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海: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综合实力第一方阵

 窗前有树905 2022-04-13

建设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

临海灵湖。本报记者孙金标摄

头门港滚装码头

华海药业生产线

临海市河头镇“共富工坊”

紫阳街

台州府城墙

本报记者陈 耿 卢靖愉 谢 蕾文 临海市委宣传部供图

创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口岸开放成功获批,“向海图强”的美好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义新欧”中欧班列“台州号”在头门港站首发,为台州制造打通了“一带一路”的西进通道;金台铁路、杭台高铁相继建成通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步伐坚实有力……

翻开临海市的奋进蝶变历程,民营经济、湾区经济、数字经济、城市经济等多点发力,迈入了“百亿百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壮大,现代港城建设初具规模,绘就了向海而兴的开放图景;城乡融合、陆海联动、山海互济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全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等可及,谱写了全域共建、全民共享的“共富答卷”。

临海市委书记吴华丁表示,临海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能级城市、促进高水平共富”三大历史任务,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全面实施“七大战略”,全力建设“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综合实力第一方阵,勇当台州新一轮发展领跑者。

建设历史名城

赓续千年府城新荣光

作为东南古郡,临海有着千年建城史,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台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朝代更迭,岁月变迁,台州府城墙一砖一瓦凝集的历史气息未变,临海古城里的人间烟火味依旧,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承。

多年来,临海市把传承历史、弘扬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投巨资对台州府城墙、龙兴寺等古建筑进行保护,使“山水秀丽古城,形制严谨府城,明清繁华商城”的历史格局得以重现。

一个个新兴业态的落地生花、一项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深度挖掘,彻底激活了这座“千年古城”。围绕“千年府城,自在临海”文旅IP,临海市打造“可游、可学、可研、可做、可秀、可评”的文旅新品牌,让同受和茶食店、人民银行旧址、台州酒坊、状元第等历史建筑一步步显山露水,不定期上演的黄沙狮子、临海词调、戚家军巡城等演出,让“历史遗存”实现活态的传承。

近年来,临海市成立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整合街区公房资源和公共空间,植入历史文化元素,讲好戚家军等故事,挖掘文天祥、徐霞客、王士性等一批历史名人事迹,让历史文化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聚焦“打造高能级城市”,临海市正谋划、实施府城记忆、道宗溯源、巾山诗韵、古建匠心、民厨寻味、文化中心、城市绿心、括苍云径、桃渚印象、临港兴城等历史名城十大标志性工程。

突出古今交融、由古向新,临海将把历史文化、秀丽山水、现代产业融入城市肌理,推动主城区加速产城融合、临港新城着力以产兴城、城乡区域整体跃升,打造成为传承千年的现代化魅力之城,让千年府城崛起于东海之滨、浙江大地。

开启“二次城市化”,临海加快东拓南进、拥江揽湖步伐,优化“一城六区”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台州府城片区强化文脉传承,融入现代元素,实施“古城复兴”计划,建成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具有历史记忆、时代特征的千年府城。

佩弦湖片区将彰显水城共融,高品位、高标准打造城市新名片。中心轴线片区要加速有机更新,展现现代化宜居城市新气象。东城片区加快建设浙东健康城、未来商贸城,打造医养结合示范区、台州北部商贸核心区。

立足城乡一体发展,临海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业态鲜明、环境优美的特色城镇,深化“全境景区、全域旅游”,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大西部和山区镇支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建设制造强市

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吉利汽车临海基地部署新能源发展战略,逐步投产油电混合、插电式混合、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浙江四兄绳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设备及技术领先的全系列化纤缆绳制造工厂,成功打破了欧美国家在深海系泊缆绳领域的技术壁垒;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正在火热建设中,未来将建成集医药研发、制剂生产、医药展览等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临海实体经济根基稳固,制造业“家底”厚实。过去五年,临海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产业集群日益壮大,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元新台阶,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市,连续三年获浙江省振兴实体经济试点示范市考核优秀,新增百亿元以上企业2家、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8家、上市企业2家,包揽台州制造业企业纳税前三强。

不久前,临海还上榜浙江省2021年度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考核激励县(市、区)名单,是台州唯一。

制造业是临海的立市之基,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该市牢固树立“大抓实体企业、大兴民营经济”的鲜明导向,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走深走实科技新长征,深度推动产创研融合,使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振兴实体的“最大增量”,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

目前,临海市已获评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首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是台州研发投入强度唯一突破3%的县(市、区)。临海国际科创中心(上海)、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临海科创园建成投用,临海墨尔本跨境融合创新中心入选省级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培育名单,现代医药化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选省级创建名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7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连续五年居台州首位。

建设制造强市,临海有实力,更有潜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该市将突出临海而立、向海图强,充分发挥两大国家级平台引领作用,全力创建台州湾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区,加快推进浙东数字经济产业园、国际时尚休闲产业园、临海国际医药小镇、铜盘山智能制造产业园等4个现代制造业产业平台建设,形成赶超发展之势。

同时,积极培育汽车机械、医药健康、时尚休闲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世界一流新材料、原料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加快100亿元战新产业引导基金落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制剂(医疗器械)、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经略海洋的世界级产业基地,让“临海制造”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建设共富高地

奔向全域幸福新未来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临海市委市政府的奋斗目标,临海正全力把“山海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把GDP增幅转化为百姓幸福指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示范样板、贡献临海力量。

翻开临海的“共富答卷”,该市突出全域一体、全面提升,扎实推进“扩中”“提低”改革,通过“共富工坊”等形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完善空间环境和公共服务配套体系,抓好3.0版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

4月8日下午,临海正式成立“共富工坊”企业联盟,首批成员涵盖户外休闲用品、彩灯、眼镜、服装辅料等7个行业,已有永强集团、正特股份、龙威集团、盈昌集团等35家行业龙头企业入驻。

目前,临海全市“共富工坊”建设快速推进,全省首家“河头镇镇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功组建,“永强·共富工坊”和“河头镇共富工坊服务中心”挂牌成立,永丰、小芝“共富工坊”实体化运行。力争到今年年底,推动100家企业与1万个家庭建立劳动合作关系,户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

融合特色文旅,带动产业振兴。在尤溪镇下涨村,通过引入专业团队开展规划设计,充分利用山水田园空间立体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现已成为台州最大的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基地。目前,该村的江南峡谷野奢度假营地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将建成集度假民宿、乡村客厅、研学实践、农创街区、采摘农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居颐养产业村。

临海按照“四带十区”推进美丽乡村片区化组团建设,打造4条美丽乡村集成示范带、10个美丽乡村精品区块和N个精品村,积极争创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今年将重点打造“江南·溪望谷”浙江沿溪乡村共富示范带、建成1个美丽乡村示范区块和6个精品村。

改善人居环境,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位于灵湖南端的景中村——五峰村,村集体经济落后,房屋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房,规划单一、空间狭窄,公共配套设施不足。临海启动五峰村城中村改造计划,计划斥资异地安置五峰村,全面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目前,临海加快推进佩弦湖区块城中村改造、国庆片区二期改造、六角井未来社区等项目进度,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连续三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民生工程,以安居促共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临海将紧扣三大历史任务,走深走实“九富”路径,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的高品质县域样板,让百万临海人民畅享美好生活、幸福人生。

记者手记

千年古城启航新时代

本报记者陈 耿

走进华海制药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现场,只见300多名工人正铆足干劲,全力朝着项目节点冲刺。作为临海国际医药小镇的首个入驻项目,该产业园按照欧美cGMP标准,引进国际一流制药设备,将建成集医药研发、制剂生产等为一体、与国际高端医药市场接轨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建成后可实现产值400亿元。

不久前,临海市发布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改革突破、民生优享”七大领域,将重点实施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等十大标志性工程,着力推进200个以上支撑性重大项目,总投资近4000亿元,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增长15%以上。

开局之年,以赶超的雄心、赶考的姿态,临海新一届市委、市政府迅速汇聚起抓项目、增动能、提质效的强大合力,全面实施科创首位、向海图强、能级跃升、乡村振兴、生态提优、改革突破、民生优享“七大战略”,以实干创新、突破跨越,努力把临海建设成为历史名城、制造强市、共富高地。

面向未来,临海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在传承中发展、在变革中崛起,勇当新一轮发展的领跑者。为实现奋斗目标,临海坚持项目为王、攻坚突破,坚持数字赋能、改革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对标比拼、实干争先。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5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奋力跻身全省县域综合实力第一方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