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箕子朝鲜——中国历史上由商末贵族建立的东北地区古侯国

 大公becnx9o9xv 2022-04-13

——东北的历史发展简述(三十三)——

前1046,西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商人贵族箕子率领大量商朝遗民,返回了东北老家,建立起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在汉初,燕王卢绾叛汉后逃至匈奴,其部将燕国将军卫满(姬姓卫氏,卫国宗室后裔)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并成为箕子朝鲜的宫相。卫满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史称“卫氏朝鲜”,“箕子朝鲜”从建国到灭亡,共传有四十三王(也有说四十一王),前后存续了约800余年。

文章图片1

箕子,名胥余(或作须臾、婿余),商朝末期帝王文丁次子,而文丁的长子就是之后的帝王帝乙,帝辛(商纣王)为帝乙的儿子,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官至太师,因其封地“箕邑”,故称箕子,与微子、比干齐名,史称为'殷末三贤'。在《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者,纣亲戚也”;《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马融司马彪注:“箕,国名;子,爵也”“箕子名胥余”,在古太原地区有个“箕国”,箕国作乱被文丁镇压,之后该地封给了自己的儿子胥余,同时加封胥余为子爵。

文章图片2

在纣王继位后,箕子官居太师,辅佐朝政,纣王其虽有雄才大略,但其却性情残暴、生活奢侈,《史记·宋微子世家》道:“纣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箕子苦心谏阻,但屡谏纣王都不听。

比干、箕子、微子、辛甲等大臣纷纷向纣王进谏,纣王执意不听。比干因谏而死,箕子对比干这样的做法说道:“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有人劝箕子离去,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尹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不过箕子还是被纣王下令将他囚禁起来,

而箕子见成汤所创六百年江山即将断送在纣王手中,无奈之下,索性割发装疯,披发佯狂,隐而鼓琴以自悲,《庄子·释文·注》:“《尸子》曰,箕子胥馀,漆身为厉,被发佯狂”

心痛如割,每日里只管弹唱'箕子操'曲以发泄心中悲愤。纣见此,以为箕子真疯,遂将他囚禁起来,贬为奴隶。

箕子为保全性命就佯狂披发为奴,隐而鼓琴自悲为乐;一说“箕子漆身为厉(麻风)以避杀身之祸”,后来纣王下令将他囚禁起来,《竹书纪年》:“五十一年冬戊子,周师渡盟津而还。囚箕子,杀王子比干,微子出奔”


西周武王姬发灭商之后,命如公将他释放出来,《逸周书·克殷解》:“立王子武庚, 命管叔相。乃命召公释箕子之囚”。并向他请教治理天下之道,如何才能得到商民的拥护。箕子认为应当施行仁政,用安抚的手段来争取民心。

文章图片3

武王好言安慰,请他归顺大周,但是箕子宁死不降,要远走辽东。周武王无奈,并且敬佩箕子的操行,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为朝鲜侯,并免行君臣之礼。箕子也很感念武王的恩德,临行前写了一篇《洪范》给武王。文章中详细总结了殷商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奉劝武王一定要实行仁政。《洪范》篇实际上是周武王克殷之后,造访箕子时向他询问治国方略的记录,也是箕子写下的治国纲领。在这篇文章中箕子已经提出了“民主”意识、反对专制独裁的思想。《竹书纪年·统笺》:“咨尔商王父师,惟辛不悛。天用假手于朕,去故就新,辛赐朕以国。阐《洪范》九畴,侯锡以道。朕殚其邦土,靡有所私。乃朝鲜于国,底于遐迩,其以属父师”;《尚书·大传》:“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


箕子率领商人遗民远去了朝鲜,当时的朝鲜是今日之朝鲜吗?非也!!!

朝鲜原始华夏上古方国之一,在《山海经》已经记载得很清楚,《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之”,《山海经·海内北经》:“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而在《山海经·海内北经·郭璞注》:“朝鲜,今乐浪县,箕子所封也”。在《山海经》中记载的是夏启之前的历史,这就是说古朝鲜至少在夏朝时期就有了,并且属于夏的侯国,绝非是今天之朝鲜。

文章图片4

今天朝鲜人主要是三韩之后人,就是朝鲜半岛下面犄角旮旯的那伙人,这些人不知羞耻的盗用的朝鲜这个名字,他们最应该感谢要饭花子加文盲出身的朱重八,将朝鲜这个国名赐给了他们,关于这段历史以后再讲。

箕子来到了朝鲜这里后,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青铜器,带去了懂诗书、礼乐、医药、阴阳、巫术的知识分子,懂得各种技艺的能工巧匠。他们把中原文明带到朝鲜半岛北部,教化臣民,使古朝鲜习行中国礼乐制度,衙门官制、饮食起居逐渐沿习中原习俗。《异域志》卷上道:“朝鲜国,古朝仙,一曰高丽,在东北海滨。周封箕子之国,以商人五千从之。其乙巫卜筮、百工技艺、礼乐诗书,皆从中国”。另外箕子还制定最早的成文法《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

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

在《汉书·地理志》中也记载道:

“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乐浪朝鲜民犯禁八条:相杀以当时偿杀;相伤以谷偿;相盗者男没入为其家奴,女子为婢,欲自赎者,人五十万。虽免为民,欲犹羞之,嫁取无所雠,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其田民饮食以笾豆,都邑颇放效吏及内郡贾人,往往以怀器食”。


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以至于在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孔子都想来到这里,说:大道不能行于世间,我想乘着木筏漂到海外,去那九夷之地居住,“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但孔子身边有人以为不可,说这里鄙陋,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意思是:那是君子们居住的地方,有什么鄙陋的?

文章图片5

《后汉书·东夷传》中:

“昔箕子违衰殷之运,避地朝鲜。始其国俗未有闻也,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回顽薄之俗,就宽略之法,行数百千年,故东夷通以柔谨为风。异乎三方者也。苟政之所畅,则道义存焉。仲尼怀愤,以为九夷可居,或疑其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在箕子管理下,古朝鲜国欣欣向荣,后来箕子在朝拜西周王朝时经过故地朝歌,看到曾经高大威严的王宫成了一片废墟,荒凉败落、长满禾黍,伤感悲痛之余就写了一首《麦秀歌》,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尚书·大传》:“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无臣礼,故于十三祀来朝”。《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在场的殷商的旧民听到了纷纷为之泣下。他这首诗为后世屈原、杜甫、李煜、陆游、辛弃疾等众多文人所推崇、效仿。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后来专门撰文称颂箕子,尤其对他教化朝鲜、推行道德,做了充分的肯定,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敬意。

但在《尚书·大传》记载《麦秀歌》却是微子所作:“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黍禾之蝇蝇也,曰:'此父母之国,宗庙社稷之亡也’。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关于是谁前去朝见周王不得考证,权当是商人缅怀自己旧日的辉煌吧!


箕子朝鲜在发展过程中,历史上鲜有记载,曾在《魏略》有道:“昔箕子之后朝鲜侯见(西)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为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其大夫礼谏之乃止;使礼西说燕,燕止之不攻。后子孙稍骄虐,燕乃遣将秦开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里至满番汗为界”燕国大将秦开击退东胡,拿下了整个辽宁之后,继续向东,占据了箕子朝鲜北部,也就是将燕国势力渗透到了朝鲜半岛北部,开疆拓土。

文章图片6

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二世便天下大乱,最后刘邦再次统一,建立了汉朝,分封天下,他的发小挚友卢绾(wǎn)被封为了燕王。但没过多久,卢绾背叛刘邦,刘邦亲统大军攻打燕国,卢绾战败携其家人奔走匈奴,而卢绾手下了大将前战国时期的燕国人卫满,率千余众逃窜到了朝鲜半岛,投靠箕子国


卫满率领部属刚来朝鲜时,得到朝鲜王箕准的礼遇。箕准拜他为博士,赐给圭,封给西部方圆百里的地方。箕准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希望通过卫满,来为他守护西部边境。然而卫满是个很有政治野心的人,他利用封地为依托,不断招引各地流民,积聚自己的政治、经济力量。公元前194年,羽翼已丰的卫满,派人向箕准假传汉朝要派大军来进攻,请求到准王身边来守护。箕准不知是诈,许诺了卫满的请求。于是卫满趁此机会,率军向王都王俭城(今朝鲜平壤)进发,一举攻占王都后,自立为王,国号仍称朝鲜,历史上称其为'卫氏朝鲜'。箕准战败后,南下逃亡到了半岛南部的马韩地区,《三国史记·卷29》记载:“海东有国家久矣,自箕子受封于周室。卫满僭号于汉初,年代绵邈,文字疏略,固莫得而详焉”至此延续八百余年的箕子朝鲜灭亡。


古朝鲜作为史前中华一部分,在夏朝就以存在,不等同于今天的朝鲜,今天的朝鲜和韩国乃是三韩之后,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一面臣服于华夏,一面从半岛的南部一隅,吞噬我华夏故土,先是尊箕子为祖先,后臆造出来个活了1000多岁的檀君做祖宗。

商人部落兴起于今天我国东北地区,在灭亡之后,箕子带着部分遗族又回到了东北建立了,中国历史记载中存世时间最长的侯国,以至于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曾说道:“商之兴也,自东北来,商之亡也,向东北去”。

东北地区曾经是孕育了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从这里起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