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鄞州民间故事-045

 徐宝样文图库 2022-04-12

铁拐李成人美事的传说

铁拐李久住昆仑,闲着无事,想到外面游一游,看一下,乐一乐。这天驾云来到秦淮河上空,扒开云头往下一看,只见一个书生正要跳河寻死,心想小仙不救,还有谁救他?忙按下云头,双指一点停住书生说:公子慢来慢来,有什么难事,非要找死不可?书生听身后有声,回头一看,是个跛脚叫花子,看上去面色古怪,一身道服,不像俗人,就说:道长,还是让我死吧!铁拐李双指一触,解了后生穴位慢慢说道:或许我能帮上忙。书生双手一拱:谢谢道长救命,说来话长。”“你慢慢说。其实,铁拐李掐指一算,早知书生难事,书生流着泪说开了:我父在世当官,我与淮上官家之女有联姻之约,事后两家常有往来。两人也渐渐长大成人。不料世事难料,家父弃官回家。时隔月余,大火一场,烧尽家产,父母忧心忡忡相继而亡,我无奈之下前来投亲。那户人家不但不认,还把我赶了出来,小姐从后门出来,送衣赠银,被她的父亲拉了回去,还打了我一顿,说今后不许上门。我想身无分文,又无亲朋依靠,还是一死了之。铁拐李说:这事好办,因为小姐对你还是有感情的,照我说的话去做,保你拜堂成功。接着书生细细听了他的主意后说:这不好,会坏了小姐名声。”“你这书呆子,小姐还求之不得呢。那天傍晚铁拐李带着书生在街上喝足吃饱后,开始行事,起先书生还有点害羞、不好意思,后来想想有这样的岳父就该如此对待。再要说到那小姐,出身名门,又知书达理,早已恨死父亲不该如此对待公子,不知公子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想着,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这时铁拐李带着公子来到小姐的瓦房上,口中念咒,双手一指公子,说声:变!书生一下子就来到小姐房中,铁拐李就卧在小姐房顶上睡大觉,书生变了虫子钻到小姐的被窝内,听着小姐在梦中哭着叫着:相公你在哪里?我想你好苦啊!书生在被窝说:我在这里。小姐还以为是在做梦,睁眼一看没有人,继续呼着:你在哪里?我想你,想见你,我有好多话要亲口对你讲!书生说:你是否真心爱我,我现在出来你会怪我吗?小姐说:只要你出来,我不会怪你。说时迟,那时快,忽一会儿,一位相貌堂堂的书生文质彬彬站在小姐面前。小姐一下子扑了上去,抱住相公大哭起来。书生说:房门关着,你看我如何进来。小姐说:不知道。”“自我被侮辱后,在秦淮河边想寻死,被道人救了。他说小姐是爱你的,你不必寻死,我帮你和小姐成就美好姻缘,只要按照道人办法行事就可以。然后就在小姐耳旁如此说。小姐听了大喜,立刻大呼大叫起来。关紧房门后,抱着公子大声说:今晚来了你不给我上床,我就碰死在你面前!说着把自己外衣脱了,手脚利落脱去公子衣裤,还大声叫喊:你们都来看,今夜我和姑爷结婚同房啦,都来看啊!这时早就惊动了男女用人,大家来到小姐房门前,只听男女欢笑与亲嘴声。用人忙把这事禀报老爷与夫人。两人走到小姐房前,只听小姐大声说:今晚是洞房花烛夜你不上床还等什么?我已经来不及了。今夜怕什么,就是亲爹亲娘也管不着。说着把两人脱了的衣服从窗口里甩了出来。大喊着:你们看什么,这有什么好看的?给我快滚!老爷一听女儿声音,当场气昏了过去,夫人及用人忙把老爷抬到中堂,供茶敲背,却无济于事。只见老爷口吐白沫,睁着眼,用手指着小姐房门,只是摇头,说不出话来。众人一时慌了手脚,请大夫、叫郎中,一直忙到天亮。夫人哭喊着说:这都怪老爷你,女婿好好来投亲,人是穷了点,但人家毕竟有骨气,将来一定有出息。老爷你眼光短浅,嫌贫爱富,难怪女儿要这样。现在你是自讨苦吃,气成这样又是何苦,好好一户人家都伤在你手里。说完号啕大哭。这时门人来报说有位跛脚道士求见,能医老爷的病。夫人马上止住哭说:快请快请。道士进来一看,夫人把事相告。道士说:夫人不用讲了,贫道早就知道了,书生是个有出息的人,不是贫道夸口,这书生将来必中状元,现在他有难,上门来找你们,老爷何不顺水推舟,成了这桩美事呢?老爷一听,却只会眨眼不会说话,铁拐李说:夫人你女儿做得对,依我看马上中堂张灯结彩,请姑爷与小姐拜堂完婚,只要老爷点头,或许我能医好老爷的病。不等夫人开口,老爷连连点头,就这样,美满姻缘成了,老爷病也好了。等少年夫妻要谢道士,铁拐李已不知去向。从唱书先生陈河再处听来。

天童庄来历的传说

从五乡往西两公里,有个天童庄,传说过去是天童寺庄园,是天童寺收租屯粮之处。相传古时候天童寺有住持和尚,聪明能干,办事有远见。一天外出往宁波办事,翻过少白岭,过了五乡,中午时分来到河边一个有几户茅舍的小地方,旁边有几棵树,夏日午时有热气,和尚就在树下乘凉吃点干粮。过了一会他站起来想赶路,这时,他看看这个小地方地势平坦开阔,前有小河,中有小港,河流四通八达,和尚看看这地方好啊。猛然想起阿拉天童寺在外购置许多土地房产,出租给当地佃户,每年稻收后,要派人派船外出收租,用船装运到小白河头再雇车运往天童寺,这多麻烦啊。和尚是个会办事的聪明人,这时他有了主意,阿拉天童寺何不在这里买点田,再造几栋房屋,房屋建成后派人在这里管起来,把每年在外地收入的租谷在这里贮藏起来,以后在适当时候再运往天童寺。和尚办完事情回来后,立刻主办这桩事情,几年后田也买到了,房屋也建起来了。从此,天童寺派人雇工在这个新庄园屯储租谷,一边打造船只,修筑埠头,空闲时要雇工们种植常年作物,收后连同租谷一起运往天童寺。这样年复一年,庄园扩大了,就起名叫天童庄。雇工们来自四面八方,生儿育女,人员也在年年增加,所以天童庄居住的人就有五个姓氏,六个族长,解放前还有五姓六族长之称。这五姓是:吴、唐、徐、叶、林。

笨老婆烧菜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夫妻,一天老公从朋友家回来,一进门就对老婆说:今天我在朋友家里吃了两道菜,味道真是好极了。老婆问:是什么好吃菜,说出来听听。老公说:一碗拖黄鱼,一碗滚刀切炒茄子。老婆说:这种菜谁不会烧呢,只要你上街买来,老娘马上烧给你吃。老公想,我的老婆怎么变得这么乖了。第二天,老公从街上买了一条新鲜黄鱼和两斤绿油茄子,进门说:两样东西我买回来了。老婆回答说:知道了,你只管到田里干活去,中午回来,保证给你吃拖黄鱼、滚刀切炒茄子。老公一出门,老婆找了根草绳,穿过黄鱼嘴巴,把一条透骨新鲜的黄鱼从前门地上拖到灶跟前,又从灶跟拖到前门,来回拖了五次,拖得黄鱼沾满了泥土,拖得她满身大汗,气吁吁地说:拖黄鱼这样吃力,下次叫他不要买了。再说滚刀切炒茄子,这不会很难做吧,她把两斤茄子倒在厨桌上,拿一根切了一刀,老婆就在地上打个滚,一根茄子切好,至少要在地上滚九到十次,两斤茄子十几根切完滚了一百多次,滚得人也立不起来了。这时老公回家吃午饭来了,看见老婆卧在地上,浑身都是泥土,就问:喂,老婆你在做啥?老婆一听气呼呼地说:你叫我做拖黄鱼、滚刀切炒茄子,老娘性命都滚出了,你还有力气问我呢。

炒黄豆的故事

一天,一条航船里已有许多客人,正准备开船,这时岸上急急忙忙奔来一个人,这人手拎一只胡丝篮,里面装满了炒黄豆。那人上了船,老大解缆开船。岸上纤夫背着纤绳动步拉船,客人坐在船上也开始聊天,而那个拎着黄豆的人坐在航船中掏出炒黄豆,吃得津津有味,引得旁边客人眼馋。有个客人带着小孩,那小孩子看着更是口水直流,大人就硬着头皮说:先生请你拿点炒黄豆给我孩子吃吃!那人一听说:你们要吃炒黄豆可以,只要你能说出一句带数字的的典故我就照这个数字给你吃。这个带小孩的人一听,说:秦始皇一统天下。那人一听,说:好。就拿了一粒炒黄豆给他。第二个人看了就说:桃园结义刘关张三兄弟。那人就拿三粒炒黄豆给他。第三个人一看说:七仙女下凡。那人就数了七粒给他。第四个人一看就说: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将。那人就数了一百零八粒炒黄豆给他。第五个人从后面跳过来,就把篮子连炒黄豆抢了去,随手大把捞着炒黄豆往嘴里送。旁人都看呆了,那人说:你太没道理了,成语不说就抢黄豆,请大家评评理。抢黄豆的人一听说:你们听着,曹操带领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难道在你的篮里还有八十三万粒炒黄豆不成?我吃的还不足数呢!众人听了都哑口无言。

先生与学生的故事

以前有一所私塾(学校),有一个先生、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是顽童。闲来无事,先生想占学生便宜,想了一条计策。上午上课时,先生对学生说:今天不上课,我们五个人去舀一斤老酒,买一斤猪肉,煮熟了五人一起吃,每人说出一句成语,可以吃肉,说不出喝酒一口,肉不能吃。四个学生马上答应,四人共出一份钱,先生没钱,舀了酒,肉煮熟了分成五块,一斤酒倒了一碗,放在课桌上面,五人围坐后各人拿了一双筷子等着。先生说:我早说过每人说出成语可动筷吃,若说不出只许喝一口酒,从东到北说起,现在开始。坐东边的学生手拿筷子,两眼看碗里说:东方甲乙木,我落手先吃肉。南边第二个学生一看说:南方丙丁火,吃肉择顶大。西边第三个学生说:西方更星正,吃肉择丁筋。北边第四个学生一看碗里只剩两块小肉了,他急中生智说:北方壬祭水,吃肉吃两块。话音刚落,伸出筷子,两块肉一夹就往嘴里送。先生一看碗里只有肉汤了,随手拿起碗想喝酒,学生说:慢来慢来,一碗肉不是还有肉汤吗?定要先生说了成语才能喝肉汤,先生没办法,抓抓头便说:先生命生苦,吃肉喝点卤(汤)。散开后先生想想好晦气,本想占学生便宜,现在反被学生占了便宜,好吧,伺机一定要报复。时逢冬天,四个学生坐在草蓬边上读书被先生看到了。先生一想你们介得意晒太阳看书,我偏不让你们晒太阳,就说:你们倒好,坐在草蓬里看书,你们可晓得,后生有三斗三升火,草蓬底下不可坐,坐坐草蓬要起火,快回屋里去。四个学生无奈地回课堂去了。四个学生想想好气,明明是先生寻开心。没关系,机会总归是有的。过了没几天,快到午饭时间,先生手拿酒壶进了课堂,对学生说:哪位学生给先生去热热酒?四个学生都说要去,边说边接过先生酒壶,走到门口,在屋檐下,四个学生围地而坐,中间放着酒壶。过了些时候,要放学吃中饭了,先生走到外面一看,四个学生席地而坐,中间放把酒壶,就问喂,你们坐着干啥?学生说:我们正在热老酒。先生说:坐在地上酒怎样会热呢?四个学生说:先生你不是说过,一个后生有三斗三升火吗,那我四个就有四个三斗三升火,还怕老酒不热吗?先生听了满脸通红说:算了,以后大家不要闹了吧。

没有荤腥下饭

20世纪70年代,有一对农民夫妻,女的为人老实,只知道挣钱,外面的事都不知道。男的身体健壮,很少有病痛。当时生活过得艰苦,每天只吃点自留田种上来的蔬菜,没有荤腥下饭。日子长久,老公想吃顿肉,但家中没钱,说又说不出口。这天五更醒来,老公想了又想,忽然大笑起来,有了,装病,向老婆骗钱,到宁波东福园去吃一顿。想好了计划,蒙头睡着装起病来。这天老婆起床后搞好家务,不见老公起来,往日这个时光,他早早起床啦,今天怎么回事,就喊:喂,老公起床啦。叫了几声,仍不得应,进房一看,他蒙着头睡觉,心想难道他病了吗,就上前问:怎么啦?老公说:犯关啦,头痛得像劈开一样,全身无力。老公用手拄着坐起来,一只脚搁到小柜上说:你看啊,我小腿上的肌肉没有气力啦,软软的。老婆一看心急了,昨夜睡的时候好好的,今早病得介厉害:怎么办,快去医院看看。老公说:我这病发得介厉害,要么我到宁波医院去看看,不晓得家里有没有钱。老婆说:过年给你做衣服的钱先用了再说,你快去宁波看病要紧。说着,忙在床席下面拿出十元钱给老公:快去,再迟航船开了。老婆说:我要上工去,你自己会去吗?”“会去的,会去的。就这样,老公乘航船去了。他心里觉得好笑,我哪来的病,无非想装病去宁波东福园吃顿肉。到了宁波东福园,老公要了一盆利市肉,一斤半老酒,再一大碗大肉面,大肉面里有鲜咸两大块肉,酒足饭饱后,回到大河桥要乘航船回家,想想对不起老婆,就买了一斤饼干,一根鲜带鱼,才跳上航船。傍晚时回到家中,刚好队里息工,老婆一看老公回家,走路噔噔响,一看老公精神多了就放心了,再一看手中还有饼干、带鱼,觉得这老公真好,晚饭时老婆问老公:你在哪家医院看病,真有介好医生。老公说:我在东福园里吃了药、打了针,钱也用光了。老婆说:只要病好快点,用点钱不要紧。过了几天,队里做生活,讲大道,老婆说:宁波东福园医院真好,我老公生大病,去东福园看一次就好。妇女们一听,都大笑起来,有的按着肚子笑出眼泪,说:呆大老婆,东福园是宁波大饭店,不是医院,你老公是下饭吃煞了,去东福园吃大肉面喔。从此以后,东福园医院就传为笑话了。

拐子的状元之才

话说在旧社会里,某某地方有个中年男性拐子,他作拐一次,可舒服地过上一阵子生活,再拐一次,终身可过上安乐舒服的生活。有一年,这个拐子,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就出门去拐骗。时值春耕生产关节上,有个佃户家里有头老牛病倒了,这个佃户二十几亩土地,马上要起畈(春耕开始),就去牛市场买来一头黄色壮牛,花去几十袋谷子的钱。这些钱在一般人家可是两年的生活费用,这天他把买来的牛拴在车盘头大树上,放了一些鲜草,给牛吃,自己回家背犁去了。刚巧这个拐子路过这里,看了一眼,牛是刚买到的,牛角上还绑着红绸布呢,他向人打听佃户的住址、姓名及他家一些情况,知道佃户为人善良,是个出名的孝子,他父亲在一个月前暴病身亡了。拐子一听想了一会儿,一个行骗计划在拐子脑袋中形成。接着,拐子又摸清了佃户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间牵牛到树下喂草,什么时候离开,什么时候佃户回来干活,在这中间有多少时间。他详细盘算着可行的作案时间。第二天一大早,拐子准备好了胡椒粉,见牛在树下吃草,四周没有人,就赶紧将胡椒粉往牛眼周围一抹,马上到远处躲着。眼看佃户大踏步出来了,他快速往自己眼边擦上一点胡椒粉,急急跑到牛头前跪下,这时,牛与拐子都流着眼泪,佃户以为发生什么大事,上前看时发愣了,只见一个中年汉子,衣衫破烂,跪在牛头前,双手捧着牛头大声哭着:爸爸、爸爸呀,你为什么这么苦,前生行善积德,好心没好报啦,投胎来做牛,阎王爷你怎么弄错啦!爹呀,爹呀,叫我怎么做人啊!佃户听着起先莫名其妙,听着,听着,慢慢听出点名堂来,便上前问了:喂,后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拐子听了,一边哭着,一边流着泪说:爹啊,你苦呀。那佃户看看后生哭得伤心,泪流满脸,看看黄牛两眼流着泪,牛只会摇头,看来牛也伤心,佃户又问后生:到底什么事,你快说呀?拐子边哭边说,指着黄牛说:昨晚三更我做了一个噩梦,我父亲被恶鬼拉着、打着、逼着,要他来阳间投胎做牛,说是三天前被卖到你家来。梦中的牛两只牛角,左边短一寸左右,后腿有块黑记。今早我跑来一看,果真如此,那牛看到我就流泪,摇着头。说完放声大哭,捶胸顿足,跪向佃户说:黄牛是你买来的,一头牛很贵,牛钱我实在付不起,看着我父亲受苦又过意不去。父亲在世时对我这么好,我不能不管呀。老板我看这样好不好,你以后叫牛耕田耙地赶水时由我替它做,来报答我父亲对我的养育之恩,望老板高抬贵手,答应我的要求吧。佃户本是孝子,听了这番话,感动得流下泪来,发呆了一会儿说:你是孝子,我也是孝子,你就把你父亲拉回去养老吧,我再去买一头牛来就是。说完把牛绳解散交给拐子,拐子接过牛绳,拉着牛绳一同跪拜说:老板你真是个好人,真是活菩萨,使我父子重逢。谢了又谢,佃户说:你快快回去孝敬你父亲去吧!拐子听了,拉着牛绳,一边走,一边说:爸爸慢走,爸爸走好。边走边回头向佃户道谢。就这样拐子骗到了一头牛。几个月来拐子过得逍遥自在,闲来无事,趁早到街上散散心。因为家离集市较远,而且必须翻山越岭,所以拐子在三更时分就起来上路了,走了一阵子,在将要下山时,听到了婴儿的哭声,心中一惊,再听一下,知是小孩在哭。又一想,这关我什么事,于是继续走下山去。刚走三步一想,可能我又要发财了,忙顺着哭声找着了一个蜡烛包,解开一看,见是个小男孩,他大声说天助我也,慌忙抱抱回家,仔细查看一下,包裹里面除小孩外,还有一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纸条。小孩呀呀在叫,拐子一想,小孩一定饿了,我得去讨点奶来喂他。这时将中午时分,刚出门就看到个年轻妇女,拐子开口就问:大嫂,孩子饿了,你有奶吗?这女人听了二话没说就把小孩抱到怀里喂了奶,喂完后还说,晚上再来喂他一次。拐子忙说:谢谢大嫂。诸位你道这位大嫂是谁,就是拾来小孩的母亲,是尼姑化装的。小孩是这个尼姑与人私通后生的私生子。尼姑怕事败露,遗弃了小孩,事后一直藏身暗处,喂奶后尼姑一直跟踪到拐子家,小孩要是饿的话就喂一顿奶,顺便看看这拐子怎样处理小孩。到了傍晚时候他在拐子门前走来走去。这时拐子听到小孩哭了就想起这位大嫂,就抱着到门前一看,碰巧大嫂在门口。那拐子回屋后想想这孩子肯定是她遗掉的,说不定现在后悔了,要来抱回去,这怎了得?我得赶快出手,想法卖掉。一想又不对,她已来过我家,孩子不见了她一查问就查出事了。送人总没罪吧。送人往哪里送,总要找个有钱人家。今后小孩长大了,有出息,说不定要寻根认亲呢,在一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纸条内我得写上我拐子大名,不管有用无用我得写上大名。写什么呢,人人知道我是拐子,就写大名拐子吧,一想拐子太难听,就写上了怪志。拐子十分得意,怪志就是志向高尚。就这样,等到五更三点。把纸条往小孩包内一塞,抱着小孩急匆匆往十里外东村的一户大户人家走去。那个化妆后的尼姑却远远跟着他。拐子来到大户人家门前,此时东方发白,天将亮了,拐子放下小孩,走来走去,转了几下,小孩呀的一声哭起来,拐子拔腿就走。大门内用人起早挑水听到门外有小孩哭声,走出来把小孩抱了进去。这时躲在墙边的一个女人见了大门关了后也走了。先放下拐子与尼姑不提,单说大户人家,人称善人,乡里声望很高,夫妇两人年过半百,并无子女,有侄子在京做官,家人报说门外拾个小孩,夫妻两人忙起床穿衣来到大厅,一看见个男孩,且有生辰八字,还有留名,两人看罢,高兴不止。员外吩咐家人到外面高价请了个人品好的奶妈,择日摆宴,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员外说小孩是天赐的,就起名天赐,只要我好好教养,长大了是不会没有良心的,众人都附和说,对,对。事后写信告知京城侄子,侄子当然替伯父高兴。光阴如箭,日月似梭,不知不觉已度过了十七年,那怪志长得一表人才,诗书五经,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员外、夫人、亲朋好友、乡里乡亲无人不赞。怪志十八岁那年,刚巧到了大比之年,二老为他准备银两行装,选个稳重聪明书童同行,并备书信一封带给侄子,择日起程,上京赴考,怪志胸有成竹,三场考毕,得中头名状元。万岁一看状元公才貌双全,当即放假三个月让新科状元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这一天开锣喝道状元来到自家府第,老员外夫妇真是笑得合不拢嘴,直不起腰来。这时地方官员送礼不断,亲朋好友贺喜更不用说,一时间热闹非凡。忙过几天,员外叫来状元说,现在你是天子门生状元郎,总不可忘本,我是养父,十八年前在门前拾来的,现在你荣华富贵,我二老是享福了,可总不能夺人所爱,你的亲父母在哪里,总要设法找到他们,与他们同享富贵。状元泪似雨下,跪拜养父:您老大恩大德,我永不会忘,你们大肚大量,我铭记在心。状元立刻要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员外说:这没名没姓,到哪里去找呀!状元说:父亲不用愁,你把当年写着生辰八字的纸条给我看,我是有办法找到父亲的。员外把纸条给状元看了,状元就对父亲说:好找,这怪志是我名,可能也是我父亲名,可能是音同字不同罢了。其实,状元绝顶聪明,他早就胸有成竹,请父亲传话出去有人能写上怪志两个字,能说其中奥妙,就是亲生父亲。当即令人写告示,有人能写出怪志两字及内容者偿银两,没有内容偿银一两。经老员外核对认可的赏银五千两,告示贴出后,数日内,写怪志二字的何止千人,能有内容的就了了无几,员外一一付了银子。员外与状元正在愁闷之间,有人要见员外,见见状元。当下请了进来。来人见过员外、状元,送上纸条,两人伸头同看怪志二字笔迹一点不错,生辰八字也核对无误,员外立刻上前抱住拐子说:我的亲兄弟,找你好苦!这时状元当即跪地,口称父亲在上,受不孝子一拜,两人抱头痛哭,父子相认。这时家中人群立刻高声欢呼,真正热闹非凡。这时,一个用人又来报,说是有一中年尼姑敲着木鱼不肯走。状元说出去看一看再说,这时拐子一听,心想坏了坏了,肯定是尼姑来认亲子了,怎么办?拐子急中生智,计从心来。拐子奔到前面,对尼姑抬手就是两记耳光。尼姑被打得莫名其妙,状元与员外也看呆了,拐子打人后气急地说:我对你说,阿拉苦苦算了,你不听非要做尼姑,现在儿子做了状元,你还有脸再来。状元、员外大喜,原来是太夫人到了,快请。就这样,拐子不但有了状元儿子,还得了现成的老婆,拐子真是状元之才。第一次骗牛,他摸透了佃户心地善良,是个孝子,经济条件承受得起,因此就在牛身上做了手脚。第二次,拾小孩,虽然男孩卖掉值钱,但看小孩生得眉目清秀,说不定长大后有出息,送人,留下自己姓名,说不定以后来报德,那就老有依靠了。第三,父子相认时刻,突然出现尼姑来访,来者不善,他迅速在大脑里想出个妥善处理的办法来,结果阴谋得逞一举两得。第四,他想尼姑是不会反对的,尼姑私生子说不出,做了状元太夫人何乐而不为,最后总算有个名正言顺的老公了。

回娘家的故事

从前有一对新婚夫妇,男的较为呆板,结了婚父母少管了,事事都有老婆照料。由于日子不长,女的对老公了解很少,只知道自己老公本分厚道,事事都依照她的话做。这天打算回娘家,新女婿第一次上门,一般人家没有什么礼物,好在丈人家较为富裕,也不会计较女婿带什么礼物来,只要他们两人一起回家看看老人就满足了。这天新娘叫老公换了新衣,挑了一担家中现成的礼物过去了,前面两只鸭子,后面一篮鸭蛋。新娘在前面带路,新郎挑担跟在后面。离娘家还有10里路程的时候,在路上新娘对新郎说:见了父亲要叩头跪拜,说点好听的话,见了我母亲要叫岳母大人要叩头、要笑。老公点点头说:知道了。”“还有中午吃饭时光,不要隔桌乱吃,要慢慢吃,你看我,我夹一筷,你吃一口,我唯恐你忘了没注意,我在你脚上绑根细线,我拉一下,你就吃一口,知道了吗?夫妇两人走着说着走了一半路程,看见路旁一头黄牛翻过来,滚过去,甩头摇尾在赶苍蝇,四只脚撑撑真是惬意。老公一看笑笑,老婆说:四脚撑撑正是畜生。走着说着约摸走了七八里路,老公说:要撒尿了。老公一说要尿,老婆也有这意思,说:你在这里尿,我也到坟后面去一下。老公一下子就尿完了,一看老婆还没回来。那两只鸭子头伸伸看着老公呱呱叫了两声,老公说你也要尿尿吗,于是把拴两只鸭的线给松开,放了出来,鸭子蹲了一会,老公说:还不快尿,等我老婆回来,我们又要赶路了。两只鸭子一看,旁边有条河,就一下子跳进去拍拍翅膀游了开去。老公一看哈哈大笑:鸭子真的尿了这么多,好,快回来了!他越喊,鸭子越往河心游去,还呱呱的叫。老公心急:快回来啊,快回来,好,你不回来,我就拿蛋打你。于是就拿起一篮鸭蛋一手一个地向鸭子扔去,想把两只鸭子打回来。可是越打,鸭子越往外游,老公放开喉咙喊:快回来啊!老婆绕到坟后想拉尿东蹲有棚,西蹲不干净,忽听老公在喊快回来啊快回来,以为出了什么事,忘把裤子拉上奔了过来。一看老公用蛋向河里打鸭子,一看就知道出了什么事说:算了算了。看看四周并无他人,两人空手搭搭向娘家走去。不多时来到娘家。刚巧母亲出来,女儿说:男人在后面,我先去上茅房。丈母娘一看后面一个后生是我女婿,他拿着一根扁担两只空篮,丈母娘看看好笑。那新郎一见岳母对着自己笑个不停,他急忙上前叩头,点着头笑个不停,丈母连忙拉起女婿往屋里走。新女婿边走边笑个不停,丈母娘被笑得不好意思。再说老婆从茅房出来,见到如此情景,拉着老公去拜见父亲。这时岳父身体劳累躺在床上,见新女婿来了,两手一撑,两足一弯慢慢爬了起来,女婿看见一拜,想起老婆来时对他说过见了岳父要说好话,就想起路上看见黄牛睡觉时老婆说过的话,忙说:岳父呀,四脚撑撑正是众(畜)生。丈人听了怒目圆睁,做女儿一旁看了,知是出了洋相,忙拉着去中堂吃饭。丈母早就准备好午饭,大家坐定后,老婆看着老公,夹了一块肉叫老公吃。老公看着老婆不动,老婆一想忘了拉线,马上轻轻一拉,老公吃了肉,把肉骨头吐在桌下,刚巧两只狗在桌下,看见有骨头掉下来忙蹿过来,绊到了拉线,两只狗抢肉骨头,拉线动得起劲,新郎以为老婆在拉快线,他马上站起来东一筷西一筷地吃起菜来,拉线越动越快,桌上新郎失手掉了筷。当即他就用两只手,一手捞肉一手拿鱼,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岳父岳母看了只会摇头叹气。老婆看了跳过去,就想打老公,老公以为老婆吃不到好菜,忙向老婆嘴里塞红烧肉。

拍马屁吹牛皮的故事

从前有户人家,两个儿子已有十三四岁,父亲托人到外面学生意(过去社会男孩子三年外出学生意,在这三年里不能回家,等三年学满了才可以回家)。儿子临走时,他父亲再三叮嘱:儿子呀你三年学生意,千万千万要学会拍马屁、吹牛皮两件大事,切记切记。儿子说我知道了,不会忘记。说完背上包袱雨伞走了。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儿子三年学艺满师回家,一路高高兴兴东张西望地走着,想着三年没见爹娘,真是很想念。忽然间想起父亲一句话来。临走时要我千万千万要学会拍马屁、吹牛皮两件事情,怎么三年工夫,我全忘记学了呢?现在我走在回家路上叫我到哪里去学,叫我怎样做到父亲叮嘱的事呢?想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大路上,忽听到广场马桩上的嘶叫声,抬头一看,一匹高大白马拴在木桩上,一个官差坐在点心摊上吃点心。后生一想有了有了,这里有白马一匹拴在木桩上。我何不趁此机会把拍马屁本事学了,回去可向父亲交待。他就慢慢地绕到白马后面,对准马后两块屁股肉,两只手劈劈啪啪地拍打了起来。谁知那马的屁股被人一拍打,白马受惊两只后足用力往后一踢,把那个后生踢出两丈开外,摔得鼻青眼肿,满脸流血,还掉了两颗门牙。后生趴在地上,啊呦啊呦的叫个不停。那官差忽听有人叫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回头一看,白马还在,可在马后面躺着个后生,背上还有包裹、雨伞,一脸是血地呻吟不停。官差起身到马旁,看的人对他说后生是在你马后拍打马屁股被踢的,那官差听了和众人一样哈哈大笑起来,后生爬起来,用衣袖擦了脸上的鲜血,恶气冲天地说:你们笑什么,这是父亲叫我必须学会的拍马屁本领,你们知道个屁。众人走了。官差拉着马也赶路,那后生呆呆站了一会一想,这拍马屁本领好难学,怪不得我爸叫我千万要学会。想着想着,咦,还有一件吹牛皮的本领还没学呢,走着走着过了街到了农村河边大路上,他到河边洗了脸,甩甩衣服,重新把包袱、雨伞整理了一下,继续赶路。这时正好立夏时节,农民忙着起畈耕田。时到晌午,农民把牛拴在大树下回家吃饭去了。这时那后生路过树下见到一头大黄牛,正在吃着一堆草子(紫云英),牛肚吃得胀胀的。后生一见大黄牛,大喜道:天助我也,今天这个吹牛皮的本领不是现成能学到了嘛。看看周围无人,慢慢赶到牛后身,他想这会我不拍打了,他一手拉着牛尾巴,一手轻轻用手指抓牛屁股,抓着抓着,牛感觉很舒服,慢慢翘起尾巴来,后生加快抓痒速度,牛尾巴越翘越高,后生一看,大好机会,马上用嘴贴上去赶紧往牛肛门口吹起来,你越吹,牛越舒服,牛尾巴翘得越高了,后生把整个脸贴近了牛的肛门用力吹呀,想着牛比马好,后足没踢,吹牛皮比拍马屁要好学得多。还没想完,黄牛前足一动,肛门一张,牛粪一下子稀里哗啦地喷出来,溅得后生满嘴满脸,塞了满嘴牛粪,嘴张不开,眼又睁不开,连滚带爬跌跌撞撞逃开几步,到河边洗脸,回到大树边上坐下,对着牛大声说:你拉牛粪也不叫一声,害得我如此模样,怎好见人?回头四周观望,还好并无一人看见,定神后想一想,这两样本领实在太不好学了。回到家里见了父亲,一脸怒气冲天,对父亲说:你叫我满师回来,一定要学会拍马屁和吹牛皮本领,我学过了。就把在路上经过详详细细说给了父亲听,父亲一听,张口就骂:畜生,畜生,我怎么会养你这么笨的畜生。一甩手就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