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2022-04-11 | 阅:  转:  |  分享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本区段路基概况 1

2.2工程地质 1

2.3水文地质 1

2.4气象特征 2

2.5地震动参数 2

2.6交通运输情况 2

2.7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情况 2

三、路基填筑施工 3

3.1桩间土填筑 3

3.2、褥垫层填筑 4

3.3.路基本体填筑 7

3.4、基床AB组料填筑 11

3.5、过渡段填筑 17

四、质量保证措施 29

4.1、质量保证制度 30

4.2、质量保证措施 31

五、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2

5.1、安全目标 32

5.2、安全保证体系及制度 32

六、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34

6.1、环境管理目标 34

6.2、环境管理 34

6.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 35

6.4、节约用地措施 36

































路基填筑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施工图;

⑵国家和原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所采用规范、技术规程、验收标准;

⑶《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⑷《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

⑸新建铁路合肥至安庆客运专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⑹施工现场的施工调查及勘察资料;

⑺《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Q/CR9210-2015;

⑻本单位积累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2.1本区段路基概况

段路基,本段路基全长1117.18m,填筑级配碎石10523方,AB组料78541方。

区间路基地段:正线路基基床表层为0.4m厚级配碎石,基床底层为2.3m厚A、B组填料。

过渡段路基:主要分布于路基与桥梁、横向结构物交界处。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筑,基床表层以下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筑。

地基处理:CFG桩基+土工格栅+褥垫层。

2.2工程地质

本段路基岗坳相间,地势略有起伏,植被发育良好。周围多辟为荒地、农田,交通便利。沿线水系较发育,多见水塘,沟渠分布。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地层岩性。

地区地表水发育,局部有水塘分布;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水位埋深0.5~2.1m,本工点地表水及地下水均无侵蚀性。

2.4气象特征

合肥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暴雨多由4~7月的涡切变气旋和8~9月的台风形成。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82mm,最大年降水量为1459mm,最小年降水量为573mm。降雨多集中在汛期即5~9月,此时段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1.4mm;多年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20.6℃。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气温2.0℃,最热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21.3m/s。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27天,无冻土现象。

2.5地震动参数

本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2.6交通运输情况

线路经过地区沿线附近有等,加之与线路相交或并行的其它村级公路,为工程材料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2.7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资利用情况

⑴施工用水

沿线水系较为发达,天然水资源较为丰富,施工用水以临近河流附近工程就近河中取水为主,临近城区可考虑采用城市自来水。

⑵施工用电

沿线电力资源比较充沛,城乡电网建设改造已完成,基本上做到村村通电,每个村均有10KV电力线路相通,经向当地供电局调查,目前电力可满足本铁路施工用电需求,但施工用电时需先向地方电力部门申请。

⑶油燃料

施工所需油燃料由地方石油公司供应。

三、路基填筑施工

3.1桩间土填筑















不合格



图1桩间土填筑工艺流程

3.1.1、桩间填料采用B组料粒径60mm,满足规范要求不大于75mm。

3.1.2、桩间土填筑工艺流程见图1.

3.1.3、桩间土施工:

自卸车将填料运至现场卸料,采用挖机进行填料初平,填筑厚度按照第一层松铺21cm厚,第二层松铺23cm厚,人工配合整平后压路机再进行压实。

填筑碾压方法:第一层松铺厚度21cm,静压2遍后人工再次进行精平后弱振1遍,强振2遍静压1遍。

第一层碾压并检测合格后进行第二层施工,第二层松铺厚度23cm,静压2遍后人工进行整平,弱振1遍,强振3遍,再静压1遍,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后进入一下程序,如不合格继续碾压,直到检测合格。

桩间土压实度不小于0.92。

3.2、褥垫层填筑

3.2.1、路基地基加固采用CFG桩进行加固,桩帽以上设计60cm碎石垫层,内夹铺二层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抗拉强度不小于110KN/m。

3.2.3、褥垫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各种原材必须满足规范标准和设计要求。级配填料配比为:石粉:0~10mm:10~20mm:20~31.5mm=0.4:0.2:0.2:0.2。

3.2.3、碎石应由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轧制碎石而成,级配良好,碎石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压实系数≥0.92。路堤填高≤3.0m,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50MPa/m;路堤填高大于3m时,顶面压实质量应满足K30≥130MPa/m。检测合格并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施工上部填料。

3.2.4、碎石垫层土工格栅的设置。

本段路基垫层内铺设两层双向经编土工格栅。

垫层内土工格栅铺设时,采用0.15m碎石+5cm中粗砂+(土工格栅)+5cm中粗砂+0.1m碎石+5cm中粗砂+(土工格栅)+5cm中粗砂+0.15m碎石垫层并碾压密实。

底层碎石松铺厚度为17cm,碾压遍数为:静压6遍;下层砂垫层松铺厚度为12cm,碾压遍数为:静压2遍;中间碎石松铺厚度15cm,静压5遍;上层砂垫层松铺厚度为12cm,静压2遍;上层碎石垫层松铺为17cm,静压6遍。

3.2.5、褥垫层填筑

①垫层碎石用汽车运到现场均匀堆放,装载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采用静压方式进行压实,碾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②压路机选用18t压路机,碾压时行走速度控制在2~2.5Km/h以内,压路机碾压轮重叠轮宽的1/31/2。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密实。

质量要求与检验:在施工时,分别对下承层平整度、土工格栅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等项目进行检测。

3.2.7、碎石垫层填筑工艺流程



























表2碎石垫层填筑工艺流程

3.2.8、检验标准

表3砂、碎石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测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铺设范围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尺量 2 厚度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尺量 3 顶面标高 +50mm

-2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 测量仪器测量 4 横坡 ±0.5%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 坡度尺量 表4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测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铺设范围 不小于设计值 每工点抽样检验4点 尺量,查施工记录 2 搭接宽度 +50mm

0mm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各3处,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处 3 竖向间距 ±30mm 4 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 ±50mm 5 回折长度 ±50mm 3.3.路基基床以下(本体)填筑

3.3.1施工准备

3.3.1.1、测量工作

进行施工放样,恢复线路中间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放出征地红线桩。

3.3.1.2、填料选择

路堤本体填筑选择A、B组填料及C组填料(碎石、砾石填料)根据土石方调配方案,料源定于DK74+960~DK75+240段路基挖方。

3.3.2、压实标准设计要求

(1)基床以下路堤:见表5。

表5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压实标准

指标 压实标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压实系数K ≥0.92 ≥0.92 地基系数K30(Mpa/m) ≥110 ≥13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其中:左、右距路基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0.9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共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3.3.3、施工工艺

3.3.3.1、具体施工工艺:

路堤基床以下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所谓“三阶段”:准备、施工、整形验收;“四区段”指“填筑、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指“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形”。结合实际情况,本试验段路堤施工长度较短,不宜按“四区段”进行施工组织安排,而采用“同一层土一次性填筑、一次性摊平、一次性碾压、一次性验收”的来组织施工。施工工艺见下图:





























图6路基填筑工艺流程图

3.3.3.2施工方法

(1)填料加工

经过试验检测,确定本段路基的AB料源场地为DK74+960~DK75+240挖方段处,现场取样时请监理现场见证。

填料合格后运输至一分部集料拌和站根据配比集中加工,加工完成试验监理监测完成后根据现场需要运输至施工段。

采用挖方段以外料原填筑施工现场取样时请监理现场见证,原料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不合格料运至料场重新进行加工或更换,合格后方可重新填筑。

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填筑中,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放样宽度及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根据工艺试验总结本段路基填料松铺厚度为36cm。填土厚度控制采取两种方法:一是量出每车土的方量,根据摊铺厚度,计算每车土所能摊铺的面积,并按此面积在填筑面上用灰线划上格,在每格内卸入一车料;二是在路基坡脚附近每隔10m立上竹竿,在竹竿上用挂线标记好试验摊铺厚度的位置线,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单车卸一格双车卸一格



接下来进行路基平整,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竿标示线初步推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并将路基顶面做成两侧2~4%的横向排水坡。

(2)碾压

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激振力26t振动压路机。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从两侧向中心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二遍,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

对初压检测不合格的进行续压续检,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同前。并认真记录松铺厚度、碾压次数、K30检测值等相关数据。沉降观测点周围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打夯机夯实。直到压实指标稳定后停止碾压。



3.4、基床底层AB组料填筑

3.4.1、施工准备

3.4.1.1、材料准备

在沿线路进行调查后,本段路基填料采用DK74+960~DK75+240挖方段。填筑前对土料进行取样检验,当填料发生变化或更换位置时应重新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规定进行试验,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检验合格后作为路基填料。

3.4.1.2、地基准备

碎石垫层验收合格后,进行基床底层AB组填料填筑施工。

3.4.1.3、技术准备

测量放样中心线及边线,路基底标高,按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习技术要求及规范。向监理报检,同意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3.4.1.4、沉降观测准备

编制实施性沉降观测方案,配备测量人员、测量设备,埋设沉降观测桩。

3.4.1.5、试验准备

(1)明确试验方法,配备试验仪器和专业人员。具体为:平板载荷仪一套;灌砂筒、动态变形模量、变形模量各一套。专职试验员不少于2名,经培训合格并对路基检测工艺熟知。

(2)质量检测

质量控制采用“定人、定位”的原则进行检测,“定人”指的是同一种检测方法始终由同一试验员进行操作;“定位”指的是检测点位相对固定。

3.4.1.6、施工准备

在路基两侧设置临时排水沟,按试验方案配备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经培训符合要求后,人员方可上岗;机械设备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场作业。根据本段作业要求,施工人员和机械提前进场,配置相应的人员与机械数。

3.4.2、施工相关要求

3.4.2.1、填料要求

(1)路基基床底层填料中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60mm。

(2)填料的含水量:及时检测土的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应采取铧犁翻晒或加水等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维持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3.4.2.2、施工工艺要求

(1)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所谓“三阶段”:准备、施工、整形验收;“四区段”指“填筑、平整、碾压、检测”;“八流程”指“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形”。结合实际情况,本试验段路堤施工长度较短,不宜按“四区段”进行施工组织安排,而采用“同一层土一次性填筑、一次性摊平、一次性碾压、一次性验收”的来组织施工。

(2)不同性质的填料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压实累计总厚度不宜小于50cm,每一摊铺层填料中的粗细填料应摊铺均匀,不应有粗集料或细集料窝。较大粒径石块不应集中,应均匀的分布于填筑层中,石块间的空隙应用较小碎石、石屑等材料填充密实,并使层厚均匀、层面平整。

3.4.2.3、压实标准

(1)基床底层压实标准:见表8。

表8基床底层压实标准表

压实标准 化学改良土 砂类土及细砾土 碎石类及粗砾土 地基系数K30(Mpa/m) -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 ≥40 ≥40 压实系数K ≥0.95 ≥0.95 ≥0.95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350 - -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一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6点,其中:左、右距路基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每填高0.9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3.4.3、填筑施工流程

3.4.3.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9工艺流程图。































经过试验,确定该段路基的碎石料源场地为DK74+960~DK75+240挖方段处,现场取样时请监理现场见证。

填料合格后运输至一分部集料拌和站根据配比集中加工,加工完成试验监理监测完成后根据现场需要运输至施工段。

采用挖方段以外料原填筑施工现场取样时请监理现场见证,原料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不合格料运至料场重新进行加工或更换,合格后方可重新填筑。



















框图10填筑单层施工流程

























3.4.3.2、施工方法

(1)做好排水。按设计要求进行地质核查试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段填筑。

(2)测量放样:由测量班对现场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路基中心线、两侧坡脚线,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工程技术人员、测量人员每25m一断面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精确测量,并在边桩上标示出填高,再在桩边打入竹条,绑扎好布条用以控制填筑厚度。

(3)虚铺:填筑中,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按0.36m控制虚铺厚度进行填筑。保证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并最接近30cm。填土区段内按照网格化布料,纵向网格线间距不得大于10m。网格线间距根据运料车的车容量计算确定,可采取单车一格或双车一格卸料(参见图4)。卸土布料必须有专人指挥,确保卸料均匀,便于摊铺、平整,用以控制推土机作业厚度。



在填土前、填土平整后、碾压后测量各测点标高,以确定填筑松铺系数。

(4)路基摊铺:填料摊铺应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平整,填层面应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并应做成向两侧横向排水坡。填料在摊铺整平时,严禁产生“集料窝”现象。如出现填料大颗粒或小颗粒集中现象,应人工进行翻挖拌和,确保填料级配均匀。

(5)路基初压: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26T振动压路机。根据“由两侧向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先静压一遍,再弱振压二遍,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沉降观测点周围1m范围内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打夯机夯实。



图11碾压工艺流程图

(6)压实检测:平整完成后用26T压路机先静压1遍,弱振1遍,再强振1遍,然后每振压1遍,进行数据监测,振压4遍后,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完成后进行下步施工。每层检测压实系数K、动态变形模量Evd、地基系数K30等检测指标。

3.5、过渡段填筑

3.5.1、施工准备

3.5.1.1、技术准备

填筑路基过渡段试验段施工前,由技术主管召集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等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过渡段每个施工人员都知道每道工序的操作。

3.5.1.2、测量准备

根据图纸计算施工边线,测量路基横断面,放出施工边线桩。

3.5.1.3、材料准备

工程质量、工程原材料检验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规定进行,各项检验项目及频率见表12。

表12主要工程材料、工程质量检验项目及频率表

材料名称 试验项目 频率要求 允许偏差 适用规程 碎石 重型击实 每2000m3一次或土质变化时 +1% 按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执行

颗粒分析 易破碎碎石不超过10% 液限及塑性指数 液限不大于25%,塑性小于6 含泥量 每2000m3一次 不得含泥土及其它杂质 有机质 每2000m3一次 不超过2% 水泥 细度、胶砂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同厂、同品种、同标号、同编号、同一进场时间每200T检验一次 经过试验,确定本路基段的碎石料源场地为DK74+960~DK75+240挖方段处,现场取样时请监理现场见证。

填料合格后运输至一分部集料拌和站根据配比集中加工,加工完成试验监理监测完成后根据现场需要运输至施工段。

采用挖方段以外料原填筑施工现场取样时请监理现场见证,原料合格后方可进行填筑;不合格料运至料场重新进行加工或更换,合格后方可重新填筑。

3.5.2、填料施工相关要求

3.5.2.1施工控制

⑴层厚控制,在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

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横向结构物、相邻路堤的基底处理同时进行,H>3.0m时,H≤3.0m时,。

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抽样检验点,其中:距路基边线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检验方法:。基坑采用混凝土回填时,回填材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组。

检验方法:在浇筑地点抽样成型混凝土试件进行标准养护,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基坑采用碎石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其压实质量应。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2点。

检验方法:。

基坑回填顶面高程的允许偏差为±50mm。

检验数量:每个基坑抽样检验点。

检验方法:水准仪测量。

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粒径、级配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2000m3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m3、材质发生变化或更换石场时检测一次最大干密度,每工班抽样检验1次颗粒级配、针状和片状碎石含量、质软和易破碎的碎石含量。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

级配碎石中掺入水泥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进行有关项目的试验。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的压实质量应K30、Evd和压实系数K三项指标控制。过渡段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其中距路基两侧填筑级配碎石边线1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1点。每填高约30cm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3点,其中1点应靠近桥台或横向结构物边缘处;每填高约6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2点,其中距路基填筑级配碎石边线2m处1点,距路基中部1点。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碾压时,填料的虚铺厚度不应大于20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检验数量: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0.95

⑥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检验数量:每过渡段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3处(左、中、右各1处)。

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的规定。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不小于设计值 每过渡段抽样检验点 尺量 2 设计值 每过渡段每抽样检验点 尺量 基床表层以下级配碎石填层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的规定。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纵向填筑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 尺量 2 纵向填筑坡度 不大于设计值 每层抽样检验3点,左、中、右各1点 尺量计算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床底层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

检验数量:。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相邻路基及锥体填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间应符合要求。

检验数量:每个过渡段检验1组。

检验方法:。

过渡段两侧填土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基床表层以下填料过渡段填层

填料填筑过渡段填料的检验应符合。

填料填筑过渡段填料压实质量应。

填料应分层压实。采用大型压路机械碾压时,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单位确认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应平整无积水现象。

检验数量:抽样检验6处(左、中、右各2处)。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填料填筑过渡段填筑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

⑹过渡段路基填筑压实度标准应符合客专过渡段路基填筑压实度标准的规定。

3.5.3级配碎石的质量检测

3.5.3.1级配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表13级配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质量标准和允许偏差 检验数量及方法 1 级





石 粒径级配 颗粒级配符合下表14的规定,不均匀系数CU=D60/D15不应小于15,0.02mm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不应大于3%,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所占的质量百分率不应小于30%,不应含有黏土及其他杂质。 每工班3抽检1次颗粒级配、黏土及其他杂质含量、大于22.4mm的粗颗粒中带有破碎面的颗粒含量;现场每2000方检验1次颗粒级配。检验方法:料场取样,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2 与上部路床及下部填土之间 D15<4D85 3 每一压实层 采用同一种类填料 3.5.3.2级配碎石粒经级配

表14过渡段用碎石级配范围

级配编号 通过筛孔(mm)质量百分率(%) 50 40 30 25 20 10 5 2.5 0.5 0.075 1 100 95-100 60-90 30-65 20-50 10-30 2-10 2 100 95-100 60-90 30-65 20-50 10-30 2-10 3 100 95-100 50-80 30-65 20-50 10-30 2-10 3.5.3.3压实标准

表15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标准 级配碎石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压实系数K ≥150 ≥40 ≥0.95 3.5.4、试验施工

3.5.4.1施工方法及工艺

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场拌,自卸汽车运输到现场,机械配合人工进行摊铺整平,振动压路机配以小型夯实设备碾压成型。过渡段总体施工方案如下:

(1)过渡段填筑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过渡段路基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进行填筑,使用小型压实机械时压实厚度不宜超过15cm,使用重型压实机械时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填筑前要选择试验段对级配碎石进行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

3.5.4.1.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1)施工方法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施工工序:集中拌料→运至过渡段→摊铺平整→碾平压实→养护验收,掺3%水泥级配碎石从拌合出场至碾压完毕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重型碾压设备及小型振动夯实机及时碾压。

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采用小型振动夯实机进行碾压,填料的每层厚度不宜大于15cm,碾压5~6遍。

大型压路机碾压,每层填料的压实厚在15~30cm,碾压4~5遍。

碾压方法先碾压路基两侧后中部,以确保路基整体碾压效果一致,碾压方法:静压一遍,弱振碾压一遍,强振碾压2~3遍,最后再静压一遍消除轮迹。即静压、弱振、强振、静压。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用慢速(宜为2-3km/h),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















图16路桥过渡段断面示意图

(2)施工工艺

①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②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至符合过渡段基底处理压实标准。

③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

④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

⑤水泥级配碎石过渡段与路基填筑的相应部位同步施工。

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框架图17。

(3)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及均匀性控制

图17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架图

(4)注意事项

⑴路桥过渡段施工前,排干桥台基坑内积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证基坑底部与侧壁之间密实、无虚土。

⑵桥台与路基结合部设厚0.10m带排水槽的渗水墙,渗水墙采用无砂混凝土块砌筑,渗水墙底部设高0.3m,厚0.5m的中粗砂层,砂内埋设Φ150mmRCP-15NG(A)排水水管,将渗流水横向排出路基外。

⑶路桥过渡段每层填筑均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控制好级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层均设人字横向排水坡。

⑷台背后2m范围内禁止大型振动机械驶入,避免其对桥台造成挤压。

3.5.4.1.2涵洞过渡段

(1)填料要求

①过渡段填料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②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验标的要求。

③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梯形过渡,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4h内使用完毕。

④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2)施工方法

①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进行,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②涵洞顶部两端大型压路机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施工指南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于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③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使用小型振动机碾压。

④过渡段两侧及锥坡应分层填筑碾压,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或距结构物2m范围以内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压实,小型压路机碾压的压实厚在10~15cm,碾压5~6遍。

⑤使用重型压实机械碾压段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























图18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

(3)施工工艺

①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

②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按过渡段基底处理的碾压标准进行碾压。

③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

④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水泥级配碎石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

⑤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

施工工艺框图如下:



图19涵路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4)施工要点

过渡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工艺、机具设备、层厚控制及均匀性控制

(5)注意事项

①横向结构物两侧必须对称填筑,在填筑过程中注意作好防排水工作。





中铁项目经理部







中铁项目经理部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桩间填料



碾压平整



检测



碎石垫层施工



施工准备



测量放样



底层碎石施工



碾压平整及检测



第一层砂层施工



土工格栅施工



第二层砂层施工



上层碎石施工



碾压平整



检测



下一步施工



不合格



合格



准备阶段



验收阶段



施工阶段



检测区段



碾压区段



整平区段



填土区段



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洒水晾晒



碾压夯实



路基整修



检验签证



准备阶段



验收阶段



施工阶段



检测区段



碾压区段



整平区段



填土区段



施工准备



基底处理



分层填筑



摊铺平整



洒水晾晒



碾压夯实



路基整修



检验签证



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



上土摊铺



初平



精平



初压: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1遍



压实质量、压实厚度检测



续压续检:每强振1遍,检测1次



数据分析,编制试验成果书



指导下步大面积施工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掺5%水泥)







0.6m



1:n



回填混凝土



桥台



L≥20m



H



级配碎石掺3%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副组长:





安全员:



财务部长:



物资部长:



安质部长:



工程部长:





1



1







献花(0)
+1
(本文系ipvldd700ek...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