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杜牧(修订版)

 徐子曰 2022-04-12

第三十一讲、杜牧

上次咱们说了李商隐,今天咱们讲杜牧,因为这两个人,在咱们的文学史上,被称为“小李杜”。他们也是晚唐时期,诗歌成就最高的两个人了。为什么要称他们为小李杜呢?这是因为要把他们和被称为“李杜”的李白和杜甫区分开。

之前咱们讲杜甫的时候,提到过杜牧和杜甫实际上是同一个祖宗的,他们都是晋朝时期的杜预的后代。杜甫有个好爷爷杜审言,杜牧也有个好爷爷,叫杜佑。

杜佑曾经历任三朝宰相,被封为岐国公,而且本身也是个著名的学者,曾经写过《通典》一书。这本书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典章制度专史的开创之作,对后世影响很大。有个这样伟大的爷爷,对杜牧来讲,影响一定是很大的。

杜牧,字牧之。他自幼就聪明好学,会写文章,在23岁的时候,就写出了千古名篇《阿房宫赋》,据说,当时的人称他为“王佐之才”。按理来说,杜牧帮助皇上分担忧愁,做个宰相也是没有问题的。

阿房宫赋(节选)【阿房宫赋详解请点击】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qūn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据说是秦始皇建造的巨大的宫殿。《史记》里对阿房宫有这样的描述: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

从上面的材料来看,阿房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群,要想建造这么大规模的建筑物,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肯定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再加上这时候秦始皇还征调了上百万人去修建他的陵墓和长城,我们说那时候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点也不过分。繁重的赋役,严苛的法律,让秦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当陈胜吴广举起起义的大旗,天下各路豪杰群起响应,一个伟大的王朝,在短时间之内就灰飞烟灭。所以,咱们可以看出,杜牧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当朝的皇帝能够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不要重蹈秦朝的覆辙。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就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然了,光从文章上说,杜牧的才华也已经显露了出来。

有这样的才华,考中进士对杜牧来讲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可是,命运之神对杜牧似乎并不来电,因为杜牧性格耿直,不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所以总是遭到排挤,得不到重用,只是在江西、淮南等地方担任一些幕僚的工作,也就是在大官手下出出主意,写写文章之类的,没什么意思。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来年,杜牧在这段时间里,经常流连于青楼妓馆,放浪形骸,不务正业,按照他自己在诗歌里所说的,就是“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在这个时期,虽然他吟诵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样的优美的句子,看起来过得很舒适,但实际上,他的内心还是非常痛苦的。你想啊,一个满腹才华,年纪也不大的才子,就这样虚度光阴,怎么对得起男人这个身份呢?更何况他爷爷作为榜样在那里,杜牧自己还专门读过兵书,注释过《孙子》,他是把自己当成宰相来培养的啊!不过现实的骨感不会因为杜牧的雄心丰满起来,因为命运的安排并不是他自己能够做主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40岁以后杜牧当了地方上的州官刺史,也仍然不能让他意气风发起来。后来,杜牧回到了朝廷,担任了中书舍人这个职位。但这也就是个五品官,帮皇上写写圣旨什么的,也没有实权。所以,慢慢地,杜牧也就变得安于现实了。

他晚年的时候,居住在樊川别墅,给自己起了个号叫“樊川居士”,吃吃斋,念念佛,写写诗文,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是,当他快五十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将及知命,得病,自为墓志、祭文。又尝梦人告曰:“尔改名毕。”逾月,奴自家来,告曰:“炊将熟而zèng裂。”牧曰:“皆不祥也。”俄又梦书行纸曰:“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寝而叹曰:“此过隙也。吾生于juézhǐ还于角,为第八宫,吾之甚厄也。予自湖守迁舍人,木还角,足矣。”其年,以疾终于安仁里,年五十。

悉取所为文章焚之。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杜牧生病了,忽然觉得自己好像快要死了,就做了一件正常人都不能理解的事情:他给自己写了一篇墓志铭,还写了一篇祭文。之后,又有仆人来告诉他说,家里饭要烧熟的时候,锅破了。杜牧认为这很不吉利,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预示,让他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就把自己这辈子写的诗歌文章都找出来,凡是不满意的,都一把火烧掉了,据说剩下的只有百分之二三十,但可以说,这些都是精品了。

杜牧的诗歌成就很高,人们称他为小杜,以便和杜甫区别。他的诗中最出名的,是他的咏史诗。他借助古代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件,怀古伤今也好,借古讽今也罢,总之,是大大地发了一通感慨。

这其中著名的几首咏史诗,咱们是一定要记住的:

《泊秦淮》【泊秦淮详解请点击】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里提到了一个君主,就是陈后主陈叔宝,是陈朝的最后一个皇上。他能诗能文能作曲,一曲《玉树后庭花》天下闻名,但是也成了亡国之君,落了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里面写的是杨贵妃,飞驰而去的骏马送的不是紧急的文书,解决的不是国家大事。而是给皇帝的妃子送荔枝,劳民伤财,你不灭亡,谁灭亡呢?

再看一首《赤壁》:【赤壁详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想想当年的周瑜,如果不是东风帮了他一把,估计大乔小乔这两个美女都被曹操抓走锁在铜雀台里了吧。

在《题乌江亭》这首诗里,杜牧还提到了悲剧英雄项羽: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项羽非要自杀,如果他回到江东,在自己的故乡重新组织青年才俊们,卷土重来,打败刘邦重新实现霸业也还是有可能的呢。所以,咱们可以看出来,杜牧在看待历史事件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当故事来看,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这一点,是咱们在读书时要特别注意,特别学习的。

杜牧还有一类写风景的抒情诗,也很出名。像这首《山行》:【诗歌详解】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还有人人皆知的《清明》:【诗歌详解】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等诗句里,都给咱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学习经典知识,成就大好人生!
二十年专注文言,读经典,学文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