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家居住在吉林省磐石县安乐公社的牟家屯。 牟家屯是安乐公社所在的屯子。 安乐公社的院子里,有个碗口粗的笔直的大木头杆,大木头杆上固定了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灰色大喇叭。 每天,公社广播站都在早晨、中午、傍晚的固定时间播放新闻、样板戏等。 我知道王国藩这个名字,就是通过这个大喇叭知道的。 那时,新闻里常常提起王国藩和他的“穷棒子社”的事迹,久而久之,自然就知晓了。 ![]() 这个王国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中期前,在全国可是个农业战线上响当当的人物啊。 王国藩,一九一九年生,河北遵化人。 一九五二年,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的村民在王国藩组织下,村里最贫困的二十三户农民,靠着“三条驴腿”,办起了初级合作社,被人称之为“穷棒子社”, 王国藩抛弃自私、狭隘、偷奸耍滑,弄虚作假,“土皇帝”的不良工作作风,领导的“穷棒子社”经过一年的生产劳动,粮食神奇般地获得了大丰收。农户也由开始的二十三户增加到八十三户。 一九五四年,“穷棒子社”被树立成了全国的农业典型。每天有大批全国各地的公社、大队、生产队的“三级干部”前来学习,前来参观,前来取经。 ![]() 一九五七年,王国藩成为全国劳动模范。 一九五九年四月三日,《河北日报》刊登了河北省遵化县王国藩“穷棒子社”的先进事迹。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王国藩做为五亿农民的代表,登上了首都北京天安门的城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之后,王国藩曾多次出国,访问苏联、叙利亚、巴基斯坦等等等国家。曾先后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四次出席全国党代会等等等。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七年,王国藩任河北省唐山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等职。 一九七八年,王国藩回到了河北省遵化县西四十里铺村务农等。 二零零五年,八十六岁的王国藩去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