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渭南 高峰】原创//难忘博湖往事

 汗滴化雨伴笔耕 2022-04-12


 2022第102期总第1811期 

难忘博湖往事

碧水一色接天边,

涟漪荡漾晃眼帘。

浅水青芦绿翠屏,

湖里游鱼喜开颜。

这是我第一次到博斯腾湖的感觉,二十五年前的旧事。

当时,我住在马兰,距离博斯腾湖大约八公里左右。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作为亚欧大陆腹地极端干旱区大湖景观的代表,雪山、湖光、绿洲、沙漠互相映衬,奇禽、异兽同生共荣,堪称沙漠中的奇迹。是新疆的渔业地基,盛产鲫鱼、鲤鱼、鲢鱼、公鱼等三十多种鱼和虾。特别是,小白条、五道黑,一网下去,就能打捞百十斤。博斯腾湖东西距离大约五十多公里,南北距离大约二十多公里。古代叫西海,唐朝是叫鱼海,清朝定名为博斯腾湖。

在这里,生命之源的湖水、死亡之海的沙漠、地球之肾的湿地与马背民族的蒙古族特色风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博斯腾湖四季皆游、各具一格。

博斯腾湖位于焉耆县盆地,是一个山间陷落湖,又称巴喀赤湖。博斯腾湖与博湖县,和硕县,库尔勒市和焉县相连。博斯腾湖为维语,意为绿洲。博斯腾湖的水源主要是开都河流域,其次是清水河、乌拉斯台河、黄水沟等。博斯腾湖是孔雀河的流出水源,孔雀河经铁门关流入罗布泊。博斯腾湖分为大湖区和小湖区。铁门关在小湖区孔雀河的出口,是新疆大型水电站。驰名中外库尔勒香梨,原种就在铁门关,现在库尔勒的香梨都是改良过的。

博斯腾湖和新疆出版的,两个文学刊物颇有渊源,一本是出版的《绿洲》,一个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出版的《孔雀河》。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碧波荡漾,天水合一,风景优美迷人博斯腾湖讨生活。

常言说得好,靠山吃山,我就是靠湖吃湖。做了一个贩鱼、打鱼的盲流、老赖。我们这些从内陆来新疆的人,如果没有正式单位,户口不在新疆的人,统称盲流。老赖和盲流基本一个意思,不同的是,还有我们总是赖在新疆不走。

每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二十日,为禁渔期,也就是封湖。这段时间是鱼繁育期,是绝对不允许打鱼。博斯腾湖管辖权属于博湖县,由渔政部门管理,在博斯腾湖周围,设有几个巡湖队。我所在的这一片,有和硕县的盐场,博湖县的渔场。巡湖队就住在渔场附近,渔场盐场之间一路之隔。

那时,渔场盐场的职工,在禁渔期,都在偷偷的打鱼。巡湖队睁只眼闭只眼,有时管得严,有时管地松。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收他们的渔网渔具是常事,你前面收了,他后面再要,不给了再买。渔场盐场的人,不出去卖鱼,都是就地销售,有人买就卖,没人买就晒咸鱼。我就是和一帮子人,骑自行车,偷着去渔场盐场收鱼,带回马兰销售。

巡湖队对渔场盐场的人,政策很宽松,对我们这些鱼贩子就不客气了。经常藏在沿路任何一处,沿路尽是红柳、梭梭草、麻黄草、甘草、骆驼刺和胡杨。这些都是巡湖队很好的藏身处,等着抓我们。轻者没收自行车鱼,罚款。重者没:收不算,还要拘留,送回博湖县。从渔场盐场这里去博湖县,要绕一大圈,经过和硕县,焉耆县,一百多公里,才到博湖县。最倒霉就是我们这些人,巡湖队的人,经常把收回去的鱼,又卖给我们,从中谋利。主要是从他们手里买的鱼,就是安全的,不会被没收。这也不是每个鱼贩子,都有的机会。只要你能想办法,搭上这关系,你做这生意就畅通无阻了。

巡湖队有快艇,在湖里追抓那些开着渔船的偷鱼者;在岸上有三轮摩托,追逃我们这些,骑自行车的盲流。

马兰,在博斯腾湖的东边, 到博斯腾湖都是沙包、沙漠,盐碱地。到湖边还有两三公里的土路。一下雨,自行车就无法通过。有一次,我没有收到鱼,就在一个老乡家住着。第二天下了大半天雨,傍晚收了八十多公斤鱼。

我连夜晚往回赶,雨洗过的路面,看是光洁干净,其实踩上去,就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路面填满了积水,在月光照射下,忽明忽暗。就像一面面明镜铺在路上;又像捉迷藏的孩子闪闪藏藏。在这一段三四公里土路,我耗费了一晚上的时间。盐碱地不敢见水,遇到水,就是稀糊糊,一脚下去就有二三十公分,太阳一照晒,表面发出白碱,白花花的硬的跟铁一样。好在路面经常有人和车走,陷得不深,只是表面泥土太粘,很难行走。走不了多远米就要停下来,剜掉黏连在自行车前后车圈上的泥巴。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就这样,龟速前行。心里只有一个目的, 赶快逃出这段让人十分厌烦的路。

我左手扶着自行车 左手把,右手抓住自行车后支架,用右肩扛着自行车屁股坐。一点一点地向前挪动,迈出去每一步都十分艰难。就这样从傍晚出发,走到现在已经过去几个小时,还有多一半的土路。

刺啦一声,我的右脚绿胶鞋烂了,“屋漏偏遇连阴雨---倒霉透了。”我也只能赤脚上阵,继续向前挪节节。前半夜,肚子里还有点存货,只是感到特别累。后半夜就不同了,不光是累。胃都抗议了,咕咕的叫。又饿又累,又困又乏。真想躺下好好睡一觉,但是,我不能,我必须一大早,赶到马兰农贸市场。今天只有我一家卖鱼的,别人都没有。

忽然间,我看到路边又很多饭店,手抓饭的飘香,烤羊肉串刺激,刚端上桌的过油肉拌面真香。饭馆坐满了人,大家都在狼吞虎咽地吃饭。我也要了十串羊肉,一盘过油肉拌面,另外再加两个面。我想要一瓶啤酒,人家没有,人家是伊斯兰饭馆,伊斯兰教不允许喝酒。在伊斯兰饭馆吃饭,不能喝酒和吸烟。我吃的满口流油,本来过油肉拌面,就是葱和羊肉,没有别的配菜,肉多葱少,吃起来很过瘾,再加上羊肉串。这不是吃饭是吃肉,我吃的正香,吃的大汗淋漓。突然,眼前的过油肉拌面,羊肉串不见了,在看,面前是朦朦胧胧,影影倬倬的画面,等我清醒,才明白原来是在做梦。发现自己就这样,保持原来的姿势。左手扶着自行车左手把,右手抓住自行车后支架,右肩膀扛着自行车屁股坐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美梦。

当我准备抬脚行走时,结果是我和自行车,一块倒下。我的两腿已经失去了知觉,我只好用双手,不停地捶打、揉捏小腿。过一会,我的腿脚慢慢有了感觉,等到能完全活动自如,把自行车扶起来。我和自行车就像两个老伙计,就像两个患难兄弟,互相搀扶着,互相支撑着,艰难移动。

哎呀,不好!真是“失火挨板子---双倒霉。”我的右脚前掌,被不明物划破了。那个钻心的疼,疼得我眼冒金星,差一点晕过去。这怎么办?本来就很艰难,现在右脚又受伤了。想来想去,只有牺牲我的衣裳了,我真舍不得。这件衣服是我花大价钱买来的,才穿了不到一个月,现在衣服沾满泥巴,不成样子。不行这件衣服不行,那就牺牲衬衣吧。三打五除二,把衬衣撕成布条,把右脚裹缠好,和我的老伙计继续奋进。我的右脚前掌不能着地,只能前脚掌翘起,用脚后跟行走。我咬紧牙关,老伙计摇摇晃晃,趔趔趄趄,一步一步慢慢挪动。

九点左右,我终于走出了这段路。一到柏油马路,马上心情舒坦,精神抖擞。我抠挖掉自行车,前后圈的泥巴,把自行车收拾利索。骑上自行车,飞快地向马兰冲去。

路过马兰面粉厂,到我姐家,家里没有,铁将军把门。只好把两条鱼从院墙扔过去。然后回家换了衣服,再去马兰农贸市场。我走到距离市场门口,大约还有三十米的左右,正好碰到从市场,买菜出来的巡湖队。他们骑着三轮摩托,向我冲来,我躲闪不及,车圈撞上路沿石,人仰马翻,摔倒在地,自行车和鱼压在我的身上。巡湖队的两个大汉,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是否受伤,把两袋鱼,抬到三轮摩托车的偏斗。然后,一人骑着三轮摩托,一人骑着我的自行车,两个人不紧不慢地走了。我这时完全失去了反应,坐在地上,麻木地看着他们远去。

休息了半个月,我的脚也好了。这样的生活还要继续,我和小宋、吴根经常结伴而去。小宋是陕西周至县人,吴根是河南人,我们平时都叫他根。我们有时带鱼,有时带蘑菇。说起博斯腾湖周围沙漠的蘑菇,那真是一绝,雪白雪白的,就像七五面馒头,那么白,那么大,那么圆。吃起来非常鲜美,不管你是素炒、荤炒、做汤,保管你吃不够,吃了还想吃。我们每次把蘑菇带回马兰,都被疯抢,根本就不够卖。那种吃到口里的感觉,让人陶醉,鲜美、光滑、柔嫩。蘑菇炒羊肉,你闻不到羊肉的腥膻味,是羊肉更加滑嫩,爽口,除了盐,不用放如何调料,佐料。蘑菇炒大肉,蘑菇综合吸收了,大肉的脂肪,是大肉吃起来没有油腻感 ,蘑菇绵软、香甜、可口。用博斯腾湖水,博斯腾湖的鱼和博斯腾湖周围的蘑菇,炖一锅鲫鱼汤,汤像牛奶一样白,飘香十里,我保证你吃的连自己的生日都忘了。清炒蘑菇,柔软、滑溜、甜美,回味无穷。

做这个生意,谁也管不了,博斯腾湖周围,有一些固定的地方有。谁都可以去挖蘑菇,有经验的人,一天能挖几十公斤,没有经验的人可能一个也挖不到。博斯腾湖的蘑菇,是长在地下,看不了的。他会在地面拱起一个小包,有经验的人用脚,在小包上踩一踩,就知道下面有没有蘑菇。地里的小包很够,很难分辨,我是去过几次,没有一次挖到蘑菇,索性再不去了,就收购他们他们挖的蘑菇。这种蘑菇长出地面就不好,开伞了就是长老了。不开伞就像馒头,开伞了,就由白变成棕褐色,黑褐色,不那么鲜美了,口感也相差很远。但是,可以晒成蘑菇干,冬天炖菜别有一番风味。

有一段时间,我们自己打鱼。封湖结束了,我们也带上渔网,去湖里下网。我们不能和渔场盐场的人一样,明目张胆的去打鱼,也不去他们打鱼的地方,我们去比较偏僻的地方下网。找个地方,要有芦苇,好隐藏自己,还有便于下网,水不能太深,齐腰就可以,最主要的是鱼还要多。

我和小宋、根三个人,骑着自行车,带上食品、酒、馕,还有被子,再带上一个小铝锅和搪瓷碗。到距离湖边三百左右的地方,找个好隐蔽的沙包,要有一些红柳遮挡阳光,和外面人的视线。

我们都用鲫鱼网,鲤鱼不好打,小白条、五道黑价钱太低。所以我们只打鲫鱼,每人都有十几片渔网。一次只用一半,第二天再用另一半。因为第二天要整理第一天的渔网,到第三天用,以此类推。

第一次打鱼都没有经验,都是以前在湖边看人家怎么弄,我们就怎么弄,从别人那里打听一些实地操作方法。我们稀里糊涂的,把渔网,下到湖里。反正是不能太直、太紧,要松松垮垮,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几百米的渔网下好上岸。我们回到沙包后面,把馕用布或塑料纸包好,埋在滚烫的热沙中。过一会馕就回软,吃起来松软劲道,生火烧水 。现在没有什么事,等到什么时间想吃饭了,就把馕,抱出来。明天就没有这么悠闲了,把今天剩下一半渔网,下到湖里,把今天下的网收了。把鱼装在袋子里,渔网来不及理,塞进蛇皮袋子,被子等,都装好。在沙包傍边,挖一个大坑,把这些全埋了,伪装好,带上鱼撤退。第二天去,把昨天埋的东西再挖出来。昨天用过的渔网,要理网、晒网。打过鱼的网,是一疙瘩一疙瘩的搅缠在一起的,要把渔网一点一段的撕开、理顺,整理好晒干。

我们现在到明天黎明前,就漫长的、寂寞的等待。我们一觉睡起来,已是黄昏,正好欣赏落日晚霞,博斯腾湖晚霞别具风味。

我们把馕刨出来,还有带来的一些小菜、酒,生起篝火。我们三个人,坐在沙滩上,扯着闲淡,吃着馕菜,喝着小酒,望着湖面。但是,酒不能喝完,要留够明天凌晨有大用。由于白天温度太高,夜晚太低,湖水寒冷刺骨。为了更好地保护身体,不着凉不感冒。喝几口酒,再用剩下的酒,涂遍全身。

黄昏的太阳,在慢慢的掉落。

淡黄的天色,在不断的加色,就像有一个神奇的、神秘,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知的画家,在给天幕、湖水、芦苇、沙漠加色,是它她们更加和谐统一,融为一体。黄色渐变成了橙色,天地、湖水、沙滩、芦苇,融化一色。再变成赤红色,天地红彤彤,就像火山岩浆,一会儿紫红,一会儿黑红。云彩绣了一圈金黄色的金边。有的像万里奔腾的天马;有些像深山丛林的猛虎;有些像吞云吐雾的*蛟龙。在不停地变化着,稍纵即逝。云彩变幻莫测,神出鬼没,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就像变幻魔术,令人目不暇接。个别地方,晚霞会透过淡薄云层,霞光万丈。

湖里的渔船、渔民、飞禽、水鸟,都被融化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

高峰,农民,退伍军人,下井挖煤,出井制砖。上山打柴,下河捉鱼。建筑装修,水果蔬菜,小吃加工等。闲暇之余,读书写字,绘画写作。条件所限,写作在手机完成。陕西渭南临渭区阳郭大王村。《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欢迎关注我们

有您参与更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