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字容若,清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时期重臣纳兰明珠。纳兰性德十七岁时,被选入国子监,成为太学生。十八岁时考中举人。 ![]() 等到第二年礼部举行会试时,纳兰因为发高烧,没能参加考试。直到三年后 ,才考中进士。由于纳兰神采英俊、仪表堂堂,又是八旗子弟,被选为康熙身边的侍卫。纳兰二十岁时,娶妻卢氏,二人十分恩爱。然而,卢氏后来难产去世。纳兰性德悲痛万分,写下许多悼亡词怀念她。 本文选取纳兰性德经典名言18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如果像初见时那般美好, 就不会有离别相思之苦。 点评:出自《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唐朝诗人刘禹锡有感于班婕妤的故事,曾言「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词人化用其意。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曾经的感情有多深呢? 如同夕阳照耀着深山, 深山又下着绵绵秋雨。 点评:出自《蝶恋花·出塞》。欧阳修曾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笔下的庭院非常深远,一排排的柳树堆积成烟,一重重帘幕数不过来。纳兰这里改为「一往情深深几许」过去的感情有多深呢?像落日余晖照耀下的深山?还不够,必须要下着绵绵秋雨才可比拟。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为何泪沾裳; 断肠笛声断肠人, 断肠人在忆平生。 点评:出自《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风俗通》曾言「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笛声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能牵动万千愁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山水一程又一程, 将士们马不停蹄, 向榆关那边进发; 等夜深人静之时, 千万帐篷点起灯。 点评:出自《长相思·山一程》。榆关,即山海关。纳兰曾经两次跟随康熙前往山海关。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是谁独自待在西风中感慨悲凉, 是谁不忍看到落叶而关上轩窗, 是谁在落日余晖里回忆着往事。 点评:出自《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前蜀词人李珣曾言「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意境颇似。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人们都说多情的人情不深, 可如今我却后悔之前多情。 点评:《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词人悼念亡妻卢氏。 ![]()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经常相思相念, 却终不能相见。 这满眼的春天 , 到底为谁而来。 点评:出自《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唐朝王勃曾言「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皆为触景伤情之句。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眼泪暗自垂, 满眼是春风, 可百事已非。 点评:出自《采桑子·当时错》。纳兰在去世前一年,认识了沈宛。这首词就是写给她的。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 微风淅淅, 纤雨蒙蒙, 微风纤雨, 细添春愁。 点评:出自《赤枣子·风淅淅》。淅淅之风,蒙蒙之雨,皆是生愁之物。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开, 我眉间紧锁的忧虑愁苦。 点评:出自《临江仙·寒柳》。陆游曾言「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此二句灵性至极。 ![]()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没有根好似有根, 不羡人间富贵花, 自有其高洁之态。 点评:出自《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词人少有的咏雪之作。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分别后,你我的凄凉愁绪应是相同; 明月下,承受不住的凄清幽怨蔓延。 点评:出自《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唐代诗人钱起曾言「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意境颇为相似。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秋风送来一阵阵桂花香, 月光像白雪般晶莹透彻。 点评:出自《琵琶仙·中秋》。词人中秋节思念卢氏。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多情的明月它在嘲笑我, 嘲笑我辜负了她的柔情。 点评:出自《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不是明月多情,是词人多情。明月本是无情之物,在多情的词人眼里,却也成了多情之物。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分别后,半生孤苦; 枕头上,泪痕点点。 点评:出自《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不知因何事萦怀, 醒来也觉得无聊, 醉时也觉得无聊, 梦也梦不到谢桥。 点评:出自《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情浅,易说破;情深,说不破。 一片冷香唯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 那样的冷香只能出现在梦里, 那样的清瘦无法用诗句描摹。 点评:出自《梦江南·新来好》。「冷香」即是梅花的清香。此二句本是纳兰朋友顾贞观所写。纳兰直接拿来用在小令里。 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还是闭上眼睛继续睡吧, 不然醒来后会倍感无聊。 点评:出自《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1682年,纳兰随康熙东巡。因思念家中亲人,夜不成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