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东运动会资料库| 福慧书苑

 昌乐四镇特刊 2022-04-13
远东运动会资料库
  远东运动会是远东体育协会主办的综合性运动会,是亚洲最早的地区性综合运动会,该运动会由菲律宾、中国、日本三国发起,从1913年到1934年分别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三国共举办了十届远东运动会。1934年,日本坚持把伪“满洲国”拉入远东运动会,遭到中国的抗议并宣布退出远东运动会,远东体育协会宣告解体,远东运动会亦随之停办。
  【发展历史】
  远东这个地理概念是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以欧洲为中心而对亚洲东部地区的通称。通常是指中国、日本、菲律宾等西太平洋沿岸国家。远东运动会原名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日本和菲律宾3个国家发起并参加的地区性国际体育比赛。最后两届又先后有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加入,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洲际性体育比赛活动,1920年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远东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先驱,是亚运会的前身,为推进亚洲早期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远东运动会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菲律宾马尼拉每年2月举办的“嘉年华会”(Carnival)。庆典期间,总要举行各种本育比赛活动。中、日两国运动员也曾应邀参加比赛。1910年前后,菲律宾体育组织打算按照奥运会形式,组织有中、日、菲等国参加的综合性运动会。1911年1月,菲律宾体育协会派遣布朗(E.S.Brown,原系美国芝加哥、咸湖城等地青年会体育干事,1910年被派往菲律宾,任菲体育协会会长)正式访问中、日两国,提出组织远东地区性体育组织,并每隔一年在远东各大城市轮流举行一次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建议。经三方商议,成立了一个名为“远东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区性体育组织,并定于1913年2月在马尼拉举办第1届运动会。为扩大这个地区组织,布朗又亲赴泰国、新加坡等地游说。
  1920年,远东奥林匹克委员会获得国际奥委会承认,并遵嘱更名为“远东体育协会”。远东运动会继1913年举行第1届后,到1934年共举行了10届。前5届采用“记分制”,后5届改“锦标制”。最初届期为2年,第8届时改届期为3年,最后两届为与奥运会交叉并行,再改届期为4年。
  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棒球、拳击以及自行车等项。中国在远东运动会取得的成绩,从侧面反映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体育状况。在第2届时,中国曾获得总分第1名的成绩,以后则每况愈下,到第10届时,田径运动员未获得过1项冠军,甚至连进入前4名的也很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远东运动会出现危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企图通过远东运动会使伪“满洲国”合法化,1934年初,日本突然为伪“满洲国”参加第10届运动会大造舆论。同年3月,中、日、菲三国代表在上海举行“圆桌会议”,解决伪满参加运动会等问题,中、日意见对立,会议无结果而散,第10届运动会如期在马尼拉举行。但不久,日本胁迫菲律宾以两国名义解散了远东体育协会,提议另组“东亚业余体育协会”,并拉伪“满洲国”入会。这一阴谋虽未能完全得逞,但远东运动会也从此告终。
  【历届远东运动会概览】
  届数  举办时间         举办地 举办国 参赛国家或地区及参赛人数                 比赛结果
  第一届 1913年2月02日至2月07日 马尼拉 菲律宾 中国(040)、日本(020)、菲律宾(070)
  第二届 1915年5月15日至5月22日 上海  中国  中国(200)、日本(020)、菲律宾(090)
  第三届 1917年5月08日至5月12日 东京  日本  中国(069)、日本(144)、菲律宾(070)
  第四届 1919年5月12日至5月18日 马尼拉 菲律宾 中国(100)、日本(060)、菲律宾(130)
  第五届 1921年5月30日至6月04日 上海  中国  中国(140)、日本(070)、菲律宾(139)
  第六届 1923年5月21日至5月26日 大阪  日本  中国(113)、日本(177)、菲律宾(141)
  第七届 1925年5月16日至5月23日 马尼拉 菲律宾 中国(125)、日本(142)、菲律宾(174)
  第八届 1927年8月28日至9月04日 上海  中国  中国(180)、日本(160)、菲律宾(170)
  第九届 1930年5月24日至5月31日 东京  日本  中国(170)、日本(180)、菲律宾(175)
  第十届 1934年5月12日至5月19日 马尼拉 菲律宾 中国(150)、日本(120)、菲律宾(180)
  【首届远东运动会】
  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与会国家有中国、日本与菲律宾。此次赴菲的中国代表队,由北部各学堂选15人,长江流域汉口至上海地区选派lO人至12人,广东、香港派出足球队及其他竞技者20人;随队者有专门体育监督1人,同行者还有北京清华学校监督唐介臣、聂管臣及天津的朱神惠博士等人。这是中国首次参加规模较大的国际性比赛。
  在运动会上,韦焕章获120码高栏和跳高冠军,成绩分别为18秒和5英尺5又8分之3英寸;陈彦获跳远冠军,成绩是19英尺11又8分之5英寸;潘文炳获十项全能运动冠军,成绩是771分。足球获亚军。运动会至9日闭幕,总成绩为菲律宾第一,中国第二,日本第三。
  【中国承办的三届远东运动会】
  中国共承办了三届远东运动会,分别为第二届、第五届和第八届,地点均在上海。
  第二届远东运动会1915年5月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社会各界为之注目。但当时正忙于做皇帝梦的袁世凯及其政府无暇顾及,筹备运动会的重任落在大会会长王正廷身上。王正廷诉苦道:“说来惭愧,偌大一个上海,居然没有一个中国人自己所有的象样的运动场,我只好向外侨借用虹口靶子公园充数。”在王正廷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届运动会如期举办。比赛结果,中国运动员取得锦标第一的好成绩,使国民为之振奋,更引起了全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关注。
  第五届远东运动会1921年5月在上海举办。大会会长为王正廷,副会长为张伯苓,总干事为葛雷。这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后的中国人第一次承办国际体育比赛,因此各方面的准备比较充分。例如在新闻报道上,《申报》不仅辟有比赛专版,而且还开辟了《申报远东运动会特刊》,向社会宣传远东运动会的知识和报道比赛新闻。还有1500多名来自上海和江苏的小学生,专门为大会进行了团体操表演。其中尤为称道的是来自苏州第一高等女子小学、上海爱国女学和上海女子体操学校的女童子军,参加大会的团体操表演,可谓开天辟地的重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第八届远东运动会1927年8月在上海召开,这是第一次全部由中国人自己组织承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南京政府为了表示中国政府对承办本届远东运动会的重视,特决定大会名誉总裁由蒋介石担任。大会会长仍为王正廷。中国队在本届运动会上获得足球、排球、网球三项冠军。
  【历届远东运动会足球比赛】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最终获得亚军。从此,中国足球在亚洲鲜遇对手。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一共召开了10届,除第一届获得亚军,20年间,中国队连获9届足球冠军。
  届次  举办地 冠军    亚军  季军
  第一届 马尼拉 菲律宾   中国
  第二届 上海  中国    菲律宾
  第三届 东京  中国    菲律宾 日本
  第四届 马尼拉 中国    菲律宾
  第五届 上海  中国    菲律宾 日本
  第六届 大阪  中国    菲律宾 日本
  第七届 马尼拉 中国    菲律宾 日本
  第八届 上海  中国    日本  菲律宾
  第九届 东京  中国、日本 菲律宾
  第十届 马尼拉 中国 荷属东印度(今印尼)、菲律宾、日本
  具体比赛结果
  第一届 菲律宾2:1中国
  第二届 中国1:0菲律宾 中国0:0菲律宾 中国1:1菲律宾
  第三届 菲律宾15:2日本 中国3:0菲律宾 中国5:0日本
  第四届 中国2:0菲律宾 菲律宾2:1中国 中国2:1菲律宾
  第五届 中国1:0菲律宾 中国4:1日本 菲律宾3:0日本
  第六届 中国3:0菲律宾 中国5:1日本 菲律宾2:1日本
  第七届 中国5:1菲律宾 中国2:0日本 菲律宾4:0日本
  第八届 中国5:1日本 中国3:1菲律宾 日本2:1菲律宾
  第九届 日本3:3中国 中国5:0菲律宾 日本7:2菲律宾
  第十届 中国2:0荷属东印度群岛 中国2:0菲律宾 中国4:3日本 菲律宾3:2荷属东印度群岛 荷属东印度群岛7:1日本 日本4:3菲律宾
  【人物】
  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
  王正廷(1882年~1961年),外交家,体育活动家。原名正庭,字儒堂,号子白,浙江奉化人。王正廷虽任政界要职,但热心体育事业,在全国性体育组织及筹备国内、国际重要竞赛中历任要职,并致力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开展,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体育领导人之一。1922年,王正廷被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后为终身委员)成为中国第一位和远东第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1924年8月,中国成立了中国人管理自己体育事务的全国性体育组织——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王正廷担任名誉会长,1933年任该会主席董事。1936年和1948年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总领队率团参加第十届、第十四届奥运会。因其对中国体育事业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1911年,他与基督教青年会亚洲各国体育干事一起,发起组织了“远东体协”,并参加了自1913年开始的历届远东运动会的组织筹备工作,历任要职并是主要赞助人之一,曾担任第二、五、八届远东运动会会长,兼第八届远东运动会总裁判。
  王正廷先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北洋政府工商部次长、代总长、代理内阁总理等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长期担任外交部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驻美大使等职。尽管社会活动频繁,公务繁重,但对现代体育运动的倡导与支持,几十年始终如一。不仅自己酷爱运动(尤长于网球、游泳、骑术),而且更重视现代体育事业在中国的推广,力图以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国民素质,改变国人在世界的形象与地位,为此奔走呼号,竭尽心力,倾注了自己最大的热情与心血。1911年王正廷留学回国后,投入如火如荼的辛亥革命活动,开始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关注与参预。当年国际奥委会菲律宾籍委员瓦加斯来华考察体育,以远东区国际扶轮社社长的身份与其相识,随后一起联络东亚各国,发起组织远东体育协会,决定每两年一次轮流在东亚各国城市举办远东运动协会。后来远东会参加的国家扩大至印度、印尼和越南,被后人视为“亚运会”的前身。1912年7月,王正廷开始担任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首任中国籍总干事。此后利用职务之便,积极支持现代体育在中国开展工作。
  1913年第1届远东运动会(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马尼拉举行。在王正廷的直接组织下,中国运动员参赛并取得了总锦标第二的较好成绩,并在运动场上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当时的日本报纸报道说:“中国排球队和篮球队的运动精神表现很好,……这种志在参加的精神值得尊敬。”1915年第2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国际运动会,社会各界为之注目。但当时正忙于做皇帝梦的袁世凯及其政府无暇顾及,筹备运动会的重任只有落在会长王正廷身上。王正廷诉苦道:“说来惭愧,偌大一个上海,居然没有一个中国人自己所有的象样的运动场,我只好向外侨借用虹口靶子公园充数。”尽管如此,王正廷并没有退缩。他四出筹资,对运动会召开的各项事务都作了认真安排和布置。在王正廷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本届运动会如期举办。比赛结果,中国运动员取得锦标第一的好成绩,使国民为之振奋,更引起了全社会对体育事业的关注。除第二届远运会外,王正廷还先后担任第5、8届远运会会长和历届赞助人,为中国体育走向亚洲和亚洲体育事业做出了独特贡献。
  由于中国发起筹办和积极参与远东运动会,给国际奥委会留下良好印象。1915年,国际奥委会致电正在上海举办的远运会,承认远东体协,并邀请中国参加下届奥运会和奥委会会议。后来此事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而未能实现。1920年,王正廷参与发起的远东运动会和远东体协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发生关系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由于王正廷在推动中国体育事业上的重大作用,1922年经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古柏坦推荐,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二十届年会上,王正廷被推举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后为终身委员),国际奥委会同时承认,“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为其成员组织,即中国的奥委会,并由王正廷担任主席兼会长,从此中国便与国际奥委会正式建立起关系。
  中国奥运先驱——张伯苓
  张伯苓(1876年~1951年),现代教育家,中国现代体育运动的先驱。原名寿春,字伯苓,天津人。他一手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和重庆南开中学,为国家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
  1904年张伯苓创办南开中学。1917年,张伯苓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考察教育,研究私立大学的组织方式。1919年,由江苏督军李纯赠50万银元,张伯苓在天津西南八里台一带购地400亩,建造校舍,创办了南开大学。1923年创立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又建南开小学,从而完成了“南开”由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后来,又于1931年成立南开经济研究所,次年成立应用化学研究所。1936年在重庆成立南渝中学。1938年任国民参政员并当选为副议长,1945年出席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出任考试院院长。张伯苓和严范孙创立的南开大学、中学、小学,是中国近代私立学校的典范,培育了周恩来等众多英才,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早提出中国要加入奥运大家庭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行,奥运会所倡导的公平竞争精神和道德理念,引起张伯苓的强烈共鸣,并引发了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浓厚兴趣。1907年,张伯苓在天津第五届联合运动会闭幕典礼上发表了《雅典奥运会》的演说。他说:“此次运动会的成功,使我对我国选手在不久的将来参加奥运会充满了希望。因为,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奥运选手获奖希望甚微,但他们仍然派出选手参加奥运会。”他还建议:“中国人应该加紧准备,在不久的将来也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张伯苓是中国历史上明确提出中国要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人。1908年8月,张伯苓赴美参加世界第四次渔业大会,会后顺路到欧洲考察教育。当时,正值在英国伦敦举行第四届奥运会,天赐良机,张伯苓前往赛场观看了盛会。由此,张伯苓成为亲临现场观摩奥运会的第一个中国人。1909年1月,在南开校园,他向学生们介绍了伦敦奥运会盛况。10月,他再次以中国与国际奥委会为题做了激情演讲,进一步推动了西方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开展。
  最早创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
  张伯苓是远东运动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12年,张伯苓与日本、菲律宾等国际友人共同创办了远东业余运动协会和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原名“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组织上完全模仿奥林匹克运动会,1920年被国际奥委会承认,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区域性国际体育组织。张伯苓曾任第二、三、九届运动会中国代表团领队和第三、五届运动会的总裁判。1934年,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日本企图把伪“满洲国”拉入运动会,张伯苓及中华全国体协同仁提出抗议,并宣布退出。在日本不断膨胀的军国主义暴力之中,维系了20多年的远东运动会不复存在。在这场斗争中,张伯苓维护了国家尊严,树立了爱国体育家的光辉形象。在当时,远东运动会代表了亚洲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为推进亚洲早期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张伯苓积极参与和推进亚洲国家的体育交流,对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发展有开创之功。
  最早践行奥林匹克教育进入课堂
  张伯苓很早就在学校里开展了奥林匹克教育,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把奥林匹克运动列入体育教学大纲中。在体育教学和设施建设方面,张伯苓毫不吝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南开中学在校学生不过千余名,但整个学校有15个篮球场、5个足球场、6个排球场、17个网球场、3处器械场和两个带有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南开中学运动设施之精良在全国的学校中名列前茅。南开的体育课也非常规范,无论中学、大学,都必须保证每周3小时的体育课。无论男女同学,未习满3年并测验及格者不能毕业。体育课考试分笔试与术科两种。笔试是考试各种运动规则,术科是考核实际运动成绩,田径百米速度14秒达标,球类中篮球一分钟要投中7个以上,跳高、跳远、标枪、俯卧撑等也都有具体标准。张伯苓的体育教育思想不仅要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身体和文化素质。
  最早促成中国奥运健儿参赛
  1932年7月,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因“经费紧张”,南京政府一再宣称不派代表参加。日本则认为有机可乘,加紧策划让刘长春、于希渭代表伪“满洲国”赴美参赛。此举激起爱国人士的强烈反对,张伯苓领导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旗帜鲜明地表示:坚决抵制“满洲国”参加奥运会。极富民族气节的刘长春也在报上发表声明:“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刘长春是张学良任校长的东北大学体育系学生,他的声明赢得了少帅的称赞:“有骨气!”7月1日,张学良郑重宣布:“捐赠8000银元,特派毕业生刘长春、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教授为教练,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但是,此时已过了报名时间。张伯苓得讯后遂急电国际奥委会,经多方努力,奥委会终于同意了。遗憾的是,身在大连的于希渭因受到日本特务的监视和阻挠未能成行。7月8日上午10时,刘长春、宋君复乘美国“威尔逊”号邮轮从上海出发赴美。中国人终于第一次步入了奥运会的神圣殿堂,中国奥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