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乌“攻守逆转”,乌军一路追击到边境,重炮轰碎俄装甲部队

 小天使_ag 2022-04-12

自俄罗斯决定集中进攻顿巴斯以来,基辅周围的俄军开始大规模撤退,尽快赶往顿巴斯参加下一阶段战斗,本以为撤离行动会十分顺利,但还是出现不少麻烦。俄军不仅没有做好后撤准备,还在撤离时遭到了乌军的穷追猛打,大批装甲车辆被摧毁。此前俄军其他部队都已完成撤离,但因为第35集团军位于基辅西侧深处,所以只能担任总后卫最后撤离,但却在途中遭到乌军的追击,并与其爆发激烈战斗。

虽然俄军是有计划的撤离,但在乌军看来这却是其“胜利”的标志,于是其开始收复失地,并对俄军发起追击。事实上从俄军开始后撤以来,乌军就一直在其两翼与屁股后面尾随。不过因为惧怕遭到俄军的空中轰炸,所以其不敢派出营级以上的主力部队发起包围,只敢派小分队以伏击方式进行拦截与驱逐。那么其为何敢与俄军第35集团军爆发激战,并用重炮轰碎其装甲部队?

最关键的原因还是第35集团军规模太小,所以乌军才敢一路追击到边境地带,并通过无人机精确定位,用重炮轰击俄军的装甲部队。在短促却足够猛烈的重火突袭下,俄军大批装甲车辆与军用卡车直接变成一堆废铁,虽然人员成功撤离,但在接连不断的伏击下,其装备损失惨重。而有不少军迷认为,从俄军开始撤离时,俄乌就出现了“攻守逆转”情况,如今都轮到俄军被“追着打”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小编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虽然乌军在这次冲突中表现不俗,但优势方还是俄军,若不是俄军选择后撤,基辅沦陷只是时间问题。而乌军被摁着打了这么久,自然会在俄军后撤时选择追击,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能鼓舞一下军队士气。不过俄军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冲突期间的战术失误,到如今的后撤遭到追击,都是其轻敌、准备不充分导致的结果。

此前因为浮桥数量不够,不少士兵只能“丢盔弃甲”渡河后撤,后撤的慌乱让俄军无法立即投入顿巴斯进行作战,因为军队必须进行修整与补充。而俄军必须吸取前一个月的教训,否则在顿巴斯也将再次遭遇同样情况,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俄乌进行谈判,只有用谈判解决问题才能将双方伤亡降到最小。

(文/席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