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被讨厌的勇气》(二)——我们的不幸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Olivia畅想生活 2022-04-13

昨天说到,由于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复杂、多元,所以我们越来越需要稳住自己的内心、坚持自我,所以阿德勒的观点在当下被很多人重新翻出来,风靡了起来。那么阿德勒他是他自己思想的受益者吗?答案是肯定的。

阿德勒本身就是他思想的受益者   

阿德勒作为一个心理学的大学者,是很成功的,他本身就是他思想的受益者。阿德勒从小就很、很,还驼背,读书也读不好,成绩非常差,不招人喜欢。关键是他的亲哥哥很帅,学习成绩又好,情商还高,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常常就是哥哥的反面教材,所以他从小就自卑。

但即便有这样的经历,阿德勒最终还是克服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会研究这种心理学流派的原因,他为什么会最后实现所谓的超我的原因,为什么他会去反对他的老师弗洛伊德说的“人一子是由过去决定的”这个思想的原因,他不认可这个思想。

他认为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被给予了什么,就像打牌一样,牌是别人发给你的,你无法改变手里的牌,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如何把手里的烂牌尽可能打好才是重点,这是阿德勒的想法。所以他认为“我的力量无穷大,只要我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重点不是你拿到什么牌,而是你怎么打牌,关键在打牌的人以及打牌的策略,他不断与自己和解,完成了自己的课题。

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

阿德勒认为,人感到不幸,是因为我们自己选择了不幸。是我们亲手打造了自己的痛苦,而不是生来就不幸。

我们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中选择了不幸,是我们自己选的,既不是因为我们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不幸的境地。而是因为在那个阶段,不幸这件事,很可能对你而言更有利。

比如说一个女孩,她就是被渣男PUA了,她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了,但她仍然选择和他在一起,她为什么不离开他呢?阿德勒认为这个被PUA的人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觉得更有利,渣男提供给她的某些东西,让她觉得更适合生存,也许是某些情绪价值,也许是其他的,总之离开了这种不利,她反而更不利了,所以她是自愿的。(也有可能是渣女PUA男孩,这里只是举个例子。事实上把人归类为渣男渣女是极其简单粗暴的,这里只是为了说明方便,才这样说,我其实是很反对用这样的字眼去定义一个复杂的人的。)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得了脸红恐惧症(见到人就会害羞脸红,无法正常表达)。她自己说只要治好了就会和喜欢的男孩表白,但是这个病却常年治不好。阿德勒认为这个女孩之所以患上脸红症,是因为她需要这个脸红症,她心里害怕的、想逃避的是被喜欢的男孩子拒绝,以及被拒绝后的自我否定,那会让她觉得自己糟透了。所以只要这个脸红症一直存在,她就有借口一直自我逃避,她对自己说:“我之所以没办法和我喜欢的男孩交往,是因为我有脸红症。” 事实上,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心理学,比如在淳朴的农村,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很害羞、不爱说话,仅此而已,也不算什么心理疾病,但是用心理学就会定义一个“脸红恐惧症”出来:P

书中通过这个例子来表达阿德勒思想的核心,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坚持自己的缺点,或者说承认自己的缺点后,他们一直不去改,不做出任何改变,而是继续维持现状,是因为他们需要这个理由

他不愿意改变的目的是不给别人机会质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是考验自己,不要给自己机会去遭到拒绝和讨厌,可以理解为懦弱,需要一个理由来包装自己。然后他下定决心,他要极力避免做这些有痛苦有风险的事,他拒绝冒险,然后幻想如果怎么样怎么样,他也可以如何如何。比如我老爸很有钱,我也可以去创业,等等。这些都是合理化自己失败的借口,而这个人又需要这个借口,所以他就抱着这个借口不放,继续维持着合理化的现状。比如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啊,总是放大自己的缺点啊,都属于自己选择的不幸。

这是书中的第一部分,明天继续分享第二部分:目的论。

P.S.我们自己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主动选择过某种不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