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门桥之战后,最大受益者是谁?美国大使的一番话或许说明问题

 冬不拉拉 2022-04-12

图片


图片

一九五零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控联合国组建所谓的“联合国军”出兵朝鲜,不仅如此,他们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大举越过三八线,想要进一步北上将战火引向中朝边境,为了捍卫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组成中人民志愿军远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

图片

由于二战以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所以当时的美军并没有将中国人民志愿军放在眼里,他们放出豪言:“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以后立即发动攻势,第一次战役的胜利,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站稳了脚跟。

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奋战,终于迫使美国于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在《朝鲜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上签字标志着朝鲜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最大受益者的纷争

有人说:“当然是中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立国之战,我们首战告捷,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的军威、国威,中国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也有人说:“美国虽然在朝鲜战场上虽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但是他扶持建立起了亲美的韩国,在亚洲地区布下了旗子,所以美国才是这场战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

图片

那么究竟谁才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呢?美国大使一番话揭晓真相。

美国驻日本大使墨菲在谈及朝鲜战争的时候曾表示,在朝鲜战争中,尤其是水门桥之战后,没有日本列岛充分调动,美军的作战状况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可见,当时参与朝鲜战争的美军,对于日本制造的依赖度。那么,为什么是在水门桥之后呢?

联合国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曾说:“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也就是说他们低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在军需上也没有预备过多的物资。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二次战役打响,众所周知长津湖战役是朝鲜战场上第二次战役中的一场重要的战役,而水门桥之战则是长津湖战役当中,最为艰苦和惨烈的一场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与美军王牌部队陆战一师及其他部队约十万人在长津湖地区展开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服了重重困难,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全歼美军一个整团,使得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陆战一师节节败退,退至了水门桥。

图片

为了全歼美军美陆战一师,断了美军的后路,志愿军选择炸毁水门桥。水门桥地势险要桥下面是万丈深渊,对于完全仰仗机械化的美军来说水门桥是他们的命门。

美军知晓,他们能否逃出生天关键是能否保住这座桥,于是他们拼了命也要守桥,于是交战双方都在争夺水门桥的控制权。

于是,志愿军不断的炸,美军便不断的修复。在万般无奈之下,美军只好向美军高层求救。可是原本美军的军需物资就准备得不多,此时再向国内请求物资增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了。

图片

为了挽救美军的王牌部队,美军高层专门派出专家,专家经过现场勘察想出了那就是采取空投M-2钢梁,修复水门桥的办法。可是这种特制的钢梁只有日本三菱重工才能生产,而日本又紧邻朝鲜半岛这是唯一的办法。

所以美国才将目光集中在了日本,虽然二战以后日本很多军工企业都已转型,但是他们的军工制造技术却保存了下来。这让绝望中的美军看到了生的希望,美军高层立即向日本下军需订单。

日本三菱重工接到订单后,日夜赶工,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按要求将所需要的钢梁生产出来,修复了水门桥使得美军成功撤退,才保住了美军的王牌部队陆战一师的有生力量。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朝鲜战场第二次战役结束,不仅打破了美军在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诺言,美军反而被迫撤回三八线以南。不仅如此,此时美军带到朝鲜战场上的军需物资也将近用尽,从那以后,日本变成了美军军需物资的供应基地,日本得到了美军的大量订单,工业体系相继建立。

图片

二战后日本经济已经凋零,是什么原因让它起死回生?

众所周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席卷太平洋地区,不仅给亚洲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自己国内的经济状况也因此变得疲惫不堪。尤其在美军对日本发动空袭以后,以东京为首的全国一百多个城市全都遭到严重轰炸,城市变为一片焦土;

国内所有工厂也即将面临原料供应中断的窘境,产量跌破开战前的百分之四十,工人失业率剧增,饿死者不计其数,人均口粮不足500克,国内80%的人都吃不饱饭,可以说日本当时的经济环境十分恶劣。虽然在日本投降以后,日本就立即恢复了生产,但是其工业水平要比美国至少落后三十年,其国内生产也比战前下降了百分之六十。

按理说,日本经济经此重创,应该无力供应给美军那么多的物资,到底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呢?

图片

二战结束以后,美军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以联盟国占领军的名义进驻日本。所谓名义,就是除了极少数英联邦的军队以外,只有美国单独占领。根据“波茨坦公告”规定:根除军国主义,解除日本武装,惩办日本战犯。而美国此行的根本目的是:打倒十九世纪末以来与美国竞争的日本,“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变日本为“支持美国之目的”的忠实属国。

当时对日本的统治方式是——由占领总部向日本政府下达指令,再由日本政府实施的间接统治形式;在经济方面,美国占领当局解散了日本财阀,它通过强制拍卖、处理财阀及持有公司掌握的股票,切断资本内部联系,解散持股公司,使股权分散。并通过了“禁止垄断法”,削弱那些与美国直接竞争的企业,以便控制日本政治经济。

然而,世事无常。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序幕的拉开,出于战略考虑,美国急需在亚洲找到一个能遏制苏联的屏障、控制亚洲的基地。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最初寄希望的蒋介石国民政府已成泡影,不得己而考虑把昔日的敌人——日本作为亚洲政策的重心。

图片

美国人认为,除了不能拥有核武器之外,其他的都是可以商量的。朝鲜战场的爆发,让日本看到了大力发展的机会。于是,日本马上极力讨好美国,甘愿把自己的国土作为美军的军事基地,并且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后勤保障。从一九四八年起,美国从削弱日本的政策改为扶植政策,企图使日本成为它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兵工厂,作为美国全球战略在东方的一颗重要棋子。

为了拉拢日本,麦克阿瑟在一九五零年元旦的新年致辞中称新中国的成立会给日本带来威胁,应该赋予日本“防御”与“外来攻击”的自卫权。就这样,日本成了美国侵略朝鲜的作战基地和军需供应地,并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纺织、钢铁、机械造船、水泥、汽车等行业,尤其是军需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工厂业务接单量瞬间爆棚,从从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跃成为了香饽饽,积压了多年的货物被一扫而空。美军此举挽救了一大批即将倒闭的日本企业如:三菱、松下、丰田等等。

图片

利用朝鲜战争大发横财

由此也可以看出,水门桥中使用日本产的钢梁,是必然的。更在朝鲜战场的后期,美军基本上存活在日本物资支持当中。从日本的官方资料可以看出,从战争开始,到一九五三年前初,美军的特需在狭义上高达十三亿美元,广义上高达二十四亿美元。

有一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一九四六至一九五一年间,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已将近百分之十,其中工矿业生产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十二点八,这个数字与朝鲜战争关系密切。

另外一组数据可以展现日本的经济在这场战争中得到的发展——当时日本的外汇储备,一下子增长至十一亿多美元,要知道,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日本的外汇储备仅仅只有两亿多美元。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一个质的提升,整整翻了四倍。由此可见,日本人希望朝鲜战争打得越久越好,因为打得越久他们赚得就越多。

当然这些物资在送往前线时必须要经过美军严格的检查,严格到甚至可以用“吹毛求疵”来形容。正是由于美国的吹毛求疵让日本企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产品,从而提高了日本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了日本今后快速发展的基石。

美国原本想在朝鲜战场上大捞一笔,可谁知他所作的一切不过是为日本做了嫁衣。这对于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为日本之后的经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图片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作为战败国面临着严格的制裁,日本整个国家都被美国军事占领没有任何的主权可言,美国为了彻底根除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一度采取“较严厉的管制措施”,直接将日本去军事化。不仅让日本不仅去除了日本的军队,而且就连军工企业也不得不面临转型。

但是,水门桥之战以后,为了夺取战场的主动权,美国不得不改变对日政策,不仅放任日本军工企业死而复生,而且还采购了大量军需物资,为日本军工企业送去了大量的军需订单。

除此之外,美国还拉拢日本将日本纳入美国的“亚洲战略轨道”,从一开始的严控变成了扶植,帮助日本“重建武装力量”,直接将日本变成了美国位于远东的军事基地。

图片

朝鲜战场上第二次战役狠狠地打了美国的脸,也使得美国见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真正实力,这也促使美国加快和日本的军事合作。

在朝鲜战争期间,为了拉拢日本,美国拉了五十多个国家和日本签订了《对日和约》。在此合约签订不久之后,美国又于一九五一年单独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在条约中,逐步放松了对日本的控制,日本通过“主权出让”的方式获得了所谓的独立,享有了一定自主权,日本逐步变成了一个半独立的国家。

一九六零年,为了遏制中国,两国再次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美国在一定的程度上再次放松了对日本的管控,而日本则摆脱了二战以后完全听命于美国的被占领的状态。

结语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所谓的“联合国军”打得热火朝天,可谁知日本却坐收渔翁之利,不仅在经济上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还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逐渐拜托了被占领的状态,成为一个半独立的国家。就连当时的日本首相吉田茂都对这场战争的爆发做了一个特别的结论,他认为朝鲜战争对日本带来的是正面的影响。对自身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本政府甚至希望这场战争能打成持久战,时间拖得越长,他们的经济发展也更加迅猛。

图片

靠着这几年的龌龊发展,日本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复兴。尽管在二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设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但其后二十年间,日本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达百分之八,第一个从战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一九六八年,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工业竞争力稳步提高,年均出口增长率高达百分之十八点四。

由此看来,若论一场战争的胜败输赢,整体来看,朝鲜战争让中国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凝聚力和顽强实力,让日本趴在美国脚边挣了个盆满钵满,而美国呢?貌似做了一场公益事业而已。


图片

图片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