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标题党,但看到这个信息,真的是一身冷汗

 刘艳琴07v97i5e 2022-04-12

     最近在看一本书《技术与文明》,其中第十章《钢丝上的人类》讲的是原子弹的诞生过程,就是这一章,看得我脊背发凉,不寒而栗!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年——1918年,持续了4年多的时间,因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机枪的广泛使用,3000多万军民死在了战火中,再加上美国参战士兵带去的大流感,造成了欧洲7000万—1个亿人的死亡(当时世界上的人口也就20亿左右,却有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这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欧洲经济的大萧条,大学最多的德国,大学办不下去了,科学家们也陷入了贫困。1933年希特勒上台,又剥夺了大约200多位德国犹太族科学家的教职。之前,论文在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前50名科学家中,有26位在德国,到了希特勒时代,还留在德国的只剩下12位,从德国移居国外的物理学家包括爱因斯坦、马克斯·波恩(首先提出“量子力学”概念,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詹姆斯·弗兰克(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和丽泽·迈特纳(在德国工作的波兰人,提出“核裂变”概念,被称为“原子弹之母”)、薛定谔(奥地利人,在柏林大学时被迫害迁往牛津大学,1933年与狄拉克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是那个“薛定谔的猫”的理论持有者)等等。

         薛定谔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39年—1945年时期,至少有100德国多位物理学家去了美国,包括已经获得和即将获得诺贝尔奖的11位科学家。当美国总统罗斯福听懂了物理学家们关于原子弹威力的介绍,并同意研制原子弹、启动“曼哈顿计划”的时候,在“曼哈顿计划”中专兼职的科学家有尤金·维格纳(量子力学大师)、列奥·西拉德(就是这个物理学家联合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提出制造原子弹的)、恩里克·费米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负责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自持续链式裂变核反应堆,发展了量子理论)、爱德华·特勒(在德国工作的匈牙利人,氢弹之父,将毕生的精力用以研发美国的核武器)、汉斯·贝特(理论物理学家)等,他们无一例外,都来自德国,还包括航空物理学的先驱冯·卡门(钱伟长的老师)、爱因斯坦(相对论)、约翰·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这些顶尖人才。

      列奥·西拉德

而此时留在德国的物理学权威、诺贝尔奖获得者沃纳·卡尔·海森堡也向希特勒提出了原子弹的制造前景,但因为希特勒缺乏理解核物理重要性的知识储备,他并没有在意,也因为当时德国的制造业缺乏制造加速器的经验,德国原子弹的制造就只停留在了向往中。

         海森堡

以此同时,日本物理学家仁科芳雄(曾经与玻尔合作过。玻尔:丹麦人,192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海森堡的老师,曾与爱因斯坦论战)也向首相东条英机提出了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东条英机也同意了他的计划,并发布了制造原子弹的命令。也许是老天有眼,仁科芳雄认为原子弹还只存在于理论阶段,可能连美国也无法成功将原子弹用于实践。因为日本生产不出来制造回旋加速器的真空管,因此只能生产大约170克的氟化铀。把自己看成高人一等的大日本帝国的人,就想当然地认为美国也不可能制造出来足够量的氟化铀,当然也就制造不出来原子弹。

仁科芳雄(同是科学家,看着他真的感觉有些阴森)

而此时的美国,氟化铀正被成吨地制造出来。

美国就在仁科芳雄提出原子弹制造计划的两年后的1945年7月,成功试射了原子弹,并在下一个月给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颗,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终止。

两颗原子弹除了炸死的7万和14万人,核辐射还让此后的几十万人间接地致死或致残。

是制造业的落后,阻止了德国和日本的原子弹制造进程,间接地拯救了整个人类!

假如不是因为日本生产不出回旋加速器,假如希特勒听懂了海森堡的汇报,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难道你不是想想就一身冷汗?

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

之后,美国和前苏联就开始了核武器的军备竞赛,美国在土耳其和意大利部署核导弹,前苏联就到古巴去部署核导弹,摆出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最后两国只好协商,双方都撤回了核导弹。但是,世界各国的核武器生产并未停止,核威慑虽然一直在升级,但是从没有哪个国家敢率先使用这种杀敌一千也会被毁一千的核武器。这大概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只间隔了30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近80年没有大规模战争的原因。

但是,谁也不会知道下一次出现类似原子弹这样的科技突破会在哪个领域、什么时候,下一次科技突破中诞生的武器会不会瞬间杀死更多的人。只是前进了一小步,无人机能够定点猎杀的“斩首行动”已经实现。被霍金警告的人工智能,是不是会是下一个“原子弹”?马斯克都开始研究人与机器的脑机相接了,据说已经在猪和猴子身上获得了突破性成果,未来的人类社会,也许真的只能是移民太空,让“原子弹”什么的新武器射程达不到才安全吧。

或者毁灭了肉体,存储了灵魂?

脑机接口原理——怕怕怕!

艾玛,我这是在科幻还是在魔幻?

也许是我悲观多虑了,说不定一直这样制衡下去,新的武器也像二战后的核武器一样,都是秀肌肉用的,大家亮亮家底瞪瞪眼睛,互相也就回家继续锻炼去了。

惟愿世纪永远一片和平安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