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州古牌坊里的龙岩人

 刀光剑影wjg 2022-04-11

Image图为漳州市区里的老牌坊

□ 陈健 文/图

 牌坊,乃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古代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象征崇高的荣誉,反映了一个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古代社会发展的遗存。

 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漳州府志》卷之五《坊表》,记载有名称、地址的牌坊达400多座。循《漳州府志》,发现不少龙岩人士名列其中——

 “五星聚奎坊”,在旧府路,为尚书朱天球、林士章、戴燿,侍郎卢维祯、石应岳立。

 五星聚奎,又称五星连珠,是一种自然天象。人们仰望天空若见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五星排列为近乎直线即是“五星聚”。民间以为,五星聚于“奎宿”(二十八星宿之一,奎宿主文运)是文章极盛、文运极兴的大祥之兆。明万历年间(1573-1620),漳州籍工部尚书朱天球、礼部尚书林士章、兵部尚书戴燿,户部左侍郎(赠户部尚书)卢维祯、户部右侍郎(赠户部尚书)石应岳同朝为官,称为“五星聚奎”。

 “六进士坊”,为隆庆辛未榜赵范、唐尧鈗、郑时章、林鹏飞、吴琯、石应岳立。

 “五星聚奎坊”和“六进士坊”旌表的石应岳,龙岩人,其于明隆庆五年辛未(1571)举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进礼科都给事中,后擢长南太仆,曾任应天府尹、顺天府尹,兵部侍郎、户部侍郎,去世后赠户部尚书。他心志洁白无瑕,品格高尚典雅,性格坚强坚毅,作风清纯朴素。于户部任职,倡导节俭,连上三疏批评皇帝挥霍;任应天府尹,与海瑞配合,不畏权贵严惩贪官污吏,让“墨吏望风解绶”,民有“总宪(指海瑞)清如水,京兆(指应岳)白如霜”之谣。后以母老乞归龙岩时,“奉身俭约,历官中外数十年,贫如初”。

 “三世柱史坊”,在北桥,为王以通、王尚贤、王命璿立。

 柱史,柱下史的省称,周秦时期的官名,后指御史,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三王”皆是龙岩人,且是一家祖孙三代。王以通,明万历八年(1580)进士,曾任南城知县、南御史、瑞州知府、韶州知府、湖广提刑按察史、贵州道监察御史、二品御史。其以善政闻名,在瑞州任职时,适逢灾荒,他开仓赈灾,恳请朝廷免除粮赋五万余石;任提刑按察史、监察御史期间,执法不阿,两袖清风,“人皆惮其风轨”;居乡温厚,治家不侈。王尚贤,王以通的亲侄,万历十九年(1591)中举人,曾任新宁知县,以子王命璿贵赠刑部右侍郎,其积德好义,为官多有惠政。王命璿,王尚贤之子,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曾任新会知县、陕西道御史、直隶钦差大臣、广东巡按、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告老返乡时帝下诏为尚书,正二品衔。王命璿忠诚耿直,敢于直谏,关心百姓。巡按广东,请改澳门参将,以增防守,值岁饥禁闭籴;天启年间,任大理寺卿,反对奸臣魏忠贤专断,险遭不测;清军入闽时,虽已告老返乡,仍坚持反清,变卖家资,遗长孙王思沂赴粤抗清。

 “父子侍御坊”,在东坂后街,为封御史蔡谟、御史蔡梦说立。

 侍御,古时指侍奉君王的人,唐朝对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的称谓,后指执掌监察的官员。

 “清风高节坊”,为蔡梦说立。

 蔡谟与蔡梦说为一对父子,龙岩人。蔡谟,岁贡生,曾任知县,以子蔡梦说晋阶湖广道监察御史。蔡梦说,万历二年(1574)进士,曾任中书舍人,湖广道监察御史、陕西道监察御史、应天巡按、广东巡按、浙江副史、海南道副史兼学政、广东南韶道参政。他品格纯洁,节操高尚,为天子狩猎,最终名震天下。高中进士时,权倾一时的张居正大权在握,对蔡梦说未有恩惠,但当张居正被捕、长子赐死、次子被充军,生活极其困顿时,蔡梦说仗义执言连上二疏,请求皇帝宽宥,这种不趋炎附势、刚正不阿的气节让人钦佩;他为官正气浩然,深受百姓爱戴,被立生祠,树碑立传,被赞誉为“洁以律身,严以绳吏,慈以近民”。

 “万石坊”,为宋郡守周纯、林磐、王聘、曾旼、林元立。

 万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汉朝时“三公”的别称,后泛指官职高的人;郡守即郡的行政长官,宋以后改郡为府,郡守即知府。

 周纯,龙岩人,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曾任建安等三县县令、御史台簿、提举江西常平,后任京西运判、淮南提刑、户部员外郎、应天知府,以朝散大夫直秘阁致仕。他为官多善政,善治财赋,苏辙荐其出任提举江西常平,适逢荒年,留上供米巨数以济灾民,救活甚众。

 “理学名臣坊”,为陈真晟、周英立。

 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又称道学。陈真晟,字剩夫,明朝学者、教育家,推崇程颐、朱熹理学思想,著有《陈剩夫集》四卷传于世,晚年于龙岩讲学教化,影响深远。石应岳中进士后,曾上疏请求在家乡龙岩为一代名儒陈真晟设立生祠。

 “进士坊”,在西隅,为宏(弘)治己未科石腆、陈和、林文焕立。

 陈和,龙岩人,明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进士,曾任桐庐知县、南京监察御史、河南佥事、山东副史、徐杨等处兵备、湖广副史。他按治有声,平寇有功,问民疾苦;志趣高洁,清俭恭谨,自提有“平安两字天地佑,一生清白鬼神知”之句,士大夫咸称其为“真清白吏”。

 千年古县龙岩,唐大历十二年(777)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的957年间为漳州所辖。宋、明时期的龙岩,获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者众,能在府城漳州有一席之地立牌坊获旌表,定是功名显赫、成就非凡,为社会“贡献”突出、对历史影响深远之士。可见,每一座牌坊均能揭示一段尘封的历史,都有其精彩的故事。

 古牌坊,历社会动荡和变革,经几百年风雨侵蚀,受人为损毁等因素,许多或已不复存在。当今的人们,难以观赏到其精彩的文化艺术造型,品鉴它精巧的建筑技术。然,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如同是一部凝重的无声的历史建筑史书,成为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生平、德行的实物记录、真实见证。从古老的牌坊中,亦能感受到古代社会对人文精神构建的高度重视。透过这些建筑,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汲取其精神力量,融入时代潮流,化为前进的不竭动力!


来源:闽西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