样 用鱼胶粘牢。竹杠、竹篙外面,一念(点)也看不出。这一日,云南商船来到浙江绍兴码头,关卡检查官照例上船检查。伊啦从船舱底翻到船帮,从土  布翻到药材,查不出一点烟土。正准备放行时,一个在关卡办事的绍兴师爷突然来到船上,像再要搜查一遍的样子。这辰光,师爷正吸着长管旱 烟,一边“啪嗒啦嗒”地吞烟吐痰,一边走进船舱,提起长筒烟管,往搁在  船舱上的竹杠上“笃笃笃”地敲了几下,准备把烟灰磕掉。啥人晓这“笃笃笃”一敲吓得云南客商忙从船舱里钻了出来,他神色慌张.以为绍兴师爷看出了他窝藏禁物的秘密,敲敲竹杠是打个暗号给他。 云南客商早有准备,忙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假称“云南旱烟”悄悄  地塞给这位绍兴师爷,打着笑脸说:“这是包上等云南旱烟,烟味醇厚,与别处旱烟不同,请师爷笑纳。”  绍兴师爷朝云南客商看了一眼,用手一掂,分量沉重,明白里面是银  子,心想:伊既然重金相赠,船中一定藏禁品,但一时又查不出来,现马上乐得做个人情,介也闷声不响地将“云南旱烟”塞进腰包,管白上岸去了 后来,云南客船夹运的烟土,被别的关卡查获了,才知道烟土是暗藏   在船上的竹杠中的,从此“敲竹杠”一词,便与“绍兴师爷”联在一起,在民间流传开来。

上梁贴对联来历的传说

        农村建新房上梁时一定要贴副大红对联: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 遇紫微星。 为什么要这样写,其来源啥东西?葛里讲拔侬听听(这里讲给你听)。 紫微:天上三垣之一,因其中有天皇大帝星,后引申称皇帝也为紫微   星。据说,乾隆皇帝一次微服私访到苏州,突然听见放爆竹之声,乾隆皇  帝问乡民,乡民方某家此时正立柱上梁。乾隆皇帝也精通择吉,一推算,  查i出该天是大凶之日,不知其家为何选择此日,就走过去问个究竟。主家 告诉乾隆皇帝:“择吉先生说,今天虽是大凶煞日,但今天必有紫微星到, 诸凶煞皆避,反为大吉之日。”乾隆皇帝信服地点了点头,从此这副对联   便成为立柱、上梁的专用对联之一了。

狮子山的传说

     狮子山立勒(位于)余姚陆埠裘岙村西面的半山上,离村庄约200米,狮子山以岩石形成,匍卧在好大好大的一块巨岩上。远远望去栩栩如 生,威严逼真,犹如一头活灵活现的狮子,狮子山就由此而得名。   狮子山有着动人的传说。老老(很)早以前,裘岙村西面的山上来了一只母狮子,虽说它是凶猛的动物,但它不会伤及人和家禽,温雅沉着,  又显大方高贵的气质。   母狮子经常出没在附近几个村庄觅食,有一日,母狮子生下了一只 小狮子,母狮子交关开心,每天早晚觅食,养护着白己的小宝贝。随着时   间推移小狮子渐渐长大了,可以白己找食了。一天,小狮子到附近的沿夹 岙找食物,由于是初次i出远门找不到食物,只好到百姓家中偷冷饭吃。不小心被沿夹岙村人民发现,当时看到小狮子都交关好奇,也交关欢喜,村  民都很想把小狮子留下来,有人动了个脑筋,把小狮子在村庄后面的岩 石上圈了起来。母狮子不见小狮子同来,到处寻找,终于在沿夹岙村的后由上找到。   母狮子看到小狮子安然无恙,宽慰多了,知道这个村庄的百姓喜欢小狮 子,就叫小狮子守着这个村庄,至今仍然在沿夹岙。白己回到了裘岙村的   西山上,卧在巨大的岩石上注视着全村的动向,守护着全村人民。随着岁月的变化,母狮子依然头朝东南方向,威风十足的卧在岩石上,每天迎着  初升的旭日,成为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袁阁老的传说六则

 (一)话官品

 石潭有个龚侍郎,有一回从外地同家来,路过袁马村,止均f、起大   雨,伊就在一户人家的屋檐下躲雨。突然伊听到这户人家里面很闹猛,接   着,楼上传来了婴孩落地哇哇的叫声。这时,屋里走出一个妇人,龚侍郎随口问了声:“你家生了个小玩?”妇人说:“是,这个小玩好吗?可做几品   官?”龚侍郎思忖:我龚侍郎为小孩管屋,算他好运气,小孩大了一定不得  了。为破了风水,就讲:“小孩以后可做七品官。”妇人马上接着说:“有七   品?!阿拉只要一品官就够了。”不料,无意的话果然说中了,这小孩就是  后来的袁阁老。(二)羊叫讲好歹

 有一次,皇帝带了皇后去花园游玩,里面有牛马羊等许多动物。突然,听到两只大羊拖着长声呜叫。这种叫声平时很少听到,皇帝觉得奇 怪,不晓得是凶是吉,心里很不安。回到宫里,问内阁大臣和左右丞相,都 说不晓得。半年后,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晓得了这件事。 后来,兵部尚书向皇帝说,盾勤官袁炜可能晓得。皇帝正在发愁,听到立即召袁炜进宫。袁炜向皇帝行过礼,皇帝问他:“羊叫,是凶是吉?”袁  炜说:“陆埠支溪岙有个藏书的小金阁,里面书中有记载。”皇帝便派钦差 大臣去找。当钦差大臣同来把书呈给皇帝时,袁炜说出有记载关于羊叫 的页数。一查果然找到了,书上写着:“羊鸣丰年,五谷丰登。”皇帝看了,称他是个读书破万卷的人,心里非常敬佩,于是封袁炜为阁老。 

(三)破风水四百多年前

     陆埠白鹤桥以南的花门渡和应家闸两村,风水很好,村里出了许多做官人。花门渡有位叫李若水的人,官一直做到礼部尚书;后 来袁马也出了个大官,被封为阁老,人称袁阁老。  袁阁老中状元后,衣锦还乡,开锣喝道,交关热闹。伊从京里同乡,一   定要过李若水家的门口。那天,袁状元同来,李若水正闲休在家,他娘看 见热闹场面,便说:“人家做官,多少热闹,只有你做官,这样冷冷清清。”  李若水听了说:“热闹有啥用。”说完,拿出一张名片,叫人送到已经远去的袁阁老那里,袁阁老一看,急忙同身来到李家门前,只见门口挂着一只 朝靴,一件龙袍,赶忙跪在地上,久久不起,李若水见此情景,随即叫出娘   说:“娘,你看,到底是啥人热闹?”说完,才叫袁阁老起身同家。  袁阁老被戏辱之后,心里非常气愤,后来专门挖了一条径河,专给白 己进出之用,这样可以不过李若水家门了。还暗暗怀恨在心,准备以后伺机报复。有一次,他请了一位江西风水佬,私下交代了计策,叫风水佬的船长 泊在花门渡,准备等李若水来发话。 李若水在朝中,每年要同家闲休一次。第一年见渡口泊着船,不足为 奇,没有过问;第二年回来时,船还泊着,又没过问;第三年同家,见船仍  泊在原地方,觉得很奇怪,便问道:“你的船为啥泊了三年还不开走?”风水佬听了,见是机会,便说:“我是看到这里风水很好,实在不想离开,这   是一块出皇之地,只可惜这里的人太小气,派头不大,所以至今没有大   发。”李若水问派头不大在啥地方,风水佬说:“这白鹤桥应该拆修,造座   像样的大桥,那条石蛋路,要再铺得宽一点,还有路边那两口井,要它有何用?我看还是填满筑路为好。”其实,那石蛋小路是一条龙,路边的两口井是龙眼,这里风水好是全靠这条龙和白鹤桥的两只鹤守护着。当时,造桥时,有两只小白鹤一直盘飞在桥的上空,所以叫做白鹤桥。李若水听了 风水佬的话,想想也有道理,同家后便和众人商量决定,拆造白鹤桥,在   拆建时,两只白鹤忽而腾空而去,飞到黄家,在一座房子上停了下来,又   同头望望白鹤桥,叫了几声,又飞到下车弄一座桥头隐去。那黄家房子称 “鹤鸣堂”,下车弄那座桥叫“隐鹤桥”。并且填满了两口井,铺宽了石蛋  路。结果鹤飞龙死,风水破坏,李若水后来也被朝廷处罚,李家便渐渐衰  落下去了。

(四)孙百部认输

    早时候,车厩的孙家有一个在京做官的孙百部,当了官,有财有势,不断扩展老家的地盘,把车厩到袁马的官路,也占了进去,还打起了围 墙。这样一来,过路的行人只好绕道走了,老百姓意见很大,但是都不敢讲话。  袁马有个十一二岁的顽童,家里很穷,靠卖毛竹换米过日子,看到孙百部的行为,很气,虽然小小年纪,却不买孙百部的账。有一天,他背着毛竹去车厩赶市,穿过孙百部家的园子,走的仍旧是原路。正好被孙百部的家丁看到了,马上报告孙百部,说:“启禀老爷,刚才有个背毛竹的顽童, 新路不走走老路,还踏坏了园里的东西。”孙百部问:“现在人呢?”“已到车厩赶市去了。”孙百部说:“等他同来时,叫他来见我。”顽童卖掉毛竹,照旧原路走来,家丁说:“小鬼,老爷要你去见他。”顽   童说:“侬给老爷去讲,今朝我没空。”说完,头也不回地顾白走了。家丁回  报给主人,孙百部很气,要家丁快把顽童追同来。家丁快步小跑,在姆岭   上九殿庙终于追上了,讲了孙百部要他回去,顽童说:“我已经走过下九  殿、中九殿、上九殿,三殿三九二十七里,老爷要我去,明天我会来的。”说   完又赶路了。家丁没法,只好回报孙百部,孙百部听了,要家丁明天等待 顽童再来。   第二日,顽窒果真又背了毛竹走近路,家丁向孙百部说了,孙百部   说:“等他同来,请他来吃中饭。”于是家丁就等着,中午,顽童同来,家丁   上前说:“喂,老爷要侬去吃中饭呢。”顽童说:“今天我就来了。”说着,跟 着家丁进了客堂间,他一点不怕地问孙百部:“老爷,侬一同一回要我来   见你,勿晓得有啥事体?”孙百部看了看顽童,说:“你个小顽童,人家到车 厩来去都走新路,侬为啥要走我家的路呢?”顽童说:“请问老爷,老百姓 原来是不是走这条路?”孙百部说:“是的,现在这条路是我的了,你为啥 还要走原路?”顽童说:“老爷,白从你围了这段路以后,知道百姓在怎样说你吗?”孙百部问:“百姓怎样说?”顽童告诉他:“老爷呀,你为了扩大白 己的地盘,把官路围进家园,要老百姓绕远路,这应该吗?”孙百部一听,想想讲得有道理,但还是不服,便说:“你虽讲得有道理,但老爷今天要考 考你,我出个课题,你如能对上,我就叫老百姓走原路,如对不上,那就不 客气了,只好永远走远路了。”顽童说:“老爷说话算数?”孙百部随口答 应:“当然算数。”顽童说:“请老爷出课。”孙百部就出了上联:“小小青蛙   穿绿袍。”顽童不假思索地随口对了下联:“落锅毛蟹着红袍。”孙百部一听心中又惊又气,他想:顽童对得极妙,我出的是活课,他对的是死课,真 是死蟹一只,只好认输。 从此,老百姓到车厩去,又可以走近路了。后来,这个聪明的顽童,中  了状元,成了阁老。这就是袁马有名的袁阁老。

(五)对课

       袁炜八岁时,虽然还没读过书,但是已很聪明,村里人喜欢和他对 课。有一天,张屠夫正在杀猪,见袁炜说:“阿炜,我给你对课好吗?”袁炜   说:“对课就对课,你出课吧!”两人就对起来。张屠夫说:“杀猪时血冲在地上,我出一个'血流满地’。”袁炜说:“我对出怎么样?”“你对得m,我一  只猪头送给你。”“你先把猪头斩下来。”杀猪的想,小小儿童,怎会对得 出,就把猪头斩落来,放在袁炜面前,袁炜一手接过猪头,念道:“'血流满  地’对'气出膨天’。”接着拿着猪头就跑。屠夫哭笑不得,赞扬说:“这小孩将来一定有出息。   又一天,袁炜和爹上山去砍柴,路上碰到一个钓鱼人,手里拎着二三   斤鱼,钓鱼人要和袁炜对课。袁炜说:“你出课吧。”钓鱼人说:“树密林深,  樵哥难下手”。袁炜说:“我对出怎么办?”“你对得出,我把这鱼都给你。” “你不桢?”“一言为定!”袁炜念道:“水落石出,渔夫不费心。”钓鱼人眼 巴巴看了看袁炜,连说:“佩服,佩服。”

(六)赐匾

      袁马怀义伯的门头,有一块上书“世恩第”的门匾,这匾与袁阁老有  关。  袁炜小时,有年山洪暴发,溪水猛涨,袁炜家没有粮,全家饿了两天。 第三天早上,袁炜想起本村溪上有位怀义伯,和他爹要好,还是到他家借几升米来。主意打定,一出门,大雨哗哗,水满溪流,没起石步有五尺,无 道:“袁炜,不要下溪,大水要氽去的!”平时,怀义伯爱惜袁炜如同亲生,知道他家定是断了粮食,急忙同家量了五升米,来到溪边,但溪阔水深,  无法交给袁炜。正在没有办法时,袁炜急中生智,忙向溪边一户人家借来  一条几丈长的绳子,一手握住绳子,一手把绳子抛过去,怀义伯接过绳头,把米袋扎牢,袁炜紧收绳子,终于把米拿到手。怀义伯啧啧称赞:“这小孩有才,今后必中大官。 后来袁炜中了探花,封为阁老,不忘过去怀义伯的恩情,奏明圣上,  钦赐溪上“世恩第”三字匾一块,挂在门头。有一年,溪上下门头失火,烧毁了不少房子,但烧到“世恩第”门头,火竟然白灭了,传说因为袁炜是水   龙星,能灭火的缘故。

“用”字改“甩”字的故事

     东乡大财主毛浩,伊是个横行乡里的大花佬,看见生得好看的女人,就像苍蝇见了咸鱼腥气,叮着勿肯走。 一日子头(一天),伊到乡下收租,见王三的老婆眉清目秀,就起了歪 心,不知耻地当场用污言秽语调戏伊。王三老婆是个贞节之人,左闪右躲,就是不从。毛浩花心发作,竞上前动手动脚,急得王三老婆连忙高声   呼救。正在危急之时,大门哐当一响,王三从田畈里歇T同来了,其一见这个光景,发大火哉,扭住毛浩就打,毛浩从小学过拳术,又有几分蛮力, 一经交手,王三反被掀在地上,打得眼青鼻歪,口吐鲜血。王三老婆眼见 丈夫要被打死了,心如油煎,突然见墙角有把柴刀,随手拿起,咬紧牙关, 朝毛浩后脑劈去,啪的一声,毛浩脑浆四溅,扑地而死。这一来,反倒把王三夫妻俩吓得魂飞魄散。  事发后的当天下半日,王三夫妻俩就以杀人罪名被绑进县里去了。 东乡人平时对毛浩恨之入骨,觉得这一来倒替地方上除了一害,但  师爷路过东乡,于是大家就将毛浩的平时表现以及此案经过,一五一十   地告诉他,求他支持公道。绍兴师爷马上表示尽力而为。同衙之后,就将   那具案卷拿到房里细看,师爷看见卷上的记录倒还如实,可后面的结论:   王三妻见丈夫竞被毛浩打得头破血流,一时性起,就用刀劈死了毛浩……看到这里,觉得此事相当棘手,怎么办呢?伊捋着长须,踱着方步,摇 头晃脑地苦苦思索起来。忽然心头一亮,忙关上房门,拿起笔来,将“用  柴刀劈死”的“用”字上轻轻一钩,改成“甩”字,用刀劈死是故意杀人,一 命抵命,可“甩”刀就不定致对方死罪,只是甩得不巧,失手劈死,何况   还有毛浩入室强奸和王三有生命危险在前。所以,这一字之改,就将王三妻的故意杀人罪降为误伤致死的过失罪了。  审判结果,王三无罪释放,王三妻仅判了一年徒刑。东乡人听了,个  个都称赞绍兴师爷的聪明。

万历“甲子年”的故事

      江边有座小山头,世代都是李家产业。有一年来了个风水先生,说这山头风水好,要是在上面安葬祖坟,后代子孙一定有高官厚禄。这个消息  传到邻村张员外耳朵里,张员外便起了坏主意,说这山是伊家的,上面有 张姓的祖坟,从这以后,张、李两家就打起官司来。  张员外做贼心虚,为了达到霸占这座山的目的,就挑了两坛酒,一个猪头,去求一位有名的刘师爷助他一臂之力。   刘师爷对张员外这种行为交关厌恶。伊口里不说,心中有打算,便向  张耳语了一阵,说得张眉开眼笑。刘师爷为使张相信,又补充说:“年代太   远了不好,太近了也不好,依我看不远不近,就写万历甲子年。”张员外如 获至宝,急忙同家,连夜做起一块石碑,派人抬到山上埋下。  过了几天,衙门传票送来,会集两家人当场勘察,县官一到,马上决定下令现场破土验证,一挖,挖出了一块石碑,上写“张公某某之墓”,下  面落款是“大明万历甲子年生”。看热门的见此情形,议论纷纷.县官觉得 事情已经弄清楚,就传话“改日听判”。县官刚进衙门,书童送来一个谏帖,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万历皇帝无甲子”七个字,县官一惊,急去翻看万年历书,上载万历皇帝癸酉   年登基,在位四十八年,果然没有换过甲子,他才明白,那块墓碑是假的。  第二天,县官坐堂传审,张员外眼看风水宝地马上就要到手,感到欢喜, 谁知到了大堂,县官却冷冷地问道:“张翁,你身为乡绅,咋会作假证来欺  骗本县?”  张员外一听,马上分辩:“墓碑出土,是老爷亲眼所见,小民怎能作  假?”  县官问:“墓碑何年所立?”张同答:“万历甲子年立。”县官一拍惊堂  木,把万年历书往他面前一甩,大怒道:“万历皇帝无甲子,你当我是三岁   小孩吗?”张员外知机关败露,不知如何同答才好。他万万没想到,这事全是刘  师爷从中出的坏主意。以后这山仍归李家产业所有。

一“点”救人的故事

        这一年大旱,李村农民李和的田里颗粒无收。伊田租交不起哉,可财主不讲道理,居然叫人把伊屋里咯(的)器具什物都搬去作抵押,连一只  烧饭铁锅也不给留下。邻居个个气得七窍冒烟,其中有个青年名叫阿三来打抱不平,伊一个人冲进财主家,夺同铁锅就走。谁知财主一挥手,手下人一拥而上,将阿三捆绑起来,并叫账房先生替他写一张“白日抢劫”的状纸,告进衙门。  李和眼看阿三为他受害,心里很难过。伊猛之头(突然)想起,旧年到 城里卖柴时,与县衙门的周师爷有点认识,就上城去找周师爷。周师爷听   了他的一番哭诉,劝慰说:“先让我去看看状纸,只要有点办法,我一定搭救阿三。”第二曰,升堂了,县老爷一看状纸,就问财主:“这状纸是你白介 写么?”这财主一字不识,口J夕匕妥向于,忙说:“是,是我白己写葛。”“呔!信 口开河,有这等事吗?”“有有有”。县老爷惊堂木一拍,“该死的东西,一派 胡言,先打他二十大板,”打好后,县老爷又问财主,“你诬告良民,知罪  否?”“大老爷,我呒有呀!”“呸!还要强辩,我再问你,他既然明目张胆,  却为何要钻狗洞呀?”“啊!”财主还弄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同事?可县老爷却已宣布退堂了。侬道为什么原告反而被打?那是好心的周师爷暗中帮 了忙,原来上日(昨天)晚上,周师爷从案卷中抽出这财主控告状,只见上   写:“明火执仗,大门而人”,他脑子一动,随手拿过毛笔,轻轻地在状纸中的“大”字右上角加了一点,变成“犬”字。这样一来,事情就不符合实际,   “既明火执仗,却犬门而入”所以,财主落了个诬告之罪。  汉字一点重千斤。

凤山的传说

       老早老早年代,有一只成仙的金凤凰在天空中白由地飞翔。猛低头一 看,见石潭村边的地方,四面青松翠竹,一条碧水清流足有七十米长,三十   来米宽,在那红日高照下,泛起万道金光,美不胜收。 此时正值六月午时,天热难当,那金凤忙把头探到绿水之中喝了一口:“啊!好鲜好清甜的秀水呀!”它把头接二连三地伸进水中喝了起来。不一会,空中一声大喊:“金凤,你私白下凡,触犯天规,该当何罪!”金凤一 听,心中一急,正想飞人天空。突然一棒打来,好似雷打一般,全身发麻,痛 及全身。金凤连声求饶,但大仙无动于衷,道:“你既留恋凡间,就随你去   吧!”金凤一听,白己的愿望可算成全了,急忙千恩万谢。大仙见金凤如此   决心,就同天庭复旨去了。从此,那金凤就静静立在这个秀山绿水的溪南边,整天游水洗澡,好不白在。有一天,来了一位发如银霜,眼目清秀的仙翁,路过石潭的大善桥边。   忽见灵气秀发的凤凰山,不禁赞道:“好一蛱风水宝地啊!”说完,忙行至石 潭境内,到处游说“凤凰山脚是一块风水宝地,如果谁在此山脚下修造一 座坟墓,他的后代子孙能得享大发。”众多的百姓都探问仙翁,那仙翁说:“如在此山脚下修坟,后代能iLH十八顶黄凉伞。这顶顶黄凉伞是皇帝的钦差官员,而且官很大,还受到万岁的宠爱。”老百姓听了这番闲话,谁不想   升官发财,谁不想荣华富贵,但是众多村民都想到修造坟墓要有一定本钱,   于是都无法实现如此大梦了。但对少数有钱的人来讲,都想试一试了。   有户人家名叫龚富贵,也称得上石潭村的富家第一,听得有如此好地,便请来那位仙翁,拱手道:“仙翁,我想在此山修建坟墓,有劳仙丈指   点,您意下如何?”那仙翁立身道:“既然员外要修筑坟墓,我岂有不依之   理。”两人寒暄一番之后,仙翁就起身和龚富贵同去凤凰山脚选择宝地。第   二天,正巧是良辰吉日,龚员外带着随从及民丁,挑上祭品前往凤凰山脚。  那员外祭奠完毕后开始动土,并运来祖宗坟墓,由于此山土浅石硬,员外问仙翁:“仙丈,为何这山泥土如此浅薄,石头又是那么坚硬?”那仙翁言  道:“因此山是金凤凰之身,凤凰脚的皮是又薄又露骨的,所以是这等模  样。泥石坚硬证实以后的前途有靠山,并坚而不破,这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啊!”员外一听,很是欣慰,就也不计较了。仙翁和员外谈笑风生倒也不在话下。那仙翁想,民T们正在忙碌安葬 棺材,不如喊句好话,讨个好彩头。于是就大喊一声:“万岁圣旨到了,大官   来了。”一声呐喊,惊得正在忙碌的民丁目瞪口呆,一时转不过念头来。在  民丁中有个十五六岁的帮忙师父不假思索地应了一句:“啊!不好,官定是来抓人了,快逃!”仙翁一听,悔得捶胸顿足,大声疾呼:“啊呀!坏了!完了!”顿时坐在地上,一时喘不过气来。这不喊不要紧,一喊出毛病,喊坏了 这凤凰山脚下的风水宝地,官来抓人不是罪犯,就是强盗。原来可出生十 八顶黄凉伞的大官,后来竞成了十八个江洋大盗,最终一个个被官府抓去  问罪。龚富贵一家的子孙也消踪灭迹了。  因年长日久,那只静立的钻天凤凰身上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静静 地倾听着石潭村的叮咚泉水,喝着鲜甜的泉水,亭亭玉立地守护着石潭村 的东南面。

三十二口井的传说

当年有两位神仙云游来到中村,见中村布局甚奇,似一张象棋盘,于 是有位仙人便说已走不少时辰,在此稍作休息,取子下棋吧。另一位言道只有棋盘没有棋子,怎么个走法。仙人言道,这棋子用不着他们来出,白然   会有人来制作,这棋子的制作,关系到这个村能否出将出帅的问题。另一 位仙人说那是后事,现在就来一盘无子心棋怎么样。仙人一听白然同意, 走起了无子心棋。两个仙人的对话被一个放牛娃听见了,同到村中对一个 少爷一说,于是少爷便把这事告诉他的父亲,他父亲认定先下手为强,给 棋盘对上棋子,能让白己的儿子应那将帅之才。于是请风水先生相了三  天,请来了一批打井人打了三十二口井。两位仙人,见棋盘上出现了三十 二口水井,只得苦笑一番,摇头而去。因为井代表棋子,反而掘坏了风水,   使中村出不了大人物。  

银周道士的传说

据老年人说,里岩头有一位法术很高的道士,叫银周道士,那是因为  他家祖宗的坟做在山中名叫“中道官”的地方,据风水先生说,这块坟地能  代代出好道士。传说银周道士的法术确实很高,有一年他家的山上大树经常被贼骨   头偷去,他就面了几只白额大虎,念好咒语,挂在山上的大树上。有一个贼  骨头到他家的山上去偷树,刚走到山上,还没有砍树,只见树丛中跳i出一 只白额大虎,张牙舞爪,吓得贼骨头连滚带爬逃下山。从此就没有人去偷  他家的树了。有一次下海头有户人家来请他去做道士,他到了下海头,帮 忙的人看到他身穿老布长衫,貌不惊人,认为他没有什么本事,就对他非 常冷淡,叫他一个人坐在一边,连茶也不上。过了一会儿道士说:“给我打一盆洗脚水来”,帮忙的人打来一盆滚烫的水来给他洗。道士一看,这么烫   的水,不能洗脚,就口中念了几句咒语,把水倒在旁边的一只竹篮里凉着,这时在场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忙过来诽好话,上茶倒水,热情招待。由  于他i出了名,也有人不相信他有介大的本事。有一个独个头人(即光棍汉)  想试试他的本事到底大勿大。有一次银周道士到外地去做道士,第二天傍晚,独个头人就躲在他一定要走过路边的一棵大树上,想当扎沙鬼来吓他。当道士快要走到大树下时,那人就向道士猛扎沙泥,道士看有扎沙鬼,连忙停住脚步,口中念念有同,这时只见天空更加昏暗,还狂风大作,大树吹得摇摆不停,吓得那人连忙大喊讨饶。道士停住咒语,狂风停住,独个头  人连忙爬下来向他赔礼。 银周道士以后,他家还出了好几个道士

方茂林的故事

   在450年前,石潭村的马家坪因四面环山,也算得上是一个深山冷岙   的地方。此地居住着既勤劳又和谐的十余户农家,在这十余户农家中有一  户姓方的人家,因父亲早年抱病而死,只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因家中  贫寒,子茂林又年幼,全靠娘亲上山砍柴换些钱来,多数日子靠其母挖野  菜来苦度光阴。待到方茂林十六岁开外,他已是一个身长八尺,熊腰虎背,  眼如铜铃,发如青鬃、力大如牛、有一餐斗米之食的汉子。由于家境困苦,在一年的夏季,也正值稻谷盛收之季,那个不到成年的方茂林跟着堂房叔伯到余姚郑巷去割稻,临走时家中只剩下三升黄糙米。他对母亲道:“母亲大人,孩儿想外出割稻,家里只有三升糙米、两块大洋给母亲大人膳用。”娘见儿子年小放心不下,但不得不去挣钱,没法之中,只得对儿子茂林道:“儿啊,此去割稻,非同一般生计,六月大热之天,又是重T之活,不能挑得 太重,孩儿须要留心。”儿子应道:“塑母亲大人放心,孩儿在外白会当心, 望娘不要过度劳累,儿三日之内即同家探望娘亲。”说罢,他把柴草水缸准备多多后,随同叔伯前往余姚郊外方向走去。一到余姚郑巷,有一位雇主前来招人,看见方茂林人魁梧又年轻,而  且长得忠厚老实,就把他叫到家中。那雇主要和方茂林讲丁钱,他道:“后  生家,我们地方割稻价是每天一斗大米,你可否同意?”那方茂林心想:“我   一天一斗白米,那我三天只有三斗,我外i出挣钱,同去怎好见我的母亲。” 他不假思索,随声答道:“启禀老板,别人一斗我却要三斗稻谷。”那老板一  听,感到非常吃惊,心想此人莫是疯子,有如此大的胃口,他也不思虑连声 讲道:“后生,你若要三斗稻谷,我能答应,但要你能挑得我儿子担子,我就一言不赖。”那方茂林即刻言道:“说话算数?”老板讲:“那会不依!”两人落款,盖上手印,不在话下。那老板有一儿子,姓郑名福,身材魁梧,实有五百之力。老板心中有十   分把握,第二天,就将一桶稻谷叫儿子背同家去。那郑福过来双手一托,将 满桶谷子掼在背上就走。那路旁有约隔五十步一桩的桩木。郑福到那桩中一放,又背起,就这样一桩桩地背同到晒谷场。郑福父亲得意地看了看方茂林,说:“现在该是你了。”那方茂林见了,心中着实觉得好笑。他把那些  木桩不费力气地一根一根拔起。此时那雇主才知他的力气超群。方茂林返 同田中,将一天中的两满桶谷子集中,叫老板抬一根粗木来。这把老板弄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做什么?”方茂林道:“不要多问,快快拿来。”老板犟不过他,只好叫儿子背来粗木。这时,方茂林拉拢两桶谷子,络   好绳索,捅进绳子,一声不响地挑起谷子。就这样.他连桶带谷,飞也似地 挑到晒场。这时,旁边已围拢了不少人,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到傍晚时,他惦记起在家的娘亲,不知她现在如何,不由泪流衣襟。那   老板一看觉得奇怪,就问道:“年轻人,你好端端的为何落泪?”方茂林见老板问起,就含泪说:“老板,我流泪非是为其他,只因家中七十老母,我来时   家中只剩三升糙米,未知生死如何。我约三天同家,现已两天,我好生挂 念,故而悲哀。”老板一听,心中一震,想道:“我道莽夫之人,却原来是个忠 诚孝子,妙妙妙!”当即叫随从装好两满箩金黄色的谷子,谷子中放了许多  银元,足有五百余斤,叫他马上动身,去看望老母。方茂林叩谢后马上起 身,一路不停赶路,连放都没放一下。挑到余姚南庙,这里正好赶庙会,戏  台上正在演戏。方茂林正来兴致,忙停下脚步,挑着两大箩东西观赏戏文。 他那么大的力气让众多人好生惊异。那老板等方茂林一走,方后悔银元放 的太多,真是懊悔莫及,急忙同儿子随之追来。一路上不见人影,便来到南  庙。当时方茂林正兴致勃勃地看戏,猛想起了母亲之事,就赶紧动身赶路   一天一斗白米,那我三天只有三斗,我外i出挣钱,同去怎好见我的母亲。” 他不假思索,随声答道:“启禀老板,别人一斗我却要三斗稻谷。”那老板一   听,感到非常吃惊,心想此人莫是疯子,有如此大的胃口,他也不思虑连声  讲道:“后生,你若要三斗稻谷,我能答应,但要你能挑得我儿子担子,我就一言不赖。”那方茂林即刻言道:“说话算数?”老板讲:“那会不依!”两人 落款,盖上手印,不在话下。  那老板有一儿子,姓郑名福,身材魁梧,实有五百之力。老板心中有十   分把握,第二天,就将一桶稻谷叫儿子背同家去。那郑福过来双手一托,将  满桶谷子掼在背上就走。那路旁有约隔五十步一桩的桩木。郑福到那桩中 一放,又背起,就这样一桩桩地背同到晒谷场。郑福父亲得意地看了看方 茂林,说:“现在该是你了。”那方茂林见了,心中着实觉得好笑。他把那些   木桩不费力气地一根一根拔起。此时那雇主才知他的力气超群。方茂林返 同田中,将一天中的两满桶谷子集中,叫老板抬一根粗木来。这把老板弄 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做什么?”方茂林道:“不要多问,快快拿  来。”老板犟不过他,只好叫儿子背来粗木。这时,方茂林拉拢两桶谷子,络好绳索,捅进绳子,一声不响地挑起谷子。就这样.他连桶带谷,飞也似地 挑到晒场。这时,旁边已围拢了不少人,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 到傍晚时,他惦记起在家的娘亲,不知她现在如何,不由泪流衣襟。那  老板一看觉得奇怪,就问道:“年轻人,你好端端的为何落泪?”方茂林见老板问起,就含泪说:“老板,我流泪非是为其他,只因家中七十老母,我来时  家中只剩三升糙米,未知生死如何。我约三天同家,现已两天,我好生挂 念,故而悲哀。”老板一听,心中一震,想道:“我道莽夫之人,却原来是个忠 诚孝子,妙妙妙!”当即叫随从装好两满箩金黄色的谷子,谷子中放了许多 银元,足有五百余斤,叫他马上动身,去看望老母。方茂林叩谢后马上起身,一路不停赶路,连放都没放一下。挑到余姚南庙,这里正好赶庙会,戏  台上正在演戏。方茂林正来兴致,忙停下脚步,挑着两大箩东西观赏戏文。他那么大的力气让众多人好生惊异。那老板等方茂林一走,方后悔银元放 的太多,真是懊悔莫及,急忙同儿子随之追来。一路上不见人影,便来到南庙。当时方茂林正兴致勃勃地看戏,猛想起了母亲之事,就赶紧动身赶路 坛,同桌而坐。族长言道:“茂林,今日幸得有你,不然我们的柱子是没办法   竖了。”方茂林道:“太公言之差矣,那庙宇是我龚方两姓的宗庙,我一点小   小的忙,何足挂齿。”族长与方茂林相互客气了一番,方才收席。  有一年,大明皇帝要选武才,下旨在全国范围内选出武力出众的人士 去京城会试,消息传到石潭,村中龚方两大族长为了光宗耀祖,就命方茂林去参加会试。那方茂林在族长和众百姓的推举下,就和府老爷一同上京应试。应试前,明州府台找来方茂林说:“万岁召你觐见应试时,你三步一  跪四步一拜步入金殿,切要牢记在心。”方茂林谨记,听到万岁召见,他就  跪在厚三十公分长九十公分的红色玉石上。他轻哼一声就上前移动一步, 直至万岁阶下。这一跪不要紧,哼声出毛病,只见跪过的玉石全部破碎。万  岁和百官一见,都惊愕万分,万岁声声称妙。但当时有一位奸臣奏道:“臣  启奏万岁,此人力大如神,将金殿玉石破碎,已有犯君之罪。如此人录用, 可有谋反之险。依臣之见,将他推出午门斩首便是。”那明州府台急得直冒  冷汗,因白己官小,不敢声张。在没有主张之中,突然有一个姓李的大臣奏 道:“臣启奏万岁,此人虽已有损玉石之罪,因是草民,不懂皇规法律,照臣   之见,不如监禁三年,放萁归家。一可平皇规之律,二可同家团聚,请万岁 定夺。”那皇上一听,觉得正合他意,就命李卿按事办定。  那李卿即叫明州府台照事办妥,并招来方茂林道:“方茂林,你可知道  我是谁?我乃户部侍郎余姚陆埠人李某。希你听从宁波府尹的话,好好服刑。三年后可安心同家与家人团聚。你心中记住,有道是伴君如伴虎,切莫  叫你子孙再做官!”后对府尹讲:“府台大人,望您高抬贵手,好好照应方茂林。”府尹道:“多亏大人搭救,下官是万分感激,同去后定会好生待他。”说  罢,就启程回宁波了。 方茂林由于受如此折磨,在牢中又是吃不饱、穿不暖,悔悔恼恼,染了  一身重病。不到两年刑期,府台就提早把他放网。到家后,方知妻儿为他怀  恨而死,他的孙子方阿友和他的妻子一同接爷爷进屋。由于过度的折磨和疾病,方茂林死在床上。但他的孙子方阿友、重孙方成苗(于1978年病亡)  及方成苗的儿子方飞龙还不忘老太爷的事迹。石潭村广大民众还念念不  忘传颂这个忠诚孝母、力大千斤的方茂林的故事。

龚辉与和尚田的故事

     明朝年间,石潭村有一个妇女,因丈夫早年亡故,遗下一子,姓龚名   辉。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勤劳的龚门寡妇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到九岁,托  人带去到鄞县杖锡寺院念书。因龚辉家境贫寒,又是余姚人,三百多个学  生都看不起他。到了学业快要完成的那一天,学馆里给每个学生分吃汤 网,三百多个学子中,其他人吃的都是甜的,只有龚辉吃到的是咸汤网,成得不可入口。龚辉哪里吃得下,便告知了先生。先生一尝,果然如此,就向主持和尚讲明了此事。这个和尚不但不知错,反而说龚辉是余姚人,如果有出山之日,他也没有办法来管我鄞县地界。先生听了此话,顿时把头摇得像只拨浪鼓。心想:既是出家人,为何还这样顾及红尘恩怨,可算是作孽 啊。此事后来被龚辉知道了,激起他小小年纪的无名怒火。他暗暗下了决心:我若有出头之日,就是到了卅二夜,也要管他三天三夜。在杖锡结业后,由于龚辉白幼聪慧,再加上勤学苦练,得到了先生昀   器重。经先生介绍,龚辉在宁波中山书院念书,但因家道贫寒,许多贵族子 的小龚辉。有一次,宁波的贵族学子都咒骂他是只里山鸡,先生也十分同  情他的遭遇,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他白己也是被人雇用的,只能好言劝龚辉气量大一点,当他们是无稽之谈罢了。只要把书念好,何愁没有  出头之日。龚辉听了先生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从不与他们计较。可是龚辉越不计较,那些人越是认为他好欺侮,时常变本加厉地欺侮他。龚辉心里非常气愤。一天,龚辉心想:我本人受欺无所大事,但侮我余 姚山里人真是可恼之极。龚辉人小志坚,人穷志不穷,特在校门外写了一 首诗。其诗是:人人说我里山鸡,我说里山也不低。干柴百米石骨水,嫩笋茶芽石板鱼。世人去到山里游,天上人间不差异。此诗一出,顿时轰动了整个书院。先生暗白庆喜,在上课的时候大声   宣布,谁人能出下联来。全教室鸦雀无声,没有一个能对上。约半个小时, 先生最后宣布,如果没有人能应联,以后可要老老实实地向龚辉学习,再  不能狗眼看人低了。从此,众学子都服了龚辉。   龚辉得到先生的支持,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学业上更加优秀。此后,历 经乡试、会试,终于金榜题名,途人仕林。由于他精于营造丁程,官拜T部  侍郎,统管全国T业之职。有一年,朝廷要修造宫殿,授命T部全权负责宫殿建造事宜。修造宫殿当然要用最好的材料,各地名匠名材都运进皇宫。眼看就到串榀架梁的   时候了。在这天的早朝中,列位大臣都到齐后,明皇帝坐在龙椅上宣道:   “众位爱卿,有事奏上,无事退朝。”话音刚落,见殿下丁部侍郎龚辉奏道:  “臣启奏万岁,建造宫殿,万事俱备,独缺一件东西还未办到,请万岁定  夺。”皇帝一听,便问龚辉:“龚爱卿,未知所缺何物。”龚辉道:“独缺串榀的  万年梢,此梢非同其他木材,需用飞天横木。皇帝一听,名贵木材他听到  过,飞天横术倒是第一同,要龚辉说出何种名木,有何功能。龚辉奏上,臣 启万岁,飞天横木乃是神木属性,此木作为万年梢,可有万年之牢固。”皇 帝一听,龙颜大喜,说道:“如此神木,未知出于何方?”龚辉一听,借机发  挥,大声奏道:“启禀万岁,此神木出于宁波鄞县境内。为求此木,望万岁下  旨调征。”皇帝一听,白然高兴万分,忙下旨要龚辉奉旨行事。龚辉领旨,一  路浩浩荡荡来到宁波府(古代明州府)。在府台老爷的盛情款待下,传来鄞 县知县,要他和钦差征调鄞县境内的飞天横木。知县怎敢怠慢,便问钦差: “此木iL于何地?”龚辉道:“此木出于贵县杖锡寺院内。”知县一听此木出  于白己县辖之内,心中大喜,白觉得这是尽忠朝廷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便陪同龚辉开锣鸣炮地朝杖锡寺进发了。 钦差要到杖锡寺,早有飞马报知寺中和尚。寺中大小三百名僧人个个  列队相迎。进寺后,龚辉端坐上方,住持大师陪坐一旁。龚辉看到住持和尚正是当年的主管学馆的那个和尚,心里正是好笑。那和尚跪在地上见过钦   差,一看非常面熟,心里一时想不起来。和尚问钦差大人到此有何贵干。龚辉见问,就起身扬言道:“本官奉万岁之命,特来采办修造宫殿的飞天横   木。”住持和尚一听,顿时心中明白,这个熟面之人就是当隼学馆读书的余姚人龚辉。看来来者不善。但作为一寺住持,必须以保全寺院为重,于是率 领众僧,要求龚辉念在曾在学馆中念书的情分上给予方便。可龚辉奉旨行 事,岂敢有抗旨之意,他决定要拆大雄殿,大声道:“本钦差限你三日之内腾   出大雄殿,三日之后本钦差奉旨拆殿。”说罢便率众兵丁离开杖锡同家探母 去。 老和尚见龚辉率大队人马进发石潭,便领众僧三百多紧跟在后。待到石潭龚府,跪在府旁的一丘大田上。龚辉的母亲见此情景,问龚辉这是何   故。龚辉劝娘不要管此事,他白己会调定好的。三天三夜后,那三百多僧人 还是长跪在那块田里。其娘道:“儿子,这批僧人为何三天三夜不吃不睡跪 在田中不起?”龚辉道:“儿子是奉旨拆大雄殿,难道你要我违抗圣意不   成?”做娘的听听,也有道理,便对儿子道:“你奉旨行事也是不得已而为 之,但对僧人还是要以善为本,让师父们同去吧。”龚辉是个有道孝子,经 娘一番劝导,就免去了僧人的长跪之罚。 后来,龚辉请石潭村百姓从山上砍来飞天横木(即青柴树),择黄道吉 日,鸣鼓喝道,进发京城去了。那和尚罚跪的一丘田,从明朝至今就叫和尚 田了。

偷老穷的故事

   这是一真实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名叫“良心”的本地人,他一生偷,最  后跳河白杀,成为村中大人教育小人的反面教材。他第一次偷是掘人家的 穿好衣服,憋气冲到山主家,就拿起锄头要敲山主的老酒缸,山主忙说,不 要砸缸,要敲就敲我就是,他就敲山主了。后来他偷东西的胆子越来越大   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不听父亲的教诲,就这样下去,横行霸   道。后来他父亲活不下去了,将家产卖光,整天悠悠荡荡,过了几个月就死了。好心的乡亲把他双亲尸骨埋葬好。而他呢仍是这样,先偷山上的,后来  偷人家家中的,他缺什么就去别人的家中偷什么。如此年复一年,村民们都怀恨在心,但没有办法。旧社会有一句老话:“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 钱莫进来”,村民们只得忍恨在心,因为旧社会山区人们多数是穷的,哪有   钱去告状呢?所以只得忍耐。 但是做人总要老的,这个。良心”后来偷不动了,吃无吃,穿无穿,他只 得走投无路跑到余姚江桥头,跳下去了。他的尸骨被大鱼吃了,就这样下场。  所以阿拉奉劝朋友们,做人总要向好的看齐,千万不要做坏人,做坏 事,每个人无论办什么事,没有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有困难的,但困   难和曲折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学做好人,是人人敬佩的。像“良心”这 种人,他名叫“良心”,其实没有良心,这种人他白己断种绝代,而且遗臭万 年

笔架山的传说

       从前,有一对师兄弟,一个姓曹,一个姓张,上京赶考,同时中了进士。皇上便派姓张的治理上虞,姓曹的治理余姚。师兄师弟双双赴任,路  上互相勉励。   姓曹的到任后,调查民情,了解民意,兴修水利,治理冤案,不到几年,盗贼不兴,六畜兴旺,余姚百姓赞不绝口,皇帝知道大加嘉奖。姓张的赴任后,主观武断,偏听偏信,勒索百姓,加重税金,上虞百姓    怨声载道,许多人家争相把女儿嫁到余姚地界,把儿子送给余姚人作养  子。几年间,上虞人口稀落,姓张的知道后非常恼怒,但绞尽脑汁还想不 出对策。他的一个幕僚,叫绍兴师爷的见上司六神无主,便在他的身边如 此如此一讲,上司顿时愁云消散。   第二天,上虞民丁百千人开山放炮,填河挖坑,把一条长达十余里的路做到了余姚地界。过了不久,余姚一地经常少牛、少猪、少鸡,好端端的    庄稼也无缘无故地遭到践踏,盗贼开始作乱。百姓把这一情况报告了姓    曹的县官,知县急忙派人探听,得知这些都足上虞的张知县暗中指使的,  非常气恼,心想,你没有师弟之义,我哪有师兄之礼,又知做路一事是绍 兴师爷出的点子,就叫人暗中备了许多金银送给师爷,师爷是个见利忘    义之人,就跟人来到余姚。师爷一进衙门,两班衙役如饿狼扑虎,抓住师  爷,师爷一见情形不对,急忙跪地求饶,高喊:“老爷救命,小人知罪。”“你既知罪,快快招供!”  “老爷,小人会看风水,知你们余姚地盘像一端方砚,上虞地盘像一 支毛笔,这几年在老爷的治理下,余姚日趋兴旺,上虞却一天比一天衰   弱,小的说,做一条上虞到余姚的路,好似把笔尖伸到了方砚上,沾到了 墨水,这样上虞也能富起来,我们的老爷就照小人的话去办了。”“大胆刁    民,敢乱言惑官,你知罪么?”“知罪。”“那么,今天你若能把他的笔尖收同去,就饶你不死。” “是,老爷,你的衙门跟前有一对石狮子,狮子下面有两块大石,这是   两块活石,全靠狮子镇住,把这两块石头连接起来,放在上虞和余姚交界处,会长出一座山来,便能架住他伸过来的笔尖。” 曹知县按师爷说的那么去做,不出几日,一座山突出,出现在马   渚——余姚上虞的交界处。这便是笔架山。 

滑伯r从师的传说

      话说姚西名医滑伯r在青山滑家桥开了爿诊所后,其舅舅经常到他 诊所来嬉(这一带人把作客称为嬉)。一次,其舅舅来到滑伯r的诊所,滑   伯r对舅舅说:“舅舅,侬年纪大了,若想吃什么的话就买点吃吃,若想到    哪里去嬉,就到哪里去嬉嬉,钱我来出好了。”其舅舅第一次听到此话时,   以为外甥对他的孝顺,心里十分开心也没当一同事。可是,后来每次去,    外甥总是劝他买点吃或到外面去玩,因此,他想:外甥如此劝他,肯定有外甥的道理,我何不趁此机会到外面去玩上一年半载,也不枉为名医之  舅。想毕,他就对滑伯r说:“好啊!我想去上海、杭州等地方玩,就是差点 盘缠。”滑伯r见舅舅介讲,便乐呵呵地对舅舅说:“早该想通点。”他从抽  屉里拿出二卷红布包扎的银洋钿,另加银票一张交给舅舅,说:“舅舅,本该做外甥的陪你一起到外头去嬉的,但因我行业在身,一旦iLH门,定会耽    误求医的病人,请原谅我不能陪网。” 滑伯r的舅舅拿了银钱后,就开始进行旅游生活。他来到杭州卖鱼 桥边,看到附近有一个大力士,在表演杂技,就走上前去观看表演。这大力士看到了滑伯r的舅舅,当即把其请进圈内,问道:“老先生是何方人   士?你知道自己已患有疾病吗?”舅舅见大力士如此一说,就立即想起:怪   不得自己外甥经常要我出门游玩,原来是晓得我有病了。对此,滑伯r舅 舅没有考虑很多,只问了一声:“那该如何医治?”那大力士说:“医倒也用 不着怎么医,你只要做三年的梨头生意,每天要吃梨头、睡到梨头上就可以了。”滑伯r的舅舅又问:“那以后在什么地方能找到你?”大力士说:    “每年的五月和九月就在这里卖艺,你可以再到这里来找我。”滑伯r的舅舅从此就做起梨头生意,这一做不知不觉已过了三年。他告别了大力 士同到余姚,第二天又到了滑伯r的诊所。滑伯r见舅舅同来,看了看舅 舅的气色道:“舅舅,你现在不要紧了,不知舅舅是如何看(医)好的。”舅 舅对伯r说:“你一直叫我想吃买点吃吃,想嬉到外面去嬉嬉,那大力士    又要我做三年梨头生意,现在你又说我现在已勿在乎(不要紧)了,我到底怎么了?”滑伯r见舅舅这样一问,答道:“不瞒舅舅,你当时若不医治, 你是要生发背(疽)了,但我没这技术给你医,所以叫你买点吃吃,或到外    面游玩游玩。”舅舅听外甥这样一说,才恍然大悟,忙道:“我的病是杭州   卖鱼桥一个大力士看了后,叫我做了三年梨头生意。”还说:“他在每年的   五月、九月一直在那里设摊卖艺,叫我有事在这两个月中去找他。”滑伯r听舅舅这样一说,道:“我要拜他为师。”说完又关照老婆在他外出期间,除右边最高的一只抽斗内的一瓶药不能卖以外,其他的可以依病配 药。当即起身往杭州卖鱼桥进发。等他拜师期满同家,其诊所内的所有药物已被老婆卖光,连那药柜右上角抽斗内的那瓶也被卖了。此时,滑伯r有点慌了,忙问妻子,“这药是啥辰光卖iLH的?”老婆答道:“是前天卖掉  的。”“闯大祸了,闯大祸了。”就在这时,只见村前大路来了一班人朝诊所 走来,更使滑伯r着了慌:“糟了,糟了,你犯了人命。”原来,其老婆在前  天刚卖掉的那瓶药是砒霜,所以,伯r对此十分慌乱。说话间,那群人已 到了诊所门口,伯r只好硬着头皮出来应付。谁知,那群人到了门口吹打起来,并揭开两人拾着的一块锦匾,上书“姚西神医”四字,来人向滑伯r    恭手致谢,道:“我家祖母经多家医院治疗都无起色,而服了神医之药立即见好,真是太感谢了。”滑伯r见对方如此一说,真是心中一块大石头 落到地上,待人一走,立即写了四句顺口溜张贴四方,顺口溜说:“我有十   年运,砒霜当药医,如果谁有病,赶快前来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