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问题研究

 读书人心系天下 2022-04-13

前言

绪论:“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问题研究”的内涵

1.企业的基本结构

1.1形形色色的企业

1.2形形色色的企业观

1.3两只眼睛看企业

1.4企业要素与核心交易

1.5社会责任与核心责任

1.6“无老板”现象

2.企业管理问题的分类

2.1企业管理的职能与主体

2.2企业管理的问题

2.3不同类型企业问题的特点

2.4主体复合趋势

2.5企业管理与管理企业

2.6宏观管理企业

3.股东法人化趋势

3.1家族企业

3.2养老基金

3.3共同基金

3.4商业银行

3.5公司法人

3.6国家股东

4.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与成因

4.1治理结构的本质

4.2治理结构的决策特性

4.3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

4.4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

4.5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启示

4.6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

5.选择经营者

5.1天灾不如人祸

5.2“59岁”现象

5.3是“代理问题”还是“委托问题”

5.4企业家素质

5.5扩大选择的条件

5.6专职选择的机构

6.激励经营者

6.1从经营者奖励到“经营者年薪制”

6.2经营者持大股

6.3经营者持小股

6.4股票期权的效果

6.5利润分享制

6.6激励经营者的本质

7.约束经营者机制

7.1触目惊心的事实

7.2出资者约束

7.3经济约束

7.4产品市场约束

7.5破产约束

7.6被兼并约束

8.人力资源管理

8.1用工制度的选择

8.2培训制度

8.3工作规范

8.4作为激励制度的工资制度

8.5其他激励机制

8.6再就业工程

9.职工持股的实践

9.1股份合作制的探索

9.2中国上市公司的情况

9.3“劳动股”评介

9.4国外的福利分配型职工持股

9.5风险交易型职工持股

9.6构建我国各类企业职工持股的基本框架

10.职工持股理论

10.1古典企业的劳资供求关系

10.2古典企业的风险与剩余收益

10.3古典企业的治理结构

10.4古典企业向职工持股变化的内在依据

10.5企业内部劳资间的第二次交易――福利分配

型职工持股

10.6劳动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风险交易型

职工持股

11.职工持股与国有企业改革

11.1固定比例的利益分配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的

制度安排

11.2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要坚持企业的资本逻辑

11.3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分析

11.4分享制没有突破企业的资本逻辑

11.5在企业资本逻辑框架内构建国有企业的

职工持股制度

11.6企业的劳资关系总结

12.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新发展

12.1责任升级

12.2横向分立

12.3纵向分立

12.4临时团队

12.5沟通创新

12.6重新设计

13.企业外部组织的类型

13.1分工协作

13.2流通革命

13.3生产系列

13.4控股系列

13.5企业集团

13.6虚拟企业

14.费用二重性

14.1降低人工成本

14.2科技开发

14.3财务费用

14.4广告费用

14.5交际费用

14.6分红的异化

15.分配政策的探讨

15.1利润的转化形式

15.2关联交易的功能

15.3所得税率的确定

15.4维持利润水平

15.5分红政策

15.6两种典型的模式

16.证券化筹资方式

16.1证券化筹资方式的特点

16.2企业债券

16.3可转换债券

16.4股票溢价发行的奥秘

16.5ADR与GDR

16.6ABS方式

17.资产经营的新课题

17.1盘活存量资产

17.2剥离与分拆

17.3战略投资者

17.4财务投资者

17.5母子交易双人舞

17.6股东交易三人舞

18.品牌价值与企业价值

18.1品牌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18.2品牌价值的评估

18.3品牌价值的创造

18.4品牌的运用

18.5品牌方面的问题

18.6企业价值的意义

19.企业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

19.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19.2技术战略及其选择

19.3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

19.4技术创新的费用与风险

19.5企业专利战略

19.6技术创新政策的发展

20.企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20.1企业生产管理环境的变化

20.2企业生产管理的地位与内容

20.3企业生产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20.4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历史回顾

20.5提高我国企业生产管理水平遇到的主要问题

20.6实现我国企业生产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对策

21.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课题

21.1西方市场营销观念的变化

21.2顾客导向营销实践的发展及思考

21.3市场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21.4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

21.5我国企业营销观念与策略的变化

21.6营销渠道与组织的变化

22.CI设计的内涵与误区

22.1企业名称与产品名称

22.2企业理念(MI)

22.3企业行为(BI)

22.4企业视觉系统(VI)

22.5企业公关与企业形象

22.6若干认识误区

23.从企业文化到集团文化

23.1企业文化理论

23.2企业文化的实质

23.3企业文化与传统精神

23.4国外企业文化模式借鉴

23.5企业文化建设

23.6从企业文化到集团文化

24.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化

24.1信息资源管理在企业的位置

24.2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发展

24.3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类型

24.4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选择

24.5网络建设

24.6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25.企业的战略管理问题

25.1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

25.2影响企业战略的因素

25.3分散行业和集中行业的企业竞争战略

25.4通用的竞争战略

25.5战略实施

25.6战略家与战略思考

附录1.信息革命对企业管理发展的影响

附录2.国际市场对企业管理发展的影响

附录3.产业融合对企业管理发展的影响

附录4.体制改革对企业管理发展的影响

附录5.重组并购对企业管理发展的影响

附录6.人性回归对企业管理发展的影响

附录7.企业规模的大小两极分化

附录8.对上交所上市股票分类分析的综合

附录9.对股东持股比例进行曲线拟合的探索

附录10.合并报表的分析

附录11.资本逻辑与企业效率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