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53-宁波北仑民间故事

 徐宝样文图库 2022-04-12

薛家桥的传说

   过汤家桥一直走,前面又有一座桥,名为薛家桥。从前,薛家桥是通向石湫、新路岙、柴楼和宁波等地的必经之道,蛮热闹的,关于这薛家桥还有个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镇上有个好吃懒做的人,他不但嗜酒如命,还赌博成性,常常落得衣食无着,亲戚朋友看不起他,老婆也要和他分道扬镳。有一天傍晚,他独自来到薛家桥,准备投河自杀。正在此时,忽然来了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对他说:“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你年纪犹轻,精力充沛,正可干一番事业,岂可一死而误妻儿。你好吃懒做,嗜酒爱赌,造成恶果,怎能怨人尤天?我现给你银子一锭,你可作为资本,从今以后,痛改前非,辛勤劳动,发愤立业吧!”说罢,走到桥上石栏边,用手轻轻拍了一下,取出一块耀眼的银子交与穷汉,这才离去。那个穷汉捧着白花花的银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心中暗暗打算:先到街上去斩一刀肉,称两条鱼,买几斤酒,到家里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然后上街扯几块好布,给自己和老婆孩子打扮一下,然后……他还嫌银子太少,要是再多几块就好了,一块买吃买穿,一块还赌债,再有几块做赌本,赢它几百、几千两,那就可以阔阔气气地过上一辈子,再也不被人小看了。高兴之余,他突然想起老人的银子好像是在桥边的石栏上用手拍出来的,他想:我何不再去拍出几块?于是走到石栏边上一看,发现石栏上果然缺了一只角,那角与自己手里的银子一样大小。他信手把银子凑到缺口上拼凑一下,不料银子在缺口上生了根,再也挖不出来了,再一看,那个缺口已完好无缝,银子已经变成了石头,他绝望地号叫一声,颓然倒在桥上。

剃头担上立旗杆的故事

   剃头担的一头是火炉和面盆,另一头是装着剃头家什的箱子,上面竖着一根大概有三尺高的旗杆,旗杆中央有一只小斗。剃头担上为啥立旗杆呢?这还得从明朝说起。明朝朱元璋做皇帝后,把元朝忽必烈派到各地的蒙古族官员罚为堕民。堕民及其下代只许干剃头、抬轿、阉鸡、做小戏文、吹行等最下贱的行业。到了清朝,顺治皇帝下了一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圣旨,要男人把前半边头发剃光,后半边头发梳成辫子,否则就杀头。可是冒死留发的人仍有不少,为此,朝廷又下令命天下的剃头匠在剃头担上立一面旗杆,象征剃头匠有二品官衔的特权,可以杀不剃头发的人,由此,剃头匠的身价也高了起来。立旗杆的剃头担一直流传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但是旗杆失去了原来的意义,被剃头匠用来挂刮刀布,这样的剃头担前些年还寻得着呢!,

布阵岭的故事

   明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浙东沿海,爱国将领戚继光奉旨领兵抗倭。当时,有股倭寇从下三山上岸,在灵岩一带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戚继光闻讯当即率兵迎战,但因这支军队刚刚集结起来,缺少作战经验,一时难退敌兵。为防止倭寇翻过山岭到岭外、镇海去骚扰,戚继光退至搬迁岭上安营扎寨,垒石建墙,挖壕布阵,在各个山冈、山坑派兵把守。这样一来,倭寇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戚将军在此布过阵、扎过营,后来人们就将搬迁岭改名为布阵岭,邻近的几个山头、山坑分别取名为:“马前山”、“小刀尖”、“旗牌”,屹立在布阵岭旁的一座高耸的山峰就命名为“象戚岗”。现在,人们还能看到当年官军挖的壕沟,修筑的炮位和一排排阵亡的官军兵士的坟墓。

阿瑜先生的传说

   清末时期,里岙村出了个书法艺人,名叫阿瑜。因他书法精湛,又有文化修养,于是被人们尊称为先生。阿瑜先生少年时家贫,没上三年私塾就辍学了,父亲叫他放牛、割猪草。阿瑜好学聪明,尤其羡慕庵堂祠庙里那些遒劲雄健或挥洒流利的对联、匾牌上的文字,决心学好书法,长大了为不识字的穷苦人们服务。于是他想方设法利用空闲时间,经常身带纸墨从庵堂祠庙那里拓来许多字样当作字帖,认真临摹起来。可是家中贫困,为节省开支,阿瑜先生就在白天趁放牛时的空闲工夫,用树枝在地上划写,晚上就在家中沙盘上用手指划写。春去冬来,十年过去了。阿瑜已成了年轻的父亲。由于长期练笔,他的书艺大有长进,同时也愈加酷爱书法。虽然农事、家事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只要稍稍空闲无事,他就坚持苦练。平时买不起纸墨,他就在房里屋外备置了许多砖块,用毛笔蘸着清水练习,常常因此废寝忘食。有的邻居见阿瑜如痴如醉的情景说:傻瓜,你这何苦哩。他笑着回答:我这样涂涂抹抹要比做任何事情还快乐。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阿瑜而立之年,书艺已炉火纯青,闻名乡里。当时上岸、下岸地区的一些乡民纷纷慕名来请他写对联、墓碑、家谱、契约等文书。他平时抽空也为邻居的家具、农具等写些标记字号。有一天,阿瑜先生的邻居顺发哥因儿子娶媳妇,须到柴桥街上去买些物品,于是挑上家里半旧的竹箩担上路了。上午时分,顺发哥买完最后一件物品——蒸笼,正待离店时,却被竹器店的李老板拉住了,李老板笑着说:我店里有的是各式新箩,今天随你挑一担,我不要你钱,只要把这担旧箩兑给我就够了。顺发哥起初有些莫明其妙,后来在李老板再三要求下,才乐不可支地挑选了一担崭新的竹箩,装上物品回家了。一月后,顺发哥又来到这家竹器店时,对李老板说:老板,上次你为啥介客气,我的旧箩换了你的新箩,你不怕亏本钿吗?李老板笑着说:你别多心,请到陋室一叙你就明白了。顺发哥腼腆地进了店房,李老板请他坐下,并端上茶说:上次换箩生意,其实是我赚了你,请你原谅。你晓得勿,这箩上的几个字写得太好了,是我李某在镇上经商二十年来第一次见到,因此将你换来,供全家人欣赏。今天我还有件事要向你请教。顺发哥听后才恍然大悟,会意地笑着问:老板,你有啥尽管讲吧。李老板说:实不相瞒,我的父母见了你写的文字都赞叹不止,并让我的儿子向你拜师学艺,不知下岸兄弟可答应收下否?顺发哥听了这番以子相托的话,顿时惭愧得面红耳赤,不知所措。等顺发定过神来后才吞吞吐吐地对李老板说:谢谢老板错爱,这字是我邻居阿瑜先生写的,我实在是个目不识丁的种田汉。收徒学艺之事待我回家后跟先生商量后再决定,我家住下岸里岙村。顺发哥羞愧得坐立不安,于是起身辞别,仓促地离开了竹器店。后来,阿瑜先生的书艺闻名乡内外。他凭着自己入木三分的功底曾办过私塾,带过不少学生。他的书法手迹至今留在许多墓碑、木匾上面,其中现在里岙沈氏祠堂的后裕堂木匾,就是他的遗墨。阿瑜先生的书艺风格有的遒劲雄浑,有的流利酣畅,尤以楷、行大书著称乡里,成为梅山岛乡第一个自学成才的书法艺人。

担峙的传说

  很久以前,钱塘江水似脱缰的野马日夜不停地向东海倾泻,江水中大量泥沙纷纷在抗洪湾南北口岸沉积。于是北岸的嘉兴地区和浙东沿海便形成了辽阔的海滩泥涂。东海龙王得知海域被侵的消息,立即命令移山神阻镇钱塘江。且说那移山神从东海中选择了两座大小相同,形状相似的小山,又从御花中折来海棠树枝当作扁担,挑起两座山前往钱塘江,当他风风火火来到下岸上空时忽见裸露的海涂上到处活动着奇形怪状的水族,只见它们一会儿互相厮杀、一会儿悠然自得、一会儿销声匿迹……这些光怪奇异的情景使他惊喜无比,于是他从肩上卸下两山,念罢符咒,放在云端上,俯下身子聚精会神地观赏起来。他先看到一颗碗口大的银蚶正张开血盆大口向水族们耍威风。这时,泥蚶的身旁悄悄爬来一只盆似的大青蟹,只见那大青蟹突然伸出坚硬的足螯,狠狠地蚶住银蚶的内腔,那银蚶急忙合起贝壳来,但是已经晚了,那殷红的内腔瞬时被青蟹的双螯生吞活剥地扯了出来。正当那青蟹一餐美食,沾沾自喜之时,没料到一条大章鱼悄悄来到它的身旁,突然间,数条长足像恢恢天网散了下来,瞬间把青蟹捆得严严实实,平时横行霸道的足螯变得不听使唤,青蟹只能在泥泞中垂死挣扎。接着大章鱼爬上蟹背,将口器吸盘吻住蟹嘴,嘟噜嘟噜地喝起它的膏脂来。不一会儿,那青蟹便成了僵硬的躯壳,死了。大章鱼喝饱了肚子,想去水沟边漱口洗澡,这时像一条大腿那么粗的海鳗向它游来,那海鳗毫不客气地张开大铁钳似的口,的一声,将大章鱼叼在口中,吞下了肚子。那海鳗得了美食,感到乐不可支,打算顺着水沟悠闲地向大海游去。这时,在空中盘旋飞翔的海鹰发现了海鳗,庞大的海鹰伸张着钢铁般的利爪,凌空而起,海鳗瘫痪似的动弹不得,成了海鹰的猎物。移山神在空中目睹水族与飞禽互相厮杀的场面,没料到海潮已覆盖了海涂,待他回过神来,太阳已快落山。移山神这才想到自己还没完成使命,急忙担起两山,驾云急行。不料那海棠树枝不堪重负,啪啦啦一声断裂成两截,那两座山失去控制,从空中哗啦啦地落在下岸海涂中。移山神见大事不妙,急忙使出全身本领力挽两山,可是不行了,那两山已深深陷入海涂中不能自拔。移山神一连折腾了几个时辰,仍无济于事,只好扔了被折断的海棠树枝,回宫听命去了。从此,下岸东南海涂上就出现了东、西对峙,高度相同,形状相似的两座小山,人称担峙。

好人得好报的传说

   很久以前,明州的东海边有个村庄,村里有个做木匠的年轻人名叫郝宁。有一年春节刚过,郝宁为养家糊口,就与父母、妻子商量,打算到城里开家家具店,指望能够多赚些钱改善生活。郝宁到了明州,租了店铺。由于他平时待人热情礼貌、诚恳善良,再加上技术精湛、勤劳又俭朴,所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转眼间,秋去冬来,大年将至,他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钱袋,发现已储存了不少的铜钿,于是停下生意,收拾一下店铺,锁上店门,启程回家,想和分别一年的妻儿、父母一起过个团圆年。有一天,郝宁路过一个镇子。天快黑了,唯恐带着钱袋走夜路不安全,就住进了一家旅店。吃罢晚饭,刚上床睡觉,就听见了隔壁有一男一女在伤心地哭泣。郝宁想这户家人一定遇到啥难事了,否则不会介伤心的。郝宁是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听到哭声觉得十分难过,就起了怜悯之心,便去问店家知不知道这家人为啥哭得这么伤心。店老板说道:那是父女俩,老家在四川山坳里,家里穷得没饭吃。去年讨饭来到镇上,托老乡向镇上的大财主沃财奎借了20两银子,租了现在的这家旅店做生意。谁知人生地疏,生意清淡,一年下来,不光没钱赚,连老本也亏进去了。父女俩在这间房里已待了九天了,眼看明天期限就到了,还指望啥东西去还债,这真是'一个铜钿逼死英雄汉呀!且说那个沃财主明知老汉还不上钱,就打上了他家那个刚十七岁的闺女的主意,并扬言到明天下午前不把钱还清,就要把他家的闺女拉去当小妾抵债。眼看要骨肉分离了,父女俩咋会不伤心呢?听了店老板的一席话,郝宁就想去隔壁劝说,店老板却拉住他说:后生家,管闲事不合算的。郝宁不计较这些,执意走了过去。他进了房间就安慰起父女俩来,谁知越劝,父女俩就越伤心,且哭得越厉害了。郝宁明白了自己的话没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于是就暗暗狠下决心说:大伯,明天我出钱,当着众人的面还债收契。父女俩听了这句话不知道该怎样谢他们的恩人。第二天午饭时分,沃财奎带着一伙人抬着一顶花轿讨债来了。郝宁帮助父女俩把沃财主领到街上,当着围观群众的面连本带利如数还上了。沃财奎一见今日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坏了他的好事,他岂肯轻易罢手,命令家丁们上去殴打郝宁。就在家丁们如狼似虎张牙舞爪大打出手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个白发银须的老人来。那老人站在家丁面前,吹了口气,用二指向一名叫嚷得最凶的家丁一个指点,那气就像狂风一样向家丁飞袭而去,家丁猝不及防就像狂风吹落叶一样被推出了十几丈远。等那家丁从晕头转向中清醒过来时,老人已无影无踪,这时空中突然飘来一张纸条,家丁连忙把那张纸条接过来递给沃财奎看,只见纸条上写道:沃财奎亲阅:吾乃郝宁保护神,伤他就是伤我心,你要识趣快回家,胆敢报复抽你筋。沃财奎看罢纸条,心知这个坏他好事的后生有神仙相助,不敢贸然撒野,就连刚才那非分之想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了,只好死了歪心当着众人的面接过20两银子,领着家丁们如丧家之犬灰溜溜地走了,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面对骨肉分离又团圆,老汉和女儿真是感恩不尽,当即跪倒在郝宁面前,磕着头说:恩人呀,我父女俩在店里困顿了九天,只有你才是天下第一好人。正月初一,我父女俩给您拜年去。正月初一清晨,郝宁还没起床,那老汉父女俩就来到他家门前喊道:恩人,开开门,我父女俩给您拜年来了!郝宁一听这么早就有客人来拜年,就赶紧叫妻子孩子穿上衣服去迎接客人。郝宁领着全家人刚开门走出去迎接,就听见身后哗啦啦一声巨响,郝宁急忙回头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自家的房子倒塌了。房子一塌,郝宁的妻子就大哭起来:天哪,这可叫我们怎么做人呀,一家人住啥地方呀……”这时,那老汉竟哈哈大笑起来,搞得郝宁一家摸不着头脑了。老汉笑罢,走到郝宁面前说:恩人呀,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说着把自己手里的一把拂尘递给郝宁说:我父女贫穷,买不起拜年的礼物,这拂尘是我一生的相伴之物,今日送给你,柄把上有使用方法,我俩去后你再仔细看。老汉说完话就拉着女儿一起向郝宁鞠躬辞别。郝宁莫名其妙地望着父女俩渐渐远去的身影,这才往拂尘柄上仔细看,只见上面刻着蝇头小字:马尾拂尘很普通,使用起来有神灵,缺啥少啥甩一甩,眨眼成真不费劲。尾后又刻着:甩拂尘同时,口中要说明什么什么成真,就会要啥有啥。郝宁妻子听郝宁说这拂尘看似普通,其实神奇,缺啥要啥它都会变出来。就对丈夫说: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房子,你试试看能不能变出一座来。郝宁拿起拂尘甩了几下,同时口中念道:房子房子成真。话音刚落,眨眼之间,刚才倒塌的废墟上真的竖起了一座青砖青瓦的四合院,全家人都惊喜不已。回到房间里,又见里面吃的、用的什么都有,这样全家过了一个惊喜无比的大年。后来人们知道了这件神奇的事情。有人说那父女俩肯定是神仙下凡,特地来人间试探人心的,也有人讲这是郝宁运气好,碰上了知恩图报的君子人。但绝大多数人说,郝宁得好宝这是他积善德换来的。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郝宁得好宝这句话就成了人们告慰褒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者的口头禅,世世代代承传了下来。天长地久,众说纷纭,又把郝宁得好宝的话传成了好人得好报了。

龙底村的传说

  在梅山乡上梅渡轮码头南岸的西侧,有一个三面环山北临梅山江的小山村,人称龙底。那里溪水绕村、树木茂盛、修竹青翠、茶果飘香、四季葱绿。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火球似太阳连续烧了220天烤得大地干裂、山坡冒烟、林木枯萎、禾苗枯焦、生灵涂炭。人们出于无奈,只得扶老携幼渡江步行二十多里,去虾康龙潭向老龙王求雨。这天,恰逢黄道吉日,人们抬着猪、牛、羊、鸡等祭品,手捧焚香,三步一叩头一路祷告:龙王爷,您救救子民,快下大雨吧!到了龙潭,隆重的祈雨仪式完毕后,有个叫阿龙的小伙子竟然被龙潭的奇妙景色迷住了。只见那龙潭镶嵌在三面环山的一座悬崖下,悬崖上有条神态逼真的石雕龙头。一股泉水从龙口喷泻而出,淙淙直泻。泉水下承一潭,水清如镜,深不见底。周围层峦叠嶂的群山、葱郁的树林和蓝天白云倒映潭中,绿光流泛,真是一处人间仙境!他陶醉了。因为好奇,他蹑手蹑脚地从附近割来一堆葛藤,捆成一团抛进龙潭,然后对乡亲们说:这龙洞的入口在这里,不知它的出口在何处我想用葛藤试试看,倘若以后知道了出口,我们就可以把龙潭的水引到家门口,就可以喝到清凉甜蜜的龙泉水了。且说那条虾康龙王,得知旱情严峻、民不聊生,顿生怜悯之情,急忙火速禀报东海龙王,请求施雨、救灾。俗话说苍天不负有心人,说来灵验,当日午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倾盆大雨哗哗地下了三个时辰。翌日清晨,甘裂的大地在甘霖滋润之下绿了、荒山青了、枯树生出了新叶、溪水流淌了……村民们无不欢呼雀跃,纷纷从屋里奔出来,尽情地欣赏雨后的清凉世界。阿龙与伙伴们跑到溪边抓起鱼来。蓦地,他从溪水中摸到了昨天掉在龙潭里的那捆葛藤。阿龙手捧葛藤惊奇万分,匆匆上堤,情不自禁地跳跃起来,欢呼着:葛藤在这里!葛藤在这里!乡亲们闻讯后惊喜不已,纷纷前来围观,这时,大家才明白虾康龙潭的龙洞跟这里是相通的。于是,虾康龙潭的龙洞穿岩越江连通梅山的奇闻,瞬间传遍了梅山港两岸。这个小山村,也被人们称作龙底。

青龙山的传说

   在梅东村盘峙岙南端隔江400米的海面上,有座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00米,海拔70多米,面积0.4平方公里的小岛,巍然屹立在象山港北部口岸,仿佛一条忠诚剽悍的卧龙,日夜守卫佛渡水道,这山唤做青龙山。相传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的王后生个容貌丑陋、浑身青色的龙子。龙王与王后觉得这个孩子若留在宫中不雅观,有失自己的面子,于是叫臣子把它驱走出了水晶宫,让它自生自灭。且说那可怜的小青龙,在茫茫大海中游啊游、漂啊漂,不知游了多少日子,也不知漂了多少路程。有一天,小青龙游到了象山港一座无名小岛的礁石下,惊奇地发现了一个锅大的岩洞,它游进洞中探了探深浅,才知道此洞深邃无底。它高兴极了,决定住下来,潜心修炼,长大后造福生灵、建功立业。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知多少年过去了,小青龙饱受酷暑寒冬、惨风冷雨之凄,在历经孤独寒食、陋室石屋之苦中渐渐长大。有一年,天大旱,半年无雨、五谷枯死、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穷苦百姓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听说无名岛下有修炼千年的青龙,于是,四面八方的人们不辞劳苦,纷纷千里迢迢扶老携幼上岛来祈求青龙赐恩降雨。青龙得知旱灾民情,心中极为同情,但遗憾自己修炼未果,力不从心。若要降大雨,必须把实情禀报父王。青龙面带愧色,急忙驾起云彩向龙宫急飞而去。到了龙宫,龙王与青龙阔别重逢,龙颜大悦,称赞王子意志刚强、秉性仁慈,立即下诣命雷雨神前往灾区降雨。后人为了表彰青龙的功德,把这座小岛尊称为青龙山。小青龙住过的石洞,俗称飞来井(遗址仍在)。后来若遇旱灾,人们就上青龙山求雨,颇灵验。从此,人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七姓涂的传说

清代道光年间,原镇海县内有一群贫民逃荒来到了霞岸西南一片荒无人烟的黄岩头落了户,由于都是穷苦人,没钱买船买网买田地,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然而天无绝人之路,俗话说在山靠山,在海靠海,面对这块大自然恩赐的辽阔海涂,看着海涂上爬行的众多海鲜贝壳,使这些穷哥们得到了启迪。于是下涂采集贝壳便成了人们的生存之源。霞岸人勤劳俭朴,不怕艰辛。为了生计,每当海潮退去时,男女老少齐上阵,拾贝的、抓蟹的、捕跳鱼的……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当海潮涨时,他们就把采集的贝类、鱼蟹去柴桥或郭巨的集市上出售。日子一久家家户户的口袋总算有些铜钿了,生活有了依靠。他们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苦心经营,有的盖起了房子,有的娶了媳妇,有的配备了小船和渔具。不到数年,这消息传遍了整个海晏乡(柴桥、郭巨一带)。海晏乡的一些乡绅、地痞对霞岸人勤劳脱贫起了嫉妒之心,上岸昆亭刘家和上王王家先后勾结里岙沈家的游手好闲之徒,以征粮为名,对霞岸靠下涂营生的陈家、傅家、张家、曹家、许家、蒉家、李家七个姓氏的百姓敲诈索取钱财。起初,善良老实的霞岸人为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还是默许了。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婪的刘、王、沈世居大族,依仗人众势大和官府的裙带关系,竟视霞岸人软弱可欺,变本加厉地派遣地痞恶棍来埠头强征涂税,常常殴伤人命。霞岸的人们经不起这种无休无止的敲诈,联名请人写了状纸告到县衙,那时的镇海县还算清明,见了状纸又听了七家原告人含泪诉说,答应来霞岸察访断案。那年盛夏的一天,知县冒着酷暑来到了下道头的郦乌礁庙,召集原告、被告以及族长、里正等人,细说原委。结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争执不下。知县叫被告方选派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用泥马在海涂上向东南方向行驶,沿三江浦向西方的黄岩头上埠;又叫原告方选派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用泥马在海涂上向西行驶,过乌龟礁再向南方的黄岩头上,并规定,双方会合后停止前行。双方无奈,只好立下诺言,各自行动起来。那天下午申时,当知县在乡民陪伴下来到霞岸黄岩头时,正巧两艘泥马相遇会合。于是罗知县宣布:从今以后东南海涂为被告方所有,西南海涂为原告方的陈、张、曹、蒉、李、傅、许七家所有,年征税赋,不得争执。从此,相争多年的海涂所有权就这样确定了下来,七姓涂也因此得名。后来,霞岸百姓有了这块资源丰富的海涂,生活一代比一代好起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秉公而断的父母官,就在当年断案的黄岩头山旁建造了一座天后宫,还塑上了神像。

桃湾林的传说

    地处梅东村的原梅山村,是个有八百多户人家的大村庄。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村里早已形成了一个没有文书规定,但却家喻户晓的村俗民约,那就是: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仪仗队宁可多走两里路,绕凤凰山,经渡口,出入村庄,决不可走桃湾岭城门径直出入村庄。这究竟是为何缘由呢?说来话长。传说,很久以前,桃湾岭还是个村民休憩、纳凉、拉家常的好去处。后来,不知哪里来了个羊婆精,占据了桃湾岭。妖精长得羊头人身,妖术十分厉害,她既会变化,又善于念毒咒害人,念迷魂咒蛊惑人。妖精肆虐,常残害良民,尤其妇女深受其害。且说那羊婆精,是集嫉妒、邪恶于一身的恶魔。平日里她在桃湾岭一带昼伏夜出,若见漂亮的妇女独身路过,她就念毒咒,致使美妇人患上怪病,容颜日益憔悴;若遇因家庭不和愁眉苦脸的妇女路过,她就念迷魂咒,导致心情烦恼的妇女轻生;若逢子孝孙贤、家道兴旺的妇女路过,就变成巫婆说三道四、搬弄是非,若一计不成,就用托梦、附身之法蛊惑人心,导致她家人亡家破;若得知谁辱骂她,就念迷魂咒,让辱骂者中邪、非痴则疯……几百年来,正因为羊婆精累累作祟,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幸福,也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世世代代居住在梅山村的人们,恨透了这妖精,曾想方设法惩罚羊婆精,为此不知邀请过多少道士、法师,不知拜过多少菩萨,也花去了不知多少铜钿银子,可惜都无济于事。村人无可奈何,只好放弃镇妖除精的念头,回避桃湾岭这个鬼地方,免遭灾殃缠身。这就是一直承传至今的不走桃湾岭,宁可走渡口的原因。+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了较大提高,不迷信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追求吉祥、平安生活的愿望却没有变,所以遇到红白喜事,大多数村民还是遵循祖辈传下来的遗训,仍然坚持宁可信其有,不敢信其无的原则,这样就太平无事,否则万一惹犯了那个羊婆精,那么悔之晚矣。

阿斗姐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姑娘胃口特别好,一餐能吃一斗米,而且必须熬粥吃,否则还吃不饱,大家都叫她阿斗姐。她爸爸供养不起,就叫她自己去另谋生路。路上,阿斗实在饿得不行,就坐在路边啼哭了起来。正好被一个青年看到了,就问:姑娘,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姑娘如实回答了。青年听了哈哈大笑,说:这怎么算会吃呢,我一餐要吃一石米呢,大家叫我阿石哥,我看这样吧,你到我家去,我每餐省下一斗米来给你吃,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你又可以吃饱,这样好吗?姑娘一听很高兴,就跟阿石哥去了,后来两人成了亲。阿石要出去耕田,叫妻子把中饭送到田里。到了中午,阿斗煮好粥,留下自己要吃的一斗,其余用两只木桶盛好,送饭给阿石吃。半路上遇到一个换糖货郎,他挑着货郎担,手中拿着拨浪鼓向阿斗姐走来,央求说:大嫂,我实在太饿了,路也走不动了,求你赏两口粥吧,我绝不多吃,只吃两口。阿斗想,只喝两口,就让他喝两口吧。就同意了。货郎马上俯下身子在各只桶喝了一口,只见桶内的粥喝得一点都不剩。这下阿斗姐慌了,赶紧跑去向阿石哭诉,阿石听了十分生气,马上用手臂夹起牛,把犁架在耳朵上,拔腿向货郎追去,追上后两人就吵了起来,货郎一不小心把地上的一块石头踢飞了,恰巧落在阿石的田里,把田压得严严实实,只剩一条小路。阿石一见这样,马上磕头向货郎赔礼,货郎见阿石人也老实就随手一拿把石头给拿了起来。有道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呆大儿子的故事

   从前,有位举人,家里有个呆大儿子,别看他傻,父亲却常常在大庭广众前吹捧他是个秀才。有一天,他家要来客人,父亲教他说:儿啊,如果有客人问我家门前那几棵死榆树怎么了,你就说,前几天被糟蹋了,如果客人夸奖门前的牌坊时,你就说,这算什么,一代一个。儿子回答说:记住了。第二天,客人来了,儿子站在门口迎接客人。客人问:你爹娘呢?他回答说:前几天被糟蹋了。客人很惊讶,心想,昨天还跟他父亲碰过面呢,怎么几天前被糟蹋了?便问:你这孩子大概是个傻子吧。呆大儿子忙回答:这算什么,我家一代一个嘛。

呆大女婿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生得呆头呆脑,大家都叫他呆大,把他的真名给忘了。有一天,他老丈人做六十大寿,老婆做了一些金团,放在幢篮里让他挑着去拜寿。他就挑着幢篮担子往老丈人家去了。一路上他看到许多乞丐,呆大看这些乞丐都饿得面黄肌瘦,十分可怜,就拿一些金团给乞丐吃。这样他每遇到一个乞丐就送几只金团给他,还没到老丈人家就把所有的金团都分光了。呆大想这下可怎么办?又想老丈人平常也看不起他,越想越气,就自言自语说道:好,没了金团,大便不是黄色的吗?我叫你们吃黄团。说干就干,他赶紧拉下裤子,往两只幢篮里拉了许多屙。盖好盖子,挑起幢篮往老丈人家走。到了老丈人家把幢篮担子放在里间屋里。舅嫂打来洗脸水,洗完脸就到客厅与亲戚聊天去了。过了一会,丈母娘对她媳妇说:媳妇呀,你姑爷走了这么多路,一定饿坏了,你把他挑来的金团去几个填填饥,等下客人都到齐了,再吃寿酒。媳妇就到里间屋去拿金团,不一会媳妇皱着眉慌慌张张地跑出来,对婆婆说:娘!不是的,是唔。因为媳妇是外地人,把屙字说成唔,婆婆一听说:笨蛋,金团是不好唔的,唔了就要变软,还是好。媳妇又说:娘,不能,是唔。婆婆一听就更火了:谁叫你唔,金团不能唔只能,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搞不懂。婆媳两人越说越重,大女婿和呆大一起走了过来,大女婿走到里间屋,揭开幢篮盖子,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呆大在旁哈哈大笑。老丈人、丈母娘被他的恶作剧气得发抖。到了吃寿酒时,大家都不理睬呆大,猜拳行酒令给老丈人祝寿,十分热闹。呆大一个人坐在桌上没人理他,只好自己一个人吃,把肚子吃得滚圆滚圆。晚上睡觉时,因为客人很多,两个女婿就睡在一个房内,大女婿因为喝多了,不一会就呼呼大睡了。睡到半夜,呆大觉得肚子胀得难受,赶紧起来撒尿,外面正下着雨,呆大就懒得去厕所间,就拿起痰盂拉了起来,不一会,痰盂拉满了他还没拉完,就把桌上的茶杯拿来拉,还不够,就又拿过来热水瓶,还是不够,就把大女婿的帽子拿了过来。拉完就倒头大睡。过了一小时,他又起来拉尿,就把门旁的雨伞和大女婿的靴子也拿了过来拉。大女婿一觉醒来,天快亮了,感到口渴,就拿起桌上的茶杯往嘴里放,怎么黏糊糊的,还以为是丈母娘给他沏的桂圆茶呢,可味道不对,还有臭味,就把杯子水倒掉,拿起热水瓶再倒也是一股臭气。这下他知道是呆大做的好事了,赶紧下床,两只脚刚伸进靴子,一股臭水就冲了上来,拿起桌上的帽子往头上一戴,淋得满头都是,大女婿想赶紧逃出那间屋子,打开房门,外面下着雨,就拿起门旁的雨伞一撑,又淋得满身都是。

大夫第与朝阳先生的故事

   清代光绪年间,盘峙村里住着一户姓贺的农户。父母尚未年迈,但体弱多病。膝下有三子两女,长子叫贺尚高,字朝阳,年已二十,因家道贫寒,尚未婚配。尚高这小伙子,体态丰腴,相貌堂堂,天性仁厚孝悌。他在孩提时曾读过三年私塾,成人后勤而俭朴,他见家中生活拮据,于是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他晴天种田植棉,雨天下海采捕,把最鲜美可口的海鲜先让父母和弟妹们尝。这样生活虽然艰苦,但合家和谐,日子倒也其乐融融。有一年夏天,尚高听邻居说起上岸马盘岙有几家佃农割稻种田劳力紧缺,正在出高工钱急招短工。他闻讯后禀告父母,撇下家中农活,带上几件换身衣服,就匆匆去了马盘岙。有一天下午,尚高冒着盛夏酷暑正在水田里耕田,突然听到铁犁发出铮铮的响声,他以为是铲着石块,铁犁断了,于是放下犁把,仔细端详。这时,他蓦地发现稀烂的泥巴中有块砖状异物,刚才被铁犁划过的痕迹处,还泛着灿灿金光。他捞起来一看,呀!沉甸甸的,原来是一块埋没土中不知多少年的金砖,足有二十来斤重,他高兴得发起愣来。当他回过神来,二话没说,脱下衣服,将洗净的金砖包裹起来,揣在怀中,急匆匆地往家里跑去。父亲见儿子拾宝回来,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沉思之后,父亲镇静地告诫尚高:儿啊,如今你得了稀世珍宝,此事决不能张扬出去,倘若走漏风声,会惹来灭门之灾的呀!尚高觉得父亲说得对,于是立即把那块金砖埋藏在房间里。从此以后,父子俩守口如瓶,全家人自然过着往日种田植棉、下海采捕的平淡生活。有一年夏天,瓢泼大雨连续下了两天两夜,宁波府境内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淹田数十万亩,堤溃屋倒,人畜死亡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灾民多达十万1人。宁波府台与各地县衙纷纷发出告急文书告逾天下:恳求境内豪绅富商出资赈灾。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尚高闻讯后,亲临灾区视察,一路上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惨状,真教他触目惊心、热泪纵横。回家后,尚高心潮澎湃、夜不能寐。他想起了先贤王阳明先生大丈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认为自己虽不是个名扬四海、富甲天下的高官富豪,但自己也算是个还没出名的百万富人,决心趁此契机,出资赈灾,以此义举,拯救灾民之倒悬,报答天地赐宝之恩。翌日,尚高怀揣半块金砖,跋山涉水,行程一百二十余里,来到宁波府衙。后经在甬亲眷的介绍,引见府台大人等一批官员。尚高禀明来意,慷慨解囊,捐出黄金一百六十两,在场官员无不感恩戴德,还向他行了三叩大礼。事后,宁波府衙为表彰尚高赈灾功德卓著,禀奏抚台恩准:赐爵耕读大夫,同时又赐衔九从顶戴花翎。从此,贺尚高因德高望重深受万民拥戴,尊称朝阳先生,扬名浙东。不久,因朝阳先生自愧读书甚少,不闻官场仕途风险,辞官隐退故里。后来,朝阳先生为实现耀宗光祖的夙愿,在旧居原址兴建风雅而显赫的大夫第

放牛娃巧捣虎穴的故事

    清代初期,居住洪家山的居民合起来不过一百人。有一年春,村子里常发生猪羊夜间被盗的怪事,起初人们还以为猪栏羊圈不牢固,牲畜夜遁了。日子一长,类似的怪事接二连三地发生,于是人们纷纷到树林、草莽中去寻找,但始终没发现蛛丝马迹,大家沮丧得很,认为一定是海盗干的好事。有一天上午,洪家有个叫洪侠的十四岁男孩正在南湾山放牛,他趁闲着没事儿就在树林草丛中,干起捕鸟取蛋的玩耍来。蓦地,他发现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有一堆新鲜的泥土感到很奇怪,于是蹑手蹑脚地摸过去想看个究竟。当他来到土堆旁仔细一瞧,原来旁边的山坡下有个三尺方圆的泥洞,他高兴极了,像发现了啥宝藏似的,就趴在地上伸着脖子向洞里张望,只见泥洞很深。里面一片昏暗,透过朦胧的光线,见到了一团团色彩斑斓的皮毛。这时他才想起这些皮毛跟图画中的老虎皮一样,他害怕极了,差点儿要喊出声来。幸亏是大白天,老虎都在洞深处呼噜呼噜睡大觉,没发现他。洪侠拔腿便跑,一口气蹿进家,连忙关好了三道房门。父母见他这般模样,还以为是他中了邪,忙问他为啥这样慌张,他才气喘吁吁地说出了刚才在南湾所见的险情险景。村里人听到虎踞南湾的消息,个个吓得毛骨悚然,家家不敢开门,户户不敢外出,田野上已旷无人影。全村人都躲在屋里惶惶不可终日。三天后,族长想请官兵来捕杀老虎,就悄悄领着几位年长的老汉,带了些干粮和盘缠到一百多里外的镇海县衙报官去了。族长和老人们回村后,说官兵即日便到,村民才算舒了口气。可是十天过去了,却没有一兵一卒的影踪;一月过去了,仍然没见官兵的消息。人们开始犯愁啊,若老是这样关门闭户,已有不少人家断炊烟了。况且眼前农活日益繁忙起来,这样下去以后咋过日子呢?迫于无奈,有些胆大的村民开始出门耕起田来。几天后,村民都觉得没有多大的风险,于是把除虎的事也搁了起来,纷纷投入繁忙的春耕。有一天傍晚,太阳还没下山,突然从南湾山头传来咣咣咣的铜锣声,同时传来老虎吃人啦!的呼救声。惊恐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呼声吓得几乎屁滚尿流,都没命似的从田间、路上纷纷向村里狂奔。洪家祠堂里挤满了惊魂未定的人们,有的在祖宗神祀牌前磕头祷告,哀求亡灵保佑。遇难者家属在那里哭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叫喊着,怒吼着,纷纷操起稻叉、渔叉和锄头准备去寻虎报仇。族长见此情景,慌忙关上了祠堂大门,拦住了这些小伙子,大声呵斥道:孩子们,别胡闹了,杀虎报仇这不是闹着玩的,连官兵也不肯冒此风险,何况你们几条好汉……”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在喧哗的人群中钻出洪侠来,他走到供台前大声说:大伯大叔,哥们儿,你们别闹了,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伙儿心齐,想法子,这老虎阿拉能除……”“好小子,你吃豹子胆了,这群虎该咋除,你说呀!有几位邻居打断了洪侠的话。族长素知洪侠平日里聪明伶俐,就鼓励洪侠:孩子你说下去吧。接着洪侠不慌不忙地装着手势说:这几天我忖过了,这老虎白天都躲在洞里睡懒觉,那老虎洞出口只有一个,以前我亲眼看得仔细。明天中午我带路,只要大家首先能用大石板悄悄地封住洞口,稍微露些洞孔,然后用大石块镇住石板,老虎就出不来了,那时洞口点燃干柴和鲜松毛,再用风箱往洞孔里鼓风,不要多少工夫,那老虎就是不被熏死也叫它饿死。大伙儿听了洪侠的妙计,喧哗的祠堂顿时安静下来了。许多上了年纪的老汉都破涕为笑,频频点头称赞:好主意,好主意哪。那天晚上,族长和长辈们一起,对明天如何除虎的方案作了周密的部署和人员安排,只待明日中午的到来。第二天中午,南湾山坡下果然升起了一缕浓烟,接着四只老虎都死了的喜讯传来,那时锣声、鞭炮声响彻了南湾。欢庆的人们跳跃着,兴奋的泪水流淌着,欢腾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把洪侠抛向空中,落下来又抛向空中……虎患平息后,洪家人又过上了安宁的日子。县内一些风水先生听说南湾是个虎踞龙盘的宝地都纷至沓来凑热闹,做起看地选址的生意来。此后两三年,原来荒凉的南湾便成了有二十多户人家的海滩小村。几十年后,碑塔民众为了纪念当年除虎勇士们,就在南湾的老虎洞西边建造了宗庙。二百多年过去了,宗庙虽经几度迁移,老虎洞也被人们夷平,但是先辈的英勇机智和他们的不朽功绩却流传至今。

三叔公乱讲话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很喜欢说谎话、开玩笑,因为他排行第三,大家都叫他乱话三叔公。有一天,他从侄子门前经过,侄媳妇见到他,想同他开玩笑,说:叔公,听说你会撒乱话,撒给我听听好吗?三叔公就说:我今天没空,等以后有空再说给你听。侄媳妇问:你干什么去?三叔公说:外面海上有一只船翻了,有许多货物飘在海面上,我去捞些来。侄媳妇一听赶紧说:那你把我的儿子也带去吧,或许也能捞些回来。三叔公推辞说不行:人太小,我照顾不了。侄媳妇再三要求,叔公就答应一起去。这样三叔公就带着孩子来到海边。到了海边,叔公叫小孩坐在岸上不要乱走动,小孩听话地坐下了。叔公自己慌慌张张地跑到侄子家对侄媳妇说:不得了了,我说不能带你儿子去,你偏偏要叫我带去,现在小孩被海水淹死了。侄媳妇一听儿子被淹死了,马上就哭了起来。三叔公说:你现在哭也没用了,我拿头门板去抬尸体,你整理一些衣服马上到海边来。说完便背着门板往海边去了。半路上遇到侄子,侄子问:叔叔,你去干什么。三叔公说:哎呀,不好了,你家着火了,什么都烧光了,我只拖了一头门板,你老婆正在啼哭呢,赶快回家看看吧,什么都没有了。侄子一听就慌了神,赶紧往家里奔去。半路上碰到老婆提着一只包袱,一路哭来,侄子就问:怎么啦,就剩这么点点东西了?火是怎么起的?他老婆被问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了半天才知道家里没着火,儿子在海里淹死了。两人一同往海边跑去,到了海边只见儿子好好的在岸边玩耍,两人这才知道是三叔公撒的乱话。过了几天,侄媳妇又遇到三叔公就埋怨他:叔公你这人真坏,撒这么大的乱话,害我们吓了一大跳。三叔公眯眯一笑:是你叫我撒乱话给你听的

喜娘智破石桥寨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下岸地区有个石桥寨,寨主姓杨名汪,生性凶悍、阴险狡猾。他平时经常在海上杀人越货,在陆上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是当时定海、镇海和象山沿海地区的江洋大盗。因此下岸民众流传着石桥汪、逞凶狂,妇女过路一夜宿,男人路过舂臼谷的民谣。且说那杨汪,平日里为适应其海上作孽陆上享乐的需要,在石桥(今乡公墓地)营建了一个山寨,占地十余亩。山寨四周种植了宽一丈高一丈的数道黎棘作为屏障。出口设岗,山顶设哨,昼夜都有伙计把守。所以石桥寨不要说野狗钻不进,就是专程捕剿的官兵见了也奈何不得。有一年四月的一天晌午,有个中年男子领着一位送娘子(喜娘)匆匆路过石桥寨旁,被正在山顶观察海上船只的杨汪发现了。他即令伙计们蜂拥而上,你拉我扯地把那一男一女捕进寨来。杨汪嬉皮笑脸地吩咐伙计把那中年男子押到舂米房,叫他舂完一臼稻谷后才可放行,接着又吩咐伙计把那位送娘子押进了自己的卧室。那晚,送娘子遭到了杨汪的强暴,她心里充满了痛苦、屈辱和仇恨。但她很清醒,想到自己是个弱女子,事到如今仅凭个人反抗、怒骂是无济于事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翌日早晨,她装得若无其事的样子,还亲热地对杨汪说:相公,你的寨子建得真好,可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么多地田都长了荒草,不怕生蛇虫吗?依我看,相公可叫手下人种菜种豆,弄点蔬菜吃吃不是更好吗?杨汪听了甚是高兴,乐得合不拢口,就淫笑着说:依大嫂说的可种啥东西呀?”“依我看种上蜿豆、带豆最好,让藤蔓延在黎棘上,这不是很省力吗?送娘子若有所思地说。太好了,我马上就按大嫂说的办。杨汪眉飞色舞地决定着。临别时,杨汪陪同送娘子出了山寨,还邀请她日后多来这儿瞧瞧:我以后一定会来报答你的。送娘子迈着沉重的步子踏上了回家的路。光阴荏苒,转眼已是秋去冬来。送娘子从亲友那里打听到那石桥寨的黎棘上的确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已经干枯了的豆藤蔓,她感到高兴极了。于是她赶到郭巨所告状去了。她向官兵诉说了自己往日不幸遭遇和石桥寨主等人常在海上抢劫杀人的累累罪恶,同时又献上如何剿灭这伙海盗的妙计。官兵们无不被送娘子的控诉和锦囊妙计所感动与折服。于是官兵们个个摩拳擦掌,在送娘子的引导下,夜渡梅山江,直赴石桥寨而来。午夜,石桥寨一片寂静,只有寨主卧室的窗户里闪烁着暗淡的烛光。此时,神不知鬼不觉的,数十名官兵已把山寨围困起来,送娘子协助官兵把携带来的柴薪堆放在黎棘丛下,划燃火柴。瞬时间火光冲天,只听见黎棘与枯藤燃烧时发出劈里啪啦的响声,石桥寨倾间化为一片火海。昔日里不可逾越的围墙,此时竟成了一堆炭灰。当杨汪一伙从梦中醒来,仓惶出门来扑火时,便一个个被官兵捉住了。自从石桥寨被清剿后,沿海居民开始过上了比较安宁的生活。一百多年过去了,下岸民众十分怀念这位善良、机智、为民除害的妇女,她的动人事迹一直流传至今。

吟诗结姻缘的故事

  从前有位农家姑娘,生得很美,只因年幼时患眼病瞎了一只眼睛,后来在媒人撮合下与一位跛了一条腿的英俊小伙子定了亲,两人结婚那天,才彼此发现了对方的缺陷。洞房花烛夜,新郎新娘吟诗对课,先是新娘问新郎:哎,你咋瘸了一条腿呀?新郎顺口说道:听说娘子长得美,高兴得我合不上嘴,走路栽了个大跟头,摔断我的一条腿。新郎吟罢,接着问新娘:你咋瞎了一只眼?新娘答道:自从相公配了我,喜得我绕村满街转,听说你折断了腿,我伤心得哭瞎了一只眼。于是两人高兴得拥抱在一起,结成良缘。

十节尾巴九节黄的神话

    老早老早辰光,天落了一场滚烫的油雨,天下的人、地上的畜生都遭殃了。有个女人头顶七姓人家的七口鞋,为躲油雨,跳进了一口干燥的井。屋里的一只雄狗也跟到了井里。油雨过后,女人走出井头一看呆煞了,天底下静悄悄的,没有人,也没有畜生,只有这只狗,朝她摇着尾巴,交关亲近。日子一长,女人和狗相配,生落来的小人屁股有根尾巴,尾巴有十节。传说当十节尾巴有九节变成了黄色,人就要死掉了。介一来,人等到尾巴七节黄了,就只吃勿做。天神晓得这事体后就响雷把人的尾巴打掉了。介么一来,人勿晓得啥时光死,只好辛辛苦苦做生活。

定海地名由来的传说

   从前东海有个小集镇,在集镇上有一户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十分孝顺母亲,老婆也没有娶,得到百姓的称赞。一天晚上,这个孝子做了个梦,梦见神仙对他说,过几天你们这里的大地要塌掉了,这里的人很坏,但你很孝顺母亲。假如有一天大路上的那个石狮子嘴巴出血了,你背着你母亲赶快逃走,否则就没命了。等到那孝子醒来,他想可能要大难临头了,于是自那天以后他每天起床就到路上看那个石狮子的嘴巴是否出血。没过几天,集镇上有一个屠夫见那个孝子天天在看石狮子,心里觉得奇怪,就问那个孝子,孝子就把做梦的事告诉了他。那个屠夫听了不信,想戏弄他一下。第二天早上,屠夫就用猪血涂在了石狮子的嘴巴上。孝子过来一看,发觉有血,心想不好了,马上就背着母亲逃啊逃。结果真的应验了梦中的事情,孝子逃得快,大地就塌得快;孝子逃得慢,大地就塌得慢。孝子背着母亲感觉越背越重,孝子跟他母亲讲:娘啊,我实在背不动了,如果天要灭我们,我们娘俩就一起死吧。那孝子就把母亲放了下来。结果很奇怪,后面的地就不塌了。后来那里就取名为定海,所以定海也成了海岛。

戚继光巧摆空城计的传说

    戚继光在宁波杀倭平乱,功绩木佬佬(木佬佬指很高的样子)。可是朝廷腐败,奸臣陷害,戚继光不久被削职为民,告老还乡,勇敢善战的戚家军也解散了。倭寇头目得知消息,开心煞了,急忙带领人马向七家山扑来。倭寇赶到七家山,只见山上吊着九盏风灯,战鼓咚咚响着,心想:戚继光走了,山上还有啥花头?!就杀气腾腾地冲上七家山。倭寇爬上山,只看见四只羊悬空吊在空寨内,羊蹄朝战鼓乱踢乱弹,四周围不见一个士兵。倭寇头目一见这阵势,猜想周围可能有埋伏,就急忙退兵。就在这辰光,轰隆一声响,逃在前头的倭寇踩着地雷,顿时血肉横飞,有的跌进了陷坑里,哇哇大叫。这时,只听得四周喊声震天,一队人马打着戚家军的旗号,挥着刀杀出来。倭寇不知所措,放下兵器,举手投降了。原来这是戚继光为了保镇海关,冒死违皇命留下义子戚荣而定下的空城计。(注释:小港戚家山,原来名七家山,为了纪念戚荣改名为戚家山。传说戚荣违抗皇命抗倭后,便隐姓埋名在小港务农。)

戚家山的传说

    金鸡山的西侧,便是闻名遐迩的戚家山。传说当年戚继光将军抗击倭寇时,曾领兵驻扎在这座山上。所以,后人就称它为戚家山。其实,戚继光将军并没有亲临过此山,为什么小港百姓硬要称它为戚家山呢?说起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有一次,倭寇打算从东海的海岛上发兵来攻打小港。小港的百姓得到这个消息后,连忙到梅墟,去请驻扎在那里的戚继光将军前来抵御。戚继光将军答应了老百姓的请求,并约定等倭寇到来时,一定发兵前往征剿。老百姓非常高兴,为了迎接戚家军的到来,家家户户都赶做起咸光饼来。做好后,一数不多不少,正好十万只。十万只光饼都存放在金鸡山后面。倭寇在出兵前,先派了几个探子来侦察小港的动静。探子不光是人生地不熟,就连小港人讲的话,也只能一知半解。探子怕暴露身份,偷偷摸摸地四处打探消息。他们看见小港的老百姓正忙忙碌碌地准备迎接戚家军,还隐隐约约地听见人们在传说:“……足有十万……光饼。吓得探子连夜返回海岛向敌酋禀报,说是戚继光从南方调集了十万广东兵已到小港。倭寇们大为恐慌,连夜上船驶往外洋躲避去了。堆积在金鸡山后面的那十万只咸光饼,因为戚家军没有前来,未作军粮,年长日久,渐渐变成了一座大山。小港的老百姓为了缅怀戚继光将军抗倭功绩,就把这座山称为戚家山

燕子做窠付房钿的传说

   阿拉宁波人喜欢燕子在屋里做窠,俗语说燕子做窠付房钿,介一风俗是咋来的呢?过去,有个村庄里,一户人家有兄弟俩,爹娘去世,阿哥独吞了三间瓦屋,阿弟只好住一间草屋。一日,阿哥屋里来了客人,阿嫂煮菜烫酒请客人。酒兴正浓辰光,屋梁上的燕窠烂泥扑通一声掉进了客人的酒杯里。阿哥火大煞了,挖掉了梁上的燕子窠,折断了两只燕子的翅膀,扔出门外。正好阿弟路过,看见两只燕子伤了翅膀,急忙拾起捧到屋里,用布包好伤口,抓来小虫喂养。过几日,燕子的伤好了,阿弟就在屋里给燕子搭了个窠。第二年,燕子不再去阿哥家,到阿弟屋里做了窠,还生蛋孵小燕子。这年,阿嫂生小人(小人指小孩)难产,阿哥请来郎中,郎中搭了搭脉,开了药方:七只燕子蛋壳加水煎汤。阿哥拿着处方,问遍了各个药店,都没买到燕子蛋壳,急得团团转。阿弟晓得这事体,从屋里燕子窠里取来七只蛋壳给阿哥。阿哥煎了汤给阿嫂吃落后,小人一声顺利生落来了。阿弟对阿哥说:燕子不是说,'不要你吃,只要你住,蛋壳付房租么?这叫'燕子做窠付房钿呀!你为啥不让其做窠呢?燕子蛋壳是药,可治病。从此以后,大家都喜欢燕子到自家屋里做窠。

乐涵先生的故事

   乐涵先生和绍兴名士徐文长是两位浙江有名的机智人物,乐涵是小港的名人。有一年,镇海县县官为了行人方便,下令在江南新造一条大路。这天,路基做到一座大坟旁边,坟头墩一株大柏树挡住了去路。民工们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柏树砍掉了,筑路过去。没料到,这下闯下了大祸。原来这是当朝一个大官的祖坟,砍掉他家的坟头树,是要砍头的。他家的侄子侄孙马上报到京里。过了半月,上面官府行文下来,要追查砍树指使人,严加惩办。镇海县官接到公文,吓得六神无主,面孔雪白,眼看乌纱帽保不牢,弄得不好还要人头落地。怎么办呢?这辰光,在旁边的师爷对县官讲:老爷,祸已闯了,急也无用,我看还是请小港的乐涵先生想想法子。县官一听:对。人人都讲他足智多谋,我去求他,总会答应的。第二日,县官带了礼物,和师爷一同来到乐涵家,说明了来意。乐涵阴阳怪气地讲:这是你们官府的事,我一个村野小民有何良策?!县官见他回绝,急得满头大汗,连忙弯身一鞠躬讲:我砍树开路,也是为民造福,不想大祸临头。万望先生助我一把,千万莫推辞。乐涵起身冷冷一笑说:老爷,俗话讲,旱天如火烧,田里禾枯焦。我没工夫同你多讲,急着要车水去呢。说完,转身就走。县官急得双脚急蹬。这时,师爷一把拉住县官说:老爷,乐涵先生已把办法告诉你了,回府去讲吧!回到衙门,师爷捋捋胡须,如此这般说了一遍。县官大喜,急忙握笔写了起来:我地久旱无雨,田里禾苗晒煞。救旱似救火,如不请龙行雨,百姓饥饿,皇粮难征,只得砍掉你家祖坟柏树,扎龙亭一座,求神龙行雨。下官有罪,请奏明皇上,再治我不迟。县官写毕,派人骑快马送往京城。原来,皇法定下,只要是请龙求雨,不论哪家的坟头柏树都可砍伐。这个大官接到镇海县官的公文,连个屁也不敢放了。县官也就平安无事了。

    从前林大山是个渔村,男的下海涨网、捕鱼,女的下涂捉蟹、拾泥螺,村民们还在山坡种庄稼,百姓的日子过得蛮安宁。后来,驾着贼船的海盗发现这个地方很富庶,就跑上岸来烧杀掠夺,老百姓称这些强盗为红毛鬼子。为了村子的安宁,大家团结起来抵抗红毛鬼子的侵犯。村子里有个爱穿一身青衣的学武艺的姑娘,在家里排位老三,大家便称她三姑娘。三姑娘十六岁那年吃了条大黄鳝,力大无比。一次两头黄牛打架,三姑娘上前扳住牛角,使劲一推,两头黄牛竟各自后退三步,不再争斗了。为抗海盗,三姑娘当上了大家的首领,海盗的一次次入侵,都被村民击退了。慢慢地,红毛鬼子发现村里的首领是个穿着青衣的年轻姑娘,便动出了歪点子。过了几天,红毛鬼子又冲了上来,这次他们个个赤膊上阵,一路哇哇喊来,三姑娘和乡亲们举着长矛、大刀奋勇迎战。勇猛的三姑娘手持香火,正准备点燃引线开炮,忽然,红毛鬼子们一个个飞快地脱掉了裤子,赤身裸体地大喊大叫。三姑娘从没见过这阵势,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应对,村民们抗敌一向以炮响为号,可这次,大家等待的炮声迟迟未响,顿时乱了阵脚。红毛鬼子趁着村民们犹豫不决之时,一哄而上,把三姑娘捉住了,而乱了阵脚的村民被鬼子捉的捉、打的打,村子也沦陷了。红毛鬼子抢光了村里的东西后,把三姑娘绑在贼船的桅杆上严刑拷打,可三姑娘坚贞不屈,用愤恨的目光怒斥红毛鬼子的侵略罪行。红毛鬼子想把三姑娘捉走,就没把她折磨至死。当晚,三姑娘趁鬼子不提防,磨断绳子,纵身跳入大海,逃回村里,与村民共商了一个绝妙的御敌良策。又过了三天,红毛鬼子再次上岸骚扰,见三姑娘依然站在村民队伍之首,便又用起了脱光衣服的老战术。这时,村民们从早已准备好的蜂箱里放出一大批黄峰,嗡嗡地向鬼子扑去,叮的叮,咬的咬,把鬼子一个个咬得浑身青肿、哇哇哭喊、狼狈逃窜,自此以后红毛鬼子再也不敢到林大山下骚扰了。

黄牛礁的传说

    林大山附近的金塘洋面上,有座形似黄牛的海礁,当地人称为黄牛礁,这黄牛礁可有来历呢。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林大山下住着一对好吃懒做的夫妻,男的叫张小山,妻子人称王氏。一日下起了大雨,张小山家的茅草屋顶漏水了。王氏让老公上屋筑漏,张小山到林大山山脚边割了把过膝长的茅草,上屋堵住了漏洞。一晃时间过去了好几年,那把堵在漏洞上的茅草不仅没有枯黄,反而变得青翠碧绿,村人个个称奇。一日,这茅屋前来了个珠宝商人,眼睛盯着屋顶绿油油的茅草看个不休。看过后,就向王氏提出要买这棵茅草。王氏听说屋顶的茅草能卖钱,心中好开心,问,客商愿出多少价钱?那商人说,两百两银子如何?王氏一听大吃一惊,她做梦都没想到屋上的茅草这么值钱,可一转念,觉得这茅草很可能是什么仙草,用处大着呢,这事不能这么轻易地让这素不相识的商人得逞。于是,她对商人说,这茅草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宝贝,你要买,我一个人作不了主,得和老公商量商量再说,珠宝商听后只得应允了。当晚,王氏和从赌场回家的张小山商量了此事。这张小山在赌场输了钱,听说家里的茅草能换钱,很是开心,责问王氏为何不卖?王氏说,傻瓜,这做生意的人愿出这么大的价,说明这茅草肯定是仙草,用处大着呢,我们不弄明白其中的奥妙,怎能轻易出手?小山说,那依你之见,这事咋办?王氏说,我们一定要从商人口中套出茅草的奥妙才好。怎么个套法?王氏便凑到老公耳边窃窃私语了一番,小山连连点头称是。第二天,那客商果真如约而来,他一抬头,发现屋顶上的茅草不见了,忙道,大哥大嫂,屋上的茅草既已取下,那就卖给我吧,我们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客商话音刚落,王氏放声大哭起来,说,客人呀,我的命真是好苦啊,昨天,我跟老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茅草卖给你,就叫老公上屋把茅草割了下来,谁知,我家那只老山羊见了茅草馋死了,半夜里把茅草吃得干干净净,一点儿也没剩下,你说我的命苦不苦啊?那客商信以为真,只得叹了口气说,你的命苦,我的运气也糟透啦!说罢转身欲走。这时,王氏一把拉拄客商说,莫走,大老远的让你白跑一趟,我也很过意不去的,就在我家喝杯淡酒再走不迟。那客商心情也不好,一听说有酒喝也就应允了。客商三杯酒落肚,脸上有了红色,王氏便开口发问道,客人啊,现今茅草也没了,你不妨说说这茅草究竟能派啥用场?值那么多钱?那客商已有了几分酒意,脱口说,这把茅草是王母娘娘专为沉在金塘江底的金牛准备的灵芝草啊,是稀世珍宝呀!假若这草到了我手里,到了八月十六这天的三更时分,我只要拿着这把茅草站在海边摇三摇,金牛就会上岸吃草,等它吃了草,我再在金牛角上拍三下,这金牛就会摇着尾巴跟我回家,我有了这头金牛,这不是发了大财么?只可惜……唉,没这个福气啊!那商人说完,放下酒杯走了。小山夫妻俩好不高兴,心中只盼着八月十六到来。等啊等,八月十六终于到了。三更时分,夫妻俩跑到已经退潮的大海边,小山举起茅草使劲摇了三摇,果然,海水中忽地升起一道红光,接着一头金灿灿的大金牛摇晃着走上岸来,急着吃小山手中的茅草。小山怕金牛吃了这仙草逃走,慌忙用绳子套住了金牛的脖子,王氏则举起鞭子在金牛身上猛抽。不料金牛不听他俩的使唤,呆在海边一动不动。夫妻俩发财心切,忘记了在金牛吃完草后要在金牛角上拍三下,所以金牛总是原地不动。夫妻俩见金牛不听话,便将金牛使劲抽打,金牛火了,四蹄一蹬,狂叫一声,用两只牛角往夫妻俩身上猛顶,没顶几下,夫妻俩就鲜血直流,双双气绝身亡。金牛旋即转身返回大海,它吃饱了仙草,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就沉睡在海底一动不动,年代久了,变成了一座海礁。每当落潮时,那海礁就会显露出来,形状活像一头大黄牛,后人就称之为黄牛礁

黑心鬼的传说

   相传,金塘洋面上的茅礁山上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家里养了十只小金鸡,每当傍晚时分,茅礁山上的石门会打开,照得海面上通亮一片,老奶奶就在这时捞出一把金豆子喂小鸡。有年初夏,海面上发起了大风,一只捞海蜇的小船被撞得粉碎,船上的兄弟俩被撞成重伤。礁上的老奶奶见此很是同情,给了兄弟俩一人一把金豆子,还让两头拜江猪驮兄弟俩到岸边。后来这兄弟俩不但医好了伤,还盖起了新房买了地,娶进了新媳妇,真是大难不死反而发了大财。这事传开后,一个外号叫黑心鬼的地主起了邪念头,他也在一个刮大风的日子到茅礁山海边捞海蜇,当然,因为刮大风,他的船也被撞破了,于是就躺在石岸上假惺惺地哭泣起来。哭声惊动了老奶奶,也给了他一把金豆子,黑心鬼一边千恩万谢,一边想,何不偷只小金鸡回去?假若把这小金鸡献给皇上,还愁没官做?做了官就能发大财。这么一想,他便趁老奶奶不注意拎起一只小金鸡藏在怀里。其实,他干的坏事老奶奶早已看在眼里,便用仙术吹起一阵狂风,把黑心鬼赶回家。因风刮得很猛,黑心鬼落地时摔断了一条腿,痛得要命。可转念一想,只要金鸡在,还愁做不成大官?做了大官还愁没有荣华富贵?他忍着疼痛把手伸进怀里摸索小金鸡。可就在这一瞬间,小金鸡地展翅飞上了天空,一转眼飞得无影无踪,他又想,小金鸡没了,金豆子总还在,可待他把手伸进袋里,掏出来的竟是一把小石子!黑心鬼顿时傻了眼,瘫倒在地上嚎哭起来。

洪溪庙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个皇帝,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不理朝政,却总是担心皇位被别人抢去。有一日,他做了个梦,梦见国中出现了一个五六岁的小皇帝。梦醒后,他就想,这小皇帝对自己的威胁太大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把自己的皇位夺去。于是,带了一班人马四下寻找这个小皇帝,可是中国这么大,上哪儿去找呀。他漫无目标地乱找,找得很累,却仍不见什么线索。一天,他在田间看到几个农民在水田里插秧,便想找个人出出心头的恶气。他揪住一个农夫问,哎,你说说,你今天插了几棵秧苗?那农夫被吓得格格发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昏君觉得出了气,哈哈大笑说,今天说不出来,你明天可要回答我,否则,就用你的脑袋给我解闷,说完便扬长而去。那农夫回到家里,哭丧着脸心事重重,他五岁的儿子问,老爹,出了啥事?这么不高兴?农夫就把皇帝问话的事说了。儿子听罢道,老爹呀,我教你怎么回答,说完就在农夫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农夫听罢露了笑脸。第二天,农夫面见了皇帝,说,万岁爷,你若能告诉我你的马昨天在路上留下了几个蹄印,我就能告诉你我昨天插了几棵秧苗。皇帝一听傻了眼,妙啊,今天他答得好啊!可他昨天吓得面无血色,今天怎么就说得这么巧妙了呢,肯定是听了别人的指教了。便问,你给我老实说来,这话是谁教你的?农夫从实道来,说是自己的儿子教的。皇帝马上想到这儿子会不会是他梦中的那个小皇帝,赶紧追问道,快说说,你儿子今年多大?农夫不会说谎,就从实回答,说是五岁。皇帝心想五岁的孩子这么聪明,肯定就是梦中的那个小皇帝!于是,皇帝让农夫陪着去见他的儿子。到了农夫的茅屋前,昏君果见门槛上坐着一个四五岁的男孩子。昏君走近男孩细看,只见男孩虽然眉清目秀,可身体瘦弱,衣着破烂,鼻孔里还挂着两条脏兮兮的鼻涕。皇帝想试试这男孩的智慧,便大摇大摆地把一只脚踩在茅草屋的门槛上,另一只脚则留在门槛外,指着男孩的鼻子问,小家伙,你说说,我这脚是往里迈呢还是往外退啊?小男孩眨了眨眼睛,用脏兮兮的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反问道,喂,你说说,我这条鼻涕是往下流呢还是往鼻孔里缩呀?这一答,把皇帝和他的随从都惊呆了!这小子聪明绝顶啊!皇帝发火了,这小子眼中没我这个皇帝又这么聪明,将来肯定要夺我的皇位,今日不杀,还待何时?想到这里,他忽地抽出随身佩带的宝剑,朝男孩头颈使劲砍了过去。顿时,男孩颈中喷出一股猛烈的鲜血,把狠毒的昏君冲到了山沟里,顿时,昏君被摔得四分五裂没了人形,而男孩则化成了一条奔涌不息的山溪,朝着农田哗哗而来……此时,农夫放声呼喊,我的儿啊,你死得好惨啊!我的儿啊,你在哪儿啊!农夫喊毕,他的耳边响起了儿子的声音:老爹呀,儿是天上神龙的化身,是专来铲除暴君为民造福的,老爹好好种地,好好过日子吧!山边的农民知道了这件事,都夸农夫得了个好儿子,把男孩演化的溪水称为洪溪,并在溪边建了座洪溪庙。至今,洪溪仍在哗哗流淌,洪溪庙的香火也十分旺盛。

守灵的传说

    从前,霞浦有个张庚太公,老婆早死,有个儿子叫阿龙,娶个媳妇叫阿兰。阿龙从福建做生意回来,妻子阿兰上街斩来一刀肉,打来一斤老酒,到厨房里忙碌起来。肉煮熟,溢出一股香气,阿兰有点馋,撕下一块精肉,酱油一蘸放进了嘴里。这时,门外传来了阿龙的脚步声,阿兰慌了,怕被丈夫看见不好意思,急忙把肉吞了下去。不料一吞没吞落,哽在喉咙里,气息屏住,眼睛翻白,死了。阿龙进了屋,见阿兰直挺挺困在灶面前,用手推了几下,呀,已经咽气了!阿龙顿时大喊起来,隔壁阿婶见阿兰死得这么突然,就报了地保,地保又报到县里,当日夜里,阿龙被公差押到了县衙门。鄞县的县令是个昏官,说阿龙在外边有了姘头,因而回家杀了老婆,把阿龙打了四十大板,送进牢里。阿龙爹买了口白皮棺材,请人用稻草把阿兰裹着,安置在高墩里。再说阿兰,她喉咙里的那块肉在下葬、移动过程中慢慢往下滑,当晚活了过来,用手使劲顶棺材盖板,可因力小,怎么都顶不开。这时,路边走过一个镇江磨镜匠,听到棺材里边有人叫救命,吓了一跳,他一个人不敢走近棺材,想等个人壮壮胆,一道看个明白。凑巧,这时又过来一个手提灯笼,肩背褡裢大约五六十岁的账房先生。这账房先生是酱油作坊的账房,姓谢。磨镜匠拉着账房先生走到棺材边,打开了棺材,阿兰哭哭啼啼地从棺材里爬了出来。磨镜匠见阿兰既年轻又漂亮,顿生邪念,又见账房先生肩上背着沉甸甸的褡裢,里边肯定有许多银子,又起了一个坏心。他对账房先生说,老先生,你看看,棺材里边还有些啥东西?账房先生视力差,把头伸进棺材里探寻。磨镜匠捡起一块砖头,把账房先生一记敲死,又拖着阿兰喝道,要活命,跟我走。阿兰胆子小,被磨镜匠带到镇江,开了一家水果店。再说阿龙,关进监狱后,被押往南通修城墙,半路上,犯人乘的船遇到大风翻了向,幸亏阿龙水性好,游到了岸上,讨饭讨到了镇江。有一天,阿龙走过阿兰的水果店,见店里的老板娘很像自己的老婆阿兰,就壮着胆子向老板娘要口饭吃。阿兰见要饭的是宁波口音,细下一看竟是自己的丈夫阿龙,忙把阿龙拉入店内,将自己死而复活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阿龙,要阿龙写好状纸,到镇江县里告状.镇江县令是个清官,接过状纸到鄞县,与鄞县县令一道查到了霞浦。他们打开棺材一看,见棺材里果然躺着一具男尸,跟阿龙讲的一模一样。又叫来酱油作坊老板认尸体,证实是谢账房。镇江县令当即捉拿住磨镜匠,判其死刑。阿龙申了冤,阿兰报了仇。这事传开后,张庚太公召集霞浦张姓族众,立下族规,以后族里人断了气,要喂=口粥,再守三日灵,以防像阿兰那样假死。这个规矩从霞浦慢慢传到许多地方。

望娘十八湾的传说

   相传古时,霞浦上傅村的一间茅屋里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天仙般的女儿,人称桃花姑娘。她哥哥娶妻生子后,她嫁到了桃花岛上。孝顺的桃花姑娘经常回娘家看望父母和兄长,日子过得久了,她嫂嫂觉得小姑子洗澡有点反常,别人洗澡只要一只脚桶、一只脸盆,这小姑洗澡却要两只脚桶和一只脸盆。一次,她嫂嫂出于好奇,在她洗澡的时候前去偷看,这一看不打紧,发现脚桶里一条碗口粗的大蛇在两只脚桶之间溜来溜去,顿时吓得大叫起来。那蛇见被人发现,赶忙从窗口地溜了出去,房间里只留下两只盛满水的大脚桶。她母亲得知消息后急忙跑了出来,朝着那蛇远去的方向大喊:我的女儿呀,你快回来呀!我的女儿呀,你快回来呀!原来,这姑娘是蛇精投胎人间,她的原形暴露后,无法再在人间生活,只得返回蛇洞。但她似乎明白母亲的心意,却又无可奈何,只是痛苦地朝着母亲的方向不断地回头。就这样,母亲喊了十八声,她也回了十八次头,她游过的地方成了一条河,她每回一次头,河流就拐了一个弯。十八湾河给霞浦农民的灌溉和饮水带来很大方便,这条河也被人们称为望娘十八湾

老鹰山下村民姓虎由来的传说

    在风景秀丽的老鹰山脚下,有一个只有两户住户的小村子,都姓,为什么姓虎呢?这里还有一段传说。传说在一百多年前,老鹰山脚下的一个自然村(即现在的北仑区小港街道姚墅村岙里自然村)住着一个叫沈大元的山民。沈大元以狩猎为生,娶妻吴氏,生有一子,一家三口生活虽然清贫,但夫妻俩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当年,老鹰山树木茂盛,豺狼虎豹鸣叫声此起彼伏,它们经常闯进山下百姓家寻食,殃及人和家禽家畜的安全。每当此时,沈大元总是手持砍刀,冲上去与豺狼虎豹搏斗,夺下它们口中的家禽家畜,保护山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日中午时分,在距村不远的日新寺附近传来了老虎的咆哮声和山羊阵阵凄惨的求救声。不好!老虎又进村叼山羊了!富有为民除害精神的沈大元对一旁的妻子说了一声,立即操起桌子下的一把砍刀,朝日新寺羊叫的方向狂奔而去。与豺狼虎豹搏斗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曾有几次,沈大元为从老虎口中夺羊,与老虎搏斗,被老虎脚爪抓得遍体鳞伤。沈大元妻子想到这里,连忙丢下饭碗拿起砍刀奔出去支援沈大元,她边跑边大喊:老虎进村叼羊了,乡亲们快去打老虎呀!再说一路狂奔的沈大元发现距自己十来米的日新寺山脚下,一只猛虎正在吞噬一只山羊,还有几只山羊边逃边发出阵阵凄惨的求救声。沈大元见状猛吼一声老子来了,便狂奔过去,手举砍刀朝猛虎砍去。猛虎见有人敢从它口中夺食,愤怒至极,丢下口中的山羊就朝沈大元猛扑过来。此时,沈大元早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举着砍刀朝老虎的头部狠狠地劈了下去。头部受伤直淌鲜血的老虎咆哮如雷,两只前爪腾空而起,向沈大元猛扑过来。沈大元挥舞着砍刀,越战越勇,朝猛虎头颈处连连劈去,力度一刀比一刀大,正当要紧关头,只听一声,砍刀的木手柄断了,刀体飞出一丈开外。跟在沈大元后面一路狂奔过来助阵的妻子和四邻八舍,都恨自己晚到一步,眼睁睁地看着赤手空拳的沈大元被咆哮如雷颈部直淌鲜血的猛虎扑倒在地,叼着拖往深山。沈大元不愧为孤胆英雄,虽然被老虎叼在嘴里还变着法儿累垮老虎。老虎一边跑,他一边顺势抓住树杈,阻止老虎前进、消耗老虎的体力,老虎所过之处一棵棵松树被拔倒在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消逝,老虎的体力也在沈大元的折磨中耗尽,终于气喘吁吁地累倒在半山腰上,最终被追上来的众人乱刀砍死。而打虎英雄沈大元也因流血过多离世而去。村里的人为打虎英雄举办了隆重的葬礼,事后大家还慷慨解囊,出资供养沈大元的遗孀和儿子。沈大元打虎的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开了。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姓氏改成了,希望子孙后代能永远记住这位勇敢的打虎英雄。

卖桃园的传说

   在北仑、镇海两区(原为镇海县),至今还流传着二百多年前铁嘴乐涵设计相帮一位寡妇抗争恶霸财主强行收买她家桃园的传说。据传在清朝光绪年间,樟桐庙(坐落于现小港街道堰山村姜桐岙自然村)有一位管庙的女性庙道场(旧时管庙的叫庙道场),在她18岁那年相继发生了两件不幸的事,先是丈夫逝世,她成了寡妇,还留下一名遗腹女儿;后是当地的一位恶霸财主想强行收买她家的桃园,断她的活路。这位财主凭什么理由要强行收买寡妇的桃园呢?原来这位寡妇在为丈夫办丧事期间向他借了一笔丧葬费,财主以要债为由,强逼她卖园还债。寡妇在当地举目无亲,靠丈夫留下来的桃园维持生计。倘若失去了桃园,她和女儿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寡妇在无奈之下,想起了乐于助人、经常相帮穷人排忧解难的乐涵先生,于是抱着一丝希望,上门去找乐涵先生出主意。乐涵,谱名容涵,字晴岚,号海门,是清嘉庆三年(178)的举人,曾任景宁县教谕,家住镇海坟头乐(现在的北仑区小港街道建设村坟头乐自然村)。乐涵先生生性耿直,常仗义执言,为小民百姓伸冤,是当年镇海有名的铁嘴讼师,素有镇海徐文长之称。乐涵先生听闻此事,满口答应:这事好办,你只要按照财主说的做,把桃园卖给他抵债就行了!寡妇一听猛地一惊,心里想:我为了保住桃园才来找你相商对策,你怎么反要我把桃园卖于恶霸财主呢?她满腹忧虑地说:把桃园卖给财主抵债,那我们母女俩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乐涵见这位寡妇没有听懂他的话中话,连忙如此这般地向她作了一番解释。寡妇听后眉开眼笑,连连点头称是。一天,寡妇母女、乐涵先生应邀在恶霸财主家里写契卖桃园,乐涵主笔。正当乐涵先生伸手拿笔行文时,这位寡妇重重地在女儿的屁股上扭了一把,痛得女儿…………”地大哭起来。乐涵先生慢慢地放下毛笔,转身面对财主,替寡妇求情:你看,小囡见她娘卖桃园,为今后再也吃不到甜甜的桃子而哭了。这样吧,给我乐涵一个面子,桃园一片一株不卖,留给嘴馋的孩子吃吧!恶霸财主见乐涵先生出面央求,一口答应,心想:不就是一株不卖嘛,介少数目算不了什么,我落得做个顺水人情。于是就说:好吧,看在乐先生的分上,桃园一片一株不卖吧!乐涵先生闻声立即提笔在纸张上疾书桃园一片一株不卖。事毕,大家欣喜而散。过了几天,恶霸财主去寡妇家接收桃园,被寡妇笑而拒之,她说:写契那天,你答应过我,桃园一片一株不卖,因此桃园仍然是我家的。我有契为证。恶霸财主与衙门里的县官平日称兄道弟,他见寡妇赖账十分恼火,想对寡妇发火又怕在众人面前失去脸面,于是压低了嗓门对寡妇说:俗话说好男不和女斗。我现在不和你计较,过两天你我县衙门公堂见。庭审那天,财主、寡妇和乐涵先生三方到场,乐涵先生仗义为寡妇辩论:口说无凭,小人作证,以契为凭,契上写着,桃园一片一株不卖,各方都画了押。县官看了契,又有乐涵先生作证,因在当庭无法庇护财主,只好公断:桃园仍归寡妇所有。

乌龟山的传说

   我们汉族很讲究风水,特别重视上辈坟地的风水,据说要是祖坟能造在活地、福地上,下代儿孙一定会飞黄腾达,不是做大官就是发大财。传说清朝年间,剡岙(现北仑区小港街道剡岙村)有户陆姓大户人家,为让下一代飞黄腾达,能做大官、发大财,陆公打算模仿世人的做法,请风水先生为他自己找块风水宝地好做寿坟,以便百年之后好让下代子孙做大官、发大财。陆公主意一定,就四处寻找高明的风水先生,为自己选坟地。他日复一日地找啊找啊,终于用重金请来了一名颇有名气的陈姓风水先生。风水宝地,有活地、福地、发地之分,但极其罕见。因此,风水先生选风水宝地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需要认真而持久的勘察。陆公也知道找风水宝地是一件花时间、花精力的事,因此他把陈姓风水先生请到家里居住,餐餐以好酒好菜相待。陈姓风水先生为陆公找风水宝地也很卖力,天亮上山,日落下山,不顾烈日烤晒,不顾荆棘刺身,找啊找啊,每天找得汗流浃背。但毕竟风水宝地世间少有,因此尽管风水先生如此卖力,满怀信心上山,但总是垂头丧气下山。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一晃就是好几个月,几乎踏遍了附近的山山岙岙,还是没有找到理想的风水宝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将近中午时分,在将军山勘察的陈姓风水先生眼睛突然一亮,兴奋得几乎跳了起来。他双手合拳,对跟在一旁的陆公说:陆公,恭喜你了,恭喜你了,我们脚下踩的这块地,就是你要找的风水宝地。此时的陆公,喜出望外,经风水先生一说,他茅塞顿开,脱口而说:这块地方,我到过好几次,怎么没有想到它啊!原来,这块山地在海拔300米处,周围常常云雾缭绕,一到阴雨绵绵时,人站在上面脚下有微微颤动的感觉。陆公想到这里双手抱拳,对陈姓风水先生说:你不愧是位高人,我必将重谢于你。陈姓风水先生听了也很高兴,他向陆公详细地解释说:此山活地也,你看,此地形如乌龟,是一只向上爬走的上山乌龟。他接着又说:我俩站立之处就是乌龟背脊,在此处筑穴造坟,下代子孙即可做大官、发大财,飞黄腾达起来。说罢,两人谈笑风生地下山回家去了。陆公请算卦先生择定了动土做坟的黄道吉日。动土那天,陆公在日出之前,祭祀当地土地。事毕,陈姓风水先生拿出向盘,测定了坟穴位置,趁太阳上岗之时忙叫帮工的乡亲破土动工。陆公的寿坟破土动工后,陈姓风水先生天天到工地指导坟穴要挖多少深、多少长、多少阔,帮忙的乡亲都听他的,干活一点都不敢走样。几天下来,坟穴基本挖好了,只等在算卦先生指定的吉日良辰放底板,立坟碑了。到了坟穴放底板、立坟碑的那天良辰吉时,陆公夫妇和儿媳、泥匠、石匠、帮工的乡亲都到场了,只待风水先生到场后行事。辰光在一分一秒地消逝,眼看放底板的时辰就要到了,可是却迟迟不见风水先生的踪影,这可急坏了众人。陆公深知风水先生的为人,知道时辰一到肯定会来的,他叮嘱众人耐心等待。此时,陆家的一位媳妇心急了起来,她背着风水先生忍不住叽里咕噜地埋怨起来了。就在陆家媳妇开口责骂风水先生的辰光,风水先生一拐一拐地刚好到了陆家媳妇身后,陆公媳妇说的那番话他听得一清二楚。此时,风水先生佯装没有听到,若无其事地走近坟穴,用手指着坟穴中心说:这个地方还得挖深点。”“昨天你不是说穴位准确无误吗?今天为什么又要叫我们继续挖呢?有人提出了疑问。风水先生回答说:昨天没算准确,应该再挖深一点才对。在场人只得听风水先生的。挖呀挖呀,两颗光亮圆滑、形如鸡蛋大小的鹅卵石露出泥土。此时,风水先生说:两颗石蛋挖出来后你们就可以放坟穴底板了。大家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这两颗石蛋挖了出来。紧接着就按部就班地放底板、建穴墙、立碑,直至完工。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陆家也和往常一样平安、祥和。又过去了好多好多年。陆公寿终正寝入穴安息了,他沉睡在乌龟背上。一天,一位徐姓风水先生见到陆公坟墓后大吃一惊:多好的一块风水宝地啊,这座坟墓刚好造在上山乌龟的背脊上,墓主的后代一定飞黄腾达了。他到村里一打听,才知事实并非如此,陆公的后代并没有像风水先生说的那样——飞黄腾达,做大官、发大财。这是为什么?徐姓风水先生深入一打听,才知这块罕见宝地的风水因为陆公媳妇辱骂陈姓风水先生而被破掉了。原来,在陆公做寿坟放坟穴底板那天,陈姓风水先生赶路时右腿伤了筋,他疼痛难受,只得放慢了行路速度。当他一拐一拐地忍痛赶到坟地时,陆公媳妇的言语触怒了陈姓风水先生,因此,他要设法教训教训陆家,使其以后再不要恶语伤人了。陈姓风水先生灵机一动,让帮工挖出坟基地下的两颗形如鸡蛋的大圆石。岂知这两颗大圆石就是乌龟背脊下阴囊部位的两颗睾丸,睾丸被挖掉了,活乌龟变成了死乌龟了,活地也就成了死地。风水被破了,陆家后代飞黄腾达的希望落了空。现在,在海拔约300米的剡岙山山腰,陆家的祖坟还完好无损屹立着。

望娘岗的传说

    望娘岗的传说,最早起源于晋朝年间(313)东京村(即现在的舟山东沙湾)的一户葛氏寡妇家。千百年来,望娘岗的传说在浙江宁波的百姓中一代接一代地流传下来了。望娘岗,又称茅洋岗,位于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堰山村。一千多年以前,当地一户人家中,母亲葛氏翠凤和儿子葛洪相依为命,孤苦度日。葛氏翠凤知书达理,教育儿子要以劳动为荣,洁廉自好,不属于自家的东西一概不能要。葛洪在母亲的礼教下聪明懂事,对待母亲百般孝顺,左邻右舍都夸他是位乖巧的孝子。一天,东京村头来了一位卖油郎。这位卖油郎做卖油生意与其他卖油郎不同,别的卖油郎收你一个铜板的钱,给半小壶的油,而这位卖油郎是一个铜板卖满满一壶,不顾来买油的人拿的是大桶还是小壶,只要交一个铜板的钱,都可以满载而归。这样的好事真是少见!于是到卖油郎处买油便宜合算的事就一传二、二传三地传开了,来买油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买油人装油的器具也一天比一天大。这位卖油郎是白痴?他不认得银两?他是何人?原来,他是玉帝下派的大仙,下凡来试探民心。传说,那时当地官吏腐败,民心散乱,又将发生陆地塌陷的劫难,所以玉帝派吕神仙装卖油郎来到人间卖油,拯救心地善良的百姓逃离东京陆地塌陷的劫难。这一天,卖油郎见葛洪提着一只小油壶来买油,收下一个铜板后把灌得满满的油壶递给了葛洪。葛洪接过油壶一看,感到十分惊讶,不对啊!按常理,一个铜板只能买到半壶油,于是他就对卖油郎说:大叔,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我不能占你的便宜,请你把多给我的半壶油倒回去吧。卖油郎一听便在心中奇道:奇了!世间竟然还有这么诚实的人在!他边把葛洪油壶中多给的半壶油往油桶里倒,边对葛洪说:少童,我卖油是不分盛器大小的,只要交一个铜板的钱就能让客人满载而归!再说,人家都交一个铜板的钱,装油的盛器不是大桶就是大壶,可你只要半壶油,你这样做不是太傻了吗?葛洪认真地回答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我不能这么做,因为我母亲教育我,不属于自已的东西一概不能要、不能拿,更不能占人家的小便宜。说罢,葛洪就要转身回家。卖油郎听了葛洪说的一番话,心里感动,对葛洪母子俩做到洁身自好十分敬佩,心里暗暗地说:在东京还有这么高尚的人,我要遵照玉帝的旨意,帮母子俩躲过劫难,让葛家洁身自好的精神弘扬世间。此时的卖油郎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难得慈母,难得孝子,大慈大悲也!卖油郎说罢,急忙拦住转身回家的葛洪,躬身附在葛洪耳边轻轻地对他说:少童,村口有座庙,庙前有对石狮子,每天东方发白时你赶过去看一看,看看石狮子的眼晴有没有出血。如果见到石狮子眼睛出血,你们东京这块地方就要发生陆地塌陷的劫难了,你得马上回家背着母亲往西南方向的高山上逃,越快越好,切切牢记,不要泄露天机。卖油郎说的这番话,葛洪听了牢记在心。此后每天东方一发白,他就赶到村头庙前,看看石狮子眼睛有没有出血。葛洪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坚持着。同村的一位屠夫发现葛洪天天到庙前转悠,感到好生奇怪。一天,他也起了个早赶到村头庙前看个究竟,见葛洪在仔细察看两只石狮子的眼睛,就问葛洪这是为了什么。葛洪如实地把卖油郎关照的话,全盘说给屠夫听了。屠夫听后哈哈大笑:天底下哪有石狮子眼睛会出血的事!他笑葛洪是白痴,是呆子,太天真了,并萌发了捉弄葛洪的心思。一天,屠夫起了个早,早早宰好了猪,趁人们还在梦乡之中,带着散发着热气的猪血,急急忙忙赶到村口庙前,往这对石狮子的眼睛上涂了猪血,然后回家挑着猪肉赶市去了。再说葛洪,那天东方发白时他照常来到村头的庙前,一看两只石狮子眼睛真的出血了,还冒着丝丝热气。葛洪见状大吃一惊,一溜烟似的往家里跑。一进门,二话没说便背起母亲拔腿就向西南方的高山跑。他边跑边大喊:乡亲们赶快跑,东京要塌了,海水要淹上来了。母亲对儿子的唐突表现也感到奇怪,连问这是谁告诉你的?葛洪呢,背着母亲一个劲地跑,一个劲喊,累得满头大汗,喘不过气来。跑了很久很久,实在跑不动了,无奈把母亲放下歇了片刻,接着背起母亲又继续朝西南方向的山岭奔跑。葛洪边跑边回头看,发现身后已是一片汪洋,只是刚才他和母亲歇脚的地方变成了一座岛屿(即现在的金塘岛),身后汹涌的巨浪还在滚滚追来。葛洪吃力地回母亲的话:娘,这是卖油郎告诉我的,东京要塌了,东京要变成大海了。娘说:儿啊,命由天定,我们听天由命罢。”“娘,我们命不该绝,否则卖油郎也不会指点我们逃生了。葛洪边安慰母亲边咬紧牙关,背着母亲艰难地继续沿着高处的山岭跑,上了育王岭,过了灵峰,到了最高的山峰——茅洋岗,而巨浪还在继续往上翻滚。此时的葛洪累得筋疲力尽,再也迈不开双腿了,他对背上的母亲说:娘,我实在走不动了,我们母子俩听天由命吧,要死就死在茅洋岗上吧。说完,母子俩闭上眼睛,准备坐待等死。过了一会儿,母子俩感到奇怪,觉察到身后哗哗作响的浪涛声逐渐减轻,睁眼一看,奇迹果然出现了,地壳塌陷运动已经停止,汹涌的巨浪停在山腰,不再涨上来了。葛洪母子俩这才深深地吸了口气说:我们得救了。葛氏翠凤见茅洋岗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决定在此定居修炼。葛洪以孝为天,遵娘意愿在茅洋岗为母建舍,插筷成竹,扎茅为蓬,自己则去隔山灵峰定禅寺炼丹,早晚两次抽空到茅洋岗问候母亲。从此以后,后人就把茅洋岗称为望娘岗了。传说,葛氏翠凤和儿子葛洪昼夜采药,炼丹不休,为民治病,此行为感动了玉帝,最后得道成佛。后人为纪念葛氏翠凤,把她当年居住的蓬舍改建成茅洋禅寺,树起了葛氏母娘娘纪念碑。传说中的葛洪就成了现在国内名寺之一的灵峰禅寺中的葛仙翁。

八凤洋的传说

出较关早(很早)以前,广阔无边的东海狂风骤起,大浪滔天,天和地好像要合拢。该辰光(这时候),天水相际处金光闪现,一群神鸟披着五彩锦衣,自遥远处飘来,回旋于海面上空。欢雀良久后,众鸟散去,留下八只金色凤凰,慢慢降于海面。说也蛮奇怪,八只凤凰贴近海面时,咆哮的大海戛然而止,变得驯服、安静,宛如一位娴静少女的脸盘。那凤足触及海面时,海水忽然裂开一道缝,慢慢露出了一块陆地,八只凤凰就此各据一方,筑巢而栖,仙凤吐出自己的唾液滋润这片土地。这片陆地在凤凰的精心呵护下,土壤变得黝黑、肥沃。东海对面有一座龙角山,山里有一条龙,这八只凤凰要与龙找对象去的。这八只仙凤担心它们飞走后,海水会满上来淹没这块地方,它们就从自己身上拔根羽毛插在地上。仙凤要飞走了,它们不是朝龙角山方向飞去,而是从八个不同的地方驮来八十户人家到此安家,繁衍生息。为了纪念这八只凤凰,后人将这块土地取名为“八凤洋”,八十户人家居住的地方就叫“八十房”,两个地名一直流传至今。如今,这块神奇的土地繁荣、富饶,后世子孙安居乐业。

大树村的传说

  在老早子(很久以前),村里有一棵蛮大的树,传说大得让人无法形容。村民们都喜欢聚在树下乘风凉、做生活。有一天晚上,天上突然乌风猛暴,天亮以后,那棵大树不见了,原来种树的地方变成了一口河,也就是后来的青道河。后来,又传说村里的那棵树被玉皇大帝收去种在月亮上面了。人们为了纪念这棵树,就把这个地方称为大树下,也就是现在的大树村。

四顾山的传说

   住在今岭南河头焦一带的人,只要见到对面四顾山上有云撑起,就会讲,“三天里头要落雨了”。果真,三日里头必有雨落,这么灵的话头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娃叫小龙,命交关苦,因父母早丧,他就住在河头焦的舅舅、舅母家里。他人蛮勤劳,每天上山放牛,帮舅舅在地里种稻、削棉花,并只吃素不吃荤,他的诚心感动了龙王,给了他龙的精气。六月大热天的一日,小龙和他的舅舅一道耕田。这辰光天上有块云罩在两人头上。小龙问舅舅:“舅舅,阿拉两个人,是我靠你鸿福,还是你靠我鸿福?”舅舅一听这话生了气:“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你靠我鸿福。我不给你吃,你还咋过日子?”小龙话:“那阿拉两人马上试试看。”“咋试试?”小龙用手指了指旁边的一块田:“我去耕这块田,上头这朵云就会跟到这块田上头去的。”舅舅不相信,小龙就去耕边上那块田。果真,天上的云就跟到小龙到一边去了,舅舅心里奇怪,但还不相信,小龙就与舅舅调了一下,这云又跟到小龙一边来了。舅舅嘴上不服,心里也不得不服。好多日子没落雨,田水燥了要车水。舅母吃夜饭的辰光话:“这田水要车好几天,你俩明天得早点起来。”小龙接过话头:“这有啥难,你只要做一斗糯米       给我吃,明天不用到夜里,大畈田水我一人也能车满。”舅母一听,怪小龙小小年纪讲乱话。舅母不晓得,龙是顶喜欢吃糯米块的。小龙话:“如果田水没车满,我明天晚饭也不吃了。”舅母将信将疑,就当即去做糯米       ,但她只做了九升米,少做了一升。小龙吃完,心里有数,他出门到溪坑边,把手巾往溪坑里一甩,水就往田里去了。天快暗时,舅母见大畈田水满了,但有一只角落因几根野草挡着没灌到水,就问小龙:“这只角咋会没水?”小龙回答:“我讲过吃一斗糯米    才能车满,可你只给我吃了九升,田水就差了一点。”舅母很是难堪,只好给小龙补了一升糯米  ,小龙吃了,走到田角边,拾去那几根草,田角马上流满了水。这事让舅母很生气。小龙是不吃荤的,这天中饭,舅母特意在小龙的饭碗底下拌了一块肉。小龙吃着吃着,见到了这块肉,心里一阵恶心,他把肉偷偷挑出,硬硬头皮吃下了饭。饭后,他的肚皮痛了起来,为了止痛,他走到溪坑边,寻了块干净僻静的地方,剖开肚皮洗肚肠,一边洗,一边把洗干净的肠子挂在旁边的桃树上,这时,刚巧长山岙独杆旗庙的送嫂经过,看到此状,大叫起来:“哎呀小娃啊,你把肚肠掏出来了,还咋活了?”小龙经这一吓,灵魂便出了窍。他舅舅见天快黑了外甥还没回来,寻到溪坑边,见小龙已经死了。舅舅见介乖外甥死了,心里交关难过,就砍来这枝挂肠的桃树,叫人雕了一个小龙的塑像。以后,如天旱时,村人只要抬着这尊像,围着田四周转几圈,天上就会聚起云块,不过一天,就会落雨,舅舅就把这尊像视为宝贝,把他跟祖宗牌位摆在一起。这事后来给一个外来的竹匠晓得了,他偷了这尊雕像,拿到自己家乡——奉化蔡家,可这里的人还没发觉。一天夜里,雕像给家乡人托梦了:“乡亲啊,我已被偷到奉化蔡家,你们可要把我移回来呀,如果被他们发现追了上来,可以拔出我头上的簪子,往身后划一下,后边马上会出现一条大河堵住他们。”当即,这里派了一个交关活络的人去了奉化。这人偷出了雕像往回赶的时候,被那边人发现了。刚巧这天是奉化行会的日子,前来追赶的人很多,眼看就要追上了,这人急忙拔下雕像上的簪子,因为心里实在太慌,他不是朝后头划,而是朝自己的面前划了一记。这下事情糟糕了:一条大河立即挡在了他的面前,他再也逃不了啦。因此,这尊雕像终究没能追回来,一直留在了外乡。小龙雕像身在异乡,心里还惦记着乡亲,逢乡亲们求雨,他仍设法慢慢地聚拢一些云块,让乡亲们在三天之内得到雨水。

石皮箱的传说

   永久村的四顾山上有一块方方的岩石,当地人称其为石皮箱,它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呢。有介一日(有一天),有个看牛娃到四顾山上砍柴,发现山头的石皮箱打开了,里面有许多贵重衣服,还有一套龙袍。小娃奇怪煞了,拿起来穿好后,越看越好看,越看越稀奇,柴也勿砍就急忙下山回家。原来,这石皮箱是天上的神物,要是谁能穿着龙袍到家,就可以做皇帝了。好多年过去了,始终没人能穿到家里,管石皮箱的神仙怕衣服长年到头关着要发霉,就下凡晾霉来了。晾着晾着,神仙打起了瞌睡,就寻了个干净阴凉的地方+起觉来。等他一觉醒来,发现龙袍没了。他想:穿去的人要是还没下山就可追回来,要是下山到了家,那只好让他做皇帝了。他立在山头上放眼望去,果然见砍柴小娃还只走到半山腰,忙大喊一声:“小娃!你活灵(灵魂)呒没了,快把衣裳脱落来!”小娃一听到这像雷一样的喊声,吓煞啦,慌忙脱下龙袍,下山而去。于是,神仙赶紧收起龙袍,锁上石皮箱,上天而去。从此,谁也没见过石皮箱再打开,更没见到穿着就能做皇帝的龙袍了。

醉女婿的故事

 老早子(以前),有一个秀才去丈人家拜寿,吃得酩酊大醉,由家丁扶到房间床上休息。他的小姨(妻妹)见到姐夫酒醉如泥放心不下,走进房中看望,发现姐夫的枕头掉在地下,忙拾起来给姐夫垫好。秀才酒醉心清,见如花似玉的小姨对他介关心,趁着酒意用手拉起了小姨的裙子。小姨见姐夫轻狂,较关(很)生气,但想到他是醉酒之人,也没当面发作,就取来纸笔写道:“好心捧上枕,为何拉我裙?我道是君子,原是滥小人。可恨,可恨!”过了一些时候,秀才酒醒,看到小姨留下的诗句,不觉脸红难为情,只怪自己不该举止轻狂,但为了顾全自己面子,便在小姨诗句下面写道:“酒醉烂如泥,我道是我妻,原来是小姨,实在很抱歉。得罪,得罪。”写好后,也不告别,独自回家去了。老丈人见女婿老倌醉酒卧床许多时候不见出来,也到房里张望,不见女婿,却看到两首诗。不由大怒,也提笔写道:“好女不捧枕,好婿不拉裙,你俩不是人,门风败干净。可恼,可恼。”然后迈着大步,破口大骂而去。这时,其妻闻听老头子发火,忙问:“你大寿之日,为何发这么大脾气?”老头子头也不回大声道:“你进去看看自会晓得。”老岳母急匆匆走进房里,看到三个人留下的诗句,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于是,也提起笔来写道:“大囡是我养,小囡是我生,女听外公柴德华讲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