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沪”者 | 我的团长我的团

 齐一摄现美 2022-04-13
图片

@鱼的海洋

图片

我自己是开公司的,专门做食品行业,有很多年的零售采购经历,所以我的产品资源相对丰富。但我从来没有过社区团购的经历,我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疫情开始居家封控后,一来我自己家也没什么吃的了,二来我有一些采购经历,同时也想帮邻里邻居提供一些物资保障,然后我就自告奋勇地当上团长。前前后后大概开了五个团,但全部都是关于民生必需品,通过熟悉的供应链,而且烟酒饮料我不碰。因为我要对大家负责,我想为大家提供物资,同时我也要为志愿者们考量,我不能给他们增添工作量,我不能随随便便地就把团开了。

累是经常的事儿。开团前,要联系货源,保证物资的品质、价格、数量以及配送时间;开团后我要统计名单、数量;物资送达后我要联系志愿者一一打包,还要担心人手不足,配送不及时,以及温度问题导致食品损坏;配送时要担心套餐太多有没有错送、漏送;团购四起,政策要求规范市场时要担心物资能不能及时保供到位;物资发放后,还需要解答相关售后问题。

失望也有。有一次送错人家了,我按门铃说他拿错了,但他说他没有拿,可是我们都有拍照留底的,但他一直否认,我们也没有办法,当时觉得太伤心了。还有人虽然一直在跟团,但却质疑我是不是在赚黑心钱。其实我也理解,本来就素不相识,仅靠一个群聊把大家聚到一起,隔着屏幕,产生质疑、疑惑都是正常的。但理解归理解,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感动亦常在。比如说有送错的,人家只定了一份,我们送了两份,他会主动联系你并退回来,或者说担心我亏钱,多出一份钱买下来;或者人家定了两份,我漏送了一份,他会很理解,知道团长很辛苦,也不要求退钱,说相信我一定会保障好售后。

图片
图片

@一枚

图片

团长背后一定要有一个副团长,一个人是完全协调不了的。当团长以来,我深刻地感悟到什么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当时我成为团长的时候,我的室友自动成为了我的副团长,我算钱、收钱的时候,他负责催人收钱、核对人头;我在发放物资的时候,他负责解答那些关心配送进度的问题。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乱就会出错,你的背后多一个人才不会太手忙脚乱。所以,辛苦的远远不是团长一个人。

“如果不是刚需的话,我再也不想当团长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掌声,但是因为自己本身抵抗力就不太好,加上大环境的风险,也担心因为自己感染了整个小区;其次当团长也是个麻烦活儿,平常还有工作在身,一般团一次,半天时间就没了,所以大概率不会再当团长了。

图片
图片

@雾散了

图片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当团长就是在当中间商呢?其实大多数的团长是在摸着良心帮大家做事,像我,已经好久没吃到过水果了,成年人半个月多没吃到过水果都承受不了,更别说那些有老人小孩儿的家庭了。一开始我是有经常光顾的商家,但不满足数量人家是不配送的,所以我和小区几个熟悉的邻居朋友一起团,后来有其他业主知道了,他们就给我发消息,希望我能再开一次团,挡不住群众的力量,所以我就当起了这个所谓的团长。有可能会有一些本身处在这个行业的人,他们有货源、有供应链在,可以赚取一些利润。但很多团长都和我一样,自己有需求加上想帮大家,才会担当领头羊,不仅没有一分钱的经济补助,甚至还会因为经验不足,倒贴钱进去。

图片
图片

微微点亮这个世界

前几天,一张“团长”的图片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一个2009年于各大卫视播出的抗日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被网友们重新翻出,成为了上海4月最火爆的话题。

为什么会突然关注团长呢?我相信很多其他城市的朋友不太了解上海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先迅速回顾一下。

2022年3月伊始,上海就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随着确诊人数越来越多,上海人民也开始警惕起来。

3月11日,政府确认是一家宾馆由于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自此,上海确诊感染病例便一直在增加。

图片

图源:上海发布

3月27日晚上8点,上海宣布从28日起,将以黄浦江为界,轮流风控浦东和浦西地区。首先轮到的是浦东区。因此浦东的居民当晚将有近4个小时的购菜时间。浦西地区则是自4月1日开始封控,因此预留给了浦西居民将近4天时间屯菜。

图片

图源:上海发布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被不断筛查出,因此上海各个封控区不断陷入再封控的轮回中。

上海灵活的封控模式让很多市民误判了形势,因此很多市民的家中各种物资储备是不足的。而封控轮回的层层加码,让这些物资储备不足的人出现了捉襟见肘的局面。甚至连今日资本的风投大佬也被传出缺少物资的消息。

一时间,盒马、叮咚买菜、美团等线上购物APP在上海地区都出现“运力不足”、“网络不畅”、“缺货补货”等各种行动不能的状态。有些APP的限制条件更为苛刻,将货品上线时间定为早晨6点整,或者夜间12点,并且数量有限。

但是由于全域静态管理,上海的大量物资缺少“最后一公里”的运输,很多市民仍然处于断供的状态。这座拥有2500万人口需求的城市,牢牢地挟制着城市的供给力,将上海市的生活物资服务电话生生打成了真正的“热线”。

就在这个时候,“团长”出现了。

上海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社区团购的“团长”,如星星燎原一般点燃了每一个社区,给广大市民们带来了希望。他们挺身而出,将“最后一公里”据为己任。很多团长是义务奉献,有的人甚至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社区团购或是社区运营,只是因为一腔热血,为了帮助到社区中的老人和孩子,甘愿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者的服务队伍中来。

他们身兼数职:他们是渠道,是发起人,是组织者,是居委的联络站,是微信群中的客服,是分发物资的搬运工……这些一切的一切都不一定是他们的专业。

他们不畏艰难:要学习各种新技能;要了解居民需求,定制各种方案;要和供应商讲价钱,和物流公司提要求;要在避免招募大量志愿者的情况下尽快分发物资……这些一切的一切都要在短时间内速成。

他们在家中运筹帷幄:供货商运力不足怎么办,居民买贵了怎么办,发错货物怎么办,物资被别的居民拿走了怎么办……这些一切的一切都要他们在其中不断kan'xuan。

他们是孤勇者。在夜幕中接通物流的电话,便一声不吭地下楼,一个人完成清点,分装,运送。要知道,很多团长是义务服务的,是无利可图的。他们孤身一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就为了给邻居补充丰富的物资。“为何孤独不可光荣,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我们在讶异中发现,原来,邻居中竟然有这么多超人,他们竟会如此谦逊有礼,如此服务周到,如此安全可靠,如此擅长组织协调。然而,他们平时低调而普通,混入人群就如一滴水进入了苍茫大海。

团长们是如此平凡而普通,但是他们足以为此充满自信,因为普通人为什么不可以是英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