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感觉到了,身边的大龄剩女几乎都是白富美。而她们又几乎都经历过大量的相亲,最后归于沉寂。说她们忙工作、恐婚、恐婆婆、恐生育……这些也许都不同程度存在,但也有很多“不忙”“不恐”却也不婚的人。那么,这些高富美为什么就不婚了呢? 马克斯主义哲学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爱为基础的婚姻,肯定是由“需要”这个经济基础决定的。 男女有别,男人只要喜欢就可以爱,女人的爱是建立在崇拜的基础上的。在现实社会中,令女人崇拜的男人,绝对是奢侈品。在男人群体优势逐渐丧失的当下,更是凤毛麟角。 男人被崇拜,是因为女人力所不及。 什么是女人力所不及的呢?首先当然是体力。 而如今,不搬煤不抗液化气罐,即使买一点米面,也就是十斤八斤的顶天了,这么点儿分量,女人也拿得动。真需要多买,商家还提供送货服务。重体力活几乎就没有了。偶尔涉及到,都可以用购买劳动力获得。也就是说,只要有钱,没有解决不了的体力活。所以,男人的优势一下子就消失了。 而这些白富美的女人呢,与男人一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拥有不菲的收入,她们负担自己的生活开支绰绰有余,甚至住别墅开豪车,随心所欲地买买买。过去那种“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观念,早被她们抛到九霄云外了。既然自己就能过得开心快活,干嘛还要找个人一起过,还要应付一大堆的破事儿,什么婆媳关系,什么夫妻关系,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鸡毛蒜皮,不胜其烦。万一再嫁了一个巨婴或者渣男,那几乎就是跳进了火坑。一朵鲜花,干嘛要插在牛粪上!一些一时头脑发热进了围城的,也很快就逃出来。这也是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在“需要”这一点上,女人对男人没有追求了。 当下的这些适婚青年,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一个人生活惯了,他们有着强烈的排他性,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也不想介入别人的生活,独立意识非常强。他们跟亲戚几乎不往来,朋友圈也就是同学同事,工作之余,就是玩玩电子游戏,刷刷短视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少与人交流。甚至不看书不看电视剧,没有激烈的感情起伏,情感上很是淡漠,甚至对感情没有兴趣。所以,相亲也好,谈恋爱也罢,谈着谈着就无疾而终了。在这一点上,不只是女人,男女同款。因为也有一部分高富帅的适婚男,也单着呢。 再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近70年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争了。男人们失去了展示阳刚之美的场所,尤其是中国男人,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再没有过历练,男人们越来越多的娘炮、伪娘,这也是《战狼》倍受追捧的心理因素,也是普京被称为真人版的“007”被全俄罗斯女人甚至全世界女人喜爱的潜在原因。即使传统意义上让女人走开的军队,也因为高科技的使用,让女人也有了发挥智慧的机会,国防科技大学某些技术兵种,女生并不少,就连特种兵、狙击手等,都不乏女人的身影,女人再也不是弱者的代名词,更不是夫贵妻荣的凌霄花。 男人已经不值得崇拜了! 这种“男女平等”来得太快了,以至于迟钝的男人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因而,男人们要想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就只能眼睛向下,找各方面比自己差一个档次的女人,这样,既满足了女人的崇拜,也满足了男人的大男子主义,其结果便很像田忌赛马:一等的男人找了二等的女人,二等的男人找了三等的女人,而一等的女人和三等的男人就分别缺少了匹配的对象,成了剩男剩女。白富美独闯天涯,矮穷丑独守孤灯。为了能娶上老婆,矮穷丑只有花高价的彩礼了,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娶亲的成本越高的原因。而他们娶到的还往往是三等女人中的末梢,表面看上去就是越差的女人越值钱。 你别以为这些女人就是禁欲者。她们可以接受同居可以接受情人,甚至可以接受pao友,但她们就是不接受那一纸婚约的束缚。究其根本,还是那三个字——不需要! 很多事是不可逆转的,一旦有些人走上了某一条路,就会有很多追随者跟上去,就连年过半百的女人都感慨,要是我年轻三十岁,我也不结婚,自己过多好,省心! |
|
来自: 刘艳琴07v97i5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