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赵广庆老师交往的二三事(一)

 辽宁记忆 2022-04-13

我与赵广庆老师相识时间不长,去年九月才见面,但他给我的印象很好,是一位和蔼、谦逊、直爽的老年人。从和他相识到他逝世,我们只见过两次面,更多的交流是利用微信和电话,在文字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一位老学者的性情与人生。

最后的通话与未回答的问题

3月21日那天晚上,是我与赵老师通的最后一次电话,因为我在微信群中看见了有人售卖他的照片,一张照片被卖家标价五十,那是一本相册,都算上得天价。我打电话的目的是想问问他,这些是不是从他家流出来的,如果是独家照片,我觉得应该联系有关部门将它收来,因为赵老师算得上抚顺历史研究的开创者,抚顺档案馆需要留存他的资料。

我们通话时长很短,这一次不是闲聊,只有三分钟左右。我问他这几天是否一直在家,他说身体不太好哪也没去,他说沈阳疫情很严重,问我在学校还是在抚顺,他知道我爱到处拍照,告诉我这时不要乱走了,我说没在学校在沈阳住处呢,现在随时封路想出去都困难。然后我步入正题,让他看看被人售卖的合影中都是谁,我还说尽量帮您联系让公家收集起来。他还是一向地谦逊,告诉我他本人没那么高,照片不太重要,反倒让我好好朗读《抚顺通史》,找各部门联系推广出去。之前我还想说最近我朗读他的作品《抚顺通史》就是随便读读,因为我没学过朗诵,读得磕磕绊绊,对我朗读的期待值不要太高。他这一说我不好再说什么了。

当天快九点的时候,他给我发来微信,说有一张照片是他当文化局局长时照的,右1为都业海,任电影公司经理,右2不记得了,为市京剧团干部。右3他本人,左1不记得了。我问他那个卖家出售的老照片是不是从他家出来的,他说记不住了。我还给他发了几张千金寨的老照片,他说那是他翻拍矿务局档案馆的照片,因为矿务局档案馆藏有抚顺煤矿、抚顺市区及关东军大量原始照片、报表、上下级文书,很珍贵,各家藏的日伪抚顺照片,基本上都是从那里翻拍的,让我也去看看。

第二天,赵老师给我发来微信,如下:李想先生,有些想法供您参考。扩大受众,全文发辽宁图书馆,省档案馆,抚顺图书馆,抚顺档案馆,抚顺电视台,抚顺广播电台。您自己也要保存好,页面别消失。此件也发辽宁大学图书馆,附上您的信函。供您参考。赵启。他接着说,辽大有清史研究所,有李林,李凤舞两位先生,我接待过,如收听到您的播讲会高兴。他们绘制出版过建州女真战迹图。我估计他们也退了,若说出这些事,他们会热情接待您。他还说,还要发辽宁社会科学院,抚顺社会科学院。

虽然我觉得自己读得很业余,到处传播这不太现实,但我理解赵老师这份认可,还是回答:好的赵老师,我争取好好传播这本书。

3月23日,赵老师又发来微信,只说了三点:一,我哮喘病严重了,只卧不动,对外别说了。二,有段话介绍您,我写不了啦,请您想办法解决,然后请一位朗诵好的女生读出去。不然听者不清。三,我提出的那些部门单位,想办法弄到微信号发出去。略读这几句话后起初我没当回事,就以为赵老师年纪大了身体虚弱正常。我回答说:好好休息。您放心吧,我将这本书发扬光大。当我仔细回味第一条所写的唤起了我的警惕性,我觉得赵老师体格真的不如去年了,我赶紧问他:您在床上躺着多长时间了?好对他的重病有个心理准备,因为我们从认识到此时联系不断,虽然短暂也有友谊。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放心吧,会好的。看到这里我感到沉重了,我知道他是在安慰我,可我没办法安慰他,对一个走在人生边上的老人说任何的话都苍白无力,只是我不知道他的病情。

3月24日,我居住的区封路了,我打算写点考证抚顺的文章,可是资料都在抚顺呢,我想起来一个主题后就因资料缺乏而打消念头。晚上我和王德风老师打电话聊天,我们谈论了河北地区的历史,聊到抚顺师范学校时王老师说赵广庆就是那里毕业的,我说正好我和他还认识,我明天问一问他。由于我知道赵老师身体不舒服,第二天下午我没有贸然打电话,而是发微信给赵老师,问他师范学校一些历史,他没有回。

这是很奇怪的事,依照赵老师的修养,即使我不回复他微信,他也会回复我微信。可是第二天也没回,之后一直没回。

照片由作者李想提供

附录

赵广庆先生年谱

       1935年1月,生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老河土乡岗石营子村。

  1941年7月,进入阜新新邱矿大岗岗小学读书,学日语、日文、汉文、自然。

  1948年6月,就读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泡子镇中心小学。

  1951年4月,就读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师范班。后留校工作,历任出纳、会计、人事干事;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6月,参加全国高考,被抚顺师范学院录取,到该院中文系读书。被选为班团支部书记、系党支部委员、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副主席。

  1962年7月,抚顺师范学院“调整”下马,被调抚顺市第三中学任语文教师、语文组长。

  1966年4月,借调辽宁省委宣传部,参加批判旧戏、旧电影;从本年开始,利用动乱之机,开始研究东北地方史、清前史、抚顺史。三年间,写出笔记约100万字。

  1969年7月,被调抚顺市革命委员会宣传组工作。

  1972年3月,任抚顺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宣传处副处长、处长。

  1975年1月,调任抚顺市文化局长、党委书记。

  1980年1月,借调抚顺市城建局,搞地名普查。

  1980年5月,到全市城乡考察古城、古战场、古墓、古建筑,走访清末遗老。到全国各地图书、档案部门查阅资料。

  1983年8月,第一部专著《抚顺史略》问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获抚顺市社科一等奖;1984年5月,晋升副编审职称。

  1985年3月,参加编写《当代中国——城市建设》(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同年,发表“关于高句丽的几个问题”,开始研究高句丽问题。

  1986年4月,发表“满族的由来与发展”,满族研究逐渐走向深入。

  1987年1月,发表“抚顺城市史纲”,抚顺城市史研究走向深入。

  1988年8月,专著《抚顺城市建设史》问世(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被国家出版总署选定为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书目,销往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并获国家优秀书目奖、抚顺市社科一等奖。

  1988年9月,陆续在《抚顺日报》开辟“浑河史话”“苏子河史话”专栏;在《抚顺思想战线》开辟“抚顺史话”专栏。

  1989年6月,专著《抚顺史研究》问世(辽沈书社出版),获抚顺市社科二等奖。

  1990年5月,任《抚顺年鉴》编辑部主任,连续4年,每年总篡《抚顺年鉴》1部,每部约100万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2年8月,在《东北亚历史研究》发表“再谈高句丽问题”,首次提出高句丽问题“四原则”。

  1995年11月,在《知音》杂志开辟“抚顺今昔”专栏,连载文章28篇。

  1995年12月,专著《抚顺通史》问世(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获抚顺市社科一等奖。

  1999年8月,应市委宣传部之请,总篡《抚顺清前史话》1部(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9年2月,在《抚顺日报》开辟“满族民俗”“罕王故里”专栏;应市政协之请,总篡《抚顺满族民俗》1部。

  2000年7月,应市委宣传部之请,总篡《走向文明》1部(白山出版社出版)。

  2000年8月,其学术研究事迹与成果选进由国家人事部编辑的《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

  2000年9月,应日本《虹桥》杂志社之邀,撰写“后金都城—赫图阿拉”两篇。

  2001年5月,应市政协之请,总篡《抚顺少数民族与宗教》1部(宗教出版社出版)。

  2002年5月,专著《抚顺百科大事典》问世(中华国际出版社出版)。

  2002年5月,应市政协之请,总篡《抚顺煤矿百年纪实》1部。

  2012年2月,应邀担任“抚顺七千年”网站总顾问。

另外还曾自制文集《广庆拾遗》《赵广庆文选》。
2022年4月5日11时30分在抚顺去世,享年88岁。

编辑:于树毅

审核:陈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