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假我,一个不应该被湮没的宁乡诗人(附传略)

 泮溪别馆 2022-04-11
图片

图片

黄假我,

一个不应该被湮没的宁乡诗人

图片

诗人简介

黄假我(1916-1985),原名黄政良,宁乡金洲夏家洲人。1936年20岁,入南岳游击训练班(国共联合举办),立志从戎。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后,考入湖南大学。1943年在辰溪卒业于湖南大学政法系。1945年赴重庆任《扫荡报》副主笔。此前,曾与柳亚子先生就南明史实、《兰亭集序》真伪问题进行过研讨。在重庆得拜谒亚子先生,并有诗作唱和。1946年春,东下南京,任《和平日报》副主笔(编)。得识白石老人(齐璜),老人曾刻赠图章、赠送国画《虾》等。不久北上沈阳,任《中苏日报》副主笔。幸见马占山将军。1947年回南京,至杭州渴丰子恺先生,先生慨然为其《忆江南及江北四十五首》插图。于1947年冬回宁乡故居。1948年春至湖南大学工作。1949年上半年回老家。下半年在家乡办补习班。

1950年上半年赴长沙学会计,后又任职于大麓中学、明宪女子中学(今15中学)。在明宪执铎31个春秋。蛰伏讲席,有诗名,而道路坎坷。于仙逝前一年整理诗稿,托人赴南京图书馆寻找旧报,抄录见报之诗作,计800首左右。

黄假我在湖南大学攻读期间,任3个刊物的主编,有《心影集》付梓,现已不存。其诗曾得到宗子威、刘豢龙、刘腴深等著名教授激赏和指点。

图片

戊寅长沙寓楼晚眺①

久客情怀易觉秋,时时惊雁②过城头。

黄花满地愁无主,明月随人欲上楼。

又见西风凋玉树③,遥闻鼙鼓怅卢沟。

湘涛拍岸悲歌起,剑气生寒逼斗牛。

①此诗作于1938年,正值长沙保卫战期间,“文夕大火”之前。寓楼,供客寄居的楼房。清·缪艮《泛湖偶记》:“过堤上寓楼,纱窗半啟,则丽人在焉。”

②惊雁,犹言惊弓之鸟。这里形容战乱中人民的恐惧心情。宋·陆游《书斋壁》诗:“自笑为农行没世,尚如惊雁落空弦。”

③庾文康(庾亮)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后常以“玉树凋”用来悼亡,作者用来悼念死难的将士及平民。


图片

喜闻国军收复宁乡①

家园十五月②,陷落可胜哀。

传报王师至,惊疑泪眼开。

鲈莼③思骨肉,风雨梦楼台。

归去无舟楫④,渝城酒一杯。

①此诗作于1945年,时作者居于重庆,任《扫荡报》副主笔。

②1944年5月,第四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为了保障进攻长沙主力侧翼的安全,下令先攻下长沙两侧的宁乡和浏阳后,再进攻长沙,因此保卫宁乡就成了保卫长沙的前哨战。宁乡军民在蔡亚锷等爱国将领的带领下英勇抗击来犯之敌。7月27日,日军两千多人再次进犯县城。历经三大战役后,当时的莲花、狮顾、麟峰、高露、石潭、芳储、龙从、仙凤、粟溪9个乡及城厢镇遭沦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宁乡光复。9月4日上午,时任宁乡县长陈敦和与县警察局长沈诚在银花桥对日军代表荒本贞夫、中谷金三进行训话。11日,最后一批日军被驱逐出境。从1944年7月宁乡陷落至1945年日军全部撤出,历时15个月,故称“家园十五月”。

③鲈莼,鲈鱼与莼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因辞官归。后因以“鲈莼”为思乡之典。

④舟楫,泛指船只。《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国东有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檝之用。”唐·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图片

游采石登太白楼①

秋闲采石渚,翠拥谪仙祠。

到此不能去,称狂更有谁。

忘携一斗酒,来换百篇诗②。

小谢③青山在,相看动远思。

①采石矶,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为游览胜地。唐·白居易《李白墓》:“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②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

③指南朝谢朓。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图片

六十自述(代自传)
黄假我

天何以生我,我何以为人?大地干戈日,降予以丙辰。袁盗既已摧,战祸踵频仍。幼病怜孱弱,八岁始发蒙。宗祠事呫毕①,恬嬉乐乡村。五卅继六一,国耻如雷轰。唤醒沉酣梦,农协怒涛汹。童心受激荡,始恨帝官封。十二就塾读,四书与五经。十六赴县城,舍旧登新程。因之旅星沙,科学拟专攻。十七学生会,弄墨露芒锋。十九入高中,二十强习戎。卢沟罹事变,忾敌训乡民。廿二冒轰炸,岳麓投考门。文夕大火后,负笈五溪滨。大学习政法,美欧何所从?公然跻论坛,宁遑计拙工。今日编一刊,明日撰一文。满足发表欲,抑抒救国忱。吁嗟增感叹,余事以诗名。多承师奖掖,鸦背诵驮云②。面诱宗子威,稿删刘豢龙。前有杨遇夫,后有刘腴深。谓可与言诗,诲我殊殷勤,廿七成学士,长啸向西行。巴渝障云雾,硝烟溽暑蒸。既从胡春藻,懿行受陶熏。随后入报社,沆瀣失初衷。抗倭既云胜,忧心竟如焚。得挹柳亚子,论史辩南明。慨叹明社屋,国事同丝棼。权奸狗夺骨,膻秽争附蝇。我随人俯仰,亦上江安轮。爽秋揽三峡,江汉下金陵。忝为无冕王,国是足多闻。美蒋肆残虐,豕突逐狼奔。内战益孔亟,歌舞兴偏浓。嘉宴常应邀,面莞心忡忡。齐璜老画师,溥儒旧王孙。犹复与盘桓,飘然思不群。玄武湖波涌,自酌寿三旬。不恋谢公墩,友朋招以弓。机飞过燕市,车驰出关东。莽莽风烟阔,辽沈雪经冬。寄迹中苏报,长作寥天吟。巧遇马占山,白发老将军。语声震屋瓦,慷慨八指伸③。冱寒凝热血,远近炮声隆。震撼编辑楼,停笔愕莫名。不信耀湘廖,不信天武龙④。买得客机票,御风行匆匆。忍看载饿殍,尸骸沟壑充。冥冥鸿飞翔,留爪于北平。蓟北不可留,一车走天津。横渡黑水洋,破浪冲巨鲸。艤舟黄歇浦,杭访子恺丰。诗画同声气,新交若旧朋。清话倚葛岭,相携吊岳坟。依依一回首,西子如有情。国共正交恶,风鹤唳八公。惶惶过秦准,冷酒暗红灯。书法夙所慕,揖谒于髯翁。深巷有卢前,谈诗旧侣寻。邂逅伍云僧,买棹趋洞庭。省垣逢老父,侍杖返沩宁。妇妹扶老母,更牵小儿迎。大父大母出,高堂笑语盈。戚邻集问讯,相对情倍亲。五载一还家,惝恍若梦中。庭前双柏树,依旧向人青。河干宅四围,弹迹炮有坑。乱离增凄苦,重聚气如春。恋恋此故园,松菊杂蒿蓬。为医心创伤,闲居养天真。忧患感中年,卅二倏忽临。秋复入省垣,人事何纷纭。冠盖迎☐路,讲授列☐宫。岂期诞幼子,妇病莫能兴。惆怅归旧庐,便医以处贫。兼课近邻童,权以事笔耕。程潜倡起义,赤帜劲如林。群魔肃敛迹,污浊渐澄清。三湘光复旦,六亿庆恢宏。卅三年一瞬,噩梦醒朦胧。往昔如粪蛆,钻粪为粪营。今乃若芙蕖,出水畅清新。从此识真理,主义服马恩。一枝栖长沙,教学矢终身。无何赋悼亡,三载抱孤衾。友劝继鸾胶,傅氏曰应云。霜晨兼雨夕,互慰情尤钟。几经蹉跌后,怜恕雅不嗔。饥渴赖以解,室家赖以存。不尤我困顿,不怒我沉沦。四十复五十,无闻有哀矜。婉言促上进,愈苦愈支撑。予志得不坠,坚信变则通。为报党国恩,愿作小园丁。乾惕勤执业,培沃育幼松。青松茁壮长,喜看郁葱茏。文化大革命,雷霆挟万钧。电掣风驰过,雨收炫彩虹。重新登讲席,觍觍对诸生。陈言求务去,马列求植根。社会主义好,万类欣向荣。讵乃至今年,灾难苦重重。大星相继陨,万民皆骇惊。地震毁唐山,余波延津京。邦国正殄瘁,四人帮逞凶。一举歼灭之,定乱如有神。魑魅顿辟易,狼虎远逡巡。剥极便当复,前途阴转晴。人心之所向,威力自无究。祸兮福所倚,哀乐宁可分。此生竟何似?如好饮醪醇。醒矣又复醉,醉矣又复醒。醒时或昭昭,醉时特昏昏。我今居下寿,额手迎东风。老妻率儿孙,为我举一尊。更有戚故旧,笑祝颂语温。旅途诚修阻,人生实苦辛。来日能几何,但愿红旗红。一马已当先,万马齐奔腾。我老当益壮,我衰当益雄。攀登昆仑顶,高欲与天盟。一掬梅花雪,开颜洗倦容。(1976年作)

①呫毕,读小学。

②原注:予过芙蓉关,有“鸦背驮云自在闲”之句,为当时诗友所传诵。

③原注:在沈阳访问马占山,听其慨谈当年抗日奋战事,时出八指作手势。以其右手曾中敌弹失去二指。

④原注:当时湘人在东北者有廖耀湘、龙天武等颇示意于予不必离沈。


图片

黄公政良(假我)传略
黄政海

公系载福公子,鸿章公长孙。生于丙辰(1916)。于夏家洲茅屋洲前进茅屋堕盆。九岁时,秋葵公为之发蒙。后转入双江口某业师家馆就读,塾址在慈善堂。不久又入街背后彭梓衡七公门馆,授《饮冰室文集》、《诗经》、《古唐诗合璧》、《古文释义》等。帖临黄自元后习汉碑。八分字远近闻名。不久入某小学,转长沙晴家巷大麓中学。刘世善、黄曾甫、周仁济、万迁、梁世佶诸人与之先后同窗。作文比赛,初中组第一名(刘世善高中组第一名)。

1939年考入湖南大学政法系(后载入《宁乡县志》)。校长胡庶华特赏其才,以为“政良”之名太俗,为之改名为“假我”,取李太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大块假我以文章”之意。公古诗文根柢雄厚,在大学期间任三个文学杂志之主笔,不仅同系同学熟识公,外系同学亦然。名师有杨树达(遇夫)、李肖聃、刘腴深、罗庶丹等人。遇夫先生特爱其诗才,见之则问:“假我,有诗否?”公《过芙蓉关》:“鸦背驼云自在闲”,深得先生奖掖。先后同学有卢宾峰、黄曾甫、易祖洛、陈起风、刘元吉诸人,皆名噪三湘之辈。湖大四载,公才气大发,风华卓荦。该校有岳麓诗社,公为社员。岳社为南社之流亚,非出类拔萃者不能加入。

公乡居时,吾得以四岁发蒙。1940年得长子人伯,公欣喜异常,自书联云:“十年磨剑心悬国,四世同堂夜课儿。”后送予入福山小学读书。吾五岁习柳公权,公临汉碑。溽暑蒸人,兄弟习字于倒堂,家购得一坨毛边纸,可尽兴挥毫。同学者有利哥(政刚)。后利哥十三岁与易家坝易谷求出门谋生,只有我在良哥前读书、操字,五岁即写日记。

抗战中,湖大迁入辰溪,公离家远行。常手示吾,多所鼓励。公1943毕业于湖大。不久至衡山、庐山受训,参加抗战。于庐山听过蒋介石先生讲演。随后至重庆任《扫荡报》之副主笔,约三十岁。时与政界上层人物周旋,与于右任先生过从甚密,于公有墨宝相赠。吾1951年在青山祠1号,公出示房主亦同事皮作尧先生,客叹为观止,曰,真腕若游龙也!在重庆时,与柳亚子先生以诗酬唱。

抗战胜利后,公回南京,不久即出任沈阳《中苏日报》经理。得拜见抗日名将马占山将军,公有赠诗。1947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沈阳有廖耀湘者,国民党军中重将,公有回湘意,以之示廖,廖劝公留下。公执意南归,以辞婉谢。以记者名片购得机票,飞抵北平。有信寄我,我明道语文教师程石痕先生见之,倍加赞誉。公于北京得见国画大师齐白石,白石老人为之刻图章,并以得意之作《虾》赠公。转道沪宁,又于杭州谒见丰子恺先生,合影于西子湖岳武墓。丰先生又为公之《忆江南兼及江北四十五首》插图。此文化瑰宝,文化革命时不知落入谁手,踪影全无。凡此数事,足可光我“协合堂”门庭,为宁乡县中所无,全国士林亦绝无仅有。

1947年回长沙,湖南《中央日报》消息云:“假我公回长,瑞雪纷扬扬。”傍晚,公突然与伯父同归家,合家欣喜莫名。以东北大皮帽、皮大衣奉送祖父鸿章公,公以为长孙衣锦荣归,空前欣喜。后入湖大“县委会”,拟出任宁乡县县长。陈起凤已出任资兴县县长。公拟以政霞公出任县财政局长,后不果。解放军三大战役胜利,湘省人心浮动,和平解放之呼声日高。公决计回乡谋一生活。1949年下半年于箭楼冲黄桂娭家租一小楼房办补习班,开语文(教《左传》、古诗等)、数学(贤姐教平几)、政治(《新民主主义论》)。学俸每人一担米。学生有何国斌、黄恩兆、黄益三、黄凤西、黄再芸、再云弟、黄元龄、彭正成、彭禹成等人。我是当然的成员,于后竹山有合影。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公复在长沙会计班学习,拟改行做经济工作。后由友人怂恿,入明宪女中重操旧业。1951年至湘南参加土改。1954年下半年与傅应云再婚。伯母住长沙,仍住青山祠一号皮作尧房。其时生活困难,伯母下乡。长子人伯就读于长郡中学。公生性胆小,后嫂脾气个性亦有之,人伯在校生活艰难,冬无完被,足使旁观者寒心。

1957年“反右”,公因作《觳觫吟》,又给黄兴子黄一鸥草拟参加省政协会发言稿,被究责任,错划下乡“劳动”。公以手拂粪水浇田,农民亦感愕然。后又调回修粤汉路复线,公得肝炎,浮肿异常,生命垂危。后嫂傅应云千方百计予公增加营养,邻居亦多有良心者,省口相助,公得大难全命,乃不幸中之大幸也。

1962年摘帽归队之后,多领学生下乡劳动,管农具等。文化大革命中,工宣队较实事求是,清队后期定为“人民内部矛盾”,准予教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政策得以落实,公参加民革市委之书画组活动,与史穆、周世昇诸人切磋书艺。

1976年公六十大寿,吾作《翠篁赞》作为祝寿之礼。公多所肯定。1985年七秩大寿,公信示作一寿联一寿诗,并云:不要绢裱,以不能长久保存,只用宜纸书好即可。联与诗均事先寄公,径公赐郢斫。吾尊示,而待联与诗寄回长沙,竟成挽联挽诗。公肾功能衰竭,全身疼痛,足行不便,医生告之“痛风”。觅得香港药物,需事先检查身体,视情况服用,必遵医嘱。公病愈心切,未按规定服用,致使全身浮肿,满肤奇痒,住中医二院,后加患脑溢血。于1985年12月25日凌晨,护士闻大叫一声,与世长辞。所事先准备的寿宴,竟成丧席。于十五中宿舍区停灵三日,湘省名流、省政协、湖大领导,前来悼唁,高水平挽联、祭帐,组成哀云朵朵。丧仪由长媳刘凤秋主持。骨灰盒葬蛇形山田炕上。

公有诗千首,逝世前一年已整理重抄。曾信示我在东北找门路出版,未果。其中一部分为内侄傅达泉至南京图书馆找旧《中央日报》抄来,实属珍贵。吾于1988年伊始,在《嘤鸣》刊登110首。出版事日后定促其实现,以告慰公在天之灵。

愚弟政海敬撰  

1991年10月31日

黄实然、杨宗义综合整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