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活动多了,这件事情不要忘记

 一线教师丁爸 2022-04-12
01

截止到现在为止,班级经过大半年发展,以”大樟树下,茁壮成长“为核心带班理念,逐步发展出多个”樟园活动。”

学生层面:樟园家务、樟园阅读、樟园说题、樟园妙笔。

家长层面:樟园分享、樟园微课、家长成长营。

教师层面:线上班级例会。

每一个活动每一周都在有序开展中,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孩子们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

每一个活动也在班级公众号上以日更频率推送中。



02

每一个活动背后,凝聚着家长大量的心血。也有大量家长参与的痕迹。

包括大量作品呈现,都是孩子与家长合作的结晶。

所以,每一次活动之后,我在不断训练自己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向家长表达感谢。

很多事情,从来不是一定要做,也不是应该要做,而且夹杂着自己的一些主观意愿,虽然很多事情是被提前安排的,但是完成度上还是存在差异。

当然了,说到向家长表达感谢这个习惯,有的时候忙起来也会常常忘记。

正如上学期,家长来学校校门口参与护苗活动,活动之后,我都一一私发感谢信息。本学期就忘记了。



03

那么关于表达感谢,有没有一些原则。

有,需要坚持下面五个原则:

1、真实。

肯定是需要真实发生的事情。

怎么保持真实,用细节来铺垫。

2、具体。

活动之后,感谢是批量的。也基本在微信上完成。

那么就用照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来呈现。

加上几句简单的话。

3、及时。

注意实效,今天发生的事情,就在今天传达。

正在检查作品,带作品检查完毕之后,统一感谢。

4、简洁。

表达感谢,需要寻找平衡。

简洁就是一种平衡,位于长篇大论与只言片语之间。

有时候的感谢,就是一句话。

一次活动之后,孩子的作品很惊艳,就私信家长说完成得很赞。

这样也够了,老师的心意家长能够感受。

5、私下。

这是最重要的。

在大群里面说,每一次活动,辛苦大家了,表示感谢。这样说,基本没有效果的。

这样做,没有对于任何一个家长有所触动,更没有抵达。

公开感谢、表扬也好,有时也是一种压力。因为总有一些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没有被关注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